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下白裳
-
2 # 我是心理諮詢師
一歲的孩子知道個屁啊!就算是大孩子,你越給與過分的重視,你在他心裡越輕賤,只會助長他的自私自利自我意識,受苦的是媽媽,憑什麼反過來要給孩子儀式感,不該在這個日子感恩父母一年又一年的辛苦付出嗎!?
-
3 # 寶媽小梅1204
儀式感還是要有的,不過用一天一夜製造,我覺得有點過了。
生活中時不時的製造一些儀式感,記錄生活其實也挺有意義的,也許孩子現在還小,不記事,但是開心的氣氛還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等孩子長大成人,看到這些記錄點滴時,會別有一番感想。
這些記錄,會成為我們美好的回憶,隨時翻閱,感慨萬千!
-
4 # 一君手工
用一天一夜時間佈置有點過了吧,儀式感不一定要花費很多金錢和精力去佈置,用心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我家孩子生日我們會一家人出去吃餐飯,訂個蛋糕,然後挑選一份孩子心怡的生日禮物,對孩子來說,這已經是最快樂的事情。
-
5 # 卡卡貓882
很正常啊!在我老家,孩子的一週歲生日是非常重要,非常隆重的,要擺酒席的,而且就像結婚的酒席一樣,幾十桌,親戚朋友都來。
我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回老家,我公公就提前擺酒給他過生日了,小孩一週歲生日尤其是男孩要提前過叫“搶生日”,寓意吉祥如意!老家到處佈置的張燈結綵非常喜慶,我們回來深圳後他一週歲生日那天也請了朋友吃飯,是酒店工作人員佈置的。
去年我兒子6週歲生日,我和4個服務員佈置了整整一個下午,以恐龍樂園為主題的生日趴,孩子們玩的很開心!
生活中的儀式感不僅僅是在大人之間,孩子也需要儀式感,在儀式感中長大的孩子會特別自信,會感覺被父母很重視,也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尤其是1週歲生日必須隆重,還有80大壽,在我老家所有的生日中1週歲和80大壽是人生中最重要最隆重最有儀式感的生日;所以花一天一夜佈置也不為過。
-
6 # 十二樓樓
是個用心的家長,既然做就要更有意義,孩子感覺到好吃好玩,開心之外,更多感受到愛和成長,可以每個生日策劃一個主題。
-
7 # 平淡快樂40
其實給孩子過一歲的儀式感,各地都有風俗,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給孩子抓周,過一歲。這個風俗自古傳今就一直存在,最早記錄應該是魏晉南北朝時代。古書記載的抓周為將物品“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我覺得抓周和過一歲的風俗,流傳至今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透過孩子的抓周,選擇的物件來預測孩子未來從事的職業,當然這個僅僅作為參考。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抓周大多數都是親朋好友們,參與孩子玩耍的一種娛樂儀式了。 第二: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伴隨著各種風險。過一歲這個儀式,也是是對剛出生一年的孩子,平安成長的一種紀念。許多爸爸媽媽都會帶孩子去拍生日紀念冊,也是對自己為人父母一年的肯定。 第三:孩子過一歲的時候,親戚朋友們都會送上衣服之類的來表達對孩子的祝福。好多地方的姥姥們也會提前一個月,準備買童車,衣服,玩具之類的物品,即是對自己的女兒為人母一年的祝賀,也是對外孫或外孫女表達自己的疼愛之心。
每個地方風俗各異,但是對孩子和父母的真心祝福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覺得這種儀式感還是會繼續流傳下去的。
-
8 # 幼教手記
您的朋友為了給一歲的孩子過生日,能花上一天一夜的時間佈置生日氣氛,說明您的朋友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也是個在生活裡很有儀式感的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有儀式感的人,原因如下:
1.當今社會,每個人為了生活都在忙忙碌碌,匆忙趕路,那些以往還留存在心底的浪漫、溫情、憧憬悄悄的被生活蹂躪的面目全非。但是儀式感卻會讓人們把那些看似普通而又平常的事情變得莊重,賦予獨特的意義,讓這些事情變得美好而難忘,讓家人和孩子感受到愛和情意。
2.有儀式感的家庭,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愛,並能深刻的感受到對方的愛。那些沒有儀式感的家庭,也很難培養出有立體感的孩子,很難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3.父母之間有儀式感,可以增加夫妻之間的感情和情調
一對無趣的父母,孩子也有趣不到哪裡去。夫妻之間應該多一點儀式感,讓生活變得有趣、有情調。
4.儀式感不關乎金錢,而關乎父母對孩子的愛
生活中,很多人誤解了儀式感,認為要營造儀式感,就必須給孩子最好的、最隆重的。比如給孩子過生日,為了營造儀式感,跑去租下五星級酒店,定下昂貴的蛋糕,邀請各種各樣的人物……這不是儀式感,這是炫耀和攀比。儀式感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在孩子生日的特殊時刻,用心去佈置,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感到內心的富足,即便沒有奢華和排場,只是簡單的聚會、美味的蛋糕、有趣的遊戲,也能讓孩子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所以,生活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一點儀式感,讓家人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懷,感覺到生活的美好。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更有幸福感,變得積極、熱情、自信、有趣、獨立,對於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也會與眾不同。
以上解答,希望您能滿意。
-
9 # 爸爸媽媽BBB
在法國童話《小王子》裡, 狐狸曾告訴小王子:“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這就像是一種儀式……”
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將儀式感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節假日慶典儀式、婚禮、會議的開幕和閉幕儀式等等,甚至現代人對於喝茶的熱愛,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儀式感的迷戀。
儀式感,其實是一個人對生活認真、尊重、敬畏且熱愛的一種態度。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儀式感,是關於孩子的儀式感。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哪懂什麼儀式感,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太沒用了。
如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件重要的事情,是不針對年齡、性別,不針對任何地域和社會地位的,儀式感是我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儀式感無處不在。
尤其是下面要講的這幾種儀式感,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
一、會面的儀式感
家長要疑問了:和自己的孩子見面還要儀式感?那不是太疏遠了嗎?其實不然,和孩子一起遵守會面禮儀反而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相互問候“今天過得怎麼樣?”,進而分享彼此一天的見聞;相互關心“又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來表達對彼此的愛意;注意用“再見”“媽媽/女兒早上好”類似的禮貌用語,來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學習國外的擁抱禮、親吻禮,來增加與孩子的肌膚接觸,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親情,更能樹立信任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安全感,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做是無用功。
二、節日的儀式感
華民族歷史悠久,儀式感更是十分濃郁,很多文化習俗我們傳承至今:
每一年,孩子們都要從長輩的手中拿到壓歲錢,除夕守歲更是一種儀式感;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都是孩子們最愛的食物。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孩子溫文儒雅的性格。
如今的文化交流之廣泛,也讓許多西方節日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萬聖節,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角色扮演;聖誕節,孩子們滿心期待聖誕老公公。不同的節日帶給孩子們不同的文化色彩,也讓孩子們眼界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
節日的儀式感,不僅僅指這種大型節日,還有每個孩子自己的節日:第一次當升旗手時莊重的儀式感,與爸爸媽媽一起種下家庭樹時溫馨的儀式感,每年重陽節回老家爬山時令人懷念的儀式感,還有每年生日,屬於孩子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儀式感。
三、睡前的儀式感
睡覺對孩子來說,是一天生活的結束,是與父母短暫分別的時刻。由於一天工作的辛勞,父母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巴不得孩子早早入睡,在孩子的睡前時光,也少了幾分耐心。
而睡覺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大事,睡覺前的時間更容易和孩子拉近距離,孩子會將許多小秘密和你分享,再說了,孩子開心的睡去,做家長的真的很有成就感!
在這種儀式感裡,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愛意,體會到父母傳遞給自己的正能量,成為一個內心暖暖的孩子。儀式感有種奇妙的魔力,而孩子就是有種把普通的日子過出儀式感的天賦。這份與生俱來的儀式感,需要父母用心呵護和經營。
四、家庭的儀式感
美國亞特蘭大日報社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調查,發現在家裡“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憶)所帶來的幸福感,遠勝於物質的滿足甚至學業事業上的成就。
這些故事和回憶可能很簡單,一個小小的儀式就能完成,比如:製造一些只有家人之間才懂的秘密暗號;製作特殊的家庭照片冊;每年的家庭旅行……
有人說,無論孩子將來遇到怎樣的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終都是幸福的,而指引著他們回家的,就是這些看似微小但卻讓人刻骨銘心的家庭小傳統。所以,無論多麼普通的一件事,我們都可以把它昇華為一種儀式,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家。
儀式感之所以重要,是透過不斷得暗示自己,強化精神,將自己的內心和外在的世界相連線,將外界的物質與我們心中所理解的世界結合起來,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有一種對人生的控制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使我們專注,為平淡注入樂趣,使冬日有暖陽,夏日有清涼,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許優雅。
我們的孩子,更需要儀式感,才能成為一個對生活認真、敬畏、熱愛的人,成為一個積極向上、關愛他人、自立自強的人。
-
10 # 愛折騰的阿利奧
為給孩子製造“儀式感”,用一天一夜佈置生日氛圍,大家怎麼看?
關於我的看法是生活需要儀式感,而且也要把這儀式感傳遞和教給孩子。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類似的文章,問的是那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儀式感嗎?答案是太需要了。
很多人對儀式感有錯誤理解,認為儀式感太虛,往往不切實際,只是一種形式。其實所謂的儀式,從來都不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儀式感無處不在。
可能對於父母而言,做不做這些事情,對孩子的愛都不會減少,但對於孩子而言,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在重要的日子裡的儀式感,會給孩子足夠的親近感與信任感,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和樂趣。
心理專家認為: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所謂的儀式感,並不是需要多少的物質做基礎,在特殊的日子裡為自己或他人送個小禮物、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它更多的體現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自尊、自愛,也體現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
-
11 # 密atFibonacci
對一歲孩子來說,現場是一臉的懵逼,這是搞什麼,以我的名義大吃大喝?呵呵,他也只能再將來的某一天看看當時的影片,回憶一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對於父母來說,用心的給孩子最好的,都是最珍貴的禮物。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有意義,做了也不一定有結果,只要你想去做,全世界也會為你讓路。
寶貝1歲啦
-
12 # 木子李Haha
儀式感可以有,用多少時間看個人啦,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看到用心的佈置就是對他的愛與關懷,人都是相互的,你怎麼對他,他就怎麼對你,
-
13 # 藝大膽的帶娃日常
你是個聰明的父母,“儀式感”這個詞在當今這個社會一點都不陌生,但真正做到人很少,你這樣做會給孩子營造很愛他,很重視他的氛圍,而且對於孩子以後成長很重要,情商培養更重要。
現在我們來說說這樣做的意義吧:孩子從小培養情商很重要。“儀式感”對於小孩來說就是一種理應的生活方式,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吃的用的穿的都在提高,我們也該對孩子的情商著重培養了,這樣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
周圍的朋友,為給1歲孩子過生日,製造所謂的“儀式感”,提前一個月就開始買東西,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佈置生日氛圍,大家怎麼看?
回覆列表
當然可以啊。你給孩子的驚喜,雖然孩子還小記不住,但是你在這種儀式感中給予孩子的種種,是多少時間和金錢都換不來的。
而且,這樣的儀式感也會讓你在今後孩子2歲,3歲,每一次生日的時候都用心準備。
我支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