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媽科學育兒
-
2 # 育兒大金
你好,我是大金,很高興跟你分享育兒的一些經驗呢。寶寶2週歲之前蠻乖的之後有些叛逆,是的呢,但是不要擔憂這是正常的現象哦。因為寶寶2歲以後他的自我意識增強,已經逐漸擁有自己的想法了,想要自己支配一些事情(當再大一點就會和你辯論了呢)所以進入了一個和你對著幹的模式 ,就是把“不要,no”放在嘴邊。所以我給家長們幾點建議呦。
1:我們要把之前的命令句和肯定句都變成選擇性的疑問句來說。比如之前寶寶早上起床你會說寶寶去洗臉刷牙哦,現在這樣說他肯定回答“我不要”。所以我們可以說“寶貝,起床了哈,那你準備先刷牙還是先洗臉呢?”他肯定自己選擇去幹了呦。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可以這樣。(這招真的很好用)
2:不要擅自決定或者強迫寶寶做一些事情。比如帶寶寶出去玩,遇到相熟一起玩的小朋友,恰巧對方沒有帶玩具而我們帶了,小孩子想要玩,有的家長會直接給對方孩子玩,那麼最好是蹲下來問寶寶要不要和他一起玩呢,然後說玩具願意給你的好朋友分享著玩嗎?
3:沒有原則和危險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完成。(其實寶寶就是在我們慢慢的放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我們不能一直給他做好等他享用這一切,最好的成長是陪著他,給他加油,必要時候的拉一把)
4:原則問題,家長不要猶豫,不要商量,直接和孩子說不可以,並不管他如何哭鬧,堅持到底。(最多三次,孩子就會非常有規矩,在你說no的時候不會再任性撒潑了)千萬不要看孩子後邊哭的可憐,又改變主意,這樣對孩子真的是一種長久的傷害,因為未來還會有此類事情發生。
綜上四點,目的就是在孩子自我意識時期的第一個叛逆階段,不要壓抑他的發展,大多數一些事情(除去有原則和危險的事情)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擁有創造欲和求知慾,建立孩子最初的自信心,孩子體會尊重與理解,這個階段打好基礎,孩子青春期的第二叛逆期家長就會省心太多了哦。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謝謝
-
3 # 梅媽媽
兩週歲大的孩子從乖順到叛逆,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何進行教育?
(1)2~3歲的寶寶正處於第1個反抗期,很任性,不聽話,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交流比較困難。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或者別人做的他不滿意。
外在表現就是比較叛逆,孩子正在用這種叛逆來證明~我長大了。雖然在生活中帶孩子感覺有些困難,但從孩子的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說明我們的孩子慢慢的也長大了。
(2)孩子既然到了這個階段,有了自己的要求和心理需求,不喜歡別人過多的干涉。那麼我們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看孩子想做什麼,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孩子一起做,在安全範圍內儘可能的放手,讓孩子去感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這也是孩子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進行自我發展的一種需要,是受內在的生命力驅使。對孩子不要簡單粗暴,更不要打孩子,這樣會使孩子更加抗拒,越柔和越輕鬆,對孩子拒絕使用暴力。
(3)雖然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但是在思想上不要給孩子貼上叛逆的標籤,給應該給孩子貼上成長的標誌,實際上孩子正是利用這種自我表現,展示自己的能力,告訴家長我可以獨立做事情了。
這個時期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最好的時期,放手讓孩子去做,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孩子一生都受益不盡。
不要對寶寶過多的限制,做什麼都加以干涉,更不要傷害寶寶的自尊,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必須這樣!不許那樣!
(4)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只需要輔助性的因勢利導。教育的原則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應該給他提供這樣的機會。
寶寶堅持自己上樓梯,穿衣服、吃飯、繫鞋帶,到哪個地方去玩,我們只需要在關鍵的時候出手保護,並進行適當的指導,促進寶寶自我意識和動作技巧就可以了。
(5)
0~3歲是進行親情撫育的時期,而3~6歲是進行性格培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就要學會給孩子立立規矩,在有規矩的愛、愛的規矩中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培養寶寶良好的個性品質。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耐心,非凡的耐心和愛。尊重孩子這一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是孩子的操縱者,給他充分的自由發展自己的自我意識和能力。
-
4 # 兩孩子的baba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耐心。
2.不要溺愛孩子。
3.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
5 # BoBo育兒經
2歲大的兒子,從乖順到叛逆,作為父母該如何教育?這個問題,估計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很多育兒書裡面也說,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可怕的兩歲,兩歲的孩子經常發脾氣,扔東西,動不動就哭,不聽話,叫他往東他偏往西,等等。兩歲的孩子讓很多父母都抓狂。
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兩歲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叛逆嗎?
我想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其實叛逆是因為父母成長太慢。父母的成長跟不上孩子的成長。兩歲的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而父母卻還在把他當作襁褓中那個沒有自我意識、全部依賴父母的小嬰兒對待。孩子動一下這個又說不可以,孩子爬一下桌子又被抓下來,孩子撿一下泥巴又被拍掉……等等。阻止孩子的一切探索,體驗行為,孩子能不叛逆嗎?
比如,你正在玩水,玩的正起勁的時候,突然有人一把把你拉走,還跟你說,不可以玩水,你會不會生氣?
孩子也一樣,父母總是在阻止孩子的某些行為,孩子表達能力又不好,只能透過哭鬧,發脾氣來表達。
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父母該怎麼做呢?1.把家打造成安全房
孩子兩歲的時候,好奇心及強,看到什麼都要摸一摸,動一動,一刻都停不下來,橫衝直撞的,跑個不停。解決的辦法只能是改變身邊環境,把房子打造成安全房,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能夠激勵他的環境。讓孩子盡情的玩耍。
我家孩子兩歲的時候,我都是把孩子能夠到的危險品或貴重物品挪走。給櫥櫃尤其是矮櫃裝上安全插銷、給電源插座安上保護蓋、給樓梯裝上結實的安全門。給桌子凳子的腳包好,同時,把適合孩子的東西放下來,這樣他就能摸一摸、研究一下它們,還能拿它們做實驗。
孩子玩時候,我在旁邊看著,不讓危險事情發生就好了。
2.充分尊重孩子的體驗權,探索欲
體驗是孩子汲取智慧源泉的重要方式,孩子想在深夜看看北斗星,卻被告知“天黑不許出門”。 當孩子抓一把泥土想聞聞是什麼味道時,卻被父母一手將泥土打掉。 當孩子對小貓小狗充滿了好奇時,卻被父母拉走並告知“不許靠近它們”等等。 孩子與日月星辰、山川泥土肌膚相親的體驗權被剝奪了,孩子體驗自
每個孩子都喜歡“探索”,也正是在一個個的探索中,他們逐漸長大,變得聰明、學識淵博。在各式各樣的探索中,孩子會逐漸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而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
每當孩子想要探索時,父母都會充滿了擔憂,然後用一些禁忌和命令阻止孩子進行活動,而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被禁止。孩子當然會發脾氣啦。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被保護、被限制、被約束、被處罰,應該有被尊重的權利。
我家大寶兩歲的時候,喜歡玩水,我就放一盆水在陽臺讓他玩。
喜歡把衣櫃的衣服全部搬下來,搞亂,我就找些不要的衣服,找個箱子把衣服放進去,讓他拿出來,又裝進去,反反覆覆的玩。
喜歡把鞋櫃的鞋全部拿下來,搞得亂七八糟,我也不阻止,等他不玩了,再跟他一起把鞋放好。
在人們所說的“可怕的兩歲”時期,我很少對大寶說:“不可以動這個,不可以玩那個”。提高家裡的安全性,充分尊重孩子的探索欲,體驗權,就這樣順順利利的度過了孩子的兩歲時期。
-
6 # 凱寶愛媽媽
兩週歲能叛逆到哪,從小很乖巧是因為他太小,什麼也不懂,兩歲了已經懂的很多,也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吃什麼玩什麼,自己都有想法,一旦得不到自己的滿足就會哭鬧,撤潑,有目地性的鬧給大人看,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這時我們做媽媽的要告訴他,哭鬧是沒有用的,只有好好說媽媽才能給他,但是必須等他不哭時再給他好好說,並不要任何的承罰,我們要去用引領的方式去改掉他的叛逆,二歲不算叛逆的,在孩子面前更不要說這兩個字,二歲的寶寶要多誇獎,多鼓勵,誇他棒棒的,他會非常開心的,雖然看似兩歲很小不懂事,但我發現二歲小孩真的懂的很多,也明白好話,壞話,我家寶寶就很懂事,才十九個月,從不撤潑亂髮脾氣,我還常常使喚他幫我拿東西,他如果幫我了,我誇他兩句,他就非常開心
三歲之內更多的是陪伴,給他足夠的愛,建立信任,情感,三歲後再給他說不,再好好教育,建議你可以看看育兒方面的節目,書籍,我沒事就看
-
7 # 佩琪安全科普育兒心經
我們家孩子現在兩歲多,也是從乖巧慢慢到叛逆。發表我個人的觀點
1.孩子出現叛逆是孩子獨立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兩歲多的寶寶進入叛逆期,家長要耐心的教導寶寶。比如說,如果寶寶在公共場合愛哭愛鬧,那麼我們呢一定要耐心教導
2.寶寶會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意味的事順從家長。所以容易出現叛逆期叛逆期的寶寶,家長可以平時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陪伴孩子。
3.家長平時也可以跟他多玩一些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多做一下比較智益智的活動,慢慢的就能改善。
4.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力的方式來處理,一般說孩子三歲以後呢,嗯叛逆期就會明顯的改善,平時呢可以給寶寶多講一些故事,讓他明白一些道理。
-
8 # 尹金言
這個階段的男孩不是叛逆,主要是自我意識開始增強、興趣點和注意力轉移也比較快,喜歡運動和遊戲。建議多陪他運動,讓他自己有逐漸強壯的感覺;適當讓他幫大人搭把手做一些事情,比如提垃圾袋、拿鞋子等,讓他有價值感和成就感。
-
9 # 大鵝1
大鵝媽最近很苦惱,孩子總跟自己對著來。她向朋友傾訴後,得到了一個好方法:
“大鵝,你在玩什麼呀?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
孩子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她。
大鵝媽沒有氣餒,在旁邊靜靜看孩子玩耍
當時孩子正在玩小汽車,有一個汽車模型非常酷
大鵝媽說:“哇塞這個小汽車好漂亮,顏色好好看,上面還有小喇叭呢,我也好想玩 ”
孩子瞥了她一眼,沒有搭理。
大鵝媽繼續說:“寶寶,這個小汽車真的好好看哦! 可以給我玩一下嘛? ”
孩子有點傲嬌,把汽車拿起來遞了過去,又嗖地一下拿了回去,然後笑了。
大鵝媽也笑了,接著說道:“哎呀不要小氣嘛,給我玩一下,就一下!我覺得它超級好看!”
孩子勉為其難地給她玩了。
大鵝媽拿著小汽車在地上滑行,邊滑邊發出“biu big biu"的聲音。 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小汽車看。
過了一會兒後,大鵝媽向孩子說道:“寶寶,最近你怎麼不理我呀,我跟你說話你都不聽,我好傷心的。” “是不是上次我因為不准你晚上出去玩,你生我氣了呀” “是不是嘛,告訴我嘛,嗚嗚嗚(假哭)”
孩子對她說:“你老是騙我,上次,上次你說要帶我去奶奶家的,結果你沒有帶我去! 還有,你說會給我買變形金剛,你也沒有……” 孩子向大鵝媽說出自己的委屈
大鵝媽瞭解之後,向孩子道歉:“對不起哦寶寶,原來是這樣啊,媽媽都不知道寶寶原來這麼傷心,這麼想去奶奶家,你原諒媽媽好嗎? 明天就帶你去奶奶家,之後回來的路上給你買變形金剛好嗎,我陪你一起選! 哎呀我這臭記性,真的不好意思哦寶寶,哦抱抱 抱抱!”
孩子委屈地哭出聲來,大鵝媽細細安慰。
原來,朋友的方法就是:陪孩子玩,融入孩子的遊戲中去,在這過程中多和孩子說話,孩子不理也沒有關係,一直向他說話,用小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說話,甚至撒嬌都可以(模仿孩子平時撒嬌)。在和孩子玩起來之後,再試探性地問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委屈,如果孩子有些困惑或者委屈,及時解釋原因或者承認錯誤。
-
10 # 親子育兒苑
我是雨點媽媽,很開心看到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擅長。
雨點剛剛滿兩歲,他的叛逆期是從春節開始的。
比如說,吃飯。
吃著吃著就扔,把湯倒掉,然後在餐椅的桌面上拍,濺得到處都是,在頭上臉上抹,抹完笑嘻嘻的。
比如說,搶手機。
大人只要拿起手機,無論是做什麼,他都要搶,把你的電話掛掉,再撥出,再掛掉,再撥出,永不疲憊。
比如說,站凳子,塑膠袋套頭,爬窗戶等等。
我採取的方式是:
1、行為無危險,由他去,或者轉移注意力。
比如倒飯,約定一個規則,只要倒掉就不可以再吃,只能下一頓吃。他還是會倒,但是一般是吃得差不多了。後面他發現似乎大人沒反應了,他也沒興趣了。
比如,搶手機。他搶手機往往是有些無聊,或者對大人要做的事十分有興趣。
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事情緊急,稍等兩分鐘,如果他等,我就迅速處理,然後陪他;如果他不等,我就把手機先放一遍,問問他是不是想媽媽了,要和媽媽玩,他一般就開始說自己的需求。
或者他也要和某個阿姨打電話,那就一起講,我的朋友們都蠻喜歡他,很願意和他講話。
2、行為有危險。堅決制止,但要注意方式。
比如,有段時間喜歡爬凳子,站在凳子上吃飯,還一隻腳蹬桌子,完全不知道自己會掉下去。
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實驗,讓他站凳子上,我在背後抱著他,讓他蹬桌子,然後把凳子帶倒,他體驗一下就知道危險了。
不過還是要注意安全,我當時帶到的時候急了些,又抱著兒子,一下子凳子倒的方向沒注意好,椅背砸在我腳面上了,疼了很久。
但是兒子知道危險了,只要再做其他可能會倒的動作,我一說腳疼,他立即就知道和凳子一樣很危險,就不做了,有時候還跑到凳子那裡表示他知道和這個一樣。
比如套塑膠袋,我就拿塑膠袋捏著一點放到他鼻子和嘴巴幾秒(不是套上去),他立即感覺不舒服,我再教他,他也知道危險了,不玩了。
諸如此類,非常多,不過這個要看孩子情況,如果孩子特愛模仿又調皮,那就不太適用,要換種方式。
3、你希望他去做的,那麼就鼓勵他。
就像下面這個圖,他在收拾自己的樂高玩具,可開心了。
我在成長路上,你也加油哦!
-
11 # 派媽日記
寶寶逐漸長大,我們會發現,自己人見人愛的天使寶寶突然開始:發脾氣、摔東西、各種不要、各種和你對著幹……
原來是可怕的2歲到來了,寶寶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剛剛從一個脆弱的嬰兒漸漸長大,產生了強烈的獨立行動的願望,於是開始試圖主宰自己的小世界。所以他所有看起來糟糕的表現,都是本能,不帶有任何敵意。
那麼父母該如何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呢?
1、讓孩子做選擇題
很多父母看似很民主:“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會回答“不好!”然後我們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寶寶就會更聽不進去。
可以改用讓孩子選擇的方式。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麵條?”“你想先洗臉,還是先刷牙?”當然有些孩子會給出額外的答案,那我們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選擇範圍內,然後再重申一下自己的命題。這樣做可以給孩子一個引導,而且會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自己能決定事情的自豪感。
2、不用命令的口氣
比如:不許亂扔玩具!其實我們可以直接說:“寶寶應該可以自己把玩具收拾好。”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父母只要改變1%,寶寶就會改變99%。
3、給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比如:出門前提前提醒:“我們10分鐘之後出門哦!”“再過5分鐘,我們要吃飯了哦!”這樣會給正在玩的孩子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避免了強硬命令的衝撞感覺,而且也對孩子的專注力有一個很好的保護。
在孩子叛逆期到來時,父母不用過於擔憂,只要真正的看到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多些陪伴、信任和尊重,有一天,我們會發現,無法溝通的孩子在你憂傷、煩惱的時候,突然就懂事了!
-
12 # 觀心悟語
在孩子需要呵護的時候,要給予孩子及時迴應和安慰,不要忽視孩子。
在孩子需要探索的時候,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止孩子。家長需要多一些耐心。
當孩子無法掌控某些任務或父母給孩子施加限制時,孩子可能會感到憤怒和沮喪。父母要接受這種憤怒和失望,用充滿同情的方式迴應。如果父母擔心原諒了孩子爆發憤怒和沮喪情緒,就會在無意中鼓勵孩子在未來發脾氣,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擁抱和一些自己仍然被愛著的確認,羞辱或懲罰只會使孩進入到他需要釋放的緊張的迴圈中。
暴躁的脾氣會讓孩子釋放身體的挫敗感和緊張感,讓孩子們再次感到平靜和冷靜,願意原諒他人和被他人原諒。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的擁抱、微笑或理解的話語,會告訴他們仍然被愛,這是防止發展性創傷所必需的。大多數父母會捲入這些權力的鬥爭,有時會難以寬恕和遺忘。抱怨不滿可能會導致創傷,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感到情感上的背棄。如果家長無法理解或提供安慰,可能會產生髮展性創傷——依賴無能。
什麼是依賴無能?成年的依賴無能者外表看上去堅強、自信,但內心卻充滿了軟弱、不安、恐懼和渴求。在事業上可能有很好的表現,但在人際關係上通常是失敗的。常常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不敢接近他人,儘量避免親密的關係。也能很好地抵禦任何人看到自身隱藏的弱點和脆弱。總之,一直忙著向別人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不需要任何人幫助的一面。
健康的自戀的發展
作為一個孩子,需要別人看到他真實的樣子,也需要表達他的感受並得到認真對待,孩子需要讓父母尊重他的感受和需要。這些都是正常的自戀需要。愛麗絲·米勒列舉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健康自戀的方式。問問自己:「我能想象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對我做這些事情嗎?」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需要父母對我做什麼?對我任何攻擊性的衝動作出冷靜和安慰的反應;支援我作出獨立自主的嘗試,而不是受到他們的威脅;允許我體驗和表達自然的感受和衝動,例如憤怒、恐懼、嫉妒和蔑視;允許我在每個發展階段安全地發展和追隨天然的好奇心,而不是過度地保護我,或要求我做什麼來取悅他們;當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身體上和精神上都與我在一起;允許我表達衝突或矛盾的情緒,並認真對待和尊重這些感受;把我看作是獨立於他們的人,有自己的需要、願望、恐懼、夢想和成就。有了父母的這種支援,孩子們就會產生一種健康的自戀感,在沒有未滿足的自戀需求的情況下成長起來。世界上唯一真正無私、真誠的人,是那些在這個發展階段裡能夠滿足健康的自戀需要的人。如果你沒有得到這樣的支援,很可能會有「自戀創傷」,在周圍建立起防禦,以防止任何進一步的傷害。
那些在童年時期就被滿足自戀需求的孩子:
「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學會尊重。被照顧的孩子會學會照顧比自己弱小的人。被愛的孩子會學會包容。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會發展自己的理想,即使這些理想對他人來說不算什麼,因為他們在愛的體驗中長大。」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果媽,很高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兩歲的孩子孩子還沒到“三歲四歲討人嫌”的年紀,可是有很多家長都會在兩歲就表示:兩歲的孩子狗都嫌!身邊的同事更是統一口徑吐槽說:“孩子兩歲了,要不丟掉或送人吧”。兩歲的娃究竟有多可怕?
一、“不要”是孩子的口頭禪:
到了兩歲,你會發現你說什麼孩子都會回答你不要不要,這時候家長可以多用選擇來代替命令。比如到了吃飯的適合,可以先問孩子我們今天吃飯是先喝湯,還是先吃肉?洗漱的時候問他想要先刷牙還是先洗臉?在督促他喝水時,問他寶貝想用杯子喝水,還是用小熊杯子喝水呢?
二、莫名就會爆發小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無緣無故的就生氣、哭鬧起來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後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死倔死倔的做法,比如在水泥地裡打滾、公交車上哭鬧……但無論孩子犯的是哪種程度上的錯誤,你是準備教育他還是拒絕他,在此之前請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因為如果你對孩子發脾氣,很可能會導致出現覺得你不愛他甚至是討厭你的想法,反而更加不聽管教。
三、在某些事情上有自己的“秩序感”:
家長要做到
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對自己或他人有著近乎於苛刻的要求。只要孩子的做法不超出道德之外,那麼請多給其一些自主的空間。因為他可能只是在透過這些苛刻的要求,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