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赤壁之戰中即使曹操成功滅掉了東吳,也只是除掉了一大強敵,但還有劉備以及其他各地群雄,曹操依然很難一統天下。

  • 2 # 當幸福來敲門2020

    赤壁之戰前,是曹操剛剛滅掉袁紹、統一北方之時。此時正是曹軍士氣正旺的時候,如果不是曹操輕敵,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還是以打袁紹時的心態對待赤壁之戰,很可能把孫劉聯軍打敗,滅掉東吳,統一天下了。

    以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了荊州,兵精糧足。而對曹操真正能夠形成威脅的就只有東吳的孫權了。當時的劉備還沒形成氣候,至於漢中的張魯、西川的劉璋等其他割據勢力,比起曹操的雄才大略,真的不是一個等級的。所以,假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滅掉了最強勁的對手——東吳,就很可能真的統一天下了。

  • 3 # 書寫的浪花

    假如赤壁之戰曹操成功戰勝了東吳,必然一統天下。

    1.軍事態勢。劉備在長坂坡大敗之後,幾無立錐之地,除了關羽的部分下屬和劉綺的水師,幾乎沒有了軍事力量。此時,能與曹操相抗衡的,只有東吳。西川劉璋只求居川自立,毫無進取中原之心。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張松獻川之舉。其他如馬超父子偏安西涼,也不是主要的對手。

    2.力量對比。東吳能憑藉的只有長江天險與東吳水師,軍隊規模遠遜於曹軍。曹操號稱百萬,實有83萬,而周瑜都督只有水師5萬,對比懸殊。

    3.雙方方士氣。劉備敗軍之將,只有勇氣可嘉。而東吳面對傾國而來的曹軍,文臣謀降者居多,可見民心之慌。若是周瑜稍有挫折,就將一敗塗地。

    因此,如果東吳被曹操滅掉,劉備也將一起被消滅,任諸葛亮再神機妙算,也迴天無力。掃平東吳與劉備,征討劉璋等就順其自然,無論是戰是降,結果是一樣的。

    所幸者,曹操變成了官渡之戰的袁紹,傲睨自若,以為可以“彈指間,東吳灰飛煙滅”,卻不料,自己龐大的軍隊不諳水戰,非戰鬥減員厲害,又連中借刀殺人、連環計,待到“東風”借與周郎便,一場大火沖天而起,燒掉了曹操的未來。這場改變古中國命運的決定一戰,不得不讓曹操吞下失敗的苦果。

    至此,曹操實力大損,再也無統一全國之力,三足之勢已成。

  • 4 # 品茗讀歷史

    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滅了東吳,統一中國的使命就落在曹操手裡,以曹操的雄心壯志,勢必橫掃中原,奪取天下。

    三分天下以前,曹操消滅了自己最大的勁敵袁紹,官渡之戰,曹操以區區一萬兵力打敗了袁本初十多萬兵力,是以少勝多的精典戰例。乘著這股東風,曹操準備一股作氣,拿下東吳。東吳滅了,劉備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劉備,世之梟雄,借他人之力,奪得荊州,益州,形成三國鼎之之勢。益州雖然險峻,沃野千里。東吳就象一隻老母雞,劉備就是他翅膀下的雞蛋。這隻老母雞被殺,他翅膀下的雞蛋也就危如累卵。

    曹操準備乖勝追擊,準備一舉拿下東吳,怎奈時不助操。曹操急於求成,面對天時地利的不足,背水一戰,結果輸的很慘。稍微轉換一下腦筋,來年再戰,取勝的把握更大。赤壁之戰,是曹魏和東吳的對決,曹魏勝了,劉備賣草鞋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到處亂跑,跑不了的話,就只好引頸受戮。

    曹操號稱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戰鬥的檄文名正言順,東吳滅了,荊州門戶頓時暴露在眼前,無險可守。以劉備區區不到萬人的守護,無異於以卵擊石。荊州這個重地拿下以後,就圖益州,益州是天下糧倉,得益州,天下可定。

    曹操志向遠大,滅東吳,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的目標是統一全國,進而阻擊匈奴,以消邊患,兩漢的領地都能保全。劉備雖有諸葛亮法正之輩,也不能鹹魚翻身,只能急如喪家之犬,茫茫如落網之魚,天下幾乎沒有他的落腳之地,“煮酒論英雄”的話題接著嘮,但雷聲已幫不了他了,侍候他的可能就是一把尖刀,曹操的唯一競爭對手也就不復存在了。

    綜上所述,劉備和東吳唇齒相依,唇亡而齒寒。他們兩家如果不能團結協作,那東吳必亡於曹魏,劉備的境地會很慘,曹操就會統一全中國。

  • 5 # 豹眼看歷史

    最近豹眼在學習、品讀赤壁之戰的故事,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就說幾句吧。

    不是假如,比較可能的是,如果沒有那場疫疾的話,三國遊戲恐怕就GAME OVER 。

    赤壁之戰,如果沒有那場疫疾,孫吳恐怕凶多吉少,不會速戰速決,但經過苦戰,曹操會像戰勝袁紹那樣,最終取得勝利。滅掉了孫吳,一統天下也就指日可待。

    有人說還有劉備等諸侯存在,豹眼看來,那都不是曹操的菜。

    受演義的影響,曹操就是個大奸雄,人人想得而誅之。

    但只要看一眼,赤壁之戰前曹操的人脈,就會清楚,漢末三國時期,那些有想法的人絕非如此認為。

    這裡就不引經據典啦,直接說一些觀點,有興趣的友友去看豹眼的赤壁之戰,在那裡一起交流吧。

    建安四年(199年),就在官渡之戰前夕,第一毒士賈詡勸張繡歸附曹操。

    當時袁紹勢力遠遠大於曹操,如果張繡從背後給曹操一下,提著曹操的人頭給袁紹做投名狀,估計也會混得不錯。但賈詡沒有,這就說明曹操有兩下子哦。

    與之相反,劉備卻趁火打劫,但被曹操整得很慘。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膠著時刻,劉表準備答應袁紹的請求,帶領荊州全部人馬進攻曹操,這可是要命的時刻。

    在劉表集團內部,韓嵩、劉向、蒯越等人都勸劉表與曹操結好,一起對付袁紹;在外,桓階得知劉表要進攻曹操,就遊說長沙太守張羨帶動荊州南三郡反叛,馳援曹操,拖住了劉表的後腿。

    這些看似是偶然的因素,但與曹操的雄才大略、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

    不管這些人出於何種目的,但在關鍵時刻主動支援曹操,不能就把曹操視為漢賊奸臣那麼簡單吧。

    裴松之注《武帝紀》引皇甫謐逸士傳曰:

    汝南王鉨,字子文,公之為布衣,特愛鉨;鉨亦稱公有治世之具。及袁紹與弟術喪母,歸葬汝南,鉨與公會之,會者三萬人。公於外密語鉨曰:"天下將亂,為亂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濟天下,為百姓請命,不先誅此二子,亂今作矣。"鉨曰:"如卿之言,濟天下者,舍卿復誰?"

    汝南王鉨,在曹操還是布衣的時候,就是好基友。袁紹和袁術的母親去世,三萬人參加了追悼會,王鉨和曹操也去了。曹操在外面偷偷跟王鉨說:“天下將亂,為頭作亂的就是這二人。想要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不先除掉這二人是不行的。”

    王鉨說:“正如您所言,拯救天下的,除了您還有誰呢?”

    二人相視,哈哈大笑。

    由此可見,曹操的人脈和格局絕不是掛的。

    劉表見紹強,陰與紹通,鉨謂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興霸道,繼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釋近而就遠,如有一朝之急,遙望漠北之救,不亦難乎!"表不從。

    劉表看到袁紹勢力強大,就暗地裡與之交通。王鉨就對劉表說:“曹公,天下之英雄,一定能夠成就霸業,繼續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現在你捨近求遠,將來有一天情勢危機,想再補救猶如去漠北沙漠之地尋求水源解渴一樣,那就困難啦。”

    雖然劉表不服,沒有聽從其意見,但也看出曹操的影響力有多大。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曹操的軟實力非常強大。如果他就是一個漢賊那麼簡單的話,還能有這麼大的人格魅力嗎?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曹操抵達江陵。益州牧劉璋開始接受朝廷徵召,派遣軍隊支援曹操。可知道,劉璋其父劉焉在益州經營二十年,斬殺朝廷使者,斷絕與中原往來。

    雖然劉璋並沒有真心歸順,但起碼感覺到了壓力。如果曹操滅掉了孫吳,劉璋還會接納劉備嗎?

    應該說,劉備也是一代梟雄,他利用赤壁之戰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成功脫貧,而且一夜暴富,的確很厲害。

    但是,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孫吳,劉備幾乎就沒有鹹魚翻身的機會。最大可能,劉備將會繼續南逃交州,也就沒啥大的作為。

    至於馬超、韓遂等人,在孫權、劉備存在的情況下,都不是曹操的對手。如果孫吳被滅掉,他們更不會有任何作為。

  • 6 # 萬事問唐郎

    歷史不容假設,歷史同時也蘊含著必然。在東漢末及三國史中,曹操可謂一位真正的風雲人物,他論第二,恐怕沒人敢排第一,曹操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同一時期,無人能比。

    曹操是真正的豪傑,他上馬能領軍,下馬能治民。提筆能寫詩,拔劍能殺人。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三國志記載,曹操出身豪門但無紈絝之風,頗有遊俠的味道。他雖然家境富裕,門第也算很高,但他從未受此約束。他任俠好友,急公好義,自小就是一條好漢,年輕的時候,也頗幹過一些癲狂事,甚至挾刃入室想行刺權貴(一說張讓,一說董卓)。但曹操胸襟廣大,愛憎分明,高瞻遠矚,多謀善斷,因此他既是權臣,也是明主,有很多名人悍將為他效力甚至效命。

    曹操的生平事蹟傳奇之處甚多,咱們在這不便一一列舉。在這單論曹操何以未能統一中國。

    曹操年少便胸有大志,雖然未必想做九五之尊,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必定是他的目標,同樣,曹操出身豪門,但同樣有濟世平天下的胸懷,他的很多詩句中表達了他對時局混亂,人民苦難的感慨。他從群雄割據,諸侯混戰一開始,就有蕩平天下,統一中國的志向的,而不像劉璋,劉表等只想貪圖富貴,割據一方那種昏庸之輩。曹操立志統一天下,是有思想準備的。

    曹操起事,有他的班底,其中包括他的家族班底,既有曹氏,又有夏侯氏,其中誕生了如夏侯淳,夏侯淵,曹洪,曹仁,曹真等名將,也有如其子曹丕,曹植,曹彰等出色的接班人,另外,曹操很注意收買人心,早期,甚至留禰衡不殺,因此獲得瞭如荀攸,荀彧,郭嘉,賈詡,司馬懿等才華超眾的謀士以及張遼,于禁,徐晃,張頜,樂進等名將追隨。也有典韋和許褚這樣的勇士效命。同樣,他也收羅了各行各業的人才,如王傑,陳琳,孔融等文人才子,韓浩,棗詆等屯田管理人才,也有程昱,滿寵,鍾繇等地方管理人才。

    曹操軍事方面可謂是天才,群雄並立初期,曹操的人馬是最少的,但是曹操的軍隊又是最團結的,從關東反董卓聯盟開始,他的部隊一次次被打散,但又一次次聚集,最後在戰勝袁紹和遠征烏桓後,他練就了一支縱橫平原高地,所向披靡的部隊。至此曹操可以說在北方已經無人能敵。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曹操沒能統一天下呢?唐郎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曹操戰勝烏桓後,志得意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

    因此他並沒有仔細規劃統一戰略。同樣,他麾下的謀士,唯一有陽謀遠見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賈詡,荀彧,荀攸都不能給曹曹操一個完美的戰略框架。

    戰勝烏丸,平定遼東後,曹操的實力和聲望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候,他是繼續謙恭養望,積蓄實力,還是橫行無忌,惟我獨尊呢?很明顯,曹操選擇了後者。本來曹操是以東漢中興之臣的面目出現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來是站在正義的一面,弔民伐罪,討伐不臣,和之前的權臣何進,董卓,袁紹都不一樣,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歸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個中國,尤其是取得中國當時最富饒,最核心的地區後。按理說應該是佔得天時,但實際不然,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橫行朝野,三國演義有記載,說曹操目中無天子,經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萬歲”“,惹得關二爺要一刀把他幹掉,雖然是演義,但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事實,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在天下還未統一,人心還未穩定的情況下,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愛國自詡的儒家士大夫們的憤怒,同樣,閹人之後的曹操,其家族雖然豪富,雖然自詡為漢開國元勳曹參的後人,但實際遠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楊家那麼具有威望。在門第家世思想非常濃厚的東漢末年,這是很難得到士大夫和世家們的支援的。因此曹操雖然擁有強大武力,但政治基礎並不雄厚。這是他的致命傷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樣蓄養人望,不急著享受。“多積糧,緩稱王”,繼續勢力,收取民心。穩定自己的陣營。而後以繼續“尊天子而伐不從”,以王師征伐劉表,劉備,孫權,劉璋,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二,曹操是一個性格乖張的人,性格上有致命的缺陷。

    曹操大多數時候都愛才如命,禮賢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較狷介,從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的人,他好色,喜怒無常,多疑,視人命如草芥。這一切都讓他很難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認為是刻薄寡恩,鷹視豺聲的贏政,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從未有過殺戮無辜的情況,也沒有隨意殺害臣下和侍僕。但曹操不同,曹操經常偏離正軌,經常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如夢中殺人,酒後殺人,隨意殺自己的小妾。殺孔融,殺楊修,包括一怒屠城,殺害數十萬無辜百姓,這都不是一個雄主應該的,而更像一個遊俠兒。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的決策。這對他的統一大業是有致命影響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張松因為其被曹操輕視(曹操個人喜好所致,張松其貌不揚,曹操不喜,因而輕慢之)而懷恨在心,力勸劉璋與曹操為敵,且成了劉備內應。成為曹操的統一大業的絆腳石。。

    三,曹操作戰方向的錯誤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曹操在平定烏桓後,我認為他應該西向消滅關西馬超,韓遂等西涼勢力。馬超韓遂雖然勇猛,西涼軍雖然彪悍,但絕非曹操的對手,因此曹操應該首先統一北方。在北方,他的軍隊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他的將領們也善於陸戰。收拾西涼後,再南下漢中,西蜀,如果善用韜略,必定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就平定了大半個中國。以西,南,東三個方向對劉表,孫權形成夾擊之勢。劉表新喪,內部不穩,劉備雖然想鳩佔鵲巢,但強龍難壓地頭蛇。劉琮及蔡氏審時度勢,必定投降曹操。這時候劉備如喪家之犬,不但諸葛亮不會輔佐他,徐庶都很難說。要麼繼續南逃東吳,要麼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孫權孤掌難鳴,不可能再有一戰之決心。不用打,很快就會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將廣,糧草充裕,並且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東吳兵少,雖然善於水戰,但長期來看,必敗無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東吳士人很難抗拒。

    後世有人經常把赤壁之戰當作曹操的滑鐵盧,但事實並非如此,曹操不能統一天下,不是一兩個赤壁就能決定的。曹操一生,身經百戰,勝仗固然多,敗的也不少,經常是丟盔卸甲,根據地丟了,甚至連命都差點沒了,這個時候曹操都挺過來了。但是由於曹操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策略,連續的勝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稱相,橫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後又在吞併荊州以後貿然以傾國之兵力南下,妄圖以石擊卵,一戰平定長江以南,統一天下。但是曹操軍隊不習水戰,結果在孫劉的夾擊之下,一敗塗地,損失慘重。讓劉備緩過氣來,先圖荊州,後並西蜀,三國並立之勢形成,劉備勢力同時發展壯大,東吳也沒有了懼怕之心。曹操在兩者的夾擊下,已經無力迴天,很難再有統一天下的大好局勢。

  • 7 # 當代曹植

    赤壁之戰,如果沒有那場疫疾,孫吳恐怕凶多吉少,不會速戰速決,但經過苦戰,曹操會像戰勝袁紹那樣,最終取得勝利。滅掉了孫吳,一統天下也就指日可待。

    假若赤壁之戰,曹操真的滅掉了東吳,那真就統一天下了。曹操滅了荊州劉琮以後,擠得劉備無立足之地。後來投奔了病息奄奄的劉琦,共同據守江夏一隅之地。

    這時魯肅趕來聯合,真是雪中送炭,把一切希望寄託在東吳那裡。這時的曹操根本不把劉備放到眼裡,把主攻轉向了東吳。

    倘若曹操消滅了東吳,劉備縱有沖天豪氣,也無力迴天。西川劉璋,漢中張魯,可傳檄而定,馬騰韓遂僅能自保。

  • 8 # 知常容

    赤壁之戰如果曹操能滅掉東吳,統一天下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一、赤壁之戰之時的主要勢力

    曹操本來是想打劉表,他沒有想過打東吳。沒有想到劉表一死,劉琮居然輕鬆將荊州相讓。曹操後來說了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荊州落入曹操之手,天下主要的勢力只剩下東吳的孫權,巴蜀的劉璋,漢中的張魯,西北的馬超,韓遂十部。

    劉璋是巴結曹操的,張魯沒有野心,只是困守漢中。馬超十部只是鬆散的聯盟,雖然當年馬騰和劉璋的父親曾經想聯合偷襲長安,但是馬超沒有太多的想法。

    東吳的孫權內部並沒有完全整合,所以他的重心不是放在擴張之上,而是重點落在對自己的地盤實現有效控制之上。

    二、他們都不是曹操的對手

    張魯對於曹操根本沒有抵抗之心,他本來主張投降,但是他的弟弟張衛等人不同意。後來張衛等人一敗,張魯就整編制投降。曹操對張魯好到什麼程度?

    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五子封侯,允許張魯傳教。

    曹操為什麼對張魯這麼好,這個主要和曹操的信仰有關係,這一點就不展開講了。

    劉璋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他自己的手下也無法整合,很多將領並不完全聽從他的意見,如果曹操拿下漢中,還是劉璋統治巴蜀,那麼整編制投降是劉璋的唯一選擇。

    為什麼劉璋會讓劉備入蜀,是因為曹操赤壁新敗,劉璋發現曹操不是不可戰勝,所以才生出抵抗之心,讓劉備在前線當隔火牆的效果。

    剩下就是馬超十部。

    很多人可能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特別是那“割須棄袍“的典故讓大家誤認為馬超很厲害,打的曹操無法還手。如果你翻開歷史你會看到這樣的真相。

    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操不許。九月,操進軍,悉渡渭。超等數挑戰,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五十八》

    馬超數次求和都被曹操拒絕,顯然曹操搞定馬超也不是什麼難事。

    結語

    有些人說還有劉備這一支勢力呢。劉備沒有地盤,如果赤壁敗了,劉備肯定會按照原計劃往南逃,去投奔吳巨。那一塊地盤在當時是很落後,即沒有巴蜀之富和巴蜀之天險,所以肯定守不住了。

    馬超,張魯都是一次搞定,東吳如果被滅,那麼劉璋肯定也一次搞定。最後或許還剩下一個跑到交州的劉備。以當時交州的實力,不可能抵抗住整個中原的實力,滅亡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因為交州後來被東吳納入版圖,也是被東吳輕鬆搞定的。

    所以曹操統一天下是鐵板釘釘的。

  • 9 # 小樓聽雨71514

    如滅吳,則劉備必流浪天涯,沒有能力佔荊州,取長沙,據四川,除劉備外,那時天下沒有一人可和曹操爭天下,則曹操必統一天下!

  • 10 # 難得青史名姓

    我記得有人問過這麼一個問題,“如果赤壁之戰曹孫聯合打劉備,劉備能打贏嗎?”,很有意思。我當時在底下的回答是“一上將平劉備於蒼梧”。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劉備當時太弱了。弱到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沒將沒兵沒地,三無主公。

    你說要是江東被曹操滅了,你能指望劉備去對抗曹操?

    那要是劉備指望不上,還能指望誰呢?

    江南是平了,北方已經一統。只剩下遼東兩川雲貴的南蠻南越的交州這些地方,統稱——荒蠻之地。

    首先排除南蠻和交州,這些向來不被中原人士看重的,當時他們也確實沒實力。接著是遼東公孫一家,東川張魯。他們本就是半獨立狀態,如果群雄俱斃,他們勢必望風而降。然後,曹操再仿造漢高祖清除異性王進行一番改造。最後是,西川劉璋。這是一支最有可能對抗曹操的,因為有家族傳統。劉璋他爹劉焉,就是“廢史立牧”那個,進了益州就派張魯殺漢使,就差明面上昭告天下了。而他們家還是漢室宗親,有可能還會來劉備那一套。不過,劉璋是什麼貨色大家都清楚,他能對抗曹操?

    綜上而言,曹操統一天下可能性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為什麼無限接近?萬一中途陽壽沒了呢,那劉裕就成了曹操第二。

  • 11 # 印象萬田

    假如赤壁之戰曹操成功滅掉了東吳,這個問題我們要綜合來分析,首先我們來看看這時的東吳,劉備,曹操三者的實力

    曹操,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下猛將如雲,有說曹操攜80萬大軍攻打江東,這個數字顯然不太可能,按當時的情況,應該頂多十萬大軍。

    東吳孫權,孫氏經過孫策,孫豎的耕耘,實現江東統一,孫權接手父兄基業之後,在一代名將周瑜的輔佐下,雖然兵力不是很多,但是憑藉得天獨厚的長東,其戰力顯然不可小覷。

    劉備,這時的劉備連一塊像樣的根據地都沒有,只有區區的張飛,關羽等幾名猛將。但是這時候孫權為什麼要同意跟劉備結盟,顯然是看出了劉備絕非池中物,同時也說明劉備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憐。

    那問題來了,如果孫劉不發起同盟,曹操能打敗周瑜嗎?假設可以,我想曹操也是損失慘重,由於曹操從北方來攻打東吳,其戰線必然拉長,物資供應也是一個問題,東吳藉助長江的地理優勢及水戰的實力,曹操想要短期之內拿下東吳就難上加難了。而這時候的劉備完全可以藉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根據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方針,圖益州,進西川,進漢中,從而建立蜀漢政權,所以我認為,如果孫劉不結盟,就算曹操滅了孫權,短期內也難以實現統一。

    赤壁之戰如果曹操擊敗了孫劉聯盟,那曹操完全可以藉著這股餘威,一鼓作氣,收復南方進而圖取西南,從而實現一統天下。

    時事造就英雄,劉備,孫權,曹操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曹操佔據了天時,孫權佔據了地利,劉備佔據了人和,這是當然歷史的必然產物。曹操的強大,劉備孫權的聯盟是必然。

  • 12 # 夢瀾風

    假如赤壁之戰曹操成功滅掉了東吳,那三國鼎立的局面就不會在出現,天下統一的局面也就提前實現。

    當時的局勢:北方曹操最強,佔據天時;東吳孫權次之,佔據地利;劉備兵力最弱,佔據人和。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主要戰略目的也是擊敗東吳,進爾統一全國。不過,曹軍一來遠途勞軍,兵士疲乏、糧草輸送線拉長。二來曹為將士多北方人,水土不副以至軍中發生流行疫病。三則劉備是皇室後裔,諸葛亮遊說東吳,兩方聯兵,人和、地利疊加,曹軍只據天時,而孫權、劉備聯軍佔據兩利。曹軍只剩兵力優勢。

    諸葛亮的天文易理精秒,借東風火燒曹營八百里,更是把勝利的天平移到了孫劉聯軍之一方。

    所以說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損兵折將,沒有拿下東吳,諸葛亮居功至偉。即打退了曹兵強敵,又鞏固了劉備的屬地,三國鼎立之勢成,劉備趁勢擴充了地盤勢力。

    如果,赤壁之戰曹操建功,東吳被滅,那歷史的走向會完全改變,三國一統時間提前到來。劉、關、張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因此,赤壁之戰劉備是最大贏家,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設想從這一戰開始才真正開始實現。

    可以說,赤壁之戰是南北方勢力的大對撞。聯軍勝,三分天下成;曹軍勝,南北方統一,提早實現大一統。

  • 13 # 池漢66

    三國之中赤壁之戰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戰爭,也是人們最為津津樂道、膾炙人口的一段故事,沒有赤壁之戰,就沒三足鼎立,也就沒有三國,那樣中國歷史總覺得好像缺點什麼。一部三國演義,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文化,文學、軍事、儒學、哲理、天文、地理等,雖非正史,勝似正史。在中國偏安一隅的農村,老人們雖然沒文化,但講起三國來,那個唾沫星子亂飛。

    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早在諸葛亮謀劃中,但三分天下之實現確是難上加難,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諸葛一生唯謹慎,其謀略當屬絕世之才,他對地理,各方的軍事力量、人物性格早有考研。曹軍南下,依長江天險而拒之應該是早有謀劃。

    當然當時曹操若真打過長江、一舉滅了東吳,天下歸屬,那是遲早的事。因為三分天下,三足鼎立之勢無法形成。同時劉備也沒時間去戰領蜀國,其他勢力也只能或降或被殲滅。那時候諸葛一身的才華,也是無力迴天。那樣在中國的歷史上不知道有沒有孔明燈、諸葛連弩等發明。真是可惜了。

  • 14 # 米粒閒聊

    假如赤壁之戰,曹操成功滅掉了東吳,能否一統天下?答案是肯定的,除非發生太大的意外。

    因為,曹操在滅掉東吳後,將基本全據荊、揚兩州,也就是佔領了長冮中下游地區。而當時的“天下”,有能力與曹操抗衡(阻擋的統一)勢力有益州的劉璋和西北(關中、關西和隴右地區,基本上就是現今的陝西和甘肅)的馬超、韓遂集團。而劉備集團,是在曹操失敗後才佔有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均在現今的湖南境內)的,所以在曹操大勝東吳時劉備還會佔有這四郡嗎?而劉備集團,若未佔有這四郡,或是剛剛佔有,曹操就滅掉了東吳,劉備還未來得及“消化”這四郡,也就沒有多少力量(劉備集團在赤壁之戰時,基本的軍事力量也就僅有約兩萬)來抗拒曹操。而且,赤壁之戰時,劉備就在曹操的“身旁”的夏囗,如果曹操赤壁之戰獲勝,勢必順便就將劉備處理了。再來看益州的劉璋,在曹操南征劉琮投降時,就表示了歸順朝廷,而在曹操都將東吳滅掉了,那麼劉璋集團還能幹了嗎?西北地區的馬、韓集團有可能,拼死一搏,但結局會滿足他們的拼死的願望的。而遼東的公孫氏集團和交州計程車洩,更不是曹操的對手了。只要曹操能在赤壁之戰中,滅掉了東吳,可以說就能一統天下了。但是,在現實中,曹操戰敗了,更提不上滅掉東吳了。而失敗的原因不僅是曹軍驕橫的將帥,還是一支疲憊之師,水師(原荊州水師),也不是東吳水師的對手,而東吳的將帥完全能與曹軍將帥相比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觀教學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是有益還是不利?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