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說話語
-
2 # 山水夜華
大致意思是千家萬戶都沐浴著溫暖的Sunny,值更一年的舊桃符總被換成新桃符。
《元日》作者是北宋的王安石,整首詩透過對新春除舊佈新氣氛的描寫,表現了堅持變法富國強民的偉大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春節期間的熱烈歡快和永珍更新是從詩人的角度體現了他美好的政治主張。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寫人們在Sunny明媚中紛紛換上新桃符的歡快場面。在神靈的保護下,新的一年將是家樂人和、風調雨順,進一步表現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而人們的歡快與幸福正是變法要達到的目的。整首詩色調明朗,情緒熱烈,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
3 # 紅孩唉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取材於民間習俗,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
這首詩,正是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透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
4 # 文字拾荒人
這是一首描寫春節的小詩,詩人透過描繪新春氣象,表達除舊更新的政治理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被提任為宰相後,積極推行新法,以圖富國強兵。熙寧七年,新法推行達到了高潮,新春來臨,家家戶戶窗紅紙綠,人人歡天喜地,作者頓覺躊躇滿志,欣然寫下了這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起句先聲奪人,首句表明昨夜除夕已過,今朝元旦光臨,人們點燃一掛掛爆竹,熱熱鬧鬧地辭別舊歲,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詩的發端,忌平庸,貴突兀,方引人人勝。此詩以春雷驟起般的爆竹聲開篇,頗有先聲奪人、非同凡響之勢。回溯唐代以前,每逢節日或喜慶,是用火燒竹竿爆裂出響聲,以為能驅嚇山魈魔怪,故稱爆竹。而到了王安石生活的宋代,才有了以多層紙張卷火藥,與現代產品差不多的爆竹,又稱炮仗、鞭炮。
“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的早晨春風沒有絲毫寒意,竟是暖烘烘的,人們從芳醇濃烈的屠蘇酒中,品嚐到了春暖融融。詩人極力寫春風之暖,其實也是詩人心中的春意盎然的體現。“屠蘇”,是指用闊葉屠蘇草浸製的酒。據《荊楚歲時記》所記古時風俗:正月初一,家人以先幼後長之序,共飲屠蘇酒。
“春風送暖入屠蘇”,使人彷彿目睹親人團聚時,杯觥交錯、歡笑祝福的動人場面。句中一個“入”字,乃畫龍點睛之筆。芬芳的春風與宜人的暖意都溶入酒中了,那酒該是多麼醇美溫馨;不消說飲,又怎能不開懷痛飲!用此“入”字之妙,充分體現了詩歌藝術煉字功夫的高明。
“千門萬戶瞳瞳日”,第三句中的“瞳瞳”,是形容太陽剛升起時的灼亮光照。千家萬戶的老百姓,沐浴在新年頭一天的燦爛朝暉裡,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春色美景。句中省略了“照”“映”、“曬”之類的動詞,Sunny與塵世不分主詞賓詞,渾然交融,給人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此句是承轉句,承接二兩句興高采烈的氛圍,自然轉人尾句理性的感悟和總結。
尾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全詩的主旨和精華所在。所謂“新桃”、“舊符”,實際是指新的和舊的“桃符”。《說郛》記古時風俗:元日造桃木板懸於門旁,上寫神荼、鬱壘(兩位神仙)之字,以壓邪消災,便是桃符。這種帶有神話迷信色彩的桃符,後來嬗變成了春聯和門畫,一直盛行到今天,當然表現內容已大不同了。
詩人抓住元日畫面上的一個醒目細節———桃符,進行了特寫。桃符是春節時家家在一塊專制的桃木板上刻的符咒,據說掛在門上可以驅邪避災。詩的末句把言事推向明理,喻比新的必然代替舊的,寫出了詩人對新法的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念。四句平平常常的白描,把爆竹的聲響、春風的暖意、屠蘇的香醇、曉日的彤赤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畫出了元日特有的生活情趣。寥寥28個字,卻表現得有聲有色,有景有物,有虛有實,有情有理。由於景物的典型性和思想感情的深刻性,此詩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審美境界。應該看到,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景物風情,實質是在詠時事,是有所寓意和寄託的。
《元日》詩歡呼“總把新桃換舊符”,如果與他矢志改革、推行新法毫無聯絡,那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新桃”,又何嘗不隱喻著卓有成效、利國利民的新法呢!尤其是句首一個“總”字,有“從來”、“一向”、“無一例外”之意,既強調了大千世界新舊更替的規律性,又帶有一種嚴正的批駁口吻,更加大了堅決以新法“換”掉舊規陋法的力度。
“詩言志”。可以肯定,《元日》詩充分寄託著王安石興利除弊、革故鼎新之宏圖壯志。
回覆列表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此詩作於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新政時,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千門萬戶曈曈日”,本句承接前面詩意,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
“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