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馨語心語
-
2 # 李大源
試著回答一下您提出的問題。我認為評價一位老師是否優秀?不僅僅看它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也要看其是否擁有豐富的知識?最重要的是看一位老師是否有開創性的思維頭腦。讓學生在自由快樂中學習。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中得到綜合性全面發展。
提起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他的平等、自由、民主、博愛、創新的教學理念,開創了教育界的新思維,特別是北大吸收女生學員,如一聲驚雷,擊碎了5000年束縛中國婦女的鎖鏈,使學生在平等自由中快樂的學習,使北大孕育出無數名傑出的學者大師。直到今天,
蔡元培先生的教學理念,依然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
3 # 臨流濯足
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人之模範"。教師首先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做人道理。
1.高尚的人格魅力
老師應該是經師與人師的統一。把授業、解惑與傳道結合起來。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好老師應該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的道德情操、自己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影響學生一生。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表率作用,言行一致,才能對學生起到應有的作用。如果老師只有豐富的知識,卻人格低下,對學生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2.仁愛之心
教師對學生髮揮積極影響,離不開教師的仁愛之心,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才能用自己的激情與責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幫助學生放飛心中的夢想。
只有關心學生,才能用愛心澆灌學生成長,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揮灑青春與汗水,為教育事業揮灑無悔人生。
3.紮實的學識功底
當然老師也得有紮實的學識。文以載道,但無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當老師就應該博學多聞,廣博的基礎知識,精準的專業知識紮實習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既授人以魚,又能授人以漁。用一桶水,給學生一碗水,還要有源頭活水。
陶行知先生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總之,優秀的老師應該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做人。論語中有言:文,行,忠,信。要做到文行忠信的統一。
正象一位老師所說,老師要給學生一張大學門票的同時,也要送給學生一粒人文精神的種子。
-
4 # 愛學愛普及的阿龍
老師,最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有人說,學生是來學習知識的,老師最應該教給學生的當然是知識。還有人說,學生是要上大學的,老師最應該當然要教會學生考試……作為一名學生,我覺得以下幾點很重要:
1、學會認知——著重在邏輯思維
“知”在這裡不僅是指“知識”,包括了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認識的物件。“認知”不僅是書本上的,課堂上的,包括學會認識,學習各種社會學習規範,掌握學習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學會認知,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探求未知的熱情,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科學的人文精神,掌握舉一反三的科學方法。學會認知,不能在學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將是一個在認識和實踐之間無數次反覆、不斷“完成”而又重新開始的過程。
2、學會做事——著重在操作思維
學會做事,將從傳統意義上的掌握某種狹窄的勞動技能,轉向注重培養勞動者的綜合能力。學會做事,主要不僅指獲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養社會行為技能,包括處理人際關係、解決人際矛盾、管理人的群體等能力。學會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過程中養成科學素質的基礎上,培養適應未來職業變動的應變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3、學會共同生活——著重在情感思維
學會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發現他人、尊重他人。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學會關心、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共同生活,不只是學習一種社會關係,同時也意味著學習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學會共同生活,主要不是從書本中學習,它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參與目標一致的社會活動,學會在各種“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認同,確立新的共識,並從中獲得實際的體驗。
4、學會生存——著重在交往思維
學會生存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學會生存,超越了單純的道德、倫理意義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適合個人和社會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際、親和、合作、審美、體能、想象、創造、獨立判斷、批評精神等方面相對全面而充分的發展。
-
5 # 騎驢馳騁天下
記得小時候,聽到大家評價某位教師,往往稱讚這位教師教得好,任教的班級成績名列前茅。隨著社會的進步,老百姓素質的提升,百姓眼中的好老師,不僅要教學成績好,還要有高尚的師德,最好能夠接地氣,理解體諒家長和學生的感受。
當前社會正處在轉型上升期,有些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其中老百姓追求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不均衡的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提升個人素質,還要依法依規執教和治教,能夠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
新時代,我認為優秀教師要具備以下要素:
一、過硬的專業素養。教師的首要職責是授業傳道解惑,教師自己必須對自己教授的科目非常瞭解,包括能在學習方法上對孩子進行指導。
二、高尚的師德。不僅要關心愛護學生,還要能夠團結同事,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校的工作能夠積極參與支援。
三、足夠的教育機智。現代社會各種突發事件有上升的趨勢,教師的工作不僅要教書育人,還要有能夠及時合理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學生意外事件近幾年有了上升趨勢,教師要預防為主,平時的學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得當。
四、出色的溝通能力。教書育人是一項需要團結合作的工作,教師需要團結同事、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學會出色的溝通能力,工作才會事半功倍。快節奏的生活,家長的負擔也很重,目前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非常多,所以在工作中教師要學會與家長溝通,瞭解家長的想法,體諒家長的難處。
-
6 # 鋼鐵俠舅舅592
就拿數學來說吧,優秀老師首先傳授你數學知識,其次數學方法,之後潛移默化教給你數學思維模式 。最後讓你形成數學思想,生活中和工作中讓你自己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在數學面前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那麼自然而然。當然做到這些也需要你本人的不懈努力。
-
7 # 冬日欣然
韓愈的《師說》中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1、真正優秀的教師,自身就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以學習為樂趣,而且專業技術過硬。
2、熱愛生活,頭腦靈活,能從點滴中看到學生的進步,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和鼓勵。
3、對自己所帶學科,能深入淺出地講解清楚,學生因為有這樣的老師,而深深的喜歡這門課。
-
8 # 墨言小語
教書育人,教給學生學科的思維,激發學生對該學科內涵與外延的嚮往;學習學習該學科的方法策略;優秀的學習品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點燃學生學習該學科的熱情勝於一切。有了興趣,才會有更長足的發展。
-
9 # 教育情感故事
真正優秀的老師應該教學生以下方面:1.學習習慣2.學習方法3.個人在學習中總結的經驗4.解題中的技巧5.學生自學的能力。
-
10 # 慧行暢無極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老師,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道”,這個道包括道德品質,處世規則,社會法則等等,範圍很廣,總的來說,就是要學生學會做事先做人!其次才是授業解惑,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教會學生知識!單純論學習的話,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只教知識更重要,因為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所以,一名優秀的老師要教會學生的除了知識之外,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感恩,為人處世,行的正,走的端!
-
11 # 老開77
你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自然也是接近,或已經知曉答案的人!
沒有任何一個生命來到世上,是為了什麼語數英!華人捨本逐末,顛倒錯亂,迷失清醒的心智,久矣!
每個生命投生到世上,是因為感到人間值得,生命甘美
他能親手見證奇蹟創造奇蹟,飽享自己生命賜與他的夢想,自由,神秘與富足!
不管是誰,凡能開啟一個心靈,對自己與這世界,有如此蓬勃美妙,積極向上,深愛不疑,熱切向往與期盼的,都是教育意義上的真正之師!
這種育人根本之師,才是壓倒一切的l優秀之師,只可遇,不可求!
-
12 # 期貨萬古苦
國內老師的優秀是針對高考選拔制度來講的。然而高考只是人一生當中一個小小的階梯而已,這些所謂優秀的老師是否給予過學生真正的“教育”?
讓學生們懂感恩,知進退,瞭解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讓學生們更加自信,勇敢和睿智,敢於擔當。
國內這些所謂優秀老師不過只是體質下的普通工作者而已,他們不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13 # 復求簡
真正優秀的老師應該教給學生以下幾點:
1.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2.科學的學科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優秀的教師給予學生的學習能力會讓學生終生受益。我曾經跟蹤過我們學區的一個小學的教學成績。這個小學有一個教語文的楊老師和一個教數學的王老師非常有名氣,他倆都是以教給學生學科思維和學習方法而著稱,他倆送的學生字寫得漂亮、學習習慣非常好、學科思維一流。到中考時,再統計他倆教過的學生,升入重點高中的比例是其它人的三到五倍。這就是優秀教師給予學生的能力,數年以後乃至一生都在發生作用。
3.愛。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大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學生只有擁有一顆愛心,長大了才能用自己的所學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覆列表
我認為無論是哪一科,真正優秀的老師都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也就是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
每一個學科都有屬於自己的體系和知識架構,老師就是要幫助學生理清這個體系,看到這個架構,讓學生可以居高臨下地掌握知識系統,並具有知識遷移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才會越學越輕鬆,而不是死記硬背幹學不會,以至於厭學。
好的老師教的是思路,給的是方法,即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馨語】,非常願意與朋友們探討交流有關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