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匹諾曹jun
-
2 # 手機使用者禾田
反駁這個問題極為簡單,即不管中途島海戰的雙方誰輸贏都可以確定,美國必會到日本領土上投擲原子彈,且日本最高層的天皇必會產生日本被滅族的憂慮,而必然地會作出日本宣佈投降的決定詔書。
那麼,中途島海戰的勝負,對於美、日來說都已經毫無義意,日本又何從妄談贏得戰爭全域性。
-
3 # 貓爪鋒利
首先,你可以告訴他就算ijn能拿下中途島附近的制空制海,短時間內ⅰja也無法擊敗駐島美軍,奪取島嶼。
其次,如果他不信,你可以列出美軍駐中途島部隊人數及裝備,以及日軍準備的登島部隊,實力差距並不懸殊,ⅰja無法速勝。
再次,如果他拿日軍作戰意志及軍艦轟島說事,你可以列舉出威克島日軍對付僅僅只有500人的守島美軍打成的鳥
-
4 # lanhuiping
就算是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打贏美國,甚至佔領夏威夷,也一樣會讓美國打敗,全面的戰爭打得是綜合實力,日本的綜合實力與美國差太遠了,根本就不是美國的對手。
-
5 # 前程似錦12
要反駁這個說法,其實列舉幾個日本一定戰敗的理由即可,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種情況說明,這三種情況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就算日本贏了中途島海戰,日本最後還是會戰敗。
①第一方面可以從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對戰爭的悲觀態度。早在日本內閣提出要襲擊美國珍珠港基地後,山本五十六就堅決反對把美國拖入戰爭,因為他深知以日本的國力是無法戰勝美國的,就算在戰爭初期佔有先機,美國憑藉強大的工業可以在半年內扭轉局勢。
②第二方面可以從當時的世界形式來看。一方面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後,雖然在中國戰場節節勝利,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日軍兵力有限,導致日本日本把為數不多的兵力駐守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所以在1938年之後與中國軍隊形成了戰略對峙;另一方面就是資源方面的問題了,在中國戰場消耗的大量資源和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資源禁運,導致日本國內資源緊缺。少了資源,日本戰敗是必然的。
以上三點可以反駁“中途島日軍海軍贏了就能贏得戰爭勝利”這個說法了。
-
6 # 葉飄刀
海戰無法決定一切
海戰無法決定一切,日本贏了中途島海戰,就能贏了嗎?
換個說法吧,抗日戰爭,日本完全取得制海權,幾乎就沒有打海戰,日本最後贏了嗎?
連對方本土的邊都沒有摸到,那就算贏了。
或者換種說法,二戰末期,美國海軍已經完全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日本海軍已經沒有抵抗力了。這個比日本贏了中途島還有優勢吧。這個時候,沒有那兩顆原子彈,日本能投降,能贏嗎?
二戰這麼多場戰爭,決定勝負的都是陸戰,沒有哪個說哪場海戰贏了就決定勝負的。
連登陸都沒有做到,談什麼贏。
-
7 # qzuser
從物質來看戰爭打的是資源和工業能力,日本工業能力有,但是沒有資源,而美國這兩樣都及其豐富,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沒有傷到本土,從戰爭中也獲取了大量財富,所以他的工業能力,能快速的生產軍需,源源不斷的供給給前線部隊,戰時復原能力強大,相反日本是打掉一個少一個,洽洽他的戰略資源絕大多數來源於美國,後期美國已經斷供,資源已經支撐不了他侵略需要,這也是日本急於跟美國開戰的原因之一,所以說中途島海戰不論結局如何日本都沒有勝算。
-
8 # hero00000001
這麼講,不是現在人說日本贏不了,當時的日軍最高統帥部也認為贏不了,日本當時打美軍就沒打算打贏美軍。日本的目的很明確:在日本國內原油耗空之前把美帝逼到談判桌上。日本有個九段論可以去看看,日本的戰略目標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這些美國勢力下的原油,橡膠原產地,他的九段論就是指的第一部突襲珍珠港,全殲美太平洋艦隊(當時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少的可憐)第二部搶下中途島,在中途島設立機場和油庫,第三步就可以直接威脅美國本土,當時美帝幫著英國揍德國已經很費勁了一旦陷入雙面作戰就是再強的國力也很難做到。只是沒想到中途島會敗的那麼狼狽,讓美國有了喘息之機,日本也就完了。正如電影虎虎虎中所說:我們喚醒了沉睡中的巨人!
-
9 # 獵戶座物語
對於中途島海戰,日本是賭一國之運於一時之輸贏,然美國在戰爭初期處於觀望,儲存實力,國內工業生產數十倍於日本,強弱差距太大,然日本當時也是強櫓之未,所以日本失敗是必然,就算饒幸成功於一時,也扭轉不過大局,這是時也勢也
-
10 # 急救蟈蟈
從日本和美國開戰就註定了結局,一場戰役的輸贏挽回不了戰略的失敗。日本已經被軍國主義衝昏了頭,即使日本贏得中途島海戰,也只是多保持一段時間表面的優勢,美國本土的回血能力依然強大。德國拿下了蘇聯整個西部的工業區最後都沒打過老毛子,何況美國的國力生產力遠超蘇俄,最遲拖到45年日本挨的就不是兩顆原子彈了
-
11 # 艾克5080
這種推論完全錯誤,二戰當中,只要日本敢和美軍開戰,結果肯定走向敗亡,即便中間出現一兩次反轉型的戰役,結局也不會變,美軍強大的國防動員能力,戰備補給能力,人財物供應充足,日本確實差的太遠了,而且這種差距,不是靠武士道精神能解決的
-
12 # 麒麟閣論史
引言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場轉折點,但是轉折點是對於美國。假設中途島海戰日軍取得勝利,對於日軍,也不過是一次偷襲珍珠港式的勝利,不會是對戰局產生根本性的改變。為什麼這樣說呢?有如下幾點:
我們先看一下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目的:保證日本本土的安全,而不是要透過這場海戰打贏美國。
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地區一時風頭無兩,羅斯福為了振奮美國民眾抗日的決心,於1942年4月18日派遣美軍杜利特爾航空隊從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起飛,對東京進行了轟炸,美軍這一行動令日軍大出意外,日軍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恢復實力,美軍已經能夠威脅到日本本土,因此日軍決定擴大本土防禦圈,中途島是美軍重要海軍基地,因此決定再實施一次類似於偷襲珍珠港的中途島海戰,打垮美國太平洋艦隊,擴大日本本土的海空防禦圈。因此這一戰就算日軍打贏,也只是達到了日軍戰役發起目標,不可能實現戰勝美國的目標。
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海戰證明制空權或者說飛機對於海戰勝利的重要性,日本的飛機和航空母艦支撐不了太平洋戰場的消耗。
中途島海戰中美軍出動了航空母艦3艘,艦載機230多架,就算中途島海戰美軍全軍覆沒,也不過就是損失這些航空母艦和飛機。美國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美國共生產作戰飛機192000架,戰爭結束時美國共有30艘航空母艦(其中不包括被擊沉的航空母艦)。所以我們看到中途島海戰就是日軍打贏美軍,美軍的損失相對於美國巨大的戰爭潛力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對於日本薄弱的工業潛力來說,只要一次重大損失,日本就受不了。
日軍的精兵策略不適應太平洋海戰的模式
二戰士兵的培養模式應該是粗放型的策略是而不是像日本式的精兵策略
二戰期間,德日計程車兵都是精兵策略;美蘇都是粗放型,掌握一定的軍事技巧就上戰場,在戰場上磨鍊。這樣培養士兵的好處在於經得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比如蘇軍在二戰初期損失幾百萬人,但是轉瞬之間就又建立起了幾百萬人的軍隊,這大大超過了德軍統帥部的預料。
中途島海戰就算日軍取得勝利,也只不過能消滅幾百名美軍飛行員,美國民間還有幾萬名飛行員。所以美軍根本無懼於中途島海戰中這樣的損失。反而,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了幾百名有經驗的艦載機飛行員後,後續就沒有足夠的飛行員。
結語
從美日雙方實力分析,日軍就沒有想過透過中途島海戰就能打贏美軍,只是要擴大日本的本土防禦。
從美日雙方實力分析,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對美國是轉折,對日本還不能產生到影響戰局的地步。
-
13 # 燕子小編輯
首先,你可以告訴他就算ijn能拿下中途島附近的制空制海,短時間內ⅰja也無法擊敗駐島美軍,奪取島嶼。
其次,如果他不信,你可以列出美軍駐中途島部隊人數及裝備,以及日軍準備的登島部隊,實力差距並不懸殊,ⅰja無法速勝。
再次,如果他拿日軍作戰意志及軍艦轟島說事,你可以列舉出威克島日軍對付僅僅只有500人的守島美軍打成的鳥
-
14 # 周少爺83873282
中途島海戰對整個戰局中的美軍來講,是個轉折點,美軍轉向顯而易見可以預期的節節勝利。但說中途島海戰日軍贏了,美軍就會在之後的戰爭中失敗,顯然是不顧事實了。只能說美軍的下一個轉折點會晚點到來,戰爭會延後結束。畢竟美國的工業能力和動員能力非日本可比,美國還有大把的資源可以投入到戰爭中,而日本已經強弩之末,打一點少一點了。另外歐戰已經結束了,當時是準備把很多休整在歐洲的部隊部署到太平洋的。日本的體量也就遇到當年貧弱的中國,雖然我們前期輸得慘,但到後期日本也是吃不下陷入相持的,畢竟日本資源兵源有限啊,是無論如何贏得不了勝利的
-
15 # 天晴愛睡覺
不要試圖反駁固執己見的人,當別人說不過你的時候,他們就會動起手來;
惱羞成怒殺人放火的也往往是這類人。
天天翻歷史的舊案,樹立一個奇怪的論點來吸引關注,總以為沒人駁倒他,他就是天下第一了。
就算你承認他是對的,他也成不了大事!
不要跟瘋狗玩耍,小心他隨時惱羞成怒!
-
16 # 9624335986490
打仗實際是拼經濟,沒有強大經濟支撐,戰爭難以持續。所以日本在進攻蘇聯失敗後,重點轉為南下,強佔東南亞,並向印度進軍。由於戰線過長,本已左支右絀,難以維繫。而美國的參戰只是時間問題,迫在眉睫,只能孤注一擲,把美國在太平洋中的威脅解除,贏得一個喘息機會。所以不管中途島戰役是勝是負,只是美軍介入早晚與力度強弱問題。換句話說,是中美等戰勝日本的進度早遲問題。中途島戰役美軍獲勝,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代價巨大。
-
17 # 上課的還不睡覺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輸了,日本如果想徹底戰勝美國,還需如下幾個條件:1、取得東南亞的石油和其它戰略物資,並加工成產品供戰爭使用。,2、完全戰勝中國,使美國失去亞洲盟友。3、佔領印度,使得歐洲喪失在亞洲的落腳點。4、至少封鎖住澳洲。5、德國能牽制住蘇聯。
-
18 # 93四個金
我認為就算在中途島日軍贏了,日本也不可能擊敗美國,贏得勝利,這一點勿庸質疑。很多人認為中途島之敗是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我覺得不是。因為美國的國力很強,經濟和軍事實力是日本不能比的,這些都先不說,那麼日本人自己難道就有一個徹底打敗美國的方略嗎?根本不可能有。就算日本人贏了,那麼也只是能過一次又一次的戰術勝利將自己拖進了一個巨大的戰略陷阱。日本的失敗不在於它輸了中途島海戰,更在於其對世界大勢缺乏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中途島的失敗只是加速了日本的失敗,就算當時日軍贏了,那它也會在日後的戰爭中全部輸光,因為大勢不可逆。
-
19 # 君當如竹昱辛
戰爭的勝利絕對不是取決於一次兩次的戰役勝利,比如抗日戰爭,中國一敗再敗,一退在退,最後還是贏得了勝利,日本註定失敗,戰爭不單單是擁有幾件先進武器,打得是資源,打得是國家戰爭應急能力,打得是國力,彈丸之地和陸地大國交戰託都託垮…毛主席的論持久戰不妨讀讀
-
20 # 飛翔217425775
如果中途島戰役美軍被打敗的話,將會極大的影響二戰程序,但從根本上難以戰勝美國,影響程序因素有以下這些方面,
1.美國再次製造此類龐大的航空母艦群需要一定的時間,有人說美國製造業強大,但護航航母(大型油輪改裝)與主力航母的建造時間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再次重新建造航母艦隊需要一到兩年時間。
2.中途島地理位置重要,因為中途島是在太平洋中央,如果美軍失去中途島,夏威夷島將在日軍的監控之下,如果夏威夷被佔,美軍在太平洋的就無立足之地,另外美國本土西海岸就會面臨日軍的攻擊。
3.美軍戰略物資和中/英/北非等援助物資將會減少,在本國即將遭受攻擊時,其他國家的援助物資必然減少,對於中國而言,如果援助物資減少,可能武漢大會戰,湖南保衛戰戰爭結果都會因此改變,對於英國而言,北非戰爭由於物資減少可能導致北非戰役以英軍失敗告終,同時德軍將會獲得北非的石油,而德軍獲得石油後將會改變蘇德戰場局勢,另外日軍將會從東南亞攫取更多物資。
4.美國國內反戰情緒將會增加,如果美軍多次在戰爭中失利,對於二戰勝利信念將會降低,且本土將會面臨日軍攻擊,內部反戰情緒必然增加。
以上是從多方面分析中途島海戰對於二戰影響,但實質上不會改變二戰結果,因為美國工業生產和戰爭恢復能力強大,只要美國堅定信心打下去,二戰結果很難改變。
回覆列表
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
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
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日本在情報上面多做一些功夫,美軍可能無法快速準確地判明日軍的主攻方向。如果日本人的力量更為集中一些,將這場戰役真正作為艦隊決戰來規劃,那麼日本的兵力優勢可能更為顯著。如果那架故障晚了半小時起飛的偵察機按時起飛,那麼“決定命運的五分鐘”就可能不會出現。如果日本航母設計時增加一些開口,可能赤城、加賀兩艦就不會毀於內燒。應該說,在1942年,美國海軍的體系仍然有很大的漏洞和問題,協同不足、兵力不足等等問題,都是讓日軍可以取得優勢的問題。美國海軍取得中途島戰役的勝利,其運氣成分其實不小,這也是戰爭中常見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組成部分。
但是如果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戰平或者日軍戰勝了美軍,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會有不同嗎?可能會更惡劣,但日本仍斷然無理由取得勝利。不必提兩國在工業能力上的差距,僅僅以日本培養飛行員需要2年,而美軍僅需要4-5周速成的效率而言,日本就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美國中級飛行員的壓力,而隨著戰前培養的2700人左右的精英機組在持續的戰鬥中被消耗,日本海軍的飛行員只能越來越菜,反而過來給美軍刷經驗,這種問題對於日本而言就直接無解。對於大範圍的海空戰而言,飛行員的差距比飛機產量的差距更難彌補,也更為致命。
其實太平洋戰爭日本斷無取勝之可能性,因為日本的根本在於將美國排除出東亞、東南亞範圍,自己主導並整合東亞、東南亞的資源。然而以後來的實際情況看,日本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整合始終處於極低的水準。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時間,但另一方面則是亞洲各國的工業基礎實在是太差,即便是殖民地也缺乏開發,在初期都是投入巨大而產出極低,即便依靠剩下來的生產體系也非常不足。因此,亞洲的情況意味著,日本要透過擴張來獲得資源和戰略空間,只能依靠穩步的投資和蠶食取得,這就是類似井上成美、石原莞爾提出來的戰略方針。而面對大規模集中力量使用的全面戰爭而言,亞洲這種薄弱基礎將形成吞噬資源無底洞。
而美國則完全沒有這樣的負擔,生產體系全在國內,並且控制著拉美,在全球也有很強的戰略資源的美國完全不需要進行這樣的投資就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並滿足兩線作戰的需要。美國和日本兩者在資源量上完全不成比例。
所以即便贏得了中途島戰役並消滅了美國的航母,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態勢也只能是改善而沒有決定性的改變。日本首先既不能將兵力集中到中途島,因為南太平洋、印度洋仍有需要,而日本羸弱的兩棲投送能力和有限的海軍航空兵也令其難以奪取夏威夷。同時,美國的戰爭動員將會逐步爆發,到1943年“埃塞克斯”級航母就會陸續服役,即便太平洋艦隊在中途島損失了所有的航母,到1944年其能力依然可以恢復並變得更強,而日本即便沒有在中途島損失4艘大型航母,其規模也難以持續擴張。美國也許會打得更艱難,但戰爭拖得越久,美國的贏面就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日本完全寄希望於重創美國而後快速媾和的方式來獲取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控制地位,這一戰略從假設上就把戰略主動權讓給美國。思來想去,這一戰略只要美國不願媾和,日本就只有失敗一條路可走,關鍵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美國為何需要媾和呢?日本就算贏得了中途島戰役,也改變不了太平洋戰爭的結果,可能還會多吃幾顆原子彈。以當時的日本,如果將擴張變得更為緩慢和仁慈,或許還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只要太平洋戰爭一爆發,日本就幾乎等同於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