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羊羊的美媽咪
-
2 # 英語影片萬花筒
人的一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就像電腦一樣,新的電腦硬盤裡是空的,需要我們輸入各種程式和資訊,儲存的內容才能越來越豐富。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有意識無意識地無時無刻地不在為儲存而學習。從學習說話到學習走路;從學習穿衣到學習執筆;從學習分清左右到學習認識鐘錶;從學習文字到學習算數…….除了吃飯和睡覺這些動物的本能不用學習,世上每個人腦中的每個技能都得一次次地從零開始學習。
人類的自我學習過程是有規律的,都必須會經歷幾個必經的階段。最開始是對一種技能產生興趣和好奇,隨後變得越來越熱愛,從而開始儘可能的在腦中捕捉和儲存這種技能資訊,產和模仿的慾望,在模仿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前進的阻礙,這時主動的向老師請教來解決問題,當老師傳授方法後,透過科學的練習達到心中渴望得到的學習成果。
好奇心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動機和先決條件
開始學習一項技能需要內心強大的主動性的,它取決於最初好奇心。當學習者不具備這個先決條件時,有意識的培養和引導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很多家長和老師抱怨學生不愛聽課,經常逃課,可在真正具有凝聚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師講課時,平時那些逃課的學生都會早早來到課室去佔座位,如飢似渴的去聽課。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這位老師極準確的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換句話說,他的教學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和求知慾。因為他找到想學習這門課的學生們共同急切想要學習的東西,和大家心中最疑惑又最想得到答案的東西。而且每堂課他都會給下堂課留下更加吸引人的懸念,這就像聽評書,說大話書人總是在最關鍵時打斷故事,一個“請聽下回分解”讓人吊足胃口。所以學生們才有如此大的動力去聽這門課,等著老師下次來解開心中的謎團。一些教師在使用我們文化課學習當中常用的課本時也存在著這個問題。真正有效教育應該是能先挑起學習求知的動機,然後再加以教授,這就要求教師具備生動的聯絡能力,使得學生們上完一課就充滿好奇的期待下一次課。
“熱愛”是堅持學習的根本動力
學習任何技能都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唯有真心熱愛才是永不懈怠的根本動力。
當代社會的現狀使得我們的教育過程普遍存在不符合人正常學習心理次序的問題。比如說,當代中國的初級的古典音樂普及工作是做的很好的,現在全國大量的孩子在家長的設計下正在不同程度的學習小提琴或鋼琴等西洋樂器。不過從根源的學習動機來說,深究中國的家長心理,讓孩子學習音樂普遍是出於一種“學一個特長,以後生活有出路”的初衷,雖然這並不為錯,也確實是國情所致。而國外孩子學習音樂的動機多是因為浸泡在這個古典音樂環境中而真正產生興趣,進而開始學習。所以從最初學習動機的區別來看,學習主動性的差距就顯而易見。可是往往學習主動性是學習音樂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此情況下,著重保護孩子對音樂時,音樂欣賞可更有目的地進行,讓其比較專題化。如學生彈奏莫扎特的奏鳴曲或變奏曲,平時就可以集中聽莫扎特的各種型別作品,讓其對莫扎特的風格、特點有專門的感受。亦可把音樂分為大的時期來欣欣賞,如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就可以有意識地放在一起聽聽,感受他們共同點和不同點。
對初學的學生來講,除了廣泛的聆聽和感覺外,更應著重對自己所學教材的熟悉和模仿。這方面老師的要求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明確音樂形象、情緒,並明確透過哪些彈奏方法來達到動聽鮮明的彈奏。全國學習鋼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師又不是到處都有,這時候則應藉助於音像製品來促進教學。現在一些基本的鋼琴教材都必須有示範的錄音帶甚至帶講解的錄影帶,這些音像帶對教學能起到廣泛的指導作用。
學生透過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獨立音樂見解,具有生動的音樂感、表現欲,這就需要不斷的聽和薰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學生,有條件的要爭取多聽各種音樂會,因為鋼琴是表演藝術,必須多看多聽現場的演奏。如果沒有聽現場音樂會的條件,也可注意收看電視中的音樂會轉播。現在,這種機會還是經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會錯過的。
多給出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再進一步,老師和家長要注意多給學生提供給別人表演的機會。孩子練了那麼長時間,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表演給別人看,不是給家長和老師。能否在給人表演的時候把自己的音樂感發揮、表現出來,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也是每個學習音樂的人,都遲早要面對的。每個學生會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況。比如有的人性格放得開,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來勁。這樣的學生一般都喜歡上臺表演。但家長和教師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是,不要因過分興奮激動而失控,彈得過快。要求孩子在演奏時既要保持投入、興奮的優點,又要從容不迫,頭腦清楚。對於一些性格較內向、膽子比較小而容易緊張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們在演奏前多彈給人聽,家裡有客來,就讓學生為客人表演,也可以帶學生去別人家給人表演,也可組織幾個學生一起開小演奏會,互相觀摩比較,這有很大的捉進作用。
永遠都是第一遍
鋼琴用為表演藝術,難在表演時就這一遍。平時練百遍千遍,也許自己在家裡彈得很不錯,但是要別人承認你彈得不錯,就必須在演奏這一遍時發揮好。有時我們很羨慕搞美術的,畫一幅畫,可以在家裡一點點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畫好了,這幅畫就永遠不會再變化,除非作者想對其再加工。而我們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開始,在家彈好了,不一定上臺演奏就能一樣好。有時學生在臺上彈錯了,也許心裡會說“我在家裡彈得挺好的”,但誰都知道這樣解釋是沒有用的。因為你在家彈好的那一遍,並無法彌補你在臺上演奏這一遍的錯誤。也許有的學生會說“我下一遍就能彈好”,那也不行,因為無論是表演,還是考級、考試所承認的永遠都是那個第一遍。為了彈好這個第一遍,我們都要做很多項式努力。對於每一個學習表演藝術的人,很主要的一點就是永遠不要放過任何一次鍛鍊(練習)的機會。
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找缺點
對於學琴的孩子,除了給別人彈(演奏),讓老師和家長或請別人幫助自己發現錯誤和問題之外、也可藉助錄音、攝像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問題。要把自己演奏的狀況,錄下來自己聽,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優缺點,有哪些問題和不足。因為人在有錄音或攝像情況下演奏的感覺,比較接近演奏的感覺,與一個人無拘無束的彈(演奏)在心理上是不大一樣的。這個過程也會有一些舞臺演奏心理體驗的。讓孩子平常多經歷這樣一些鍛鍊,既有利於發現自己的毛病,也有利於鍛鍊自己的演奏經驗,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真正的演奏或考級中,能夠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使自己的技能及音樂得到正常發揮,以保證臨場時把自己的音樂感覺比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現出來。具備自然的音樂感,才能去感染和打動你的觀眾。
-
3 # 千皙兜兜
我覺得不好。
鋼琴演奏需要一個藝術氛圍和感情才有靈魂。鋼琴演奏家之所以得到鮮花和掌聲。為什麼稱為演奏而不是彈奏?更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演奏的曲子是鮮活的,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能夠讓聽者有一種心靈的感觸。一種身臨其境。心靈得到一種極大的滿足感!
線上教學。當然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不可否認線上教學節約了很多時間和解決了接送孩子的問題。如果只是簡單的娛樂娛樂的學習彈琴。還是可以的,當然僅限娛樂!
如果想真正學好鋼琴。線上教學還是不太合適的!
回覆列表
鋼琴上網課好不好,關鍵要看小朋友的接受度。我們家孩子現在5歲,學琴快一年了,她性格活潑好動,平時跟老師上一對一的面授課,30分鐘她都很難全程注意力集中,這次疫情期間停課了近3個月,期間也嘗試跟老師上了兩節網課,效果完全不行,她注意力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雖然我也在旁邊督促,但兩節課基本是我在聽了[我想靜靜],所以老師也不建議我們上網課。但是老師說她教的大一點的孩子,上網課效果就挺好的,所以我覺得這要根據自己小孩的實際情況,就我經驗而言年齡較小性格活潑的孩子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