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淨明大師兄
-
2 # 秀才磚家
因為規則是他自己定的,這就是權力的好處!
如果只是一個在基層默默無聞沒有權力的老師,他敢開這個口,我就佩服他!
-
3 # 數學物理愛好者
首先這是他的做法,老師有能力,有自信。他也瞭解學生的能力和特點,才有的這種做法!肯定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和老師!
其次,鄭強老師教的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他的做法是針對本科學生的考試,如果你是教初高中的肯定不適合這種做法。不論什麼做法,都有前提,就是你教的或學的知識基礎要過硬,只有基礎過硬才能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再發展。否則不論誰不論什麼辦法都是沒用的。
綜上所述,針對紛繁複雜的知識和方法,透徹掌握知識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個人而言,你要有個要學習的心,這是內因!其他的方法啊老師啊外部因素必定透過內因才起作用的。否則再大的大師教你都是沒用的!
-
4 # 魔毯是刀客
我先表達我的觀點:我是認同鄭強(強哥)這個觀點的。接下來我將從“對事先對人”“這句話的語境”“教育的核心”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鄭強,黨員,博導,長江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等等。曾先後任浙大黨委副書記、貴大校長及黨委副書記;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黨委書記。並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提出被國際上譽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變“兩相”
模型。2015年被評為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
這樣的強哥足以讓我們欽佩之至,足以讓我們相信他的演講、倡議一定是從事實出發、著眼於未來、真心為中國教育好而發聲的。
第二,這句話的語境!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問題肯定是從強哥某個主題演講中截取出來的最具爭議的觀點之一!我專門去找了一下相關影片,果然還是被我找到了(如圖)。強哥講的這句話只是他的觀點“人一生中都會犯很多錯,我們應該把犯了一點錯的學生保護起來,不把他們推入監獄。所以,學生們要互相幫助,老師們一定要有愛心。考試的目的不是要把學生考倒”的一個論據的案例。
包容學生“犯一點小錯”、考試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所收穫,這樣一個把學生真正當成自己孩子來培養的強哥,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我們有什麼理由說他這句話是錯的呢?所以,我決定來一波正面肯定“三連”:強哥說的對;強哥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是支援強哥的!
第三,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和技術,而是學會做人做事。學生因為幾次考試沒及格,被勸退、離校、步入社會,沒有人告訴他學習的意義,而他自己也依舊不會明白學習有什麼用。他可能會“破罐破摔”,輕則可能誤導他的後代,重則可能會給社會造成破壞。這就違背了教育的核心。如果我們可以容忍學生暫時犯的小錯(沒考及格),並積極幫助他、引導他、鼓勵他向好發展,那麼,他極有可能能夠醒悟,併發奮!
綜上所述,我認同強哥這句話,並認同他堅持自己教育理念所採取的積極的行動!我們教育人就應該這樣,直面問題,積極解決!
-
5 # V柳葉飛V
我自己也想了想,這種考試會不會給講解甚至答案的情況,還是要按實際情況區別對待,而且只能是個別現象。
一、按年級或者說按年紀區分對待。1.高年級學生特別是大學生可以這樣。年紀大一點的學生已經非常懂事,知道孰輕孰重,也是經歷過中小學等各種考試,特別是大學生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應該知道自己要學什麼,想學的你不逼也能學好,不想學的瞭解一下,這個時候老師讓其過關或許還能增強他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2.低年級特別是小學生這樣恐怕不妥。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自制能力又差,如果沒有人強制他們學習,把基礎打好打牢,那以後的學習怎麼跟得上?每次都是考試時老師告訴他們?那恐怕整個國民素質都會降低的。
二、按學習態度區別對待。
1.學習態度好的可以。平時學習態度挺好,很認真,但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能力有限,或者某些科目興趣不大,不擅長某些學科,每次考試可能就是考不好,能怎麼辦?不能總卡著人家吧,這樣其實更打擊學生的信心,甚至誤了學生的一輩子。
2.學習態度不好的建議不給人家機會。平時學習態度不認真,上課不當回事,學啥都吊兒郎當,甚至逃課、玩遊戲等,你這樣還給及格?那不是鼓勵落後、讚賞懶漢了嗎?這對勤奮學習、努力奮鬥的孩子更是一種傷害,甚至對社會也是一種打擊。
所以想來想去,這種方式只適合給有自制力、學習態度好、想學好卻能力不夠的個別學生。
-
6 # 蓬蒿石頭康
鄭強教授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教授,他也是一個時代下的網紅,喜歡他說話一本正經又帶著一絲痞氣,吹牛從來也不會打草稿……
回覆列表
師者,傳業解惑授道。教與學不是對立面而是共同體,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授人以漁,把學生教會了學習方法而不是去考核成績為目的。中國的應試教育有利有弊,要樹立學生的信心找到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為以後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鄭強先生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一名師者的職責,讓學生學會了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