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迷心757

    望子成龍是每個做家長的心願,但事與願違的結果讓家長很難接受,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其實家長好多時候是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 2 # 惜春

    望子成龍是就希望在兒女身上,應該是褒義的,但是現在社會大多希望是考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成龍”的途徑有很多,不一定非是學業不可,360行行出狀元,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能取得一定的成就更好,平常心對待,畢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 3 # 假如我能正常點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概是中國父母對孩子的一種特別的期許。每位父母都想自己的兒女能夠有出息,俗話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望子成龍,並沒有不對,行事要有度,過於苛刻嚴厲,只會使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 4 # 霸王賢

    有些是透過打罵來維持的,而這種卻不以給孩子的成長。但有些是給孩子很多好吃的,又給孩子很多好玩的,慣著孩子,這種方法都不行,又要打罵,又要給好吃的,最好平衡一點這樣能望子成龍

  • 5 # 活著7

    望子成龍反成蟲,這是很多父母在高值期望下最後變成失望的現實,父母之心可以理解,天下之大不可能每個兒女都能成龍成鳳,所以現實的結果都令很多天下父母大失所望,健康、平淡、快樂才是真,就像我現在成為一個快樂的小保安,家庭也很幸福!

  • 6 # 美葉

    曾經聽過一個經典故事:

    有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小學老師說:“你的兒子上課時坐不定,可能有多動症,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看。”媽媽回到家,跟孩子說:“今天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上課原來只能坐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媽媽都很羨慕媽媽,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孩子破天荒地自己吃完飯,沒有要求媽媽喂。

    第二次家長會,初中老師說:“這次考試你兒子考了最後一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問題,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看。”回家路上,她哭了。到家後,她對孩子說:“老師說,你雖然考了最後一名,可是進步空間很大,老師相信你細心些就能趕上你的同桌。”說完這句話,媽媽發現兒子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坐姿也端正了。第二天上學,兒子去得比平時要早。

    第三次家長會,高中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本科有點危險。”她忽然有種喜出望外的甜蜜。家長會結束後,她走出校門,發現兒子在門口等她。她摟著兒子的肩膀對兒子說:“老師說你潛力很大,只有努力,考上重點本科的希望很大。”

    高考放榜,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得知訊息後,兒子跑回自己房間大哭,邊哭邊對跟過來的媽媽說:“媽媽,我一直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讓我越走越高……”

    是的,溝通與認同,期待與應驗,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蹟。與孩子的相處,日常溝通的成功與否,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怎樣的溝通才能培養孩子成才?美國羅納德·B·阿德勒與拉塞爾·F·普羅科特合作寫下《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教你如何進行人際溝通。這本書包羅萬有,既探討溝通者本身在溝通中的角色,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發揮的作用,也聚焦溝通者透過語言與非語言線索傳送與接收資訊,強調傾聽的重要性,還提出瞭如何改善溝通氛圍、處理人際衝突的各種方法。其中還有8八專欄、超過100篇引用文章,以及多部熱門影視劇集的分析,既能體現本書的專業,也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職場人士都非常適合。

    羅納德·B·阿德勒,以溝通寫作為專業,著作涵蓋與人際溝通相關的各種領域,另外,他還透過教學幫助職場人士改進人際溝通技巧。拉塞爾·F·普羅科特,北肯塔基大學教授,自1990年與阿德勒在一次溝通研討會相識後,就一起致力於溝通主題的寫作、演講,併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自出版以來,大受歡迎,目前已經修訂再版15次。

    你有沒有總和孩子把天聊死?如果有,更應該好好看了看這本《溝通的藝術》,因為只有溝通順暢,父母才能瞭解孩子心中想法,才能在教育上有的放矢。

    一、重要他人觀念和自我應驗預言:用信任打造你期待的孩子。

    孩子生下來,遺傳了我們一部分性格,但仍然有很多地方像白紙一樣,能被我們塑造。

    “你是誰?你是怎樣的人?”

    如果你是在一個荒島上長大,沒有人跟你說話沒有人跟你玩,你能回答上面的問題嗎?顯然是不能。我們對自我的反映往往是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如果不理解這句話,觀察一下家裡養的寵物狗,你會發現它認為自己是跟主人一樣的,它是把自己當成家庭成員的一分子。

    我們的孩子也是,當他出生後,他觀察身邊周圍的人,學習著,透過別人對待他的方式來評價自己。如果你給予正面的資訊:“你好乖啊!”“多麼懂事的孩子!”孩子就會越來越懂事。如果你給予負面的評價:“”你就不能做點有用的事嗎?“你快讓我發瘋了!”孩子只會越來越沮喪。

    我們常說孩子是最懂得察言觀色,那是因為他們羨慕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瞭解自己,就只能全盤接受這些來自成人們的正面或負面的評價。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有一個或幾個重要他人,影響著我們人生的選擇。

    如同前面所講故事中的兒子,並不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孩子,媽媽的認同與支援,成就了他,媽媽是他這個階段最有正面影響的重要他人,他的成功也可以解釋為一個他人強加的自我應驗預言。

    什麼是自我應驗預言?你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有期待,然後表現出與期待一致的行為,期待的事情發生了,你對期待的事情更有信心了。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相應實驗:研究者到一所小學隨機挑出20%的學生,把學生名單交給老師,告訴老師這些學生的智力有不同尋常的潛能。八個月後,這些名單上的學生在IQ測試中取得了明顯高得多的分數。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老師對這些學生有意無意地態度和言行上發生了轉變,留給他們更多回答問題的時間、更多的反饋和表揚。換句話說,老師期待這些學生有更好的表現,然後給予更多的關注,學生就如老師所願表現得更優秀,老師更相信他們本來就是優秀的人。

    所以,你的“望子成龍”,關鍵是有沒有將你的期待變成信任,傳達給孩子。只有孩子察覺到你的信任,他才會受到正向影響,才會變成你期待的樣子。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評價往往更容易受同齡團體影響,合不合群,合怎樣的群,對他的自我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只有父母對孩子足夠了解,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才能將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走好人生每一個轉折點。

    但跟孩子溝通,你有沒有一開口就把天聊死了?

    二、有效溝通:不把天聊死,才能知道孩子想了什麼做了什麼。

    有效溝通包括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及傾聽。怎樣和孩子聊天而不把天聊死,關鍵在於:用孩子想要被愛的方式去愛孩子。

    很多大孩子的家長喜歡說,孩子小時候跟我很親密,現在一回家就關上房門,還怎麼溝通?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言溝通,首先是溝通氛圍。你喜歡溫馨愉快地聊天還是盤問審查一樣的聊天?毫無疑問,大家都喜歡愉悅的氛圍。如果發出的資訊是肯定的,正向的氛圍就能形成,如果發出的都是不肯定的資訊,溝通的雙方或者一方就開始防衛了,天就被聊死了。

    肯定的資訊包括重視、承認、贊同,不肯定的資訊包括不迴應、插嘴、轉移話題、表裡不一、各說各話等。例如孩子放學回家,一進門就高高興興地對媽媽說:“媽,我回來了,今天我們班搞活動,可好玩了。”結果媽媽一張嘴:“作業做完了嗎?還不趕快去做作業!就顧著玩,在學校都不知道有沒有認真聽課。”這就是典型的轉移話題。或者一家人吃晚飯時,孩子跟爸爸說:“今天看了一場球賽特別精彩……” 結果爸爸和媽媽只顧著吐糟工作上的煩心事,一點都沒理孩子說了什麼,孩子連叫幾聲“爸爸”,爸爸卻不耐煩地說:“沒看見我跟你媽正在說話嗎?”時間長了,孩子還怎麼願意跟父母聊天。

    當孩子願意說話時,父母有迴應的才是溝通。孩子考試考糟了,沮喪灰心時,拍拍他的肩膀或者給一個擁抱表示鼓勵。孩子有了高興事,回來興高采烈地跟你分享,要用眼神交流,用點頭、面部表情等準確迴應,才能鼓勵孩子繼續往下說。一起看電視,孩子看到某個事件,願意發表看法時,用簡短的言論鼓舞他多說一些話。如孩子在學校發生糾紛,可以用提問的方式瞭解事實和細節,瞭解孩子方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期望。

    有時候,父母用自我坦露的方式吐露一些個人資訊,會收到跟孩子溝通的奇效。一個自我坦露行為往往會引發另一個自我坦露行為。如果覺得孩子跟異性朋友交往過密,直接批評教育擔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可以用自我垣露的方法,告訴孩子自己在他那個年齡時的事情和想法,幫助孩子在向你吐露他的想法時感覺更自在一些。父母與孩子的自我坦露對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幫助,對父母而言,父母瞭解了更多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而言,孩子喜歡蘊含道理的故事而不是大道理。

    在一個交流自由、頻繁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具備更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傾聽上更自信,智力上更靈活。習慣共同決策的民主家庭的孩子,更能全面看待一件事情的利弊,選擇更有利的方案。

    但父母應該避免兩種無效的傾聽型別: 防衛性傾聽及埋伏性傾聽。防衛性傾聽的人是認為別人說的話都是在攻擊自己,當父母想了解孩子與朋友參與什麼活動時,如果語氣過於嚴厲,孩子對父母說的話就會出現防衛性傾聽。跟孩子溝通時,如果觀察到孩子是防衛性傾聽的話,停止交流或者變換話題更好。而有些父母特別敏感,跟大孩子聊天時,會認為孩子的提問是挑戰他們的權威。像一隻刺蝟一樣帶著防衛心態跟孩子聊天,當然會把天聊死了。埋伏性傾聽的人會仔細傾聽,然後蒐集資訊,藉此攻擊說話者的言論。有時父母會這樣對孩子,特別是非常氣憤口不擇言的時候。

    很氣憤,不能控制情緒怎麼辦?

    三、管理情緒:讓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裡成長

    你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嗎?情緒失控時是不是特別影響跟孩子的溝通?

    是的,溝通塑造我們的感覺,感覺又塑造了我們的溝通。我們感染身邊人的情緒,就像感染病毒一樣。

    “踢貓效應”就是典型的壞情緒傳染:老闆拓展業務不順暢,把銷售經理大罵一通,經理積了一肚子氣,就把秘書訓斥一番,秘書無可奈何回到家,對著兒子大發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罵,很生氣,就將剛好路過的貓狠狠踢了一腳。這個故事裡,全部人都是輸家,沒有利益獲得者。

    每個人都有不良情緒,適度的憤怒可以刺激你改進不滿意的現狀,但過度憤怒透過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怎樣管理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克服非理性思考。

    首先是辯認那些不良的情緒。透過觀察自己的生理變化,非語言行為來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查詢哪些事件引起了你的反應,注意出現不良情緒的情境。接著記錄想法,記錄那些將激發事件和你的感覺聯絡起來的想法。最後,重新評估你的信念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解釋為什麼是理性的或者是非理性的,如果是非理性的,理性的做法可以是什麼,這樣做了後,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激發事件時,就能理性對待了。例如,每次看到孩子拿著手機不放的情形,你就感到頭腦發熱,心跳加速,手顫抖,忍不住把孩子大罵一通。孩子沉迷於手機這件事,使你感到憤怒,還感到失望和無助。當你把事件記錄下來時,你發現這樣的做法罵孩子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嚴重,對解決沉迷手機這個問題並沒有效果。

    一陣強烈的情緒湧上心頭的瞬間通常不是說出口的最佳時機。盛怒下說的話,平靜下來就會感到後悔,特別是對孩子的話。所以,段子手說,罵孩子前先默唸三遍“自己生的”,也是一個讓情緒緩和的方法。

    然後,學習表達出自己所有的情緒,讓別人瞭解你全部的感受。例如,孩子告訴你跟朋友外出,六點鐘就會回到家。但快九點鐘了,他既沒回家,也沒任何資訊,你胡思亂想擔心他出了什麼意外時,他若無其事地出現在門口,還隨便應付你一個理由。

    這時候,需要使用清晰的資訊處方,用肯定的方法向孩子描述你的想法、感受與需要,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你告訴我六點鐘就會回來,結果快九點了你還沒到家(行為),我非常的擔心和害怕(感覺),我需要一個詳細的解釋(意圖),否則下次我不會允許你再跟這群朋友外出(別人的結果)。”

    有些時候,讓人生氣的不是事件,而是自己對事件的不斷升級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們的情緒往往是我們想法的結果,而不是事件的結果。用重新評估的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想法,更好的管理情緒。

    管理情緒,還可以多回想生活中快樂的事情,培養正面的情緒。就如同一個故事裡說的,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草帽,小女兒賣雨傘,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臉。一位鄰居問她:“老人家,您每天苦著臉愁什麼呢?”老太太說:“唉,下雨時,我擔心大女兒的草帽賣不出去,天氣晴朗了,我又擔心小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你說我能不愁嗎?”鄰居說:“哎呀,你換個方向想啊,下雨了,小女兒的雨傘大家搶著要,天晴了,大女兒的帽子賣得多,哪需要您擔心啊。” 是的,我們不能支配生活中的所有事件,但是有能力重新評估它們。

    每段人際關係都難免衝突,羅納德·B·阿德勒與拉塞爾·F·普羅科特的這本《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告訴我們,無論親子關係、夫妻關係、職場關係,只有學會建設性地處理衝突,才能帶來滿意的互動,避免關係惡化。比起一味強調技巧,尊重而主動的態度更有利於信任關係的建立。父母與年幼孩子多數是面對面溝通,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面對面溝通變得不順暢時,不妨藉助媒介進行溝通,例如電子郵件、微信等功能,媒介溝通的網路抑制解除效應能讓孩子更誠實坦率地表達自我,更自由地抒發感情。同時,網路也是雙刃劍,孩子過於沉迷網路,也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傷害。親子溝通,可以藉助媒介,但最終還應該回到面對面,溝通效果更理想。

    “望子成龍”,是一個永恆而艱難的話題,你努力了且方向正確嗎?

  • 7 # 一凡影音娛樂

    說道望子成龍,可能正好是八零年代可以發表的話題,當年我們也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啊,哈哈!我們爸媽那時候對我們的期望絕對稱得上是望子成龍,其實父母輩的望子成龍就是把他們自己沒有完成的目標寄託在了我們身上而已,他們當年也是承託這他們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至於最後那個真的成了龍,哪個成了蟲不言而喻了!

    八零後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同學,當年上課調皮搗蛋的都成了小老闆,開著小車滿世界跑著自己的業務,學習好的現在找個公司坐在辦公室做個小白領,小藍領!望子成龍可以,我們這一輩不會再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加註在自己孩子身上了!孩子只要努力就行,做一個合格的好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問無所謂,儘自己最大努力就行!加油吧,下一代!

  • 8 # 社會交談

    把期望變成苛刻要求的家長,自己都不是龍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望子成龍的家長,自己都不是龍。

      之前從母親那裡得知,她同事的兩個女兒,在英國意外身亡了。

      我十分震驚,我雖然不認識這一對姐妹,但卻很熟悉她們。

      她們的父母和我母親在同一個單位,用母親的形容來說是單位裡最不起眼的人,不修邊幅,為人木訥,生活境遇也不如普通的工薪家庭。

      他們常說自己沒文化沒本事,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也沒有任何條件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就用老辦法:

      像古代人一樣背書,準沒錯。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都是別人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期望、都是家庭的寄託,就算自己有理想,也被冠以不現實、不合理、沒有用,最終被駁回。

  • 9 # 猛哥愛音樂

    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成功案例有 但很少 家長唯一能給孩子的就是快樂 他快樂父母才會快樂 適當引導一些生活技巧就可以了

  • 10 # 青春無限貓哥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兒女成龍成鳳,但這個還要看父母的家教方法方式,我自己家的小孩基本上是放養,為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一直都帶在身邊,雖然各方面都不是很優秀,但會尊老愛幼,自身獨立,不要求孩子多優秀,只希望以後步入社會能獨立自主就好,大家覺得呢?

  • 11 # 福州禪武

    上幼兒前,我覺得兒子真是聰明,怎麼也要考上清華北大的高材生。

    上了小學,我覺得兒子一般聰明,怎麼也要考上福州一中的好學生。

    上了中學,我覺得兒子能上課不和我吵架,怎麼也要考個高中學校就行了。

    上了高中,我覺得能上一般大學就行,不要沒有工作就行。

    哈哈,人生大都如此。

  • 12 # 西勝哥

    近期看到幾起初高中學生跳樓自殺,有的母親或者父親跟著跳樓的報道,心情很沉重。幾天緩不過勁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寫出一些東西來,喚醒那些只關注孩子成績而忽略孩子心理健康的家長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是誰來可憐天下孩子的心呢?那些如花般燦爛的生命,選擇如些絕決的方式告別人世,心裡有多少不能承受的痛苦?讓他們對這個還未來得及多看看的多彩的世界沒有留戀?你們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看到他們無助無奈的神情沒有?批評完,留意孩子的生無可戀失落灰暗的表情沒有?難道都忘記了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在家長們望子成龍的過程中,一個個焦慮的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情緒失控暴躁,言詞犀利刻薄,完全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學生,有很多家長並沒有上過大學,有的甚至高中都沒有讀,卻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傾盡全力讓孩子完成他們的夙願。你們是不是忘記了龍生龍,鳳生鳳?我們承認有很多父母沒上過大學,但是孩子都上了大學,不能貼標籤說沒上過大學的父母培養不出上大學的孩子。但是這些父母不可能是以強壓管制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的。至少他們不會在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給他們更加嚴厲的苛責。

    我的父母是農民,沒讀過大學。他們特別希望我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他們只是不斷地在我耳邊說這個鄰居的孩子考上了哪所大學,前院的誰誰誰考上了哪所大學,那個村的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有多風光,父母有多自豪,祖墳上冒青煙的,祖墳埋正了。。。。。。你看父母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靠天吃飯,一年風裡雨裡整天和泥土打交道,到頭還是沒點東西,一輩子不會有什麼改變。如果你願意像父母這樣,你就不刻苦努力,你就不用心讀書。他們不會因為我成績不好而打罵,只會如此反覆的說教。父母講不出什麼大道理,看著他們一天到晚灰頭土臉的忙碌,每天這些話縈繞在耳邊,聽得也很煩躁,心裡也有很多怨氣。記得初中一次期末考試排第五名,自己一路哭著回到家。父母都嚇壞了,問我發生什麼事。我只知道哭,不說話。父母就那樣沉默的手足無措的站在我旁邊。我哭累了,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我沒考好,才考了第五名。父母這才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也不會說什麼安慰我的話,就說好了,吃飯吧。不是我們父母多麼會教育,他們真的沒有現在許多父母那麼有能力,懂得那麼多大道理,是我自己不想過父母一樣的日子,自己知道努力,所以心裡並不會因為他們的嘮叨感到痛苦。

    但是有些家長不是這樣的,他們會各種激烈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學習,說特別冷漠譏諷的話刺激孩子,他們以為這是激將法,可是這是最傷人自尊的語言暴力!如果家長們能反思自己聽到別人如此挖苦諷刺自己,你的心是什麼樣的感受?你們就會理解孩子的心,他們還那麼小,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如你們!他們的心智還沒有那麼成熟到理解你們這些過激的言語,他們只是害怕恐懼,他們只是知道父母不愛他們,不斷地施壓沒有及時的疏導,最後讓他們相信在這睦家長的眼裡心裡,學習成績比他們的命還重要!所以才會在不堪重負之下,對父母絕望了,人世間最親的父母都這樣不在意他們不珍惜他們,他們是多麼孤獨無助可憐!要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堅持下去活下去?他們真的太累了。在學校各科老師的作業壓力,同學之間競爭的壓力,回到本以為最溫暖最有愛的家裡,父母又給更大的壓力,他們真的沒有力氣應對這一切了,才會選擇痛快的一了百了!

    我理解許多家長焦慮的心情,他們也非常不容易。他們總是說你看這個同學報那個班,那個同學報什麼班,我們不報就落後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都是家長,我們不比他們的家長差啊,孩子也不能比他們差。我提醒一些家長你們是真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嗎?還是把孩子當作籌碼,與其他人攀比?如果真的重視孩子的教育,那麼自己要多學習,怎麼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哪些方式方法適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家長最應該因材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看別人怎麼樣自己有條件也怎麼樣,沒條件趕著鴨子也上架!你們的焦慮大多來自比較,捫心自問。有多少家長是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真的做到了良好的溝通,真的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真的讓孩子願意與你們坦露心扉?學習成績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在你們一味追求成績的時候,請多關心一下孩子背後的情緒心理波動,不是給孩子多少物質滿足他們就幸福的,沒那麼簡單。你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的注視過孩子的臉?

    三思吧,家長們。精神層次的富有才是未來人生價值所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濟學家有存在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