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索已知宇宙
-
2 # 雲智時代
5G的普及和最終被淘汰是必然的,這也是事物的發展規律。
比如拿4G來說,根據工信部的統計,到2019年底,中國基站數達到544萬個,佔基站總數的64.7%(那麼剩下的基站,很顯然還有3G,甚至2G)。2019年還建設了170多萬的4G基站,用於擴容。全國4G使用者總數12.8億,淨增1.17億。
4G第一個標準是在2008年推出,4G的商用化是從大概2013-2015年開始逐步推進的。
今年是是5G的商用化起步,那麼4G就基本已經到達了頂峰了。根據工信部2020年3月的統計資料,目前國內5G基站是19.6萬座,使用者5000萬。
說以上的資料,是大概我們可以計算一下,4G從2008年標準誕生,到2013年前後,標準基本都落地,開始商用化,到2019年完全商用化,走了10多年時間。接下來衰減,跟5G並行。
這麼算下來,4G的生命週期,保守最少也得10-15年。
5G標準,以及未來的6G標準,也同樣會遵循這樣的生命週期。
標準階段,技術標準的打磨,各國利益的博弈,技術解決方案涉及晶片等的技術搶奪等等。這怎麼也得5-6年。
商用-普及階段,前期的試驗,終端產品、核心網產品,接收端產品等實驗局,相容性等等1-2年。然後商用建設,是個長週期,你看4G從商用到2019年都還在建設。那麼5G週期衰減,怎麼也得6G商用開始了。
所以說,5G完全普及,能夠達到10億使用者量,怎麼也得5年。那時候估計6G的標準,初代產品啥的估計也有點眉目了。
-
3 # 糊塗蟲不糊塗
完全是杞人憂天。
首先從報道上看,目前還沒有一家技術企業公開提及6G,相對6G他們目前更專注於5G技術的研究。當然,毫無疑問,5G時代之後,6G必將到來。那麼問題來了:6G什麼適合到來呢?5G會不會像3G一樣,還沒用就要被淘汰了!
3G時代十分短暫,主要原因是因為通訊行業都無法忍受高通的壓榨,因為高通當時幾乎壟斷了CDMA的所有專利。但現在的5G專利是每個國家都有的,比如國內的華為。再加上有很多企業需要進行交叉專利的授權,不同廠家合作的多了,自然不會出現壟斷的局面。另外,3G雖然“短命”,但無疑是最具革命性的一代移動通訊技術,而4G所有的新增功能都是在3G的基礎上改善使用者體驗的。而5G是更進一步,極大的提高傳輸速率並縮短延遲。如果5G令人失望,就像4G彌補了3G的缺陷一樣,6G標準可能會成為為5G糾錯的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但按照目前的技術與進度,這種可能性很少。
當然,儘管目前5G慢慢開始普及且成熟週期遠比4G、3G要快。但確實還需要時間。關於6G,或者說5G下一代演進技術。技術標準具備雛形還需要5年,技術標準推出需要近十年。所以不用過於擔心5G馬上被淘汰。
-
4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6G研發,其實和5G關係沒有那麼大,5G不會很快就被淘汰掉。
行動通訊的標準制定一般都是10年一代。行動通訊從開始到現在,基本上是保持著10年一代的時間在向前演進。
現在是第五代,所以被叫做5G。現在我們談到的5G,主要是在3GPP框架內製定的5G標準,包括三大部分,也是5G的三個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和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訊)。
目前已經凍結的版本是R15版本,主要解決的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的場景,R16版本主要解決的是URLLC、R17版本主要解決的是mMTC。
從時間點上來看,整個5G標準的制定工程要持續到2021年年底,才能正式的完成全部標準的凍結。
而6G標準,現在還在初期的願景收集階段,按照時間點上來說,大概會在2030年左右完成全部的標準的凍結。
6G標準問世,並不代表著5G就會被淘汰掉。移動通訊技術,各個制式,都會有一個共存的過程,除了1G是模擬製式,無法在終端上相容之外,都是如此。
移動通訊技術在演進過程之中,也需要考慮到和前一代、甚至是前二代裝置的共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3G時代,運營商需要維護2G/3G網路,而4G時代則是維護2/3/4G網路,現在進入了5G時代,才開始退網2/3G,運營商至少還需要保留4G/5G網路。
同樣的,即使運營商開始在2030年開始部署6G網路,也必須有一個4G/5G/6G共存的過程。
相比之下,5G也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網路。網路是運營商花錢建設的,運營商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運營商為了回收成本,就必須要讓建設好的網路發揮出來他的作用。在中國的通訊歷史上,其實只有中國移動的3G網路相對的是最特殊的,中國移動花了2100億建設的TD-SCDMA其實在4G時代初期就開始拆除了。但是從中國通訊業的崛起的角度來講,這2100億可以說是花的非常值得的。
TD-SCDMA的歷史意義重大,是第一次中國開始在通訊業裡發出自己的聲音,雖然可能對中國移動有一些不公平,但是這些錢其實也沒有白花。如果沒有TD-SCDMA,其實也就沒有TD-LTE,也就不會有現在中國主導的5G標準。
5G和以往的通訊制式相比,組網成本更高,維護成本也會很高,運營商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回收5G組網的成本,這就決定了5G不會很快的被淘汰掉。
而且,5G也是全球第一次快速部署的新的行動通訊制式,這裡我們可以看看以往的行動通訊組網的時間點。不管是2G、3G還是4G,大規模的部署其實都是在這個制式標準出現大概5年之後。
5G,也是第一次中國和全球同步開始新的制式建設。3G牌照的發放是再2009年1月,4G牌照的發放,是在2013年12月發放TD-LTE牌照,而直到2015年2月才發了兩張FDD-LTE牌照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直到2018年4月才給中國移動發了FDD-LTE牌照。但是5G牌照的發放,是在2019年6月6日。
從牌照發放的時間,也可以看到中國發展5G的決心,其實這也決定了5G在中國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5G部署需要很長時間,而未來的6G其實需要的時間更長。5G是一個系統性能高,覆蓋近的行動通訊制式,這就需要運營商建設更多的5G基站。而且5G還有大量的室內應用,需要運營商建設大量的5G小基站以及新的室分系統,這兩者疊加之下,運營商的工程量就會遠比其他的行動通訊制式要多,持續的時間也就會更長。
按照中國的需求,大概中國的整體5G建設會持續10-15年的時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6G則是一個系統性能更高,使用的頻率也更高的行動通訊制式,這就導致了6G的建設成本也會更高。實際上,從3G到4G到5G,本身就是一個建設成本越來越高的過程。
6G建設時間更長,這會導致5G和6G共存的時間也將會更長。
總而言之,就行動通訊制式的演進而言,運營商組網的工程量會越來越大,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這就決定了運營商必須為了回收組網的成本而延續行動通訊網路存在的時間。6G即使問世,運營商也不會很快的淘汰掉5G,運營商也捨不得。
-
5 # 陳燎原776
現在就是6G研發完成,7G研發提速,也影響不到5G的存在,因為現階段只有5G才具備了可實施性。不是啥事都可跨越式。
-
6 # Tech數碼科技愛好者
5G中國在標準、裝置、終端、業務方面領先世界這已經是行業的共識。6G,中國必須成為主導,影響和推動世界通訊業的發展。據悉,未來6G下載峰值速度可以達到1Tbps,立體全息地圖、超級VR、AR等技術等都可能實現,從而徹底改變人們娛樂、社交、工作的方式。
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無線技術四室主任張忠皓披露,太赫茲通訊還可在外層空間做到無損傳輸,透過極低的功率就可實現超遠距離傳輸。由於太赫茲波長較短,天線系統可實現小型化、平面化,搭載於衛星、無人機、飛艇等平臺,實現空天地的一體化通訊。
據介紹,目前5G的理論峰值速度是每秒10Gbps,實際商用速度則是1Gbps。6G的理論峰值速度將可達到每秒1Tbps(即1024Gbps)。對於未來6G的商用速度,有望達到100Gbps,對於6G通訊的研究方向,中國聯通正在大力研究6G太赫茲通訊技術。
很多網友表示“5G剛學會走路6G就要準備出發,可我還用著4G手機呢”。
3G、4G用了多年的時間發展,5G現在才剛開始建設,想要全部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5G的成熟週期絕對要比3G快。
而6G目前還沒有成型,即使有國家開始研發,也只是前期的準備和鋪墊,6G的推出,可能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5G會馬上被淘汰的問題。
科技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
會議宣佈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其中,推進工作組由相關政府部門組成,職責是推動6G技術研發工作實施。
總體專家組由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37位專家組成,主要負責提出6G技術研究佈局建議與技術論證,為重大決策提供諮詢與建議。
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的成立,標誌著我國6G技術研發工作正式啟動。
華為,6G在研發中
5G還未全面鋪開,6G已“躍躍欲試”。
回覆列表
當然是不會,甚至現在的4G網路到時候仍然會被大面積使用。畢竟4G就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而5G更是錦上添花,未來的5G以資訊化智慧化呈現。
6G網路的研發也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或許未來的一天,2G、3G甚至4G都離開了我們的視線,但是5G不會,或許到時候,因為6G的高成本,各家運營商或許會發佈政策,例如多少G之後就會降速至5G,以避免浪費。所以,目前來看,5G不僅不會被淘汰,它也會是6G時代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們息息相關。
在2G和3G的時候,中國的網路通訊技術一直落後,學習別的國家,但是5G技術上,中國的專利佔比也非常高,並沒有一家獨大的現象,但是在6G網路的研發上,中國將世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