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明代董其昌將李邕李北海與右軍王羲之相提並論,可以說將李邕的地位推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

    李邕是個很特別的人物,拿今天們話說,“黑白兩道通知”。

    他出身貴族,卻寫得一手好文章,加之書法出眾,故他僅僅替人家寫碑文就掙了不少錢,這還只是他的“兼職收入”。

    他還親自帶人打“海盜”,從老虎口中抗食。他又參與政治鬥爭,與當時權傾天下的“太平公主”作對。不過最後,他還是因此而送了命。

    他的好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還為他的去世,專門寫了一首詩。

    李邕的書法取法《聖教序》。

    李世民對書法最大的貢獻之一,莫過於《懷仁集王書聖教序》的刊刻,它不僅對宣揚佛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王羲之書法的傳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李邕的行書從《聖教序》入手,融會貫通,在二王書風的籠罩下脫穎而出。

    《麓山寺碑》是李邕52歲時所書,是其代表作之一。此碑欹側生勢,瑰麗雄健,尤其是線條遒勁、筆力內含,結字左大右小、左下右上,活潑靈動。

    唐代的行書,是二王體系發展重要階段。

    對於唐代,我們往往過於關注其楷書,其實,唐代的行書,是上承王羲之書法、下接宋人尚意書風的重要環節。

    而這一階段,歐陽詢和李邕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是李邕,風格獨特,作品數量多,對傳承二王書法意義重大。

  • 2 # —煮酒論書—

    可以說,在唐代,學習王羲之是書法的必修課,楷書,從虞世南到顏真卿,行草,從陸柬之到孫過庭,凡是有名有姓的書家,莫不例外,李邕,自然也在其中,從《李思訓碑》《法華寺碑》等作品可以看出,李邕與王羲之有非常明顯的繼承關係,在體勢,用筆等方面具有濃厚的二王風格。嚴格來說,《麓山寺碑》是李邕的晚期作品,已經不是單純的王羲之風格了,已經摻雜很濃厚的了北魏書風,特別有鄭道昭《鄭文公碑》的筆意在裡面,所以在挺拔峻峭之中,又有雄厚朴茂的一面,是李邕書法晚期成熟的代表性作品。

  • 3 # 聾一翁周錦池

    書法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同一個人寫的每一幅字由於寫字時的狀態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異。何況兩個人進行比較呢!漢字本來就有共同的屬性嗎。看著他們兩個人的字差不多,這隻能是粗略觀察,仔細看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 4 # 堅淨居黃軍

    李邕是唐朝時期的書法家,書宗二王,用力很深。《宣和書譜》載“李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王右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就此來看,書風接近王羲之風格就很正常。加之二王現流傳作品多均為唐人臨摹而得,裡面都有當時的時代風格,和同時代的李邕作品相較,有異曲同工之妙,亦在情理之中。

  • 5 # 夢古頌今

    麓山寺碑是千古名碑,其書法水平和書法價值是很高的,李邕本人在書法歷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書法家。該碑有明顯的聖教序風格在內,也可以說李邕是王羲之書法的繼承者和發展者,是王羲之書法體系的重要書家,不僅如此他的書法還影響到宋明朝代的很多書法大家。李邕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人,這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他對王羲之書法非常尊崇,但是在吸收的基礎上他還是大膽的進行了書法的改變,以至於後人一眼是看不到他是書法取自何門何派的,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但透過比較與分析,才知道他師法王羲之。師法王羲之在唐朝是很正常的,應為皇帝們喜歡,王公大臣也都喜歡。李邕高明就在他骨子裡是王羲之而形式上是自己,了不起!

  • 6 # 塵世浮沉人

    前段時日愚曾列舉所好碑帖,猶言欲為碑帖者賦詩,苦待多日不見閒暇,今閒居陋室,又為夜深人靜思緒萬千之時,只覺欣喜若狂,若不賦詩,更待何時。而文思泉湧之源頭,而在李太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詞末句,君不見李北海一言。愚常傾佩於歷代書家之臨摹二王者,而北海卻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實為臨摹二王之前茅鰲頭者,故引用太白此句充當詩首。愚以為徒增狗尾續貂之嫌,然亦望能拋磚引玉,諸君亦可不吝賜教。

    愚從李北海入手,揀選初唐四大家,楷書四大家,宋朝四大家,元朝四大家,明朝四大家為雜詩指要。其中元四家與明四家為愚杜撰之言,蓋因元朝只有元初三大家,而愚獨對鄧文原所知甚少,故自作主張杜撰四大家濫竽充數,所幸另兩者書法功底亦頗為深厚,才不至於讓愚貽笑大方。而明四家亦非愚所言那般,明代書法雄奇瑰麗者不計其數,難以盡入雜詩妄言,實乃愚腹中墨水所限,愚仍有自知之明,不妄徒增笑料耳。

    君不見四朝碑刻十九人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

    書跡雄奇悲且壯,筆力脫舊百日新。

    右軍如龍婦孺知,北海如象誰人懂。

    君不見虞伯施,太宗盛讚獲五絕。

    德行操守時所著,品忠更為眾人服。

    博學多才善文詞,行筆不與世俗同。

    君不見褚登善,秘書遷作起居郎。

    瑤臺青瑣映書林,美人嬋娟賽羅綺。

    孤蠶吐絲鉛華韻,文章俱在玉爭鳴。

    君不見歐陽信本,率更光祿又弘文。

    縱橫輕重凝神慮,秉筆旨在意正圓。

    審字度勢四面均,長短合度八邊停。

    君不見薛嗣通,黃門少保晉國公。

    好古博雅辭章美,佛像石鶴形貌生。

    風驚苑花惹山柏,媚好膚肉印霜雪。

    君不見顏清臣,御史尚書諡文忠。

    中鋒已得折釵股,側鋒盡失錐畫沙。

    釵腳不如屋漏痕,漏痕遠遜萬枯藤。

    君不見柳誠懸,少師太保郡河東。

    均衡硬朗字且瘦,書貴秀挺方通神。

    鐵劃銀鉤列唐楷,切金斷玉追魏碑,

    君不見趙子昂,翰林榮祿贈平章。

    筆法弗精善猶惡,字形弗妙熟乃俗。

    畫技只道元人冕,書墨卻臻唐人冠。

    君不見蘇東坡,九死一生奈若何。

    其書造意本無法,人書俱老近天然。

    文章妙言天下事,忠義貫徹日月間。

    君不見黃涪翁,客死宜州亦留忠。

    倒用如來佛手印,參得魯直黃龍禪。

    其書尋來筆外意,如似莊周談大方。

    君不見米襄陽,海嶽外史性癲狂。

    字如快劍陣斬雲,勁若強弩射千里。

    偃仰頓挫狀飄渺,跌宕起伏勢飛揚。

    君不見蔡君謨,百利庶民忠君國。

    飛白自言翔龍態,行書力求舞鳳姿。

    自惜不畏帝王敕,偏好簡牘恥碑刻。

    君不見鮮于伯機,河朔偉岸世皆奇。

    震雷曾奏古時音,震餘曾教趙公惜。

    結體謹嚴勁力滿,筆法縱肆出新意。

    君不見康裡怒叟,雄劍倚天駕長虹。

    日書三萬倍鷗波,未嘗力倦而輟筆。

    章草雜糅顯俊邁,拓筆直近神俊風。

    君不見食中翁,無師自通才情濃。

    雖有澄清天下志,亦敢兩拒太祖請。

    潑墨揮毫千花現,俄而即成萬蕊紅。

    君不見董玄宰,禪宗作畫入華亭。

    不盡筆法不盡意,龍蛇飛動腕指間。

    山水樹石煙籠月,似拙實巧似清雲。

    君不見文徵明,詩文書畫藝俱精。

    吳門四家沈唐仇,吳中四才徐唐允。

    行體蒼潤號玉版,蘇公後繼有人矣。

    君不見祝枝山,性功並重後超然。

    沿唐遊晉視為法,奴書未免步後塵。

    變幻莫測難端倪,時露愴氣得右軍。

    君不見唐伯虎,眾口風流實困苦。

    千駟若浼形骸亂,萬卷自榮冰雪心。

    畫臻已入三昧境,醉醺恍覺六如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認識的人在某些問題上總是向著別人而指責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