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gedjhoopbnm

    中國古樂最早產生,據侶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紀栽,中國上古神話音樂創制人,朱襄氏,葛天氐,最早音樂名字,叫廣樂。

  • 2 # 風再起時xx

    中國古代的音樂寓言與音樂思想

    寓言,是有所寄託之言。《史記》上說:“莊周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莊周書裡隨處都見到用故事、神話來說出他的思想和理解。我這裡所說的寓言包括神話、傳說、故事。

    音樂是人來最親密的東西,人有口有喉,自己會吹奏唱歌;有手可以敲打、彈撥樂器;有身體動作可以舞蹈。音樂這門藝術可以備於人的一身,無待外求。所以在人群生活發展得最早,在生活裡的勢力和影響也最大。詩、歌、舞及擬容動作,戲劇表演,及早時就結合在一起。但是對我們最親密的東西並不就是最被認識和理解的東西,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

    所以古代人民對音樂這一現象感到神奇,對它半理解半不理解。尤其是人們在很早就在弦上管上發現音樂規律裡的數的比例,那樣嚴整,叫人驚奇。中國人早就把律、度、量、衡結合,從時間性的音律來規定空間性的度量,又從音律來測量氣候,把音律和時間中的歷結合起來。(甚至於憑音來測地下的深度,見《管子》)太史公在《史記》裡說:“陰陽之施化,萬物之終試,即類旅於律呂,又經歷於日辰,而變化之情可見矣。”變化之情除數學的測定外,還可從律呂來把握。

  • 3 # 指尖阻擋流年088

    文人音樂,與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音樂的總體,指的是由歷代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知識階層人士創作或參與創作的傳統音樂。主要包括琴樂和詞調音樂。   

    1. 琴樂   

    即七絃琴音樂。歷代文人對七弱琴音樂的創造和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在琴歌、琴曲、琴論和琴譜等四個方面。   

    琴歌是以琴來伴奏唱的一種體裁形式。琴與歌處於同等重要位置,由同一個演奏、演唱。歷代文人或是從民間音樂吸取養成分,進行改編;或是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化作琴歌,抒發真情實感。 琴曲是沒有歌唱而只用琴來演奏的器樂曲。從現有記載看,其數量達3000多首,有曲譜傳承的有650多首,已被打譜演奏的有100多首。在琴曲音樂的發展過程中,歷代文人貢獻主要在於

    (1)創作琴曲,直抒胸臆;

    (2)傳承整理,形成多種琴派,

    由歷代文人直接參與撰寫的古琴音樂理論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的得要組成部分。其中涉及演奏、創作、琴律以及間樂美學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為音樂理論之生要寶庫。   

    在古琴記譜法(減字譜)創制的過程中,以至對琴譜的蒐集、整理、儲存、出版等工作中,歷代文人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詞調音樂   

    是配合著詞而歌唱的一處音樂體裁形式。文人對於詞調音樂的貢獻主要在於:一是擇腔、創調;一是詞調音樂的理論研究。   

    (1)來自外域或邊地;

    (2)來自民間;

    (3)從大麴、法曲中摘取其美聽而又獨立的一段來歌唱。在這此舊詞牌的運用與改造中,無論婉約派或豪放派的詞人,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創調,是自度曲呀自制曲。文人利用民間流傳的各種調素材,別創新的詞牌。此法發端於柳永,周邦彥亦能自度曲,但有意識地大量創作者當推姜夔(1155~1221),創作了《白石道人歌曲》,為詞東的發展作了多方面的探索與貢獻。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詞調音樂形成了令、引、近、慢等四種類型,以及攤破、減字、偷聲、促拍、犯調等變化形式,還有疊韻、聯章等結構形式。   

    對於詞調音樂的研究,歷來首推張炎(1248~1320),其著兒《詞源》對宋代詞調音的特徵作了較為全面的記述,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此後,沈括《夢溪筆談》、王灼《碧雞漫志》,趙德麟《候鯖錄》等,均留下了得要資料。   

    文人音樂的共同特徵是創作過程的個體性、創作表達方式的書央性、音樂曲調的相對穩定性。  傳統音樂的總體.其創作主要包括;古琴音樂和詞調音樂

  • 4 # 痴語呢喃1988

    古人對音樂有極高的追求。

    音樂對於古人來說就像是現代人玩的手機遊戲。古人見面談論樂理、樂器就如同現代人見面談論遊戲人物、遊戲機制一樣;一起演奏就如同一起開黑玩遊戲;遇到痴迷音樂的人就像是在現代遇到了沉迷遊戲的人。音樂伴隨著古人的一生,生死嫁娶,祭司,行成人禮……這些活動行禮都需要奏樂。

    音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這一切都要歸於一項制度:禮樂制度。這項制度起源於周朝,禮和樂被嚴格要求,透過這類制度來樹立統治者的威嚴,可是到了孔子所在時代,孔子感嘆:“禮崩樂壞”,周王室也愈加衰微。

    “君子六藝”就是最直接的體現:禮、樂、射、御、書、數(樂就是指音樂)。六藝原是周朝官方對貴族子弟最基本教育需求,後來演化成了儒家對君子才能的評定。

    不僅如此,我們通常說的“四書五經”中“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其實在先秦時期還有一篇《樂經》,與“五經”合稱“六經”,只不過《樂經》在傳承過程中丟失了。“五經”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文獻,而《樂經》曾與之齊名,可見當時人們對音樂多麼在乎了。《詩經》中的每首詩原本都是配有專門的樂曲,可惜現在只有文字流傳下來,想象一下當時人們一邊喝酒一邊吟詩,載歌載舞的場景,真的是令人神往!

    中國古代音樂起源有多早?成就又有如何?

    琴作為中國傳統樂器之首,相傳是伏羲氏發明,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曆史,而同時代的女娃則發明了笙。有據可查的最古老的樂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骨哨”,距今7000年曆史;1978年,出土了規模最大的戰國編鐘一套,共計六十四件;這套編鐘要是放到現代,一個樂隊的人都不夠,起碼得是一個演奏團人才夠將整套編鐘演奏起來。

    上層社會的人聽高山流水,底層人民也能追求下里巴人;音樂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但是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玩法。上層社會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愁吃穿,他們需要一些東西來打發時間,音樂則是他們很好的選擇之一;而底層人民忙於生計,那丁點的音樂可能就是他們全部的靈魂寄託!

  • 5 # 憶昔影視

    引用《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可知古時候人們對音樂的喜歡。

  • 6 # 立身國學網

    本問題涉及到中華民族禮樂文化之根本。

    中華民族素來以“禮樂之邦”卓然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也是儒家素來標榜的“禮樂之治。”

    所謂禮,一言以蔽之,眾紀曰禮,包含了上三代一切文化典章制度。

    何謂禮?《說文》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禮記·王制》中則有六禮之說,曰:“司徒修六禮以節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

    六禮,就是指冠、昏、喪、祭、鄉、相見。

    “冠者,禮之始”是指衣冠之禮,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故冠禮以昭成人、成男女之德。

    有天地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故昏禮者,蓋人倫之初始,人種繁衍之根本。故《詩經》開篇有“關關鳩鳩,君子好逑”。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故名昏。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兄弟,“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昏禮以正男女之情、續人倫之義。人倫之義順,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以齊其家。

    迎來而送往。人之出生既有生、老、病、死,此乃天理,故凡人皆有一死,死即陰陽相隔。喪,亡也。從哭從亡。故喪禮以慎終、以全孝德。《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祭,祭祀也。《尚書·大傳》曰: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孝經·士章疏》曰: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故祭禮以報本、全道德。

    鄉飲禮,為周制,按《周禮·地官》:鄉大夫之職,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故鄉飲以崇齒德,《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齒,年長者,德,有道德之士也。

    古代之人,聚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士者,不論貧富貴賤皆在其中也,有德者為士。古人重氣節,故“士相見必其德行、道藝有相資之處,然後卑者詣尊,尊者詣卑,然其執贄、拜送、稱名等義,皆致謹於微,所以立廉恥之防而成道義之交也。”故制相見禮以防屈辱、示君子待人接物之道也。待人之道備,則長惠幼順,朋友有信而賓客有禮。

    此六禮者所以調節、節制人民的性情也。六禮以節,故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則一道德以同之,使人們思想能夠統一而不敢走歧路。人人向善,社會崇德,家國制度自然“真善美”而行之於天下,故而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檢不肖以絀惡。

    《傳》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何謂也?一是皆以道德為本。故餘曰:上三代一切典章制度,一切文字,實皆為人人完備的道德人格而設。

    故“禮”,乃是中華民族以道德立國之根本保障,是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數千年不墮之典章保障,也是和西方文化區別之關鍵所在。

    如果說中國文化是“以禮節人”,而作樂則是以定人心,使人心皆歸於中正和雅。故記曰:“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樂導其和,而後禮中其節。三代聖王,以此為教化之要。”

    對此,《樂記》開篇就做了明確的說明。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亦曰:“樂者,德之華也”,“樂者,通倫理也。”

    荀子在《樂論》中則說:樂和同,禮別異,禮樂之統,關乎人心矣。

    實際上,從遠古開會,上古中國文化對於樂的修養就達到的相當的高度,並形成了高度發到的禮樂制度。自黃帝時代之《雲門》、唐堯之《咸池》、虞舜之《九韶》,對於《咸池》,《莊子·天運篇》中稱“充滿天地,苞裹六極”,而對於《九韶》之評價,《尚書》說“簫韶九成、鳳凰來儀”,至夏、商、周時期,則有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歌頌商湯的樂舞《韶濩》、周武王之樂《大武》。

    《左傳》載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

    其評價《九韶》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孔子則在聞韶後,而“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吐為樂之至於斯也!“

    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

    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

    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周代之政治制度承襲夏商,“周人尊禮尚德,事鬼敬神而遠之”。故周公“制禮作樂”。尊“禮”尚“德”就是禮樂之治的根本,而道德則是禮樂之治的靈魂。以道德為基礎,故西周禮樂制度中“樂”的部分有著鮮明的特點——中正和雅。亦形成一整套雅樂體系、音樂教育體系等……

    [本回答為初稿,未能修整,如有紕漏,敬請諒解。]

  • 7 # 大江畢竟東去

    古人看待音樂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態度。

    一種是像孔子一樣,欣賞音樂、學習音樂、編修音樂並去傳授音樂的人。他們認可音樂的價值,善用而不濫用音樂。

    另一種人對音樂嗤之以鼻、認為它是糟粕之物,只會讓人腐朽墮落,只會使國家混亂。

    在上古的傳說時期,黃帝與蚩尤大戰,屢次失敗,而後發明了鼓,黃帝部落的戰士聽了鼓聲後士氣大震,最後戰勝了蚩尤。而到了奴隸社會,音樂是很受重視的,並且隨著周禮的制定,其在統治階層中是有著一定的地位的。《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禮儀),二曰六樂(音樂),三曰五射(射箭),四曰五馭(騎馬駕車),五曰六書(書法識字),六曰九數(算術)。

    我們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曾經授人“六藝”。既然能夠當老師,可見孔子本人的“六藝”修養,尤其是音樂的水平,是出乎我們意料的高水準。而孔子到了晚年,在曲阜編纂整理古籍的時候,除了我們熟知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以外,還有《樂》。只不過後來因為社會動盪加上秦始皇焚書坑儒,《樂》大部分失傳,僅存《樂記》一篇,併入《禮記》中,後遂有五經之名。

    而後中國音樂雖然一直還在發展,但是失去了從古代的祭祀活動以來,音樂的傳承和系統性的體系。而後的中國歷史上,即便出現了很多精通樂理以及演奏之人,即便到現在也留下了不少的樂譜,但確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任何的傳承和系統。

  • 8 # 王玉笙

    古人是以管絃樂為主,以古代所流行的詩歌詞曲,宮廷樂等為歌。以古箏,簫,笛,二胡,箜篌為樂器。聽古時的音樂,覺得有種靜心,安逸之感,而聽現在鋼琴吉他的音樂,則是以奔放,灑脫,沒有格調,隨意而唱之感

  • 9 # 石鼓歌

    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自古以來一直與人類相生相伴。

    《論語·述而》中記載:孔子在齊國聽到天籟之音《韶》曲,三個月吃肉都沒有嚐出肉的味道。有人說,沒有想到孔子學音樂痴迷到這種地步。

    從這則記載中我們知道音樂的神奇魅力,知道孔子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道貌岸然、一本正經的樣子,而是一個超級音樂粉絲,應該是確鑿無疑的。又據《韓詩外傳》記載,孔子訪問衛國時遇到舊友師襄,是著名的琴師。他向學者開設6門課(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音樂佔第二,可見古代人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其實,古代人喜歡音樂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據考古發現: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能吹七聲音階,距今有8000年。說明那時古人不僅能歌善舞,並且有骨竹笛伴音。清脆悠長的骨竹笛音,伴隨著竹木石塊的敲擊所發出的雄渾與激昂之聲,表達了先民守獵收穫的歡欣場面和對自由無羈生活的禮讚。傳說黃帝和堯舜禹時代後期,有個叫夔的,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後受到舜的賞識提拔為樂官,掌管樂舞,並教導年輕人學習,編導了當時最高水平的樂——《韶》。1000年後的孔子聽後“三月不知肉味”,讚歎,“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可見韶樂音調之動聽,影響之深遠。

    先秦時期的《詩經》記錄了遠古先民對音樂的激情描寫。其中,詩經《國風·周南·關睢》中就有生動的描繪:“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參差荇菜,左右 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中這些語句凝鍊優美,形象生動的民間歌詞傳遞出先民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執著及得到心儀姑娘後的歡樂心聲。

    可以想像當小夥子與身材窈窕,容貌姣好的姑娘手牽手來到村裡,部落的全體男女老少聚集在開闊的場地,頓時鼓聲、笛聲及梆子擊打聲喧騰起來,“鐘鼓樂之”呈現的是何等隆重盛大的熱烈場景。

    我們再看看《呂氏春秋·本性篇》述說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 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流水。”看,千年佳話多麼令人感慨!它流傳至今影響了一代代人。

    民間音樂到了漢代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

    漢武帝 時開始建立樂府官署。任務是制定樂譜,蒐集民歌和訓練音樂人才,機構很大,人員800。皇上為了聽到好的音樂,常派樂府官員去各地蒐集民歌。蒐集的時候連歌詞也蒐集來,稱為“樂府歌辭”或“樂府詩”。

    到後來,當時蒐集的樂曲已經失傳,而樂府詩卻憑文字記載並儲存下來。這些從各地蒐集來的詩,有的是勞動人民創作,有的反映人民對生活熱愛和痛苦,有的反映了對愛情的追求等等,具有豐富的人民性,對當時及後代詩人的創作發揮了很大的影響。

    隋唐時期出現了“女樂倡優”群體。女樂,又稱樂伎。女是音,樂是舞。精通樂舞技能的演員稱伎。倡指善長 歌唱的演員,優是雜戲藝術。他們是我國曆史最早出現的專業表演藝術家。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在洛陽舉行的一場演出就集中樂舞伎3萬人。一場演唱會3萬人表演,在現在來說也是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盛況空前,令人乍舌!

    隋煬帝楊廣能策劃這樣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盛會,說明其文藝細胞美噠噠。指揮這樣一場演唱會不僅彰顯了隋朝中期雄厚的囯力,而且顯示了其熱愛音樂、追求藝術創新、追求奢華的轟動效應。與現在比除聲光及缺乏西洋樂器外,其它的毫不遜色。且是百分之百的原唱哦!

    到了唐代玄宗時期,音樂的普及和創新出現了新的局面。玄宗也是一位音樂天才,不僅僅會唱,更精通音律。組織一班身邊的樂工,導演了大型歌舞劇《霓裳羽衣曲》,其陣容的豪華,清新淡雅的曲調,各種樂器的配合,使整個舞蹈如夢如幻,只見眾美身姿嫋娜,仙樂飄逸,彷彿天上人間的重現!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麴中的法典精品,是歌舞集大成之作,到現在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到了宋代,由於朝廷實行文官治理,社會寬容寬鬆,手工業和商業的迅猛發展,催生了茶樓酒肆和妓館的普及。城市酒樓及妓女坊是文人雅聚和商人洽談生意的活動場所。按詞牌填詞譜曲唱歌興盛起來,雖然曲調大都失傳,但是成就了“宋詞”另一座文學高峰。至元代又在宋代的基礎上出現了元曲,誕生了戲劇這一新的文藝形式。至此由音樂引發催生了三種文學形式——唐詩、宋詞、元曲。有人會問詩歌可以唱嗎?當然可以,詩歌詩歌,是詩皆歌。因為詩平仄押韻,抑揚頓挫,唱起來也別有風味。

    由於古代的語調與現在有差異,用普通話唱效果是大打折扣。

    明清時期,小說文學藝術形式的出現,說唱藝人又將話本小說改編成戲劇文學劇本,地方戲劇如雨後春筍般乍現。如崑劇、越劇、徽劇、京劇、秦腔、晉劇、豫劇、採茶調、黃梅戲等等許多新老戲曲,爭奇鬥豔!戲劇與音樂的奇妙組合,呈現千姿百態,百花齊放的盛況。

    綜觀,自從人類誕生,隨之音樂與人和諧相處,共生共融。它那發自內心的天籟之音,帶給人類的美妙旋律是上蒼賜予我們的寶貴精神食糧!

  • 10 # 大覺主影視剪輯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也叫嚴肅音樂。古典音樂並非我們理解的中國古樂古曲,有些人聽到一些中國的古琴古箏等古曲認為是古典音樂。實際上,古典音樂是西方音樂對音樂流派的劃分,比古典音樂更早的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是海頓,另外像莫扎特、貝多芬等都是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古典音樂由於其嚴謹的音樂結構,中規中矩的和絃和聲,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音樂結構一般是三個樂章或者四個樂章,有序曲,有結尾等。

    聽古典音樂的時候首先要擺正態度,不要“因為聽所以聽”和一邊做手頭的事一邊聽。聽音樂最好實在時間空餘的時候,靜下心來,喝杯茶靜靜聽,因為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構成方式不同,一首流行歌曲可能和聲佈局會吸引你、可能旋律會吸引你……但是古典音樂是靠情緒變化、樂器變化和飽滿的音樂織體來起到感染力的,如果不是安靜聽的話,很容易忽略掉其中的細節,也就很難發現一首作品的精彩內容了。就好比看一部電影一直快進著看,到結尾也沒明白講什麼一樣。

    在聽某一首樂曲的時候其實瞭解一下它的背景和創作動機也比較好的。這樣容易首先對曲子有一個認識。音樂是感性且想象力豐富的一個“人”,全憑你去怎麼對“他”評價。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說對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說音樂能提升人的想象力的地方。在聽的同時,自己隨著音樂在腦中有一副畫面,有助於發現音樂的美。

    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古典世界,剛入門者尤其需要慎重。開始上來就選擇晦澀、艱深的大部頭,只能打擊你的信心,懷疑自己的欣賞能力,認定自己無法接受古典。循序漸進是必須的,面對無數的作品不需慌,廣泛收集入門資料,選擇合適的作品、作曲家進行欣賞,對版本無需研究苛求,得到什麼就老實聽什麼。 初聽古典絕不講究多和廣,而講究精,假設你上來就想把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新古典聽個遍,那你註定要失敗,最後什麼也聽不成。這是一條危險的彎路。

    最後要說的是,最重要的是你喜歡聽就好,別管他表達的是什麼東東。喜歡的就是好聽的。說句心裡話,純古典音樂,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覺得好聽的沒多少人了,畢竟社會在發展,現在更偏向於隨意的自由的旋律性的東西。因此,想要聽純古典音樂,需要讓自己靜下來,靜靜的去享受古典音樂帶來的情感享受

  • 11 # 破爛鑑定師

    古人重視音樂,禮樂射御書數”就是古代所謂“六藝”,其中“樂”便是音樂。即中國古代儒家必修科目。古代還有許多關於音樂的典故,例如高山流水等借音樂表達知音難覓被沿用至今。

    古代還有許多著名的樂師如嵇康、朱權等,據劉籍《琴議》記載:擅《廣陵散》的。嵇康非常喜愛此曲,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司馬氏掌權後,不苟合於其統治,與阮籍、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號稱“竹林七賢”,與司馬氏相對抗,後被司馬氏殺害,死時方四十歲。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可見當時古人對於音樂也是十分喜愛的。

  • 12 # 若犀文化

    首先,中國古代重視禮樂,古人認為音樂是貴族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古代統治者也有透過收集民歌進行民情考察的習慣,透過民歌可瞭解民眾的生活。

    其三,古代沒有豐富的娛樂,音樂就成為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之一。只有王侯貴族才有專門的樂隊,百姓想聽音樂不容易。

    中國音樂,文獻可追溯到黃帝時代,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國傳統音樂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和四域音樂,以及外國音樂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

    中國音樂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中國音樂的形成期(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3世紀),包括從夏、商、西周到春秋、戰國、秦漢。這一時期為中國音樂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具有代表意義的音樂藝術形式是鐘鼓樂隊。

    中國音樂的新生期(約公元4世紀至10世紀),包括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在這一時期發生顯著變化,開創了音樂國際化的新樂風。一方面世界音樂為中國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中國音樂也開始走向了世界化。

    中國音樂的整理期(約公元10世紀至19世紀),包括遼、宋、金、明、清。這一時期的音樂文化與普通的平民階層,保持著密切的關聯,呈現出世俗性和社會性等等特點。代表性的音樂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及其音樂。

  • 13 # 流嶺

    古人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勞動人民辛苦過後進行些娛樂,有宜於提高人民辛福感。

  • 14 # 跪射俑

    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的發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古文獻中的材料說明,先民們不僅早已具有關於音樂的審美意識,而且也發生了關於音樂的起源及其功能的種種想像性思維,認為音樂起源於對自然、風、氣的模仿,音樂的功能是可以幫助人類征服自然、戰勝敵人等等。當時這些看法都是在宗教與神話的形式中出現,成為以後文明社會中音樂思想的胚胎和萌芽。

      大約在西周時代,統治階級已經把制禮作樂當作國家大事來看待,並認識到音樂具有為政治服務的功能。到了奴隸社會末期,亦即在先秦諸子之前,普遍流行的一種音樂美學思想,便是摻有宗教觀念的音樂多功能說,認為音樂不僅具有教化作用,而且還具有“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周禮·春官》)等多種功能。其次還發展了關於音樂特徵的“和諧說”。西周末年有一位名伯的史官曾提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以及“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等等主張。這裡“和”的含義正是多樣的統一。此外,“和”還有適中、不過分的含義。這一切在當時的思想家、政治家如季札、子產、晏嬰,音樂家如州鳩等人的言論中,普遍有所反映。它們已經開了儒家音樂思想的先聲。

      此後,便進入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燦爛時期——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在諸子中為首的是儒家學說的創立者孔子。孔子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①主張給音樂貫注以“仁”的道德內涵,要求音樂必須具有“仁愛”(仁者愛人)的精神。②提出了“盡善盡美”說,第一次把音樂的審美標準提到了美、善統一的高度。③強調音樂作為教育手段的作用,在他的教育思想體系中,將音樂置於突出的地位(“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④第一次對音樂藝術的邏輯給予形象的描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熱烈狀);從之,純如也(和諧狀),如也(清晰狀),繹如也(不絕狀),以成。”⑤打破了以往音樂觀所通常具有的宗教束縛,在他的美學思想中,已不再予宗教以任何地盤(“子不語怪力亂神”)。

      繼孔子之後,為儒家音樂思想真正建立起一個模式的人是戰國末期的荀子(公元前313—前238),他所寫的《樂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關於音樂美學的專論(見《荀子》)。其主要成就在於:①以音樂的社會、政治、教育功能說與“中和”的審美標準說為中心,將禮樂思想進行了歸納、整理,使之理論化,並堅持了無神論的立場。②提出了以“理”(禮)節“情”說。他認為音樂的本質是人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的表現,但人的情感如不以“禮”約束,必然導致混亂。他提出一些關於音樂的“享樂”說。其大意是:音樂本身具有娛樂作用。人的本性是“多欲”,追求對於“綦聲”“綦色”的享樂。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情慾(包括追求音樂享受)的合理性,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在中國古代,比較充分地體現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的著作,尚有《呂氏春秋》(戰國末年呂不韋門客所撰)與《禮記·樂記》(一說為先秦公孫尼子所撰,一說成書於漢代。這裡取後一說)。從儒家音樂思想的歷史演變看,荀子《樂論》如果是其奠基性作品,《樂記》是集前人之大成的著作,《呂氏春秋》便是這二者之間的一環。

    《樂記》中最著名的論點:“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等(在《呂氏春秋》中已具雛形),對後來中國的整個藝術和美學(包括文、詩論)都有巨大影響。《樂記》闡述了音樂的內容與形式,以及美與善的關係問題。對孔子“盡善盡美”論予以進一步發展。《樂記》的《師乙》篇,記錄了一位名叫乙的著名樂師關於他自身藝術實踐經驗的談話。其中第一次提到了音樂與言語的關係,認為音樂是言語的繼續、加工和延伸;歌唱起源於人們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

      中國古代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禮樂思想,演進到《禮記·樂記》,已經達到了極限。自漢代以後,雖然一直綿延不絕,但大多陳陳相因,基本停滯,罕有發展了。

      在先秦時期,與儒家禮樂思想持對立觀點的思想家,主要有老子(生卒年代略早於孔子)、墨子和莊子。墨子著有《非樂》篇,他從小生產者的狹隘立場出發,認為搞音樂浪費人力、財力,妨礙生產,極力加以反對(見《墨子·非樂》)。老子、莊子的理想是回到人類的最初狀態,即“至德”之世。他們認為,在那至德之世,民性素樸,既無禮樂,也沒有君子、小人之分。等到有了禮樂,世界便產生了對立,人們也就有了爭鬥心,人世間原有的純樸之美便遭到破壞。莊子的思想是反對人為,因而否定禮樂。另一方面,老子、莊子又是懂得音樂藝術規律的人。老子講“大音希聲”,又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莊子講“至樂無樂”,並且把整個宇宙自然、天體執行看成是一首最完美、最和諧的無聲樂曲。莊子認為:音樂的規律與宇宙自然的規律之間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界本身含有音樂中所具有的許多因子,如節奏、韻律、合規律、和諧等等。所以在莊子看來:音樂也是以大自然為藍本而被創造出來的,而藍本必定勝於模本,自然美必定勝過人為美,因此無聲之樂必定高於有聲之樂。大約這就是“至樂無樂”的含義所在。

  • 15 # 一老沈一

    “古人是怎麼看待音樂的?”

    首先,需要確認是哪裡的“古人”,別的地方的“古人”咱們不管,只說中國的“古人”。

    其次,“古人”“古”到什麼時候,清代的也是古人,畢竟太近了,咱們儘可能往遠古上古說。

    這就好說了。

    中國的古人,很古的時候,就喜歡音樂;而且,不論從樂器上說還是從音樂理論說,都很有成就。

    (賈湖遺址骨笛)

    1987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十六支新石器時代的骨笛,距今約8000年,用鶴腿骨鑽孔製成,每支上不計吹孔有七孔,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古人,很可能可以吹出現在“簡譜”所包含的“七聲”。

    2019年,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了23件口簧,距今4000年,可以證明,口簧是從中國北方前後跨度2500年向歐亞草原廣泛傳播的。

    (石峁遺址口簧)

    1951年,河南輝縣琉璃河150號墓,出土了若干件陶壎,距今3300年,五孔,可以吹出“七聲”音階。陶壎,可以上溯至距今6700年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那裡出土了“一孔”陶壎。後在其他遺址中,發現過“二孔”“三孔”陶壎,至商代晚期,已發展成“五孔”。

    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牛首紋青銅鎛(bo),距今約3200年,古代的鎛,是在音樂演奏中定音和擊打節奏的樂器。

    (商代青銅鐘鎛)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65件雙音青銅編鐘,距今約2500年,敲擊每座鐘的不同部位,可以發出三度差別不同音高的兩個音。墓中還出土了三十二塊編磬;彩繪竹排簫;漆瑟;青銅座皮建鼓,以及定音用的“均鍾”。此墓出土的樂器,儼然就是一個大型樂隊。僅編鐘,就已經可以演奏西方十二聲樂律的樂曲。

    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古中國的樂器發展,遠遠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包括西方賴以驕傲的古希臘。

    (新石器時代陶壎)

    不僅樂器如此,中國古人的音樂理論亦曾相當先進。

    首先是“五音”。

    最晚在西周,古人已經確定了“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2、3、5、6”。

    其次是“六律”。

    “律”,最早是定音的竹管,後改為銅製。古人還以鍾弦定音,因此有“管律”、“鐘律”和“弦律”之說。

    古人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即為“十二律”。

    “十二律”中,奇數六律為“陽律”;偶數六律為“陰律”。

    “六律”,是就“陽律”而言,實際上包括了六“陰律”。

    (曾侯乙墓建鼓青銅底座)

    再次是“七聲”。

    古人,除了確定“宮商角徵羽”的“五音”外,還確定了“變宮”和“變徵”兩個音,即“簡譜”中的“7和#4”,這就是“七聲”。

    另外,古籍還說到“八音”。

    所謂“八音”,是指有上古的八類樂器發出的聲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pao)竹”。《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曰,金指鍾鎛;石指磬;土指壎;革指鼓鼗(tao);絲指琴瑟;木指柷(zhu)敔(yu);匏指笙;竹指管蕭。

    (曾侯乙墓編磬)

    最後是“旋宮轉調”。

    “樂調”可否變化,大概是考察音樂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古人在2500年之前,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前面說到的“六律”包含的“十二律”,其中任何一個標準律音,都可以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宮”。

    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就是說,“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理論上即可得八十四調。

    後來,這“八十四調”,被稱為“十二宮七十二調”,亦稱“八十四宮”。但實際上,隋唐用“二十八宮調”或曰“七宮二十一調”;南宋詞曲音樂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用“六宮十一調”;明清南曲只用“五宮八調”,真正常用的“五宮四調”,亦稱“九宮”。

    (曾侯乙墓漆瑟)

    古人怎麼看待音樂呢?

    首先要說孔子。

    孔子,是上古時期一個對音樂極有研究的人。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意思是,一個人的文化和修養,要從學《詩》開始,學了“禮”就可以自立了,真正完善則要學習音樂。

    孔子主要熱愛“古典音樂”。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韶》,據說是三代以前的“古典音樂”,孔子在齊國聽了之後,三個月吃肉都沒味道。他說:想不到這個音樂美妙迷人能夠到這種程度。

    孔子不喜歡甚至厭惡“流行音樂”。

    他的學生顏淵問他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要用夏代的歷法,坐殷代的車子,戴周朝的帽子,樂舞要用《韶》和《舞》。禁絕鄭地的音樂,疏遠奸佞的小人。鄭地的音樂淫蕩,奸佞的小人危險。(《論語.衛靈公》)

    孔子講學,主要教學生四門課——《詩》、《書》、禮、樂。

    再一個要說的是司馬遷。

    司馬遷的《史記》裡,列有“八書”。在《禮書第一》之後,是《樂書第二》。

    《樂書》,是中國古代最早全面闡述音樂理論的重要文獻。

    司馬遷把音樂的產生,歸結為政治安定和道德修養的需要。

    他說:凡是作樂的目的,就是要節制人們的歡樂。……所以要博採各地風俗,與聲律相協調,以補救彼此的缺陷,移易風化,輔助政教的推行。

    (曾侯乙墓竹排簫花紋)

    他對音樂的本質作了概括。

    他說: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產生的。……將不同的“音”加以編排組合進行演奏,就叫做“音樂”了。“樂”由“音”組合而成,而其根本是因人心有感於物而造成的變動。被物所惑而產生哀痛的心情時,其聲由高而低、由強而弱而且急促;當快樂的情緒被外物激發時,發出的聲音就寬舒而和緩;當心生喜悅時,其聲發揚而且清散;當心生憤怒時,其聲粗猛嚴厲;當崇敬的情緒被激發時,就會發出剛直而有稜角的聲音;當心生愛意時,就會發出動聽而柔和的聲音。

    他還說,“樂”,是和倫理相同的;溝通感情,是“樂”的特性。偉大的音樂與天地同樣能和諧萬物。“禮樂之事”,要與時代相符,命名的禮樂要與社會功能相符。

    等等。司馬遷講了很多。其中不乏深刻的見解。

    (曾侯乙墓建鼓復原)

    當然,他深受老師董仲舒的影響,把“禮”“樂”都上升到儒家經典的高度來論述。

    所以。到了東漢,班固在《漢書》裡,就把《禮書》和《樂書》,何為《禮樂志》了。

    但是,如果問到先秦至漢的古人如何看待音樂,就一定要很好閱讀司馬遷的《史記.樂書第二》。

  • 16 # 鴻鵠錦繡

    古之音樂,正統雅樂為官方音樂;通俗流傳民間的為民間俗樂。實際上與我們現今的音樂的分類相差無幾。但其中的含義卻是大相徑庭!

    古代國樂之昏昏欲睡

    我古之先祖認為:製作音樂的真正原因是為了節制歡樂。為什麼這樣講呢?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天生皆喜好安逸,在安逸之中的生存是人之共同嚮往的。而人在社會中能首先感知和仰慕的是社會中的燈紅酒綠、好逸惡勞之情,這種感知入深的話,它是違背天理的,會將人性泯滅。所以,我古之先祖就創造出高尚的音樂讓人們詠唱,把節制外物的誘惑、控制慾望的產生、為官要體恤百姓、為國操勞,為民要勤於勞作、積極向上的內容寫入歌詞之中,以警示官民,不要沉溺於人生的好逸惡勞、追求安逸之中,而失去人之本性。

    由於古人過於追求一種苦難之中的上進,又為了皇權,過多地強調了“禮、樂、刑、政”來使帝王之術完備,所以這種節制歡樂的音樂,自然讓人詠唱中就有一種深沉與枯澀之味,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

    現今歌曲之雄壯激盪

    現今的歌我祖國的紅歌,是一種在為民而戰的解放人類推翻舊制度,給勞苦大眾當家作主的時代背景中產生;是一種在新中國民主自由,生活蒸蒸日上的幸福之中產生;是一種我們民眾在歌唱之中,有一種雄赳赳氣昂昂,激盪人心,激奮精神之雄壯之曲,讓我民眾激昂,為建設我中華美好家園而奮發向上。紅歌承載著百姓之感恩之心,幸福融入了百姓之家園。

    雄壯激盪的音樂,衛國愛民,是激人奮進向上的,上至國家,下至黎民,皆在雄壯、激盪的音樂中砥礪前行,為國、為民創造財富,不沉溺於消極之中,民與國同心,共創國之輝煌。

    喜我臣民之通俗歌曲

    民間之通俗音樂,歌唱愛情、歌唱生活、歌唱山水與家鄉之美,是百姓從內心中發揮出的生活之美,讓大眾崇尚與流傳。

    但在古代統治者的眼中,這種歌唱老百姓生活之美的音樂被視為靡靡之音,反對並禁止流傳、歌唱。但百姓之情懷的抒發,怎能是一個帝王之想能阻止的了的呢。

    古代帝王為了自己的皇權,宣揚“禮、樂、刑、政”之音樂,將其視為高尚之音樂;而把民間之音樂視為靡靡之音,這就是古代帝王、貴族對音樂的看待。但百姓之音樂,依舊是百姓喜聞樂見之音樂,權貴之想是無法阻止民間音樂的發展的。

    心無私利,全心為民,才會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萬眾一心,建設美好家園,歌唱黨恩,創造祖國輝煌。祝我們的祖國蒸蒸日上!

  • 17 # 千金讀書會

    古代的音樂並不是純粹的藝術,而是將 “樂”和“德”密切結合起來,

    目的在於透過傳授音樂來為政治教化服務。

    用音樂去教化百姓,使他們和諧相處, 就不會出現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了。

    以下為正文:

    中國古代音樂從很早的時候就與道德教化緊密聯絡在一起。

    周代是禮制盛行的時期,等級制度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車馬、服飾、日用器具等都成了禮制的象徵,

    而音樂更是被放到了與“禮“同等重要的地位。

    《周禮·地官·大司徒》說:“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

    用音樂去教化百姓,使他們和諧相處, 就不會出現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了。

    這就是當時人們對音樂的社會作用的理解。

    周代將制禮和作樂同時進行,把音樂當做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

    《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 中和、祗庸、孝友;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潰》、《大武》。”

    可見,當時的音樂教育並不是純粹的藝術教育,而是將 “樂”和“德”密切結合起來,

    把豐富的政治和倫理道德內容融入音樂之中,目的在於透過傳授音樂來為周代的政治教化服務。

    孔子十分重視音樂的社會功用,他把樂看成個人道德修養得以完成的一個重要階段。

    他說: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劉寶楠《論語正義》對此解釋說:“學《詩》之後 即學禮,繼乃學樂。蓋《詩》即樂章,而樂隨禮以行,禮立而後樂 可用也。”

    “樂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

    由此可以看到孔子對個人成長過程的認識:先用《詩》去啟發人的向善之心,

    再用禮使人得以在社會上立身,再用樂使其道德修養達到完美,

    這樣才算成為一個真正的“完人”了。

    孔子還說:“禮樂不興,則刑罰 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憲問》)

    在孔子看來, 樂和禮一樣,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規範作用,

    因此,只有加強禮樂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規可依。

    孔子的這種功利主義音樂觀,對後世儒家的音樂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荀子也十分重視音樂的社會功用,他的音樂思想集中體現在《荀子·樂論》中。

    《樂論》說: "且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 矣。"

    荀子認為,樂和禮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樂的作用在於使 群體和諧,

    禮的作用在於使等級分明,禮、樂相互結合,才能規範 人們的心靈。

    荀子的這一思想在《禮記·樂記》中得到了更為詳細 的闡述:

    “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 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禮節民心,樂和民聲。”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

    “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閉淫也。“

    直到唐代,白居易的音樂思想仍然沿用了《荀子·樂論》和《禮記·樂記》的這種觀點:

    "序人倫,安國家,莫先於禮;

    和人神,移風俗,莫善於樂。

    二者所以 並天地,參陰陽,廢一不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月你最期待發生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