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風少年1688

    《周禮》是一部透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範,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許多制度僅見於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這些制度規範《周禮》分為六類職官,《天官·大宰》謂之“六典”:“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天官·小宰》謂之“六屬”:“一曰天官,其屬六十,掌邦治”;“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邦教”;“三曰春官,其屬六十,掌邦禮”;“四曰夏官,其屬六十,掌邦政”;“五曰秋官,其屬六十,掌邦刑”;“六曰冬官,其屬六十,掌邦事”[17] 。其分工大致為:

    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種職官,負責宮廷事務;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種職官,負責民政事務;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種職官,負責宗族事務;

    夏官司馬,大司馬及以下共70種職官,負責軍事事務;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種職官,負責刑罰事務;

    冬官百工,涉及製作方面共30種職官,負責營造事務。

  • 2 # 使用者名稱山河

    《周禮》借鑑了夏商兩代國家管理的經驗,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整規範了國家機構設定 、人員配置和相關職責,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禮儀制度。使國家的管理進入了規範化。孔子稱其為:“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高度評價了周代的國家制度。

  • 3 # 爽姐在廚房

    儒家起源,一般認為孔子崇周“吾從周”,即恢復周禮為繼任,所以才有了正式的儒家學派。然孔子授徒之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 雍也第六》)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訊號,即表明當時已有真假二儒之別。也就是說,儒學可能在孔子之前一直存在。而經今人徐山《儒學起源》一文的考證,儒者在殷商時代即已存在,而殷商亡後,儒者作為舊朝的貴族遺民淪落原野,為信仰與舊貴族利益而成為反抗周朝與復辟殷商的一支力量,而周為天下安定,所以周公制《周禮》以平天下之紛爭,而周公也可能出於爭取殷商儒的支援,或者請儒者制定,也或者基本沿襲殷商禮法,而終成《周禮》——“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論語.八佾篇》)。所以,周禮內容就會提到儒者,如《周禮·大宰》:“以九兩系邦國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如此,一部《周禮》即可證明儒者在殷商、姬周時代已經大昌其道,也正因為此,後世的孔子在懷才不遇時總嚮往周公:“甚矣,吾衰也!吾不復夢見周公。”也所以,當春秋開始禮崩樂壞,孔子即以恢復周禮為己任,而開儒宗之巨流。於是也才有殷商遺民聚集地如宋、衛、魯、齊等地成為後世正式儒家學派的昌明聖地,也就是儒學的正式立派都是殷人後裔。

  • 4 # 知北遊2020

    《周禮》主要講的是: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等封建社會的社會規則制度作了詳細的闡述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社會管理制度)的影響最為深遠。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據記載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可能為周公旦的主要思想為後世整理而成。《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的注,由於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所以《周禮》仍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孔子為什麼對《周禮》這麼推崇呢?

    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的建立,周公旦建立的一整套社會管理規則和制度

  • 5 # 拾點文學

    說到《周禮》,我們可能會想到《儀禮》和《禮記》,三者並稱為“三禮”,那麼,“三禮”是什麼關係呢?又為何以《周禮》為尊呢?

    “三禮”關係

    三禮包括《周禮》(原稱《周官》)、《儀禮》(原稱《士禮》)和《禮記》(專指《小戴禮記》)。《儀禮》進入經書最早,在先秦;《周禮》幾進幾齣經書之列,最早當在新莽之時;《禮記》進入經書之列當在唐朝。

    《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於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於《史記·封禪書》 。《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採,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產生背景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命舜攝政,“修五禮”;舜命伯夷為秩宗,“典三禮”;舜還任命夔為典樂,“教稚子”,“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史記·樂記》記載,“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 。但是,作為華夏文明的初創期,五帝時代還屬於禮樂文化的萌芽時期,或者說屬於華夏文明發展的神守時期,即巫祝文化期。而夏、商、週三代,特別是西周才是中國禮樂文化的形成時期。

    周朝伊始,為配合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了全面革新,將上古至殷商的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使其成為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從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化,即禮樂成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領域的重要文化結構,並在其統轄範圍內全面推行禮樂之治。

    《史記·周本紀》載:“既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皇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昃,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魏書卷一○八之一志第一○》:周文公制禮作樂,垂範萬葉,可祀於洛陽。 《春秋繁露卷第七》周公輔成王受命,作宮邑於洛陽,成文武之制,作汋樂以奉天。《周官》即《周禮》《史記·周本紀》載:“既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周公廢黜殷祀,襲擊淮夷以後,回到西周首都豐京,寫下了《周官》。《周官》即《周禮》 ,是西漢景帝、武帝之際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徵得的先秦古籍,是記錄周代禮制的集大成者。

    成書年代

    有關《周禮》一書發現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景十三王傳》之《河間獻王傳》。

    賈公彥《周禮正義序》載:“《周官》孝武之時始出,秘而不傳”;“既出於山岩屋壁,復入於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見焉。至孝成皇帝,達才通人劉向、子歆校理秘書,始得列序,著於《錄》《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記》足之”。

    《周官》直到劉向、劉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獻才發現,並加以著錄。王莽時,因劉歆奏請,《周官》被列入學官,更名為《周禮》。東漢初,劉歆門人杜子春傳授《周禮》之學,一時注家蜂起,鄭玄序雲:“世祖以來,通人達士大中大夫鄭少贛名興,及子大司農仲師名眾,故議郎衛次仲,侍中賈君景伯,南郡太守馬季長,皆作《周禮解詁》。”(《周禮註疏序》)到東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為之作注,《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

    關於《周禮》的作者及其年代,歷代學者進行了長期的爭論,如《四庫提要》所說:“(《周禮》)於諸經之中,其出最晚,其真偽亦紛如聚訟,不可縷舉”。古代名家大儒,近代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穆、錢玄同、郭沫若、徐復觀、杜國庠、楊向奎等著名學者,都介入這場大討論,大致有西周說、春秋說、戰國說、秦漢之際說、漢初說、王莽偽作說等六種說法。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所有先秦文獻都沒有提到《周禮》一書。在先秦文獻中,較為集中地記載先秦官制的文獻是《尚書》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自《周禮》被今文學派誣為偽造,曾一度致使治中國古史者視為禁區,莫敢援引其說,這實在是一大冤案。 透過大量金文材料的證明,其珍貴的史料價值,已愈益顯現出來。《周禮》雖非西周的作品,更非周公所作,但其中確實儲存有大量西周史料。

    但《四庫提要》對此種種矛盾的解釋是:“夫《周禮》作於周初,而周事之可考者不過春秋以後,其東遷以前三百餘年官制之沿革、政典之損益,除舊佈新,不知凡幾。其初去成康未遠,不過因其舊章,稍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於是以後世之法竄入之,其書遂雜。其後去之愈遠,時移勢變,不可行者漸多,其書遂廢。”並引張載《橫渠語錄》:“《周禮》是的當之書,然其間必有末世增入者。”直至晚清孫詒讓著《周禮正義》,仍然堅持《周禮》乃是周公所作:“粵昔周公,纘文武之志,光輔成王,宅中作雒,爰述官政,以垂成憲,有周一代之典,炳然大備。”(《周禮正義序》)但這個結論遭到近代以來眾多學人的質疑。其實,孫詒讓《序》自己也說:“此經上承百王,集其善而革其弊”,“非徒週一代之典也”,“是豈皆周公所肊定而手刱之哉!”今天多數學者認為:《周禮》成書於戰國時期(乃至於漢初)。

    主要內容

    《周禮》是一部透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範,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許多制度僅見於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這些制度規範《周禮》分為六類職官,《天官·大宰》謂之“六典”:“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天官·小宰》謂之“六屬”:“一曰天官,其屬六十,掌邦治”;“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邦教”;“三曰春官,其屬六十,掌邦禮”;“四曰夏官,其屬六十,掌邦政”;“五曰秋官,其屬六十,掌邦刑”;“六曰冬官,其屬六十,掌邦事” 。其分工大致為:

    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種職官,負責宮廷事務;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種職官,負責民政事務;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種職官,負責宗族事務;

    夏官司馬,大司馬及以下共70種職官,負責軍事事務;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種職官,負責刑罰事務;

    冬官百工,涉及製作方面共30種職官,負責營造事務。偽《古文尚書·周官》有類似說法:“冢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司寇掌邦禁,詰奸慝,刑暴亂;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但這種說法可能更晚出,是對傳世《周禮》的抄襲、概括而已。

    《周禮》之所以由《周官》而更名為“周禮”,意味著在漢儒看來,社會的所有一切制度規範,可概名之“禮”。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話語中,“禮”乃所有一切制度規範的概稱。漢語之“禮”,儘管最早、最狹義的用法指“事神致福”的祭祀禮儀(《說文解字》),但其最廣義的用法則是指的所有一切制度規範。所以,賈公彥談到為什麼主禮的春官之職不能說“禮百官”、而應說“統百官”時,解釋說:“禮,所以統敘萬事,故云‘統百官’也。”(《天官·大宰》)所謂“統敘萬事”,意味著“禮”乃統攝著所有一切制度規範。

    《周禮》的制度規範並非以往社會的實際制度,而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理想設計。如果《周禮》確實是戰國時期的產物,那麼,它的創作正好處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必定反映那個時期的歷史趨向,因此,其制度設計的目標應該並不是指向轉型之前的社會時代,而是指向轉型之後的社會時代。為此,有必要簡要談談中國社會歷史及學術的分期問題。中國社會歷史及其學術可以分為三個時代,其間有兩個轉型時期,大致情況如下表:

    表中的時代稱謂“王權”“皇權”“民權”乃標示國家主權行使者的變動:王或天子→皇帝→公民。主權行使者的歷史變動是由於生活方式、社會主體的變動:宗族→家族→市民。家族社會雖然仍講宗法,但其宗法已不具有宗法社會“家—國—天下”同構的地位,這是本質區別。這在經濟上表現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的變動:王土公有制→地主私有制→資本主義。又在政治上表現為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主體的變動:王領導下的血緣貴族集體統治→皇帝的專制→公民的民主政治。

    就其時代背景而論,《周禮》應該屬於“子學”範疇(儒家當時屬於百家之一,故《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也包括儒家);其制度設計之指向,乃是社會轉型的趨向。唯其如此,《周禮》的實際影響是在後來的皇權時代。例如,從隋代開始實行的“三省六部制”,其“六部”就是仿照《周禮》“六官”而設定的;唐代將六部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作為中央官制的主體,為後世所遵循,一直沿用至清。歷朝修訂典制,如唐《開元六典》、宋《開寶通禮》、明《大明集禮》等,也都以《周禮》為藍本,斟酌損益而成。所以說《周禮》並不是王權時代的經典,而是皇權時代的經典。今天面臨的一個任務是:如何使《周禮》進而轉化為民權時代的一部經典。

    思想結構

    孫詒讓《周禮正義序》指出:《周禮》在後來皇權時代的實際運用往往是失敗的。“劉歆、蘇綽託之以左王氏、宇文氏之篡,而卒以踣其祚;李林甫託之以修《六典》,而唐亂;王安石託之以行新法,而宋亦亂。”之所以如此,孫詒讓進一步指出:“不探其本,而飾其末,其僥倖一試,不旋踵而潰敗不可振,不其宜哉!”這個批評的物件是《周禮》的後世運用者,而非《周禮》本身;但事實上《周禮》本身在制度設計上就是空想的,並不能真正切合於後來的皇權社會。《周禮》的真正價值不在其制度設計,而在其賴以進行制度設計的更為根本的原則精神。

    孫詒讓在《周禮正義序》中點出了“本末”問題:“不探其本,而飾其末。”儘管古今變易,然而“人之性猶是也;所異者,其治之跡與禮俗之習已耳”。這就是說,“本”是不變之人性,“末”是可變之禮俗。這使人想起莊子借老子之口所說:“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 ”性是“所以跡”,是不變的;禮是“跡”而已,是可變的。

    孫詒讓明確提出:“為治之跡,古今不相襲。”對於今天的生活方式來說,《周禮》之“禮”、即其制度規範條文,可以分為三類:有些在今天仍然是適用的,但很少;有些在今天還可以參考斟酌;而更多的則完全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為此,孫詒讓提出“人之性”來解釋《周禮》還具有現實價值。所謂“人之性”,按孟子的思想,主要就是“仁義”,即《孟子》一書開宗明義所提出的“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上》)。孟子首次明確地提出了一個觀念結構:仁——義——禮。這個觀念結構的普適意義在於:對於任何社會群體的生存來說,都需要“禮”(制度規範);然而制度規範的建構及其變動,其根據乃是“義”(正義原則);而正義原則的最終淵源,則是“仁”(仁愛情感)。

    周禮精神

    制度規範正當性的根據,是仁愛精神,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博愛精神。

    儒家“仁愛”觀念包括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差等之愛;一體之仁。只談差等之愛,最終會邏輯地導向楊朱的“唯我”,即不再是儒家;只談一體之仁,最終會邏輯地導向墨翟的“兼愛”,也不再是儒家。儒家的“仁愛”觀念,既承認“愛有差等”的生活實情,又透過“推擴”的功夫,超越這種差等之愛,走向“一視同仁”。所謂“推擴”,就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乃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上》)。這也就是所謂“博愛”,即韓愈所說的“博愛之謂仁”(《原道》)。此乃制度規範之正當性的根據所在。

    從差等之愛方面看,兄弟情誼只是儒家倡導的“五倫”情感之一而已,既不能設想對父母的愛等同於對兄弟的愛,也不能設想對禽獸的愛等同於對兄弟的愛;從一體之仁方面看,儒家的博愛不是一種空洞的口號,而是具有充實內容的實質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既承認差等之愛的生活實情,又強調超越了這種差等之愛的一視同仁。

    《周禮》的制度設計,體現著儒家的博愛精神。如:

    保息制度:“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地官·大司徒》)鄭注:“保息,謂安之使蕃息也。”

    理想治國典制

    《周禮》展示了一個完善的國家典制,國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於哲理。

    國都:《周禮》國都地點的選擇,是透過土圭來確定的。《周禮·大宗伯》雲: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

    九畿:王畿是以王城為中心建立,王畿之外有所謂九畿。九畿的分佈,是以方千里的王畿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裡之地,依次劃分為侯畿、甸畿、男畿、採畿、衛畿、蠻畿、夷畿、鎮畿、蕃畿等九層,大小相套,依次迭遠。相鄰之畿的間隔都是五百里。

    居民組織:《周禮》的居民組織有兩類:國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稱為鄉,郊外之地稱為遂。鄉之下細分為州、黨、族、閭、比等五級行政組織。遂之下細分為鄰、裡、酇、鄙、縣等五級行政組織,鄉、遂各級組織的編制極其整齊。此外,鄉和遂的數量都是六個。

    農田規劃: 《周禮》對於野的農田的規劃,也是整齊劃一。《地官·遂人》雲: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溝洫、道路系統有嚴格的丈尺規定。據鄭玄注,遂,寬、深各二尺;溝,寬、深各四尺;洫,寬、深各八尺;澮,寬二尋、深二仞。溝洫上的道路的寬度,徑可以讓牛馬透過,畛可以讓大車(車軌寬六尺)透過,塗可以讓一輛乘車(車軌寬八尺)透過,道可以讓兩輛乘車透過,路可以讓三輛乘車透過。

    僅就以上數例,就不難發現《周禮》的制度有相當的理想化的成分。將國都建在地中,其理論色彩十分鮮明,實際上是無法操作的。因此,《周禮》是理想國的藍圖。

    人法天的思想

    《周禮》的立意,並非要實錄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為千秋萬世立法則。作者希冀透過此書表達自己對社會、對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全書的謀篇佈局,無不受此左右。儒家認為,人和社會都不過是自然精神的複製品。戰國時期,陰陽五行思想勃興,學術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風,講求人與自然的聯絡,主張社會組織仿效自然法則,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說。《周禮》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積極奉行者。

    《周禮》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為間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說的宇宙。《周禮》六官即六卿,根據作者的安排,每卿統領六十官職。所以,六卿的職官總數為三百六十。眾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數。《周禮》原名《周官》,此書名緣何而起,前人曾有許多猜測。依筆者之見,所謂《周官》,其實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為書名,暗含了該書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數的佈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則。其後,劉歆將《周官》更名為《周禮》,雖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卻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傳統理念中,陰、陽是最基本的一對哲學範疇,天下萬物,非陰即陽。《周禮》作者將這一本屬於思想領域的概念,充分運用到了政治機制的層面。《周禮》中的陰陽,幾乎無處不在。《天官·內小臣》說政令有陽令、陰令;《天官·內宰》說禮儀有陽禮、陰禮;《地官·牧人》說祭祀有陽祀、陰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佈局,也是陰陽思想的體現。南為陽,故天子南面聽朝;北為陰,故王后北面治市。左為陽,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廟在左;右為陰,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禮》王城的選址也是在陰陽之中。所以,錢穆先生說,《周禮》把整個宇宙,全部人生,都陰陽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時代考》)。

    戰國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時代。陰、陽二氣相互摩蕩,產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間萬事萬物,都得納入以五行作為間架的體系,如東南西北中等五方,宮商角徵羽等五聲,青赤白黑黃等五色,酸苦辛鹹甘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禮》中也得到了重要體現。在《周禮》的國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雞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眾所周知,在五行體系中,雞為木畜,羊為火畜、犬為金畜、豕為水畜、牛為土畜。《周禮》五官所奉五牲,與五行思想中五畜與五方的對應關係完全一致,具有明顯的五行象類的思想。與此相呼應,地官有牛人一職,春官有雞人一職,夏官有羊人一職,秋官有犬人一職,冬官有豕人一職。

    綜上所述,《周禮》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的藍圖。這樣說,絲毫不意味著《周禮》中沒有先秦禮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對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簡單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學理念進行某些改造,然後與作者創新的材料糅合,構成新的體系。

    學術與治術兼包

    《周禮》一書,體大思精,學術與治術無所不包,因而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所謂學術,是說該書從來就是今古文之爭的焦點。漢代經籍,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的稱為今文經,用六國古文書寫的稱為古文經。漢初在孔子府宅的夾壁中發現的文獻,以及在民間徵得的文獻大多是古文經,而立於學官的都是今文經。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記載不盡一致,因而雙方時有爭論。漢代古文學以《周禮》為大宗,今文學以《禮記·王制》為大宗。為此,《周禮》每每成為論戰中的焦點,加之它傳授端緒不明,屢屢受到今文學家的詰難,如著名經師何休就貶之為六國陰謀之書;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則指斥它出於王莽篡漢時劉歆的偽造。相反,褒之者如劉歆、鄭玄等則譽之為周公之典。

    儘管如此,《周禮》依然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唐人為九經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賈公彥的《周禮疏》,受到朱熹的讚賞。清儒為十三經作新疏,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冠絕一世,至今無有出其右者。歷代學者圍繞《周禮》真偽等問題所作的種種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謂治術,是說《周禮》作為一部治國綱領,成為歷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稱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篤信《周禮》出自周公,書中完善的官制體系和豐富的治國思想,成為帝王、文人取之不盡的人文。

    《周禮》對官員、百姓,採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著駕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庫財物的措施,嚴密細緻,相互制約,體現了高超的運籌智慧。書中有許多至今猶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鑑的制度。歷史上每逢重大變革之際,多有把《周禮》作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從中尋找變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變法無不以《周禮》為圭臬。清末,外患內憂交逼,為挽救頹勢,孫詒讓作《周官政要》,證明《周禮》所蘊涵的治國之道不亞於西方。朝鮮時代後期的著名學者丁若鏞(號茶山),曾撰作三十萬言的《經世遺表》,主張用《周禮》改革朝鮮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脫離現實來勾畫理想國的藍圖,《周禮》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歷史材料加以填充。不過,作者在使用時往往根據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這是讀《周禮》時必須注意的,這也正是此書的複雜之處。

    制禮名目繁多

    周禮是表示等級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禮、嘉禮、凶禮、賓禮、軍禮等,是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禮樂制度自周公制定後,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權懲罰違禮的貴族。

    周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實行了封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貴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屬國。周公在分邦建國的基礎上制禮作樂,總結、繼承、完善,從而系統地建立了一整套有關禮樂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諡制、法制、嫡長子繼承製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和貴賤等級制。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旦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中央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所謂的禮樂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

    西周的禮樂制度,屬於上層建築範疇,是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西周的禮樂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禮樂文化與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文化都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方面。

    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殷代從康丁以後,歷經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明顯地廢除了傳弟制而確立了傳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沒確立嫡長制,繼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歷。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卻以武王姬發為太子。自周公以後,歷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傳子的,這不是偶然的,這種制度即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應歸功於周公。嫡長子繼承製確立以後,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經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爭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奴隸制的上層建築。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諸侯對周天子說來是小宗。而這些諸侯在自己封國內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組成一個寶塔形結構,它的頂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諸侯,目的之一是要組成這個以血緣紐帶結合起來的政權結構,它比殷代的聯盟形式前進了一大步。

    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對異姓諸侯則視為甥舅關係。血緣婚姻關係組成了周人的統治系統。到春秋戰國時代暴露了它的弱點,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當時的具體條件下,無疑形成了一種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層次分明的政權機構,一種遠較殷人的統治為進步的機構。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維護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諸侯卑的等級森嚴的禮法。這種禮法是隸屬關係的外在化。反過來,它又起到鞏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維護父權制,維護周天子統治,誰要是違反了禮儀、居室、服飾、用具等等的具體規定,便視為非禮、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則必以土地國有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的時代,並非虛構。由此引申出來的田裡不鬻;土地不許買賣,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給姜太公以專征專伐的特權,那麼,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時代或更早確立而為周公所法定下來的。為了加強中央王朝對地方的統治,冊封、巡狩、朝覲、貢納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周公的制禮作樂,一方面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系統化,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具體實踐的總結。

    社會正義原則

    《周禮》一書之所以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根本上不是因為具體的可以損革的制度設計,而是因為這些制度設計背後所蘊涵的普遍的社會正義原則。孔子講“禮”(制度規範)可“損益”(《論語·八佾》),而進行“損益”的根據正是這種正義原則。儒學“仁——義——禮”觀念的核心樞紐是“義”,也就是正義原則。

    儒家所說的“義”即正義原則,包括兩條基本原則:

    正當性原則

    制度規範的建構須是正當的。差等之愛的“愛而利之”將會導致利益衝突,就需要建立某種制度規範來解決這種利益衝突問題。這就意味著:制度規範的建構必須超越差等之愛、追求一體之仁。這就是正當性原則的要求。

    公正性

    所謂“正當”,首先是要求制度設計的公正性。公正的關鍵是“公”的觀念:公則正,不公則不正。這裡涉及的是“公”與“私”的關係問題。“公私”觀念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很早就已出現了。當然,古代的“公私”觀念和現代的“公私”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這種不同並不是“義”(正義原則)層面上的,而只是“禮”(制度規範)層面上的。換句話說,公私的分別本身乃是一個普適的區分,克私奉公亦是一個普適的原則;而這個普適原則在制度層面上的具體實現方式,則是因時因地而變動的,即取決於具體的、如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

    在《周禮》創作的時代,“公私”在制度規範(禮)層面上的分別有其具體的歷史內容。例如《夏官司馬·大司馬》說:“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秋官司寇·朝士》也說:“凡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委於朝,告於士,旬而舉之,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在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中,例如在“個人→家→國→天下”的社會結構中,家對於個人來說是公,對於國來說則是私;國對於家來說是公,對於天下來說則是私。然而與此同時,《周禮》蘊涵著更為根本的、在正義原則(義)層面上的一般公私觀念,意味著不論在任何生活方式下,制度規範之建構的出發點都必須是克私奉公的。

    這種一般公私觀念在正義問題上的體現,就是“公正”的觀念。例如《天官·小宰》談到吏治廉政的公正問題:“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鄭注:“既斷以六事,又以廉為本”;“正,行無傾邪也”。賈疏:“雲‘正,行無傾邪也’者,以其行正直,言公正無私也。”這是一般性的公正性觀念的一個例子。但賈疏所說的“公正無私”並不是十分準確的理解,因為“公正”並不意味著“無私”。超越差等之愛、追求一體之仁並不意味著否定愛的差等性,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意味著否定“己欲立”“己欲達”,“克己”並不意味著“滅己”,如此等等。這其實是一種“中道”原則:既不因私害公,也不以公滅私。

    公平性

    所謂“正當”同時也意味著要求制度設計的公平性。公平的觀念在中國文化傳統中通常被表達為“均”或“均平”。孔子說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周禮》同樣是用“均”、“平”的概念來表達正當性原則所要求的公平性。

    “均”的本義指土地分配的均平、均勻。《說文》解釋說:“均,平也。”《地官·小司徒》說:“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這裡也存在著一種區分:“均土地”體現的是一般正義原則(義)所要求的公平性;而上地、中地、下地的劃分則是其具體的制度設計(禮)。

    引伸開來,建立這種制度的一個基本目的,乃是“均節財用”,就是在一種秩序結構中恰當適宜地分配利益。如《天官·大宰》說:“以九式均節財用。”賈疏:“式謂依常多少,用財法式也”;“此九者,亦依尊卑緩急為先後之次也”。《天官·小宰》也說:“治職,以平邦國,以均萬民,以節財用。”賈公彥釋《天官冢宰》“均邦國”說:“雲‘佐王均邦國’者,以大宰掌均節財用故也。”

    土地的分配屬於財富的一次分配。在這種分配的基礎上,《周禮》設定了“土均”、“均人”的職官,負責稅賦、徭役,屬於財富的二次分配。《周禮》的土均、均人的制度設計,皆屬於“禮”的範疇,這是可以“損益”的;然而這種制度設計所根據的則是“義”的原則所要求的公平性,是普適的原則。

    須注意的是,“均平”、公平的原則絕非平均主義原則。平均主義對於公平、均平的一種典型誤解就是:利益的分配採取利益物(分子)除以利益者(分母)的方式。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制度設計(禮)、而不是正義原則(義)的問題了;再者,這種平均主義的制度設計到目前為止仍不具有現實性,即使是現代性的“平等”原則也始終處在仍在進行的現代化歷史程序的制度變動過程之中。

    公平、均平之“義”,其要領乃在於要求建立一種秩序(秩敘);在這個秩序結構中,人們分別獲得一種恰當適宜的利益分配份額。例如《天官·宮伯》:“行其秩敘”;“月終則均秩,歲終則均敘”。鄭注:“秩,祿廩也。敘,才等也。”賈疏:“秩謂依班秩受祿,敘者才藝高下為次第。”這個秩序結構的具體形式、即“禮”,乃是歷史地損益變動著的;然而無論怎樣變動損益,秩序必定會表現為一個結構系統,而任何社會結構系統必定表現為“禮以別異”的差異分別。

    適宜性原則

    制度規範的損益變動,涉及到中國正義論的另一條正義原則:適宜性原則。事實上,如果不討論適宜性問題,那麼,公平性就是無法具體落實的。顯而易見,仁愛的動機並不一定必然導致良好的效果;同理,具有正當性出發點的制度建構未必能夠保證這種制度的結果是好的。因此,如果說正當性原則是一條動機論原則,那麼,適宜性原則就是一條效果論原則。適宜性原則要求制度規範的設計必須考慮特定時空條件下的特定生活方式。

    因此,《周禮》是非常重視制度設計的適宜性問題的。《周禮》全書,“義”字僅出現4次,而“宜”字竟出現49次之多。首先是一般性的重視時宜、地宜的觀念,例如:

    凡食齊視春時,羹齊視夏時,醬齊視秋時,飲齊視冬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苽。(《天官·食醫》)

    這種時宜、地宜的觀念體現在關於制度建構原則的問題上,就形成了作為正義原則之一的適宜性原則。

    (一)地宜性

    適宜性原則包括時宜性、地宜性兩個方面。地宜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一個基本觀念,正如《周易·繫辭下傳》所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地宜,《周禮》有時謂之“土宜”:

    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藝。(《地官·大司徒》)鄭注:“十二土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也。”賈疏:“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地有十二土,王公之所國。……故知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也。”

    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裡安甿,以樂昬擾甿,以土宜教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以土均平政。(《地官·遂人》)賈疏:“‘以土宜教甿稼穡’者,高田種黍稷,下田種稻麥,是教之稼穡。”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以辨土宜土化之法,而授任地者。(《夏官·土方氏》)鄭注:“土宜,謂九穀稙所宜也。”賈疏:“言‘土宜’,明是土地所宜。”

    以上“土宜”雖指耕種稼穡的土地所宜,而非制度規範問題,但也體現了《周禮》的一般地宜觀念。這種一般地宜觀念體現在制度設計上,也就是地宜性。例如司稼制度的設計:“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種,周知其名,與其所宜地,以為法,而懸於邑閭。”(《司稼》)這裡的原則性的體現,就是“所宜地以為法”,即以地宜性為法。又如上文所引《大司徒》中關於貢稅的會計制度的設計, 鄭注:“以土計貢稅之法,因別此五者也。”賈疏:“以土地計會所出貢稅之法。貢稅出於五地,故須說五地所生不同也。”這種貢稅之法,就是按不同土地的不同出產來確定關於貢稅的會計制度。

    (二)時宜性

    對於時宜性,《周禮》可謂異常關注,乃至於全書“時”字共出現了131次。這其實也是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極突出的特點。《周禮》許多制度規範的設計,都充分考慮到時宜性問題,如:

    閭會掌國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數,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時徵其賦。(《閭會》)

    遂會各掌其遂之政令戒禁,以時登其夫家之眾寡、六畜、車輦,辨其施捨,與其可任者。(《遂會》)

    酇長各掌其酇之政令,以時校登其夫家,比其眾寡,以治其喪紀、祭祀之事。(《酇長》)

    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林衡》)

    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舍其守,犯禁者執而誅罰之。(《川衡》)

    在這些職官制度設計中,“以時”始終都是一個基本的考量原則。“時”本義指春夏秋冬四時,引伸而指一般意義的時間,諸如時辰、時日、時節、時令、時期、時代、等等。

    《地官司徒·調人》:“凡殺人而義者,不同國,令勿讎,讎之則死。”這是《周禮》的一個制度設計:在特定情況下,私自殺人復仇也是正當的,無須償命。私自殺人復仇在當時之所以是具有正當性的,實質上乃是一個適宜性問題,故鄭注說:“義,宜也。謂父母兄弟師長嘗辱焉而殺之者,如是為得其宜,雖所殺者人之父兄,不得雔也,使之不同國而已。”這種適宜主要是指的時宜,故賈公彥疏說:“古者質,故三者被辱即得殺之也。”這就是說,私自殺人復仇的做法,並非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正當的和適宜的。真正普適的乃是適宜性原則本身,而非某種曾經具有適宜性的具體制度規範。

    《地官·媒氏》中有一條制度規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男女關係從來都是制度規範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男女關係的制度規範也是變動的,這種變動的原則根據,主要是時宜性。鄭玄注:“中春,陰陽交,以成昬禮,順天時也”;“重天時,權許之也”。賈公彥疏:“雲‘於是時’,謂是仲春時。此月既是娶女之月,若有父母不娶不嫁之者,自相奔就,亦不禁之。但‘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以當禮乃可得為配。鄭雲‘權許之’,其實非正禮也。”賈疏以為仲春允許男女私奔,乃屬非禮、或非正禮。其實,《周禮》將這一條列入“周禮”,將其作為“中春之月令會男女”的補充規定,意味著“於是時也奔者不禁”本身也是一種禮、即一種制度規範。

    這裡還涉及到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所謂“權”(權宜),出自《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這番議論其實有更深刻的意義:禮並不是根本的原則,根本的是仁(愛)與義(宜)。賈疏談到:“夫權之為道,所以濟變事也,有時乎然,有時乎不然,反經而善,是謂權道也。故權云為量,或輕或重,隨物而變者也。”這是不錯的,但還不夠透徹。其實,權之為宜,也就是義;據此,禮是可以突破、另行制定的。

    制定“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這條規範的緣由,註疏談到兩點:一是“仲春之月”亦即“娶女之月”,這是具體的時令條件;二是“若有父母不娶不嫁之者”,這是具體的實際情況,其實還涉及到一個更大的時宜條件,就是時代問題。當時宗族的人口繁衍是最重大的問題之一,因此,“仲春之月奔者不禁”其實是當時的一種“自然法”,即是一種禮俗。

    《周禮》一整套社會制度規範,就是以這樣的正義原則(正當性原則、適宜性原則)為根據而設計而建構起來的。

    價值影響

    政治制度

    《周禮》一書含有豐富的治國思想,《天官》概括為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等十大法則,並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敘官中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詳密嚴謹,宏纖畢貫,對於提升後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

    政治制度方面,從隋朝開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的“六官”設定的。唐代將六部之名定為吏、戶、禮、兵、刑、工,作為中央官制的主體,為後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歷朝修訂典制,如唐《開元六典》、宋《開寶通禮》、明《大明集禮》等,也都是以《周禮》為藍本,斟酌損益而成。

    文化思想

    從後世影響上來看,西周以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的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統治思想的核心。當然在其後的時代,禮的適用範圍和功能發生移轉,從西周之時主要作為政治權力分配功能的原則,到漢代以後轉變為社會生活層面秩序塑造和維持的機制,但禮的基本原則,親親、尊尊、長長和男女有別,並未發生改變,反而得到鞏固和強化同時,西周意識形態奠定中國古代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格局。

    綜上所看,《周禮》反應出的政治思想與文化思想與儒家思想不謀而合,這也就是為何孔子對其推崇備至的原因。

  • 6 # 狐魯魯

    《周禮》是強調封建等級制度,維護分封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最終目的是維護統治。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戰亂紛紛。現實的殘酷,使他更加崇拜周公,希望用《周禮》恢復禮樂制度。

  • 7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公元前388年,流亡十二年之久的西方大哲柏拉圖,終於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故國雅典。然而此時的雅典早已物是人非,輝煌不再。他懷著對政治的深深失望,創辦了阿卡德米學園,並在那裡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國》,書中藉由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描繪了一個由哲學王所統治的完美城邦。

    無獨有偶,幾乎就在同時,在遙遠東方的黃河流域,同樣誕生了一部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經典——《周禮》。只不過它命運不濟,長久默默無聞,直到兩百餘年之後,才真正為世所知。

    《周禮》,一部東方人的《理想國》

    《周禮》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書,《周禮》舊題《周官》,全書完整記載理想中的王朝職官制度,結構體大思精,內容宏纖畢貫,讀罷每每令人浩嘆。但此書的真偽及其成書年代問題,卻是聚訟不決、莫衷一是的著名學術公案,至今不能定於一說,堪稱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部奇書。

    《周禮》是我國經典古籍十三經之一,為三禮之首,其相關的學術問題歷來備受學者爭議。可以說是一部透過官制體系展示治國理想的皇皇大典,體例獨特,結構奇巧,體大思精,宏纖畢貫,堪稱前無古人、後啟來者之作。涉及古代官制、禮制、軍制、田制、稅制等國家重要政治制度,為中國西漢末以來歷代國家機構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參照體系。

    周禮文化的主要內容

    什麼是周禮文化?周禮文化是一種以“天”為精神信仰,以“德”為價值原則;以“禮、孝、和”為倫理觀念,以“民”為立國之本,以“法”為治國之根,以“和”為社會行動準則的完整而協調的古代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保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

    周禮文化是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國之道。一方面要求統治者明德尚禮、廉潔守法,採用儒法相容、德主刑輔的執政方針,透過勤政與科學管理讓百姓安居樂業;另一方面要求國人尊禮儀、重道義、守規矩、講誠信、知廉恥、崇孝道,維持君臣、父子、婦道等生活規則。

    有專家說,《周禮》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憲法;《周禮》是周公訂的,周朝後代的子孫,如果完全根據這個法去做的話,不會亡國,制度太完美了。

    周禮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以禮立序、以樂致和、以人為本、以德治國、自強不息、忠誠無私、舉賢任能、禮讓為先、尊老愛幼等等。

    周禮文化主要有如下核心內涵:

    1、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從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周的先祖數代都有很好的德行和政聲,他們發展農業,教民稼穡,改進技術,弘揚周禮,倡導德政,推進教化,以至於天下歸心。周人的興起、周朝的建立及發展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

    2、忠誠無私的高潔品質

    3、以人為本的社會準則

    提出了“安民、息民、康民、保民、裕民”,“敬德保民”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這些思想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以人為本”社會和諧的源頭所在。

    4、舉賢任能的用人之道

    5、禮讓為先的道德風範

    《周禮》中確定了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基本結構,將“禮”劃分為五類,稱為“五禮”。

    吉禮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禮儀活動。如郊天、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廟、祭先代帝王、祀孔子等。歷代興革不一,但極為統治階級所重視。  

    凶禮指用於弔慰家國憂患方面的禮儀活動。包括喪葬禮、荒禮、吊禮、恤禮等。後多特指喪葬、持服、諡號等禮儀。

    軍禮即國家有關軍事方面的禮儀活動。如《周禮》所舉大師(召集和整頓軍隊)、大均(校正戶口,調節賦徵)、大田(檢閱車馬人眾,親行田獵)、大役(因建築城邑徵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溝渠),以及《開元禮》的告太廟、命將、出師、宣露布、大射、馬祭等。

    賓禮即邦國間的外交往來及接待賓客的禮儀活動。如天子受諸侯朝見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天子遣使迎勞諸侯、天子受諸侯國使者表幣貢物、宴諸侯或諸侯使者。此外,內個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見禮儀,也屬賓禮。、 

    嘉禮即國傢俱有喜慶意義及一部分用於親近人際關係、聯絡感情的禮儀活動。如君主登基、冊皇太子、策拜王侯、節日受朝賀、天子納后妃、太子納妃、公侯大夫士婚禮、冠笄禮、宴饗、鄉飲酒等。有時特指婚禮。

    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係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弔、慰問、撫卹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

    孔子為何最推崇周禮

    古人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古代華夏族正是以豐富的禮儀文化而受到周邊其他民族的讚譽。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禮儀學專家,他把“禮”作為治國安邦的基礎。他主張“為國以禮”,“克己復禮”,並積極倡導人們“約之以禮”,做“文質彬彬”的君子。

    1、西周之禮足

    在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認為周禮較夏、殷之禮都要完備。他曾說過:“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春秋晚期時,杞、宋之國都只分別儲存了部分夏、殷之禮,要尋找夏、殷之禮的結合,尋禮之完備處,孔子看到了周禮,所以他又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2、周禮創始地影響

    在魯國,作為宋國移民的孔子推崇周禮,也與其所處的現實國度有關。魯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分封地,而周公又是周禮法制的創立者,孔子從小出生在魯國,深受魯國周禮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推崇周禮。

    3、大社會背景影響

    春秋晚期,諸侯先後爭霸,原有的社會秩序陷入混亂,社會處於大變革中,出現了“禮崩樂壞”的現象,有的卿大夫代諸侯執政,有計程車代諸侯執政,更有甚者家臣執行國令,各種僭越之禮紛紛上演,如孔子提到了魯國大夫季孫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僭越之舉。要知道八佾舞是天子才可享有的,作為一個大夫原只能配四佾舞,可見,當時社會秩序之混亂,引起了孔子強烈的不滿。

    加之,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給社會道德的發展帶來了衝擊,義利衝突迫使思想者重審或提出可以維護社會秩序之思想,孔子想要以仁愛以去貪止暴,周禮中的“敬德保民”與孔子思想不謀而合,故而尤重周禮。

    4、孔子出身

    孔子為其母與父野合而生,在家排行老二,無法繼承父親士之貴族地位,更不能得知其父死死後所藏之地,孔子為完成母親的遺願,將母與父合葬,有一段時間耿耿於懷,惟周禮中的葬禮才可表達其為父與母盡哀之名正言順。

    我們擁有文化自信了嗎

    今天西方已經感受到很大的衝擊,遭遇到很大的困難,他們現在在思惟、在研究中國的東西。美國幾乎每一個大學都有漢學中心,他們認真在研究中國古老傳統的東西、研究印度古老的東西,希望在這裡面找到一些,可以挽救現在社會的這些理論、原則。

    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氣。我們的文化應當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蘊的,兼取西方文化之長處的新時代文化。

    參考文獻:

    思無,孔子推崇周禮的背後

  • 8 # 淼於子

    《周禮》-管制禮法匯粹、名物典章之全書

    《周禮》又名《周官》、《周官經》,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之一,為周代職官禮法、物名制度彙編。中國古代社會所設定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其職權劃分、官職職能等,就是由周禮模式脫胎出來的。名物制度也多源於周禮。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記

    《周禮》

    中國周代後期根據周王朝系統曾有過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設官分職的書。漢代原稱《周官》,又稱《周官經》。西漢末劉歆始稱《周禮》。全書6篇,分載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稱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宮中事項,有屬官63;地官司徒,稱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內人民教養,有屬官78;春官宗伯,稱為禮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屬官70;夏官司馬,稱為政官,管理軍制、步騎、兵甲、交通及各方諸侯有關事項,有屬官69;秋官司寇,稱為刑官,管理刑獄、司法政務,兼掌禮賓等,有屬官66;冬官司空,稱為事官,管理工程建設兼及溝洫、土地、水利等,這一部分在漢代發現時已缺,當時取《考工記》抵充,有屬官30。舊時常約言共有官360,實為376,每一官職皆有不少屬員,合計數萬人。《周禮》以官制的職掌聯絡各種制度,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組織民戶,廣徵貢賦,充實府庫,為治理統一的大國提供設計藍圖。這部書原是先秦舊籍。鄭玄以為該書“乃周公致太平之跡”,遂被認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於世。唐賈公彥撰《周禮義疏》42卷,至宋時與鄭注合刻為《周禮註疏》。清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徵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 9 # 寒夜吹笛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於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於《史記·封禪書》 。《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採,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制度規範正當性的根據,是仁愛精神,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博愛精神。 儒家“仁愛”觀念包括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差等之愛;一體之仁。只談差等之愛,最終會邏輯地導向楊朱的“唯我”,即不再是儒家;只談一體之仁,最終會邏輯地導向墨翟的“兼愛”,也不再是儒家。儒家的“仁愛”觀念,既承認“愛有差等”的生活實情,又透過“推擴”的功夫,超越這種差等之愛,走向“一視同仁”。所謂“推擴”,就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乃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上》)。這也就是所謂“博愛”,即韓愈所說的“博愛之謂仁”(《原道》)。此乃制度規範之正當性的根據所在。從差等之愛方面看,兄弟情誼只是儒家倡導的“五倫”情感之一而已,既不能設想對父母的愛等同於對兄弟的愛,也不能設想對禽獸的愛等同於對兄弟的愛;從一體之仁方面看,儒家的博愛不是一種空洞的口號,而是具有充實內容的實質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既承認差等之愛的生活實情,又強調超越了這種差等之愛的一視同仁。《周禮》的制度設計,體現著儒家的博愛精神。如:保息制度:“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地官·大司徒》)鄭注:“保息,謂安之使蕃息也。” 政治制度《周禮》一書含有豐富的治國思想,《天官》概括為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等十大法則,並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敘官中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詳密嚴謹,宏纖畢貫,對於提升後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 政治制度方面,從隋朝開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的“六官”設定的。唐代將六部之名定為吏、戶、禮、兵、刑、工,作為中央官制的主體,為後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歷朝修訂典制,如唐《開元六典》、宋《開寶通禮》、明《大明集禮》等,也都是以《周禮》為藍本,斟酌損益而成。 文化思想從後世影響上來看,西周以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的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統治思想的核心。當然在其後的時代,禮的適用範圍和功能發生移轉,從西周之時主要作為政治權力分配功能的原則,到漢代以後轉變為社會生活層面秩序塑造和維持的機制,但禮的基本原則,親親、尊尊、長長和男女有別,並未發生改變,反而得到鞏固和強化。同時,西周意識形態奠定中國古代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格局。 城市建設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有很多著名的大都城在城市佈局上都體現了《周禮》的禮制思想,“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都城格局,成為歷代帝王嚮往的楷模。中國封建社會盛期,最具有典範代表的都城——隋唐長安城,整個城市的佈局嚴整、統一,充分體現出周代王城的佈局特點。明清北京城,在格局上恢復了傳統的宗法禮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還仿照《周禮》,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形成今日的佈局。朝鮮的漢城,同樣有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禮》建都的典範。

  • 10 # 慕容閒話

    喜歡國學的人大多都知道孔子他老人家對周禮推崇備至,但這一點卻飽受許多人士詬病,將此作為孔子和儒家迂腐頑固、開歷史倒車的罪證。同時,也有無數挺傳統文化的人力挺孔子,認為春秋時代爾虞我詐,周朝比之更加淳樸,當然值得讚揚。二者孰是孰非?

    其實,這兩種觀點,前者狹隘,後者迷信,都不足取。要真正瞭解孔子的思想,最好還是要了解一下他當時所處的時代。

    商朝是一個非常崇尚鬼神的朝代,人們崇拜著一位一元神叫做“帝”,認為“帝”是世間萬物的絕對主宰,許多事情都需要透過占卜祭祀等方式來向“帝”請示。因此,與這位神打交道的神職人員——巫、祝、史等就掌握著極高的權力與話語權,可以任意剝奪人們的生死,人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工具而已,人的生命在絕對主宰“帝”的面前一文不值。這種鬼神文化的遺風其實到了戰國初期都還存在,西門豹治鄴城中處理的“河伯娶妻”就是這種文化,一個幻想的“河伯”就害死了多少少女。

    而徹底埋葬這種鬼神政權的,正是周朝。周朝打破了“帝”的絕對主宰,提出了“天命靡常”的觀點,並且提出了“天德”的概念來替換“帝”。這樣一來,原本是絕對外求一個“神”的思維文化,就被拉回到了人自己身上,使我們的文化從神本文明進入了人本文明,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詩經·大雅·文王》中,說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便是對此十分有力的讚美。若不是周朝打破了“神”對於中國人的桎梏,春秋時代就不可能出現那樣舉世矚目的百家爭鳴。

    也正因如此,孔子對周禮推崇備至。試想想,自己之前的一個朝代,是鬼神文化的末期,而周朝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作為明眼人,孔子能不讚嘆嗎?這就好像現在很多人都很讚賞改革開放一樣,而當時周商之間的這種轉變更是巨大,孔子能不讚嘆嗎?

  • 11 # 朱家堂

    究孔子,我們會發現孔子非常推崇“禮”。在《論語》中“禮”出現的次數非常多,達七十四次。當然孔子所推崇的“禮”主要是指的周禮。孔子研究了歷代禮制,認為西周的禮制是最完美的,因此他崇拜和讚美周禮,並得出了“吾從周”的結論。面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形勢,孔子決心以重建文武周公的事業為己任,提出“克己復禮”主張,並在言行上達到了對周禮的超越。下面就孔子為何推崇周禮及如何對周禮進行超越加以論述。

    一、貴族家世影響下的崇“禮”思想古代文學理論中有“知人論世”說,那麼認識孔子及其為什麼推崇“禮”,就必須瞭解其家世。家世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對一個人的思想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概括孔子的家世,那就是顯赫與沒落。這顯赫的家世可以追述到殷周交替之際。“周武王滅殷,將殷朝末代君主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封於宋,成了宋國的第一代君主。他的嫡傳後代弗父何(孔子第七代祖)把本應由他繼承的國君之位,禮讓於其弟,從此美名傳四方。弗父何的曾孫正考父(孔子第七代祖),輔佐過宋國三朝君主,以謙恭簡樸和熟悉古文獻而被時人稱譽。相傳《詩經》裡的《商頌》就是他追念殷商祖先所作的史詩。正考夫的兒子孔父嘉(孔子第六代組)在宋國貴族的內訌中被殺,其後代為避禍而逃難到魯國,以孔為姓氏。從此,這貴族家世如日薄西山,漸趨沒落了。”

  • 12 # 君約

    《周禮》為西周時期周公旦所著。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曾輔佐武王伐紂。

    《周禮》總結下來其實就是--各司其職。

    透過設定官職,將一個國家的所有大小事務,事無鉅細的分派下來,各自盡到自己的職責,就自然國泰民安,少生事端。

    好比給出一套程式,正常運轉起來後,就不再需要多餘的人為干預了。治國就該如此簡單。

    孔子仁善,民本思想的目的不就是想要這種結果嗎。

  • 13 # 茶小寳

    禮是國家制度,是國家人民遵守的基本規則,而春秋各國都已經把制度丟到一邊,無視天子的作用,擅自發動戰爭擴張領土,給人民造成巨大的災難。因此孔子堅持恢復周禮,重新建立國家的秩序和規則。

  • 14 # 亦有所思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

    提主這個問題的你是天子,準備回答這個問題的我是大臣。

    那麼當你向我提問的時候,必須要佩戴一塊白色的玉佩,並且必須用黑色的布條繫上。而當我準備提交答案時,必須佩戴石黑色的玉佩,並且必須用大紅色的布帶繫上。

    當你坐在屋子裡的時候,我要進去向你彙報,走進屋時必須要讓我身上的玉佩發出聲音。以表示我就要進來了,也請你端正態度,或者暫時停下一些少兒不宜的動作。

    當然最為著名的就是舞蹈團隊,普天之下,只有你可以組建六十四人編織的歌舞團隊,做為我,不論立了多大功勞,哪怕是救了全國百姓包括您,對不起,我頂天能組建四十八人編制的舞蹈。如果我一不小心偶然也弄了一隻六十四人的舞蹈團隊,對不起,我相當於大不敬,離造反不遠了。杜子美在《贈花卿》一詩中就曾巧妙地用這個規則來諷刺別人。

    這就是周禮的核心!

    按現代觀點來看,周禮可以分為兩個極端屬性

    1、社會制度,等級制度,

    2、官場規則,特權規則。

    規則是用來遵守並且捍衛的,而不是用來打破或違反的。

    這句話並無不妥,然而問題就出現在這個規則違背了人性,所有違揹人性的規章制度要麼會被淘汰,要麼會被利用。

    如果我是天子,那麼今生今世都是皇帝,殺人放火,姦淫擄拐,橫徵暴斂,也是皇帝!所有人必須服眾我,服務我,尊重我,愛戴我。

    如果我是大臣,那麼不論我多麼受人愛戴,濟世安邦,抵禦外敵,恪守道德,是最適合治理國家的人,對不起,我不可以殺掉那個王八蛋級別的天子。

    如果我是百姓,對不起,我沒有資格戴玉器,也沒有資料聽琴聲,更沒有資格住高一點的房子,而且快死的時候也不能換一張像樣的竹蓆。因為漂亮一點的席子是官員專用的。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官場明規則或潛規則的源頭都是周禮,中國人思想中的特權意識的祖宗都是周禮。

    由於孔子對周禮的瘋狂推崇,導致“拼命維護特權”成為中國人奴家思想的代表元素,並且被魯迅先生所痛恨!

    你不過是有一個好爹,就可以坐享其成

    憑什麼?

    我付出努力,汗水和鮮血,也想享受一下

    有何不可?

    所以,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東西越來越遭人罵,遭人恨,不是沒有原因的!

  • 15 # 味哎兒

    周禮,被後人繁雜化解釋了,甚至歪解成鍾嗚鼎食的奢華了。

    實際上,周禮限制公務人員最高消費的限度,超過限度就犯僭越罪了。這是剛有公務人員用稅收撥付報酬的立規矩,限制過量消耗稅收法律典章。

    從而,天子用六匹白馬拉的車,祀祭用九鼎等器皿,以下各級官員遞減。包括棺木用桕松槐榆楊等木材在內。

    各不同級的人遵照自用材質物數的限量行事,稱禮,而不稱法律。在民間稱為禮數。

    禮數,在國與國交往時,現稱接待規格。但民眾以來往對等為禮數。民俗上又稍不同,送的禮品,被贈人須還一半為禮數。即你這樣來,我這樣往的規矩為禮數。

    有來有往是為禮,有來無往非禮也。

    所以對等來往就是禮,而禮有規格的禮數的,否則無依據了。這個依據至今仍是周朝定下的各級人用不同材質及數量器物數量的。

    現在老百姓的隨主家:共餐.便飯.小菜招待.大菜接待.硬菜奉上.宴席.酒席.酒宴.大宴.豪宴。這是示熱情程度的表示。

    人與人之間交往用禮,比用法律好得多。

    所以禮講和氣,法律結仇。

    相對以和氣,比相對以恨怨好得多。

    因此,中國老百姓有糾紛願講和,怕打官司的。

    周禮主要是中國最早寫記下的禮數規格制式,在禮數條件下,才可進行禮儀與禮貌,否則空中樓閣無根基了。

    這就是人群的規範,啥人用啥材質及數量,規定清楚就不亂,更不浪費了。

    春秋戰國無義戰,是搶他人群地盤的掠拼戰爭,王紛紛湧現,都用王規格,民受苦難了。

    自此中國陷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分分合合狀態。實為多王與一王狀態。

    現在可用企事業內老闆數量體現,一個大老闆的總比五個大小老闆的費用低很多的。

    現在的現實裡呈:

    獎勵,禮待,懲罰。三態控人群的。實際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事實上分配式的決定是最大的禮遇形式。莫再把下級對上司敬禮,當禮了。敬禮以示尊敬,與待遇貼近,但概念上兩碼事,莫再弄混了。

  • 16 # 一老沈一

    “《周禮》都講什麼,孔子對《周禮》為什麼這麼推崇?”

    不好意思,需要澄清一下,孔子推崇的“周禮”,不帶書名號。就是說,他推崇的,是“西周的禮制”,而不是流傳至今的那本《周禮》。

    這從現代版的《史記.孔子世家》便可以看出來。太史公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詩經》《尚書》加書名號,“禮”“樂”則不加。現代學者如此“句讀”,一定有其道理——在孔子那時候,《詩》《書》有其“經書”,而“禮”“樂”沒有。就是說,《周禮》不可能是孔子之前的著作。

    還可以作為證明的是,《周禮》這部書,先秦時,並不見引證於諸子典籍。

    儘管有人說,《周禮》為周公所作,但更多的人贊成,這部書成書於漢代。

    當然,其中記錄了周代的“官制”。《周禮》,被認為是由春秋時期逐漸成書的《周官》而來。

    《周禮》,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部分。對周代官職設定、職數、職責、許可權等等,講的非常細緻。後來,《冬官》部分佚失,有人將《考工記》加了進去。

    《周禮》,記錄了珍貴的歷史資料。《考工記》講的基本是工匠,亦十分精彩。

    唐代,《周禮》始被立於官學,為《九經》之一。至開成年間,《九經》擴為《十二經》。宋代,又加《孟子》,遂成儒學《十三經》。

    孔子推崇的不是《周禮》,是不是《禮記》呢?

    也不是。

    《禮記》,成書於西漢。戴德編《禮記》,收文八十五篇,亦稱《大戴禮》或《大戴記》;他的從兄之子戴聖,刪減為四十九篇,稱《小戴禮》或《小戴記》。

    《禮記》,也記載了先秦很多珍貴史料,但為後編之書當無問題。

    最重要的證據,就是班固的《漢書》一個字也沒提到過《大戴禮》和《小戴禮》。《漢書》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將先秦包括西漢幾乎所有能蒐羅到的古籍,哪怕是殘篇,全部收入其中。關於“禮”,《漢書》收錄了十三篇,是不同傳承學派對《士禮》的闡述——那個時候,“經學”講傳承,不同派別,解讀就很可能不同。比如《論語》,即有《魯論》和《齊論》之區別。

    這說明,早《漢書》作者班固約百年的大小戴,他們的著作,尚屬於《士禮》的“讀書筆記”或“學習心得”,或許與“經學”同時向下傳承,但並沒有獨立出來,也未成為“經學”。

    西漢,已將《士禮》立為學官,是“五經博士”之一,共有三家學說得到漢朝廷的認可。這裡面,不包括《禮記》。

    孔子推崇的“周禮”,有沒有那部書有所記載?

    有。

    這就是從東晉被稱為《儀禮》的那一部儒學著作。

    《儀禮》,在漢代偶爾被稱作《禮記》,但更多的,就是前面說到的《士禮》。

    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說——

    “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

    這是說,現在很多儒生常說到《禮經》,而魯郡人高堂生的見解最接近本義。孔子在世的時候,關於“禮”的經書已經很不完備了,到了秦始皇焚書,各種書籍散失更多。現在,只有《士禮》尚存,高堂生能夠講解。

    《儀禮》的前身是《士禮》。《儀禮》共十七篇。實際上,第十三篇是第十二篇的下篇;第十七篇是第十六篇的下篇。

    這樣,《儀禮》中,記載的“西周禮制”共十五種,具體篇目附後。

    西周,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其建立了嚴密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有兩個重要的制度支撐——一是分封制;二是周密嚴格、等級森嚴的禮制。

    因此,“西周禮制”不可能僅僅是《儀禮》中保留下來的十五種。

    《禮記》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這不一定就是準確數字,但“禮”數很多是肯定的。

    前面說到,《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許多學者贊成,孔子教授“周禮”的課本,就是《士禮》或稱《儀禮》的初本。

    但是第一,當年孔子的教材一定比現在的《儀禮》內容多很多;第二,孔子教材中的“儀禮”一定很細密繁瑣。《史記.孔子世家》載,晏嬰批評孔子說:“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

    “西周禮制”,本就等級分明、內容繁瑣。比如,天子六駕,只有周天子可以乘坐六匹馬拉的車;天子、諸侯、大夫的城池大小有明確的規定;宴會用什麼餐具、上什麼菜、表演什麼歌舞,不同等級有不同的規定;葬禮規模大小、喪服怎麼穿、舉行哪些儀式,天子、諸侯、大夫等等也有不同規格。

    等等等等。

    孔子很可能把原來就很繁瑣的“周禮”,搞得更復雜了。

    孔子為何推崇“周禮”?

    因為,“禮制”,是西周施行統治的重要工具。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衰微,諸侯壯大,“西周禮制”已經禮崩樂壞了。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克己復禮”,恢復、強大西周的政治制度。所以,他必然就從“禮”入手了。

    《論語》中,所佔篇幅最多的,就是孔子關於“禮”的論述,僅“禮”字,就說到了七十二次,還不包括沒用這個字但說的是“禮”的內容和事情。

    他在《論語.八佾》中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了夏商兩代,有多麼豐富多彩呀!我遵從周朝的禮制。”

    在《論語.八佾》中,孔子對魯國正卿季孫氏用周天子才能用的六十四人的舞蹈表演,很是憤憤然,他說,如果這樣的事情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容忍呢!

    也是在《論語.八佾》中,他還說,魯國的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都在自家廟堂裡以《雍》祭祀,這是天子主祭、諸侯助祭才能用的,你們怎麼配的上!

    不過,“形勢比人強”,時代總要進步,孔子的“克己復禮”理想比較難於實現。

    於是,他很感慨,在《論語.公冶長》中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我的主張不能實現,大概要乘著木排漂流海外了。

    附:

    《儀禮》篇目——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飲酒禮第四;鄉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第十七。

  • 17 # 滄浪貓

    問題有誤。

    《周禮》是本書,原名《周官》,是談官制的書。不知其作者和最早的流傳過程。西漢末期,劉歆奉旨入秘府校對編列皇家藏書,發現這部由民間獻上來的、用古文(戰國文字)書寫的文獻。讀後發現同經學博士所傳大不相同,談官制十分詳實完備。劉歆認為這是西周時周公旦”致太平之作“,因傳說周公制禮做樂,遂為之改名為《周禮》。但今天的學者較為一致的看法,這部書來源複雜,有周時舊制,有春秋印跡,也有戰國變法的成就。既有儒家氣象,也有法家味道。所以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中晚期。也就是說,這是一部和孔子並無直接關聯的書。

    而孔子論次詩書,修起禮樂,編成六部教材。其中的禮,也就是漢代儒家五經中的禮經,在當時稱為《士禮》,後改稱《儀禮》。這才是孔子所說的周禮。

    劉歆在皇家圖書館發現《周禮》後,大力推動立為博士官加以研究推廣。但遭受嚴厲打擊。直到王莽篡位,劉歆為之謀,《周禮》成為王莽託古改制的政策藍圖。《周禮》之學才成為顯學流傳於世,即便東漢再度被廢除博士官資格,但《周禮》的流傳已經難以遏制。至鄭玄會通三禮,《周禮》列入儒家經典成為難以改變的事實……

  • 18 # 素雅凝輝

    一一《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透過收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各國制度,添附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進行增減排比而成的彙編。古文經學家認為是周公所作,也有人指為西漢末年劉歆所偽造。

    一一全書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最後一篇《冬官司空》早佚,漢時補以《考工記》。

    一一書中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由戰國時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國的官制為基礎,並根據儒家的政治理論,設計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為全書的主要內容。書中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曆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涉及到社會所有方面。所記載的禮儀的體系最為系統。即有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儀制度等具體規範,也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各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

    一一《周禮》對官員、百姓、採用儒法相容,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對百官的管理也相當嚴密細緻,尤其是府庫財物的措施,相互制約,避免流失,有一套高超的管理細則。

    一一《周禮》作為一部治國綱領,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歷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書中有許多可以借鑑的制度為我所用。可以說,《周禮》展示了一個完善的國家典制,管理國中的一切都有章可循,井然有序,所以《周禮》成為儒家的輝煌大典之一。

    一一孔子從小深受禮樂文化薰陶,既使面對週末王綱解紐們現實,他仍然是頂禮膜拜。並順承和發揮了禮樂宗法的思想。他曾講:“鬱郁乎文哉!吾從周。”這表明孔子不僅將禮樂文化視為古代傳統,更重要的是將周禮視為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存在,並給以肯定價值上的傾斜,從維護周禮的角度出發,孔子將周禮作為提升古文明的基本點,因此他又提出“仁”的概念,認為“仁”是做人的根本,若是“人而不仁”則無法維護禮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

    一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優秀的精華的傳統文化還是應該汲取,與時俱進,熔鑄為燦爛的,具有無限生機的華夏文化,就會實現偉大民族復興之中國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圍棋就規則來說為什麼很多人難以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