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無間道
-
2 # 心幫主
不但不過分,還很英明。因為孩子身邊如果總是不和諧的聲音,久而久之,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父母家庭不和睦,他們必然心不靜,常常處於負性情緒中,而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
處於負性情緒中的人,是無法心平氣和對待孩子的,常常會把氣撒到孩子身上。
孩子很容易成為大人的情緒垃圾桶。
並且大人自己情緒不好,也沒心思用心帶孩子,對孩子的問題常常回避,或者短平快地處理,不會考慮給孩子帶來什麼長遠的不良影響。
所以,孩子能自己帶就自己帶,不要交給家庭不和睦的父母帶。
-
3 # 好說歹說
孩子的爺爺奶奶要幫忙帶孫子,用心可敬。但從有利於孩子的教育考慮,儘可能由爸爸媽媽親自帶大最好。如果老兩口本就不和睦,還經常吵鬧,更應該拒絕。家庭中經常爭吵,會驚嚇孩子;待孩子較大時,還會使孩子形成雙重性格,對孩子身心健康非常有害——必須堅決拒絕。
-
4 # 民間歌手現場發揮快板
家庭不合並不代表那個女人不好,有時候是男人有幾個臭錢了就佐,出去找小三,所以老婆就容不下只好吵架聖旨離婚,我的看法是不應該拒絕
-
5 # 熙陽拾月
首先身為寶媽會跟你的觀點一樣,是堅決拒絕。都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在治癒童年。可見幸福的童年對寶Bora說多麼的重要。
我們不能保證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能達到怎樣的人生高度,但最起碼能給與他溫暖的家庭環境,給與他完整的愛,好的家庭環境才能養出樂觀開朗懂得感恩的孩子。
-
6 # 寧老師說
你這個拒絕是正確的。不過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培養孩子,最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什麼叫好的環境?不是指的別墅洋房,不是指滿屋子的西洋傢俱和紅木傢俱。也不是指的有4個衛生間。
這個環境指的是家庭的環境氛圍,這個家庭環境氛圍,比以上的那些都重要。
試想,如果這個家庭,每天爭吵不斷,火藥味極濃,不知道誰就隨時會掀桌子摔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天都會提心吊膽,內心恐懼。還要看大人的臉色,決定自己應該對吵架的哪一方,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再試想,老人們爭吵不斷,還能有什麼心情照料孩子?還能有多少心思來研究怎麼樣帶好孩子?他們根本就沒有心情了。
所以我認為你的拒絕,非常對。能帶還是自己帶吧。用心照料孩子,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
-
7 # 哈哈育兒
不過分。
我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這種人,我從沒有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過分的。
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就經常吵架,有時吵架的點就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每次吵架,我們都躲起來,家裡的氣氛也會降到冰點。
等我們上小學了,他們的吵架並沒有停止,吵架的內容也從家裡的小事轉移到我們身上。尤其是媽媽,每次跟爸爸吵完架後都會對我們說:要不是因為你們,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
聽著沒有什麼問題,但長時間的洗腦,給我們的感覺是:媽媽的不幸福婚姻,這個家庭的不和睦,都是因為我們。
而我們什麼都不懂,覺得是不是自己做的好點,爸爸媽媽就不會再吵架,媽媽也不會離開這個家庭。要知道,對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就怕自己被拋棄,是恐懼的。
結果就是我們三個孩子都形成了一樣的性格、膽小、敏感、不信任周圍的人,同時還是討好型人格。
有時候即使不是自己的錯,都會無意識覺得是自己造成的,然後耿耿於懷。
現在我們三都已成家,父母還在一起,但還是經常吵架,只不過現在爸爸變成了有利的一方,他時常會給我們打電話,一遍一遍說我媽的不好,然後企圖讓我們跟他站一條戰線去指責我媽。
但我們不想參與他們的鬥爭,不管誰贏了,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曾想,是不是我們長大了,生活好了,他們就不會再吵架。或者他們在一起這麼多年了,等他們都老了,也不會再吵架了。但我們還是太天真了。
性格這東西,一旦形成,又不會自我反思,不會自我成長,那幾乎一輩子都是這樣的。家和萬事興在我家是不存在的。
我還沒有懷孕的時候,媽媽就說,你們趕緊要孩子,有了孩子我去幫你們帶。我說我自己可以帶。
但她並沒有放棄,每次回家,都會說誰誰誰都去城裡幫女兒帶孩子去了,有時我會沉默,有時會簡單說幾句迴避。
在我的內心深處,我覺得自己並沒有被父母教育好,我現在沒有過成父母輩那樣,只不過是自己一直在掙扎,一直在自愈。我不敢想象,媽媽幫我帶孩子,會帶成什麼樣。
她現在已經50多了,我已不再期待她會做出什麼改變。
同時,我也害怕跟媽媽獨處,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意見不合,但我媽的處事方法是,一言不合就開始哭。
我害怕她哭,一個是為了她的身體,一個是這麼多年我已經受夠了這種道德綁架。
所以無亂如何,我是不會讓媽媽給我帶孩子的,這麼多年的學習,我已經掌握了部分心理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我想用科學的方法來帶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不要帶有我身上不好的秉性。
而媽媽那邊,她都沒有處理好跟爸爸的關係,也沒有處理好跟我們的親子關係,怎麼能處理好自己跟孫子/孫女的關係。
孩子是帶給我們希望和未來的,我們希望孩子成什麼樣,就先努力學習,自己變好了,孩子自然能帶好。
-
8 # longsuixin
有的父母確實並不適合帶孩子,總對著孩子大喊小叫的,並且兩口子之間,也會經常大吵大鬧的,確實不能適合於帶孩子成長。
如果你的父母也是那個樣子的,那麼很悲慘,在成長過程中,你的成長就是非常可憐的,你在童年 時,接受 了太多的悲傷的回憶。
我以前有個朋友,她的父母常常是不管任何情況,想吵就吵,也不管有沒有外人,常常吵得亂七八糟的,那個朋友 有個特點,就是從來不讓自己的朋友到自己家去,避免丟人。
所以成年之後,有了選擇權,就不會再讓自己的孩子陷入那個漩渦了。還是自己帶吧!
回覆列表
很榮幸回答此問題。很坦白地說,談不上過分。需要大膽拒絕,細心溝通!畢竟,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
1.大膽拒絕。
如果家庭不和睦,一定會將這種不好的氛圍影響到孩子的身上。要知道,原生態的家庭環境中的一切,將會對孩子的一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很多孩子童年的陰影會促使其負面的原始性格形成,進而害其一生。而對於不和睦的環境,其負面指數是不言而喻的。它可能會導致孩子內向、暴躁、膽小、自私等等……基於此,為了孩子,應大膽拒絕。
2.細心溝通
拒絕之後,難免會有誤會。接下來,消除與父母間的誤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這些需要細心地與父母進行溝通。首先,建議可以開門見山地告訴父母,孩子需要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氛圍,自己想挑起這個重任,用心去創造環境把孩子帶好。而作為隔代撫養,會存在許多弊端,包括飲食習慣、營養常識、知識輔導、親子教育等等各方面都是沒有自己帶合適的,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也是符合幼兒教育觀的。其次,可以暖心地告訴父母,想念孩子了隨時可以過來玩,自己也經常會帶孩子去看望你們,也可以經常與父母進行影片連線與娃互動,消除父母心中的孤獨。
總之,以上為我這邊的建議:大膽拒絕,細心溝通。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