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龍考研

    首先,考研和考CPA並不衝突,且見以下細細分解。

    * 考研

    時間:每年的十二月份,對大三學生來說是正好有充足的時間準備的。

    好處:考驗在準備的過程中會彌補數學,英語等(與工作的聯絡程度較大)學科的能力,還培養了自學能力,同時在考研的過程中會讓你經受各種心理壓力,讓你經受考驗,考研的經歷也算是一種修煉吧。考研成功後,對會計學生來說,當研究生的好處是能再多學更多會計理論知識,鞏固你本科沒有學好的知識,深化你的會計思維。如果是專碩的話,還可以在公司做一點實踐工作,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非常利於理解。更現實的好處是,研究生一般會比本科生更具吸引力。

    機會成本:考研的過程會佔用掉實習的時間,考研成功後會少幾年接觸會計實務的時間,然後經驗的積累也可能隨之減少。這一點很多人會不能接受,因為一般會計類的工作很看重的是會計的實務能力,所以他們會不願意用考研的時間取代掉會計的實務學習時間。

    精力:可以說,考研花掉的精力算是較大的。從初試到複試的準備時間來看,一般同學花的時間大概是一年半左右。考研的準備階段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如果題主只是想想,沒有很大的決心的話,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煎熬,容易喪失鬥志。而且如果想考進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就更需要花時間了。

    *考CPA

    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份,對大三學生來說,CPA不能在校的時候考,而且6科不太容易在一年內全部考過,一般會分次在幾年內考完。

    好處:CPA不管是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還是金融類,法學類的專業都是非常有用的。可謂是中國最知名,最具實力的會計類證書了,能拿到CPA真的很不錯了。

    機會成本:CPA可以在大三大四的時候準備,畢業後考。大體來看,準備時間比較自由,可以靈活安排,所以產生的機會成本要看個人當時的選擇。

    精力: CPA會佔用很多學習的時間,各科的知識點會很全,考點很細,考慮的點很多。大三大四的時候準備可能沒有那麼有壓力,可以更集中精力的學習。而畢業後參加工作後再準備,精力會沒那麼足,有時候會力不從心,難以靜下心來學習。

    綜上,會計專業的你考研和考CPA並不會有多大沖突,如果你都想要的話,可以先準備考研,然後考研後再準備CPA。同時小編認為,如果你本科的會計知識學得好,學校知名度也不錯的話,考研的專業可以選其他的專業。因為聽說研究生的會計學習內容會和本科的知識有一定的重複點。重點還是要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不能因為聽別人說好就好,自己要清楚自己適合什麼,該選擇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風風行新菱智M5和寶駿730怎麼選?本人是做建材生意的,老司機們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