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易文史觀

    18世紀末期,隨著炮火的越發猛烈,除了一些騎兵團,比如拿破崙戰爭期間的法國、薩克森和俄國的胸甲騎兵,盔甲在歐洲銷聲匿跡。

    然而,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來復槍、機槍和火炮造成的傷亡越來越大,這迫使歐洲的軍事家開始考慮再度引入某種形式的軍用盔甲。1914年初,英國遠征軍試驗了種大型的鋼製防彈盾牌,但實踐表明這些盾牌過於沉重,難以機動。1914年8月爆發的大戰打斷了試驗的進一步開展。

    1914年和1915年出現的巨大傷亡促使英國、法國和德國設計師開始認真考慮新型防彈衣的研發問題。英國實驗軍械委員會( BritishExperimental OrdnanceBoard)測試了包括混雜有厚橡膠、厚布織物和鋼板在內的多種材料。

    布制防彈衣雖然達到了預期指標,但在前線潮溼泥濘的環境下效能很容易下降。金屬製防彈衣不但比前者重,而且嚴重限制了單兵的機動力。如果在布制防彈衣內襯鋼板,就能獲得介於前面兩種防彈衣的效能,但還是太重,而且生產成本過高。綜合考慮了實戰缺陷、財政成本以及有限的防護水準後,委員會最終認定,防彈衣並不具備實戰能力,不適於推廣使用。

    不過,從1917年開始還是有一些特種部隊小批次使用了防彈衣。由於部隊制式裝備序列中並沒有防彈衣,私人廠商為購買力充沛者生產了防護套裝。消費者主要是軍官或者較富裕計程車兵。但某些情況下,當地的社會團體或者有關家庭的成員也會為前線捐贈防彈衣。這種私人制造的防彈衣多種多樣,但全都無法避免過於沉重的缺點而且無法提供真正有效的防護功能。

    德軍也在同一時期試驗了金屬複合防彈衣,其中包括全身防彈衣和帶面甲的頭盔。這般穿戴的德軍戰士由於部隊制式裝備序列中並沒有防彈衣,私人廠商為購買力充沛者生產了防護套裝。消費者主要是軍官或者較富裕計程車兵。但某些情況下,當地的社會團體或者有關家庭的成員也會為前線捐贈防彈衣。這種私人制造的防彈衣多種多樣,但全都無法避免過於沉重的缺點而且無法提供真正有效的防護功,這般穿戴的德軍戰士看起來像是過去的武士。英軍給這樣的大型防彈衣起了“龍蝦盔甲”的綽號。

    這類重型防彈衣起到了防護作用,但其巨大的重量使它只適用於專業人員。以靜止姿勢戰鬥的部隊一一比如機槍組和狙擊手們一裝備了不同型號的防彈衣。這在戰場上被證明是有一定價值的。

    1917年,德軍設計出包覆身體和腹股溝的新型金屬防彈衣。它的重量大約是9千克。

    1918年,德軍暴風突擊隊裝備了該型防彈衣。但過重的胸甲使它不適於突擊隊實施機動和快速攻擊。

    儘管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和試驗,交戰雙方在一戰中都沒有設計出真正有效的防彈衣。在20世紀60年代的凱夫拉縴維發明前,單兵防具的潛力受到了成本重量、壽命以及無法確定的防護價值等諸多缺點的嚴重限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子蘭夏天開花後冬天還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