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邦邦1

    婆媳關係這個命題其實不應該是那麼大的問題!只是現在的觀念與社會輿論把這個命題過於放大,過於誇張罷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不同,觀念的不同,產生了一下矛盾是很正常的!何況是媽媽和奶奶!

    所謂距離產生美!其實兩代人分開住是最好的選擇!就像碗櫃裡的鍋碗瓢盆分開擺放,自然磕磕碰碰就要少很多,加上輕拿輕放,也就完全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的發生!

  • 2 # 貓頭鷹de凝望

    你如果想調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那麼你勢必要加強自己在家裡的地位

    只有你能做上皇位

    你才能改變這個國家的格局

    粗陋之言,莫怪莫怪

  • 3 # 伊春美食美客

    媽媽跟奶奶的關係不好,我們這些70後的中年人都知道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奶奶和我們的母親, 在處事交往上都有過去的封建傳統,那就是老人說話說一不二,作為兒媳婦兒的就要無條件的服從。所以說那時候奶奶總是指揮我父親告訴媽媽坐車坐那,所以說那時候奶奶和媽媽的關係處的也不好,所以說等到奶奶歲數大的時候,母親和奶奶的關係也一直都有矛盾。

    在他們有這種矛盾的時候,我作為孫子的一般都是從中調節那一邊說,奶奶你應該好好的跟母親相處,畢竟人家要照顧你的飲食起居,你自己的女兒也不一定照顧你這樣好,奶奶一聽我說這話也有道理,一個勁兒地跟我說媽媽的好了。我媽媽呢,也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一提起從前的事,媽媽就在奶奶面前嘮叨說,奶奶那時候給他氣受,知道了媽媽的特點,我跟家裡人說以後儘量少提過去的事,這樣媽媽就會快快樂樂的照顧奶奶了,就是這樣的關係。奶奶也高興,媽媽也舒服,所以說家裡也就和諧了,因此我說,在家庭矛盾發生的時候一定要多動腦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樣的話家庭也就和諧了。

  • 4 # 蘇打sda

    太難過了,我家剛剛爆發了一場情緒失控的大戰。起因是吃飯的時候我和妹妹先吃的粽子,我媽說不對應該先吃雞蛋,剛拿了雞蛋又說不對應該先喝水,但是水太熱了沒法喝。我就不耐煩的說你怎麼做什麼事都這麼磨嘰。(的確是心裡有點煩,我和妹妹想先吃粽子就吃,為什麼一定要先吃雞蛋?)然後我媽就生氣了,不說話,不吃飯,怎麼喊她都不管用,自己去洗衣服了。

    我就過去道歉,說我說錯話了,我不應該那樣,然後我媽就哭了,說我和她不一心,從她辦了那一件事以後就感覺我和她不一心,還說自己的第六感特別準。(那件事就是過年的時候把奶奶接回家住幾天,平時都是我奶奶自己在老家住,在我家住幾天,在我叔叔家住幾天,今年住了應該不到十天吧,我媽就想讓我奶奶走了,趁著我爸在洗澡的時候把手機偷偷給我嬸嬸打電話讓她把我奶奶接走。)

    我說你是不是就想讓我像你一樣恨我奶奶,我媽說是,我無語了,我真的不恨我奶奶啊,她也沒有說對我特別不好,沒有像媽媽嘴裡說的那麼不堪。然後我媽又開始了說我奶奶的壞話,越說情緒越激動,並且說的都是我聽的耳朵快起繭的話,每次都說,經常說,我真的很煩很煩。說我奶奶 說我爸爸 說我的叔叔嬸嬸都不是好人,嫌我奶奶小時候不看我,我爸不向著她,說我奶奶偏心我叔嬸,說我叔叔嬸嬸一肚子壞水,巧說會啦。

    我真的受不了了,我開始瘋狂錘自己的頭,我說都怪我,我應該去死,我死了你就不用那麼辛苦的看我,當時我死了你和我爸吵架回孃家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想我再回來,不會再經歷這麼多痛苦了。

    我好難受啊,錘的頭暈,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喜歡傷害自己,我心理有病,我討厭衝突矛盾,可是家裡一直有矛盾。

    我媽不管看什麼做什麼都會扯到過去痛苦的回憶,根本不能和她好好交流。我理解她,我沒有經歷過她的痛苦,所以我沒有資格說她應該怎樣怎樣,我給媽媽心平氣和聊過,每次都是以她情緒激動無法繼續交流收尾,我也給她寫過信,我媽也是很感動,但是現在還是這樣嫌我和她不一心,她是我媽我怎麼不愛她,怎麼不一心了?我做不到恨我奶奶,對她不管不顧就是不一心?

    說實話我現在心裡是對我媽不滿的,所以我採取傷害自己,怪自己的方式表達憤怒,真的很不喜歡媽媽像怨婦一樣一直說自己親人的壞話,並且不只是對我和妹妹說,只要是稍微熟悉一點的人,親戚朋友都知道我媽有一個不看孩子的壞婆婆,我真的覺得非常無語,我很怕自己長大以後會變成我媽那樣。

  • 5 # 原來是你來過

    條件允許分開住是一個辦法,實在沒辦法給他們找點他們喜歡的事做做。有時間去開導一下媽媽和奶奶,家和萬事興麼。慢慢來…

  • 6 # 吃瓜八卦第一線

    我以前也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我曾經以為只要是家人,就應該是彼此深愛著的,但後來我才明白並不是這樣。

    如題中的奶奶和媽媽。站在你的角度,她們是你的奶奶和你的媽媽。但在你媽媽的角度,那個人是她婆婆;站在你你婆婆的角度那是他的兒媳。

    在中國,婆媳關係向來被譽為是最難處的關係。

    你現在已經有些年紀了。從你的媽媽和你的爸爸結婚的時候到現在,你的婆婆和你的媽媽她們的婆媳關係也是已經經過了好多好多年的磨合,磨合了這麼多年,這個家庭整體來說還是完整的,相對和諧的。

    那就證明他們之間的矛盾可能並不大,也許只是一些生活的中的小摩擦而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牙齒還經常咬到舌頭呢,所以生活中有一些小的矛盾,或者說小的誤會或者不開心的話我覺得過了就過了,不用特別在意。

    你呢,也不用覺得自己在中間搞得非常的糾結和不開心。而他們現在在你看來的關係不太好,不太完美,很這已經是他們磨合過的結果,而且有可能是他們兩個都覺得相對舒適的方式,只是對你來說你不太理解罷了。

    他們在年輕時候也許有一些摩擦不開心,但是誰又能說得清呢?我們旁觀人來看是說不清的。只要現在。他們相處起來自己都覺得舒服開心,這樣就行了,你覺得呢?

  • 7 # 赫睿的日常vl

    媽媽跟奶奶關係不好是很多家庭遇到的問題,具體怎麼辦呢?

    首先找原因。媽媽跟奶奶關係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因什麼事情引起的,把具體原因找出來,再對症下藥。

    有時候婆媳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也說不上什麼原因,就是彼此看不習慣,也不是一個人的錯,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的。

    1. 少接觸,少說話。少接觸就可以減少或是降低矛盾的發生,能不在一起生活,就不在一起生活。真是必須在一起生活的話就彼此少說話。

    我的婆婆也是這樣的,當時我們是沒在一起生活的,不是親婆婆,所以兒子小的時候也沒有幫帶過。不過孩子小時候的棉衣是大部分都是她給準備的,對於這點來說我也是非常感恩的。就是嘴整天的叨叨個沒完沒了。

    在春節都回家過年時,年貨什麼的也沒怎麼準備,都是我們回去後再弄,這都不說了。記得一次家裡來了好多的親戚,大人小孩至少三桌。我和大姑姐、姐夫、老公都準備菜,切、炸、蒸、煮什麼的,她呢就坐在哪裡嗑瓜子。等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上菜時筷子都不拿,整個和客人一樣請吃等喝和男親戚坐在起喝酒,大著嗓門東家長西家短都是她的話。

    最後做了個紫菜蛋花湯,我口味淡,鹽放的少。婆婆可不高興了,讓我加了兩次的鹽,還說什麼老家的人都口味都重,接著評論起這個菜不鹽,那個菜太辣。哎,真無語。最可惱的是她對做的湯不鹽的事叨叨的N遍之多。下午時又在叨叨,我忍無可忍回敬一句:以後你來做吧。不曾想,沒有了以後,不知是和公公生氣,我頂了一句嘴,還是什麼原因,離家而去。後來聽說回到她35歲還沒結婚的親兒子那兒去了。

    後來想,反正在家也不幾天,我也真是幹嗎回敬她呢!所以充耳不聞,少說話才是明智的,那時也是有點衝動。

    2. 召開家庭會議,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召集一家人坐在一起好聊聊天,開誠佈公的的說說心裡話,事先一定要講好,談話不要帶情緒。其實婆媳哪有什麼洗成深仇大恨的,也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產生的,比如:婆婆嫌棄媳婦不節儉,剩菜、剩湯倒掉,買衣服太多,說話不當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這些日積月累的小事,累積起彼此心中的不滿,導致婆媳關係不好的的。

    一家人把話說開了,沒有什麼的,相互之間不要干涉太多好了,血濃於水的母女、母子之間也有的關係不好,更何況沒有血緣關係的婆媳之間了。

    所以說媽媽與奶奶之間關係不好先找原因,對症下藥,透過以上兩種方式去處理,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因為畢竟是一家人,有著共同關心、愛護的人。

  • 8 # 淡入茶菲

    當個“和事佬”,不要厚此薄彼。作為兒女的要做一個友誼天使,把奶奶和媽媽的關係拉近一些。奶奶年事已高,做孫子的要孝順有加;媽媽對自己有養育之恩,兒女更要尊重關愛。經常幫媽媽多做點事,說是奶奶讓你做的;給奶奶一點小禮物,說是媽媽給她買的。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方發起矛盾的時候我們不要批評另外一方的不足,我們要把事情攤開跟她們說,跟她們說了對方並不是有意要怪她們的,你可以在你媽媽的面前說一下你奶奶的好話。在你奶奶面前說一下你媽媽的好話。就是讓她們不要只想著對方的不足之處,然後讓她們多想一下她們的好處。

    愛是相互的,很有緣分成為一家人,都在一起生活這麼長時間了,不必計較家人的過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那麼生活中的小溫馨就無處不在。我會讓我的媽媽和奶奶多談談心,要學會愛其所愛,敬其所敬。奶奶是老一代人了,做錯事的話媽媽應寬容,背後再告訴奶奶,其實媽媽也是很尊重奶奶的。

    自己要有主見,不要偏聽偏信。當媽媽在你面前說奶奶壞話時,自己一是不要相信,二是好言相勸:“如果我以後結婚了,您媳婦說您壞話您又怎麼想?”在奶奶那邊也不要當個傳話筒,要傳話也只能說媽媽的好話。

  • 9 # 一半海鹽一半焦糖

    婆媳問題是世界難題。還真沒有什麼好解決的辦法。

    雖然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但兩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的女人,先後融入同一個家庭,其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理念註定兩人有著不可調和的現實矛盾。雖然引發矛盾的誘因有可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背後折射出的卻是社會認知家庭理念的大問題。二者各說各有理,誰也沒錯。都在高唱自己的主旋律,維護自己的領域陣地,勢如干戈,水火不容。

    所以,婆媳問題表面上看是“雞毛蒜皮”,是“標”,實質卻是根植於內心深處的“認知和理念”,是“本”。“標”好治,“本”卻根深蒂固。因為你永遠無法左右一個人的思想。

  • 10 # 青石小巷

    媽媽和奶奶關係不好,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婆媳關係不和,作為子女確實很難平衡。

    我是80後,不僅看過無數婆媳大戰的電視劇,更是親眼見過很多婆媳關係不和睦的。

    其實,我的媽媽和奶奶,在我小的時候,關係也不是很和睦。因為我們那個年代,計劃生育很嚴格了。但是我媽還是接連生了四個女孩,主要就是奶奶重男輕女,因為媽媽沒有生兒子,經常給她臉色看。不但不幫忙看孩子還經常教唆爸爸,讓他找各種理由和媽媽吵架。

    可以說我們從小就是在重男輕女,各種吵架,婆媳不和的環境下長大的。好在,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觀點上是一致的,一直堅持讓我們上學,從來沒有讓我們小小年紀退學掙錢。

    所以我們只要週末或者放假回家,都會到家放下書包先去奶奶家,雖然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看我們,但是我們該怎麼做我們都很明白。

    因為好久不回家,所以媽媽每次都做好多好吃的,等著我們放學吃。我們每次都是先盛上一些給爺爺奶奶送去。媽媽一開始雖然心裡也有氣,但是她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要言傳身教的,然後她也不說什麼,就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奶奶是那種三寸金蓮,體力活幹不了。我們又都是女孩子,知道收拾東西,打掃衛生,幫著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加上我們拿去吃的東西時都會說是媽媽讓送來的,慢慢的她對媽媽的態度可熱情了,和媽媽關係好多了。

    有一次我印象特別深刻,我上學走的時候,媽媽給我的生活費不是很多。畢竟孩子多,還要上學,生活也不富裕。我出了大門,爺爺慢慢的跟在我的後面,偷偷的給我一些錢,讓我在學校買東西吃。我知道他沒啥錢,頂多就是兒女或者誰給他的,他攢著沒捨得花。等我再次回家的時候,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我發現媽媽明顯被感動了。以後都會特意多做一些飯,讓我們給爺爺奶奶送去。

    所以怎麼說呢,媽媽和奶奶都是我們最親的人,人心換人心,她們關係不好,我們心裡也不好受,所以要在中間起到調和的作用。我們要替媽媽幫奶奶做些什麼,也要在媽媽年前多說奶奶的好話。很多時候,她們只是抹不開面子,幫助她們摒棄前嫌,重歸於好。

    俗話說的好“家和萬事興”,為了我們的幸福家庭,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維持好家庭關係。所以,你可以試著做點什麼吧!

  • 11 # 閱樸賞真

    奶奶和媽媽本來是兩個毫無關係的人,因你的父親有了聯絡。好不是必須的,需要經營。奶奶和媽媽關係不好,想必是因為你媽年輕時受了奶奶的外見。那時候奶奶是這個家的主人,你媽作為一個年輕姑娘,按一般規律不太可能孤身一人欺負你奶奶的。所以民間也就有了那句俗話: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一開始對兒媳婦好,是為自己積累福報。

    婆媳關係好不好也是有程度和性質區別的。一般的家庭矛盾,由於人性本質和日常誤會引起的摩擦,完全可以勸你媽媽忽略寬容,因為你奶奶畢竟老了,人無完人,孝道還是要盡的。這也是對子孫的正面教育。如果你奶奶由於人品不好,做了對你媽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支援她兒子對兒媳家暴,導致你媽整個婚姻生活水深火熱、舉步維艱,那你別對你媽媽道德綁架,所謂“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如果你奶奶和媽媽的不和是由於你媽媽的人品格局問題,你要給你媽媽講道理,我想她會改變的。

    祝你們家和萬事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說一個從暴脾氣變成溫柔的女孩可怕,還是一個從溫柔變暴脾氣的女孩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