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教授說球

    第一個想到的球員,拉馬爾-奧多姆

    奧多姆是NBA最全面的球員之一,在勒布朗-詹姆斯出現之前,奧多姆還是NBA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雙紀錄擁有者。

    奧多姆擁有著內線球員的標準身材,但他的控球和組織能力卻足以勝任場上的組織者,能搶籃板,能送出精準的助攻,能夠自己得分,而且裡外都能得分,可以打場上的5個位置。在初入聯盟的時候,大家就在奧多姆身上看到了,魔術師的影子,又因為奧多姆是左撇子球員,因此得到了“左手魔術師”的稱號。

    在1999年選秀大會上,奧多姆在首輪第4順位被快船選中,1999-2000賽季,也就是奧多姆的新秀賽季,奧多姆三次完成三雙,初展全能潛質,而在自己的NBA首秀中,奧多姆送出了30分、12籃板、3助攻、2搶斷和2蓋帽的全能資料。

    職業生涯首個賽季,奧多姆代表快船出征76場,場均得到16.6分7.8籃板和4.2助攻,憑藉全能表現他也入選最佳新秀陣容第一隊。

    當時的快船作為聯盟中典型的魚腩,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奧多姆身上,而奧多姆也用一個出色的新秀賽季像世人證明,他有足夠的天賦可以在最高籃球水平的舞臺上闖出一片天地。

    沒有人懷疑過奧多姆的天賦,很多人相信,奧多姆能夠成長為一位超級巨星。

    然而,奧多姆後來的職業生涯發展並不順利。作為一個黑人孩子,貧窮充斥著奧多姆的童年生活。在NBA賺到大錢之後,缺少正確領導的奧多姆身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自律,毒品、女人、豐富的夜生活逐漸讓奧多姆的職業生涯脫離了軌跡。

    看看奧多姆的職業生涯,961場常規賽,場均出場33.4分鐘,可以拿到13.3分,8.4籃板,3.7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6.3%,三分球命中率31.2%,罰球命中率為69.3%。

    透過簡單的對比,可以驚訝的發現,奧多姆職業生涯的平均資料甚至不如自己的菜鳥時期。換句話說,奧多姆在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就沒有進步。

    如果要在NBA中找一個雜而不精的球員,奧多姆絕對有資格競爭,他掌握了籃球場上的所有技巧,但是,沒有一個環節是爐火純青的,缺少自律的奧多姆,他就是浪費天賦的典範。

    可惜。

  • 2 # 楊仔看球

    我覺得是熱火隊的哈斯勒姆,一個資質平平的球員,能投籃,有防守,我投過三分,並且很有血性,就連更衣室問題他都可以管理的很融洽。

  • 3 # 龍行體育

    我想到埃文.特納,曾經對他期望過很久,以為他離開擺爛的76人會打出來,然而,隊伍換了很多次,他還是那個與這個時代越來越不相容的特納。

    2010年4月10日,埃文·特納榮獲約翰·伍登獎。在這之前,特納獲得了奧斯卡·羅伯特森獎、美聯社最佳球員獎、奈史密斯獎和全國教練評選的年度最佳球員獎。至此,特納實現了2010年美國大學重要個人獎項的大滿貫。此外,特納還入選了NCAA組委會選出的美國大學最佳陣容。

    2010年76人的榜眼秀,選秀模板——麥迪,身材酷似麥迪。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臂展,特納都具備優秀的資料。

    他似乎什麼都會一些,進攻、防守、組織,新秀賽季場均9.7分、3.5助攻、4.6籃板。

    他最大的缺陷是作為一個外線球員,沒有靠譜的準星,沒有三分球,職業生涯3分命中率在30%左右,且中距離也不穩定。沒有德羅贊那種中距離,又沒有三分,又沒有羅斯那樣的突破能力,也沒用隆多的組織能力和託尼阿倫的防守能力。

    作為外線球員,在小球時代是很難給球隊創造空間的,他也不能作為3D球員,所以,現在越來越難有存在感了。

  • 4 # 某個張小北

    雜而不精?

    詮釋下有兩點,一是全面,各項技術都能耍得有模有樣;二是各項技術又難稱登峰造極。

    這種型別球員可以用一個詞彙來形容,那就是萬金油球員。

    而放眼整個聯盟,還真有這麼一號球員。

    他距離當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他打出過成績有不錯知名度和影響力卻又夠不上全明星;他各項技術都能拿出手,你卻找不出哪項是他的強項——當然也挑不出多少弱點;他在球場還能從1號位打到5號位……他就是這麼一個神奇而特殊的球員。

    他的名字就叫迪奧,不是那個法國香水,而是有著法國魔術師之稱的鮑里斯-迪奧。

    迪奧身高203公分,體重卻有113公斤,身手全面,能突能扣能投還能組織,在場上真的可以從1號位打到5號位,征戰聯盟14年,效力過太陽、馬刺等5支球隊——之所以單提名這兩支球隊,因為這是他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時刻。

    用蠻王的話說:召喚師,你最光輝時刻是什麼?是WCG嗎?而我的光輝時刻是開大招的時候——迪奧最光輝時刻就是在太陽和馬刺的時候。

    在太陽,納什是組織核心,而第二組織點就是迪奧——納什和迪奧兩人至少要留一個在球場上,那時候迪奧交出答卷是場均13.3分6.9籃板6.2助攻,且不說場上表現,單就資料而言,那就是一個詞:全面。

    他就是全面的代名詞,在球場上,他能內能外,能跑到外線充當投手接納什傳球投籃,也能跑進內線幫助小斯卡位搶板,當納什不在場,他就擔起策應,充當組織者的角色。

    他球商出眾,身體也夠——真的要身高有身高,要體重有體重,出色的球商和視野,絕對完美的萬金油球員,哪裡缺人往哪搬,是每一個教練都希望得到的球員。

    到了馬刺,迪奧其實運動能力已經退化不少,身上肥肉也多了幾圈,頗有後來者五花肉精華約基奇的味道,但馬刺還是把他找來,他們看中了迪奧的球商,而迪奧也完美的的達成既定任務,尤其是13-14年季後賽,波波維奇讓迪奧取代斯普利特提為先發更是當年的一招妙棋,堪稱神來之筆,迪奧盤活了馬刺,解放了鄧肯,迪奧+鄧肯的內線組合也幫助馬刺4-1輕鬆擊敗熱火三巨頭,拿到當年總冠軍,迪奧的全面性一展無遺。

    最後再說說為什麼說迪奧可以打1-5號位。

    簡單的說,他在老鷹(初入NBA)階段以及法國國家隊都打過,迪奧+特里的組合見過沒?迪奧運球很穩,身高保證視野,傳球能力不俗,身體也勁爆,扣籃不是事兒,那時候從pg到sg再到sf都能耍得有模有樣,像……平民版的詹姆斯。

    離開老鷹到了太陽,他更多出現在pf和c位置上。有小斯,他就是那個pf,小斯受傷,他就頂到c位,順帶拿到了最快進步球員——NBA生涯唯一一個個人獎項。

    離開太陽到了山貓,迪奧開始增重,打法越來越懶,態度也頗為消極,有投就投,不能投就傳……一度讓人以為迪奧即將壯士暮年,日薄西山。

    後來還是波波維奇看中了他,已經開始黑化的迪奧也迎來了第二春,他的打法也越來越內線化——體重上來了,就靠手活吃飯了,這時的他能背身能面框,能高位策應更能投籃——說實話,馬刺那個冠軍,迪奧真的是功不可沒。

    馬刺隊內誰防守詹姆斯效果最好?迪奧啊,波波維奇就敢用迪奧那一身肥肉去頂LBJ,效果真得給個贊,雙擊666!

    這就是迪奧,全面卻不是頂尖,他有不錯的籃球天賦,也有普通人小富即安的追求安逸心理,但在名帥眼中他又是那個不可或缺,可以造就神奇的那個人。

    他就是法國魔術師,鮑里斯-迪奧,一個萬金油球員。

  • 5 # 籃球第3賽場

    “雜而不精”,往好的方面說就是全能型球員,萬能鑰匙;往不好的方面說就是沒有特色和專長。從我所看過NBA開始,印象深刻的有兩個。

    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位“鷹王”,天賦極好,貌似NBA最後一位高中生球員,身體素質非常好。能扣籃、能低位、能三分、能助攻、能蓋帽、能搶斷、能快攻也能失誤。好像在球場沒有他做不了的,全能身手,在老鷹打的也還挺好,進過全明星。但是又沒有必殺絕招,沒有一項特別精通的。在老鷹待過一段甜蜜時光後,短暫停留過很多球隊,活塞、馬賽克、快船。都沒有得到重用,就是因為會的太多但殺傷性欠缺,隨著身體條件下降,慢慢被遺忘,非常可惜。

    另外一位就是我們熟悉的“喇嘛”奧多姆了。也是跟史密斯一樣的全能內線,被喻為“左手魔術師”,身高臂長但又靈活,在湖人時是他黃金時期,得分、組織、籃板一手抓。輔佐科比奪得兩個總冠軍,跟加索爾搭檔的內線組合在當面稱霸聯盟。可惜自律性不夠,巔峰期太短。奧多姆比較幸運的是有科比這樣的超巨帶領,當時湖人也沒有好的組織後衛,老魚費舍爾就不是個好的傳球后衛。所以給了奧多姆組織才華的展現,至少拿到總冠軍了,也算無憾。

  • 6 # 籃球專業論壇

    埃文-特納是典型的雜而不精的球員

    在籃球上雜而不精就是得分,助攻,籃板,防守樣樣通,但又是半桶水。

    (1)技術多樣但都不精通的形成。特納結束短暫的步行者生涯,來到重建後的“平民化”凱爾特人,角色發生改變,可平均分配球權、人人都可以是終結點的打法讓特納不必承擔壓力,只需要在合適的時機做分內的事。這種平均球權就要求球員需要有多方位的技術,但又因為沒有足夠上場時間和球權,這就導致了特納雜而不精技術的形成。

    (2)特納在開拓者的最後一個賽季資料為6.8分4.5籃板3.9助攻。從資料上看特納得分可以做點,籃板也可以,助攻也可以,但是就沒有一樣是突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溼疹每次晚上洗澡好就出現,第二天下午就消了,每天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