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
2 # 哈博士的日常
正如題主描述的,所有企業招聘都會設定一定的門檻,其中有很多都會要求求職者畢業於211或者985院校,究竟為何?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設定一個前提,設定這樣門檻的公司一定是很多人趨之若鶩的單位,不然野雞小公司基本上來一個面一個也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基於這樣的前提,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供過於求。大多企業招聘崗位是要少於求職者數量的,所以一定會進行比較和篩選。要想透過短時間的面試來判別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著實還是有難度,那先篩選學校就是最簡單的方法。就像你在學校評獎評優要設定成績、四六級、GPA等門檻要求一樣,你先滿足了這些基本條件,再進行進一步的比較,看似簡單粗暴,卻節約成本、行之有效。哪怕你也很有實力,甚至與985/211畢業生不分伯仲,可是用人單位為什麼不選一個教育背景更好的呢?
1、更高的優秀率從機率學事件來看,985/211畢業生的優秀率高於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普通高校中優秀的學生還是鳳毛麟角,但是985/211高校中明顯優秀的更多。985/211的學生要麼更聰明,要麼更努力,要麼二者兼顧,他們能考上211/985肯定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不是說其他院校的學生裡面沒有出類拔萃的,而是985/211裡面學生滿足他們要求的比例更大,篩選成本更小,因此,很多企業願意放棄那一小部分精英而達到減小招聘成本的目的。
2、更強的學習能力高考成績體現了一個人過去十幾年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能考上985/211的每個人都是從千軍萬馬脫穎而出的,他們中的大多數學習能力肯定是更強的。
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佈中國大學數量總數為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包含獨立學院266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
而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16所211工程大學。116÷2956=0.03924
資料直觀體現了考上985/211有多不容易,沒有人閉著眼睛就可以考上985/211,他們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而學習能力是職場中必不可少的。較強的學習能力體現在他們可以觸類旁通、可以舉一反三、善於思考覆盤等眾多方面。
3、抗壓能力能考上985/211的學生,一定是從小到大都經歷了層層選拔,且善於競爭,肯定是抗壓能力很強,不然這麼多次考試他也考不好。這樣的抗壓能力到職場中,也是很大的優勢,遇到問題和困難不會被輕易打倒壓垮。
可以透過正常努力達到的,叫“標準”;不能透過努力達到的,叫“歧視”。
而憑多年不懈努力,靠自己實力考上985/211的,顯然是前者。
……
那被卡了學校背景能怎麼辦?
找內推、做實習給自己加碼,最終爭取實現曲線救國也是可行的方案。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
3 # 有關高考的那些事
說明這個企業比較優秀,這個只是一個初選條件而已,因為就是要求畢業學校985,211,他們還是有很多應聘者,還得進一步篩選。
同樣如果一個企業,985/211畢業生很少,肯定也不會這麼要求。
-
4 # 理想的現實主義者
企業的使命是納賢士,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
一個企業的發展,建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尤其是作為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和資源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可以來自於企業內部的不斷培養,也可以來自企業以外的學校人才培養,當然還可以去挖人才。作為企業人力資源一個重要來源的學校,是企業招賢納士的重要渠道。誰是賢士?有大學文憑就是嗎?答案是否定的,那在哪裡更可能招到賢士呢?社會似乎有共識,好的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高,出賢士的機率也更高。誰都希望招到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目標的好才。
人分三六九等,學校也如此。在大學的層級體系中,處於高階的受青睞也就順理成章因為管理和資源分配等的需要,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某些標準,人為地把大學區分為三六九等,但實際上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特色。正是因為這種劃分,位於高等級的學校從知名度,影響力,受歡迎程度等方面當然具有了先天的優勢,這就是為什麼大學都要拼命地爭排名,爭帽子。由於有名,社會認可度高,約定俗成,其培養的人才受更受歡迎似乎也就水到渠成了。當然,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只是大機率。
雖然無可厚非,但明確排斥非211,985學校的人才是一種歧視就業市場應該是基於公平,而非出身。這種明確說只招某種型別大學的學生或者某種性別的學生的做法,已經被國家明令禁止了,有違公平。當然,實質上也很難阻止企業對更高等級型別學校的學生的青睞。表面上的公平也掩蓋不住實質的歧視。
一個常識,再好的學校,也有差生,再差的學校,也有好生。面對企業的如此偏好,似乎學生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用自己的優秀而非出身來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但我們還是希望招人的時候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為準,而不是首先看出身,然後再看能力。
-
5 # 大珊老師
具有居高臨下選擇權的強勢企業,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企業錄用優秀人才的機率,節省企業招聘試錯成本。
我們可以把211和985這類高校,統稱為名校。儘管名校的畢業生不一定個個都是好樣的;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也不乏優秀的畢業生;但是,就平均水平來說,名校的畢業生優秀度肯定要高於普通院校。其實,這個和單位是喜歡錄用初中生還是高中生的道理,是大同小異的。
那麼名校的畢業生,優勢在哪裡?
1.名牌大學的生源,是經過殘酷競爭選拔上來的,無論是先天條件,還是綜合素質,都更優秀,也就是說,名校在高考時,已經做了一次優選。
2.名校的師資力量要遠高於普通院校。俗話說得好,名師出高徒。就像一個體育運動隊,一位好教練,他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名牌大學,由於國家和地方的投入大,比普通高校擁有更先進的硬體條件,比如說先進的實驗裝置等等。想象一下,企業的一臺先進裝置,如果學生連見都沒見過,他怎麼會有這方面的動手能力呢?至少他還得花時間去學習適應。
4.名牌大學,建校歷史一般都比較悠久,已經傳承下來具有特色的優良校風。這個從各個大學的校訓上都有所體現。另外,名校的影響力大,國內外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是非常多的。在名校就讀的學生,耳燻目染,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自然會形成優秀的品質。
5.名校畢業生,擁有更優質的人脈資源。因為他的校友,分佈在各個行業的重要崗位,與普通高校畢業生相比,資訊交流是不對稱的,名校畢業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那麼,普通高校畢業生,應聘理想企業,去不上還想去,那該怎麼辦?
只有“曲線救國”,一是在其他單位,努力工作,取得優秀的業績;二是八小時之外,更要刻苦“刻苦充電”,使自己真正強大。這樣,還會有機會的。因為,所有的企業,用人不可能只招應屆生,那時你的履歷與業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
6 # 龔家言
有些人認為,之所以招聘211、985大學畢業的學生,是因為:
1、這些學校的學生內在素質好,不然怎麼會考上這樣的大學呢?
2、學習能力強;
3、反映快;
4、對企業名聲好。
但是,實踐證明,上述看法不一定對。
1、在校學習成績好,不一定工作就好;
2、文憑好,不一定工作水平就好;
3、名牌高校,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名人。
選拔人才不能唯文憑,要全面考察,量才錄用。
-
7 # 曉曉的棲息地
因為企業招一個人,會進行一個風險評估。相對來說,一個985/211畢業生相比于于非此類院校畢業生的風險要小一些。因為首先能夠考入985/211學校的學生,證明他的基礎和以及高考成績比較好,而這又能夠側面的說明他們的智力和學習努力比較好。此外,還有他們在大學所受的素質教育也比較好。
但是,是不是這就代表其它學校的畢業生一定比這類學生要差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那麼非985/211的學生如何提升自己,從而有機會超過前面這類學生呢?建議如下:
第一,大學積極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爭取考上一個知名院校的研究生。
第二,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全方面的發展自己。
第三,自己參加實習專案,透過廣泛的實習,明白自己的能力的長處所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然後各方面的收入一定是可觀的。並且還可以工作的比較開心。
-
8 # 清都山林
這個問題從幾個方面來講
企業也好,公司也好,都想招聘人才,人才的判定標準是什麼?當然是知識儲備多,個人能力強的人。如何來尋找到這樣的人才?招聘985和211學校的學生就是一個正確而簡便的方法。
首先第一個,985和211在招新生入學的時候,入學成績都是很高的,比一般的大學都要高。這說明到985211讀書的學生,大部分智商都是高的。
其次第二個,985和211都是中國政府都是教育部重點扶持的學校,個學校裡面有重點的專業,重點的實驗室,都是支撐國家發展的行業。
第三個原因,在985和211的高校裡,還有很多能力強,視野寬廣,知識淵博的教授學者,他們可以給學生最好的教育。
第四個原因,素質本身就高的學生,再教個好的學習環境,裡面學習鍛鍊了四年,整體的素質要比其他學校學生的素質高一截。
企業想要招985和211學校的學生,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不能排除985和211學校的學生也有能力差的,也不能排除其他學校的學生能力素質就非得比985和211學校的學生要差。但從整體上講,985和211學校的學生確實是人才。
在當前的情況下,經濟形勢不是特別好。企業招聘的人員不多,尤其是一些好的企業的招聘崗位,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企業招聘用人單位,更要優中選優,設定高門檻,招聘人才中的人才。
-
9 # 江西老萬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名牌大學代表一定的能力,雖然說不是所有的名牌大學生都一定比一般學校學生要厲害,但是機率是大大滴。優秀的比例也是遠遠高於一般學校的學生,所以不要怪企業勢利眼,如果一般學校的學生有能力你就大膽發揮出來,名牌大學生即使進入企業,如果自身實力不足遲早也會被淘汰。
-
10 # 93小輝鄉村田野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輝
為什麼一定要211,985?首先人家企業有這個實力才有有這種要求,那麼人家為啥要這種要求呢,不得不否認,211,985的學生在學歷上就是比普通院校的學生優秀的,那企業選擇更優秀的人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只怪自己不夠優秀。
同層次比較,別鑽牛角尖。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1 # 丙方立場
二,和專業有關係。正因為高科技園區裡,從事科研的絕大部分都與重點院校的專業設定掛鉤的,生源質量是個基本要素。為什麼這麼說,比如我是自己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像我們做銷售行業的,就沒有這種硬性規定與要求。並且,許多大中型企業裡,甚至小公司裡,做銷售做的好的未必就是學營銷專業的。
三,大學四年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成果,也是影響招聘單位只招聘211 985的學生的重要因素。我自己是普通二本畢業的,但高中同學有好幾個都是985學校畢業的,畢業以後他們的職場經歷走的都比較順,薪酬待遇也不錯,原因是他們畢業後基本上都還是在單位裡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以上就是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在深圳這種一線城市,學歷高低與畢業學校的是否優質,確實會是一個好的敲門磚。不過話反過來說,也成立的。就是,不是211 985畢業的,有又不是做科技研發類的工作,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樣可以收穫滿滿,書寫一段自己精彩的人生。
-
12 # 網上人生5歡天喜地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1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教育部和各部委重點院校大約就是75所左右。這就是211既定學校,再加上不是重點大學的省級大學(省自治區命名的大學)達到110所左右。
-
13 # 和諧德育
個人選擇企業工作的時候,也是希望自己選擇比較優秀的企業,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同樣道理,企業也是獨立存在的社會個體,所以企業選擇985和211院校畢業的學生也是無可厚非。企業要發展,也需要高階人才,需要有發展潛力的高階人才!
當然,說不是985或211畢業的學生比較優秀,只是從大機率來說的。
-
14 # 林老說事
其實要視具體而定。有的企業非要以上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一是211,985畢業生,基本可斷定基礎較好,智商不成問題,在高中時是好學生。二是企業用人的風險較低。不可否認非以上大學畢業的也有好學生,但用人單位招人時也不一定能甄別到位,畢竟識人是要時間成本的,與其如此,不如就選好的大學畢業生。三是就業難,是用人市場。由於經濟下行,大學生就業難,甚至名校畢業生都面臨畢業即失業風險。用人單位有充裕擇人空間。四是企業高大上,確要高尖端人才。五是攀比心作怪。有的企業崗位一般,本科生足以勝任,但由於社會多元化思想和浮躁心理,企業一定要重點大學畢業生,造成人才資源浪費。企業挑選畢業生應該從自己情況出發,從發展前景出發,從培養大學生人生規劃出發,如果完全是為了充當臉面,好大喜功,則不應該,一是選中的大學生可能留不住,用不長,又將面臨缺人局面,二是錯失了普通一本以下優秀畢業生,造成了更多畢業生就業困難,三是增加了大學院校教育成本和社會家庭壓力。為了增加就業和社會穩定,企業還是適可而止,更不能利用用人單位更多話語權過多挑三揀四,折騰大學生了。
-
15 # 孩子成長營
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明確要求第一學歷(本科)必須是985或者211,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呢?難道他們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人?
先說一個數字:重慶高考錄取率為90.1%,一本錄取率僅為13%,211錄取率僅為5%,985錄取率只有2%……
第一,985、211就是天然的過濾器,幫企業篩選了一大批不適合的人!曾經有一個朋友開玩笑,說找女朋友,千萬不要著急初中、高中找,為什麼 呢?不是說談戀愛影響學習,而是到了大學貪念愛,本身能進入好的大學的學生(比如985、211)往往差不了,而考入知名大學,就是一道天然的過濾網,幫你篩選了一次,而留下的往往是不錯的。
這個說法雖然有些功利,但道理卻是對的!
知名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機關單位用人,也是這個道理,985、211先篩選一次,當年能考上985、211,那說明至少這個人智商不太低,這個人夠刻苦,具備堅持、勤奮、努力、上進等等優點。
所以,985、211已經幫企業篩掉了一大批不合適的人!
第二,大學四年,985、211院校的學生學到的東西不一樣!遇到問題後,思維不一樣!不僅是考入大學前學生的素質可以透過985、211來篩選,而考入大學後,學到什麼東西,也是根據不同的大學而差異較大。
大道理咱不講,不同層次大學開設的課程難度不同吧,這是其一!
其二,要保證大部分大學生畢業,一些專科甚至高職院校的各項考試,是不是會人為“放一馬”呢?
不同學校,培養學生的差異很大,不僅僅體現在知識方面,也體現在思維方面。
第三,從實際進入企業的員工看,985、211院校畢業的,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更大!此外,還有一點,企業都是追求利潤的,否則就不是企業了。根據以往經驗,在一個公司取得較大成績的,往往是985、211院校畢業的,並不是說雙非大學的就一定不行,但是,從機率的角度看,985、211院校畢業的學生確實幹出更好的業績。所以,為什麼不選擇更加優秀的呢?
對此,你怎麼看呢?
-
16 # 高校專業那些事
因為211/985牛。因為能考上211/985的學生牛。全國最容易考上211的也就13%。一般般省份5%。
所以能考上211/985都是牛人中的牛人。
企業不要牛人?招聘一群廢物?
顯然211是個好東西。
當然你可以只要985,或者只要清華北大。這都是你企業的權利。
只有牛的企業才敢開這麼大的價格,否則隨便一個破公司的都要211/985,一個月給個一兩千,能騙來人?
想招聘211/985,也得有點那個魄力,否則一切白搭
-
17 # 退休人翁
從企業和國家招收985和211大學的事情說明:"高考的競爭就是就業的競爭”。現在人們以經完全明白了"高考"是怎麼一回事了。為什麼人們對應試教育樂此不疲。現在人們發現只有上985自己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對於企業和國家而言經過高考的選撥,絕大多數985和211的學生相對於其它的大學的學生素質要高一些。有人會問應試教育影響了學生的素質發展,為什麼說他們的素質要高一些???。這其實是一個辯證的關係。在同等教育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素質高的學生比素質低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更有優勢,因此高素質的學生更能取得好的成績。因為素質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是"智育"。應試教育的最大長處是最大可能的發展學生的"智育"而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的發展。985和211的學生在"智育"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績。更有利於在工作中發揚自已的"智育”優勢。
另一個方面說明我們國家存在人才高消費的弊端。現在有些好的企業,在低端工作中也用985和211的學生。從而也說明了我們的就業市場資源分配不合理。但是這也反映了985和211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單位的不理性。為了進入好的工作單位,可以降低自已對工作的要求以達到進入好的工作單位的目的。現在大學生更看重的是單位而不是適合自已的專業。現在很多大學生專業都不對口,但是他們依然能適應工作要求是因為工作技術含量低,適合大眾條件再加上大學生的"智育"水平比較高,透過學習會很快適應工作環境掌握工作技能。
最後一點就是企業985和211的大學生多也可以成為企業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在企業宣傳上得分,提高企業的擋次。
-
18 # 拾二職說
站在企業的立場上就好理解了。企業為什麼要招聘?找人來幹活,創造價值,帶來利潤啊。那麼,哪些人優先考慮呢?當然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了!去哪找呢?高素質人才當然是學校越好越扎堆啊,好,211985高校就脫穎而出了。因為目前就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來說,高考是一個天然的篩選器,把最大部分的先天素質較好的孩子篩選進了頂尖的高校,加上這些高校後天的良好資源和環境的培養,高素質人才最大機率就是出現在這裡了,所以首先,人才窩找到了。
其次,企業招聘過程也是要有成本的。對於一些大部分畢業生都覺得好的企業或者單位,報的人會很多,如果每一個人都面試的話招聘成本(時間和財力)太高,怎麼辦?還是在機率上做文章,985或者211這條硬槓槓就把最大機率願意來就業的優秀畢業生篩選出來了。
肯定有人要問,那不是985或者211的孩子就不優秀了麼?當然不是,優秀的相當多。但是企業不願意花時間成本和財力成本去挑選啊。或者也有人說,那好學校也有學渣啊,選錯了咋辦?對於敢提出這樣要求的企業,就敢承擔這樣的試錯成本。選錯了再選啊,他寧願把成本花在試錯上,也不願意把成本花在挑選上。
類似要求一般出現在校招上(就是校園招聘),如果某人很優秀,在其他企業工作若干年後表現出色,走社招(社會招聘)的話,這種要求一般不會出現了。特殊行業(比如重點高校或者科研機構)還是會要求第一學歷的。
-
19 # 微山小河
一流的學校應該出一流的學生,任何學校畢業的學生不一定100%都是人才,但好的學校培養的人才佔比例比一般的學校大,這是肯定的。
-
20 # 漢史趣聞
企業招聘確實是更加青睞於985、211畢業的大學生。甚至當你考研的時候,很多知名的學校的導師,他都會問你是不是來自於985、211大學?
說實話若是你並非來自這樣的學校,即便是你的分數很高,人家也未必會要你。這也就是說第一學歷很重要,大學就是你的第一學歷。
還要很多大企業,不管你是博士生,還是碩士生,也不管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他們就問你本科是不是畢業於985,211大學?
若是985、211大學畢業,你才有被他們公司錄取的可能性。
往往越大的企業,他們對學歷的要求就越高。他們不會明白著說我們只要985、211大學畢業的,但是,若不是這種學歷,你的簡歷他們連看都不會看。
這也就是很多大學生,他們在高考之後,選擇學校的時候,更加於青睞985、211大學的原因。
為何這些企業會如此青睞於985、211大學呢?
我們先說一個例子吧:
大家都知道河南省2020年高考成績700分以上的有168人,600分以上的有24000人,700分無緣清華北大,600分無緣211大學。
這說明什麼呢?
若是想上985、211大學你得是學霸,你的高考分數要足夠的高,必須要是一個省份和地區的前幾千名,甚至是前幾萬名。
你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只有學習能力強的人,對自己才有規劃,對自己才是負責的。
這樣的人進入到企業之後,他們能夠很快的融入到企業的大集體當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只要你能上985、211大學,就足以證明你這個人還是很聰明的,至少要比考不上的人要聰明得多。
當然了努力也是足夠的!
這是從學生質量本身上來說,985、211大學畢業的學生,他們的質量會更好。
再者就是學校的師資力量上來說,往往學校越好,國家和地區往這個學校每年注入的金額就會越大。
有了資金的支援,學校就會聘請更多的國內外頂尖的人才,就會購買更多的國內外頂尖的機器裝置。還有學生需要學習的各種配件、物資……。
跟著一些最牛的老師,學習他們所知道的知識,這些文化知識,是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難以企及到的。
相對來說他們接受的優質教育更多,他們距離成功人士更近,他們的眼界以及視野也就更加的開闊。
這是從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多少來說的。
一般985大學每年錄取的學生也就是20萬人左右,當然了我們說的是擴招之後的,211大學錄取的學生也就是50萬人左右。
這些人畢業之後,有進入企事業單位的,有到海外繼續深造的,有在本國繼續深造的。事實上能夠流向市場,找工作的數量也就更少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學生少,所以,他們才會更加的受企業的青睞。
用張雪峰迴懟馬丁的話來說,985、211畢業的學生,他們工作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世界五百強。
馬丁的企業之所以不是世界五百強,就是因為985、211畢業的學生,他們不會選擇一個小的私企來工作。
當然了這個也是分專業的,985、211大學也有一些不好的專業,不好的專業不要說去世界五百強了,就是很普通的企業,可能都不會太珍惜你。
不過,985、211大學確實是你能夠進入到好企業的一塊敲門磚!
回覆列表
首先,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的畢業生的思想境界更加崇高,胸懷視野更加寬廣。只有廣闊的胸懷,才有廣闊的未來。因此,品牌大學的畢業生比雙非大學的畢業生更具有戰略眼光,具有獨特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第三,品牌大學的畢業生,具有更強大的團隊協作精神。
因為品牌大學都具有強大的科研能力,強大的創新能力,濃厚的學術氛圍,而要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必須要有強大的團隊精神,強大協作精神,強大的凝聚力。因此,品牌大學的學生在成長和教育的環境中被薰陶,被感染,被培養,他們都具有崇高的堅強的團隊的協作精神和堅不可摧的凝聚力,這是成就一項事業的關鍵和強大的力量。
綜上所述,品牌大學的畢業生無論在人格塑造,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專業知識等方面都要比雙非大學的畢業生更具優越性,這就是企業在人才招聘時,非常喜歡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畢業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