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媚讀史

    羅志祥、蔣凡等事件的發生,給了女生一個重要啟示:靠人不如靠己,有了獨立的自我,才不至於成為男人的附屬品。《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就是因為感性大於理性,以至於漸漸失去自我,越陷越深,成為男人之間爭鬥的犧牲品。

    鄭春華有錯,但並無重大罪過,人生帶有很大悲劇色彩

    在歷史的話語評價體系中,功過是非在很多時候並不一定占主導地位,人物的結局也會影響到最終評價。悲劇的主角,更能引起大家的同情,比如項羽、李廣這樣的悲情英雄。鄭春華的結局,同樣悲涼,完美地上演了紅顏薄命的悲劇。

    掛著妃子的頭銜,鄭春華卻很少得到康熙的寵愛,這才有了與太子那點事,這也是她這輩子唯一的過失。就事論事,譴責她無可厚非,但她的結局與應有的報應明顯不符。人比人,氣死人,武則天一邊伺候著李世民,一邊與李治談情說愛,不僅沒人敢拿她怎麼樣,最後反而母儀天下,甚至君臨天下,鄭春華就沒這麼好運了。

    與胤礽東窗事發後,鄭春華不僅肚子裡的孩子沒了,還被髮配至辛者庫,每天累活髒活一大堆,跟《康熙王朝》中刷馬桶的容妃有的一拼。就這樣還沒完,她的心裡雖然一天到晚惦記著太子,但人家可沒把她當回事,復位之後,立刻就想對她趕盡殺絕。胤礽為何要殺鄭春華呢?

    一、他覺得第一次被廢,就是因為被鄭春華連累,自己混得不如意,將過錯推給女人;

    二、家醜不可外揚,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與鄭春華私通的事件,是胤礽揮之不去的“亮點”,也沒法擺上檯面,他擔心將來有人以鄭春華為籌碼,對他進行打擊。如果此事被挑了出來,不僅皇室沒面子,康熙的臉也沒地方掛,胤礽肯定再次遭殃。因此,為了防止夜長夢多,胤礽必須斬草除根。

    站在古代權斗的角度來看,胤礽的行為,能夠理解;站在感情的角度,胤礽的行為,過於絕情,典型的渣男。鄭春華如果真的死在辛者庫,所有的事情一了百了,那對她反而是一種解脫,但偏偏天意弄人,讓她的噩夢再次延長了十年。紅顏薄命,一輩子都活在他人心中

    胤礽要殺鄭春華,卻派錯了執行人,他派胤祥去執行任務。結果胤祥並未按照胤礽的意見處理鄭春華,而是將她藏在雍親王府,這又是為何?

    第一,胤祥是出了名的“俠王”,真性情,看到鄭春華的下場,難免產生惻隱之情,不忍心下手。

    第二,胤礽復出之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為,讓胤祥與胤禛寒了心,也由此對他產生提防心裡。因此,胤祥為了防止胤礽鳥盡弓藏,就必須留下鄭春華,以此作為自保的籌碼。

    就這樣,鄭春華在雍親王府待了十年。在此期間,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沒有一天不是在煎熬中度過。在清朝,思想比較封建,鄭春華因胤礽那點事產生很強的自責心裡,即便每天吃齋唸佛也不能原諒自己。等到奪嫡之爭進入衝刺階段後,鄭春華終究沒能躲過一劫。

    胤礽再次被廢后,鄭春華對胤禛不僅失去了利用價值,而且由籌碼轉變為“定時炸彈”。她待在胤禛府上的事,其他皇子都知道,就等著關鍵時刻打出這張牌。就在胤禛發愁的時候,王掞主動上門,希望發揮餘熱,提出幫胤禛“拆彈”。胤禛求之不得呢,一番推諉之後,默認了王掞的提議。

    王掞找到鄭春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後,勸說其自盡。於是,鄭春華便用一段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縱觀鄭春華的一生,她都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能聽憑他人的擺佈。她的悲劇,在於第一步走錯之後,就踏上無底洞,前面她能控制,後面全部身不由己,奪嫡之爭的殘酷性以及時代價值觀念的束縛導致她深陷泥潭。

    秋媚說:靠顏值只能吃一時的飯,尤其是豪門那口飯,並不那麼容易吃,鄭春華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鑑。

  • 2 # 夢飛153591484

    一個重男輕女的朝代,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奴隸制社會,女人的命運是悲慘的。不能被皇帝寵愛,就只有孤獨終老一輩車子。相遇太子,本以為能終愛一生,結果太子被廢,自已也成了別人手中的棋子、把柄,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

  • 3 # 青青子衿豫

    一個女子在那樣的封建社會,不過是男人的玩物,太子不勾引鄭春華,鄭如何能上了賊船,一個女人有什麼罪呢,由於奪嫡鬥爭,鄭又成為碾壓和牽制太子的人質,有人逼著她死,不過是要保住太子,有人想挾持她,不過是要牽制太子,而俠王老十三要保她命,才是真正的出於同情……這就是鄭在那個吃人的社會不能生存的原因。

  • 4 # 達摩說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而女性角色在其中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男性的附屬物,她們或是依附於男性,或是被男性所征服,或是淪為男性的犧牲品。無論她們的人生際遇究竟如何,她們的命運始終都是飄零的,不為自己所掌控的,又怎能不令人唏噓,令人同情?

    而這其中最令人同情的,當屬鄭春華。因為鄭春華的一生,不僅悲慘,而且從未被自己所掌控過。

    作為一個女人,一朝入宮為妃,就註定了自己要與尋常女人相夫教子的人生告別。在後宮的一方天地裡,所有人爭奇鬥豔,只為了取悅康熙皇帝一個男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鄭春華身處其中,很快被萬花叢中過的康熙所遺忘。

    直到後來她遇到了胤礽。

    胤礽貴為太子,但缺少母愛,碰到成熟溫柔但孤獨寂寞的鄭春華,就像乾柴遇到烈火,二人很快有了魚水之歡。鄭春華傾其所有,把自己撲在胤礽身上,即便是為胤礽而死,她都心甘情願,在所不惜。

    但是,命運再次急轉直下。

    在熱河,胤礽與鄭春華的苟且之事被發現,鄭春華不惜暴露自己,掩護胤礽離開。緊接著老十四胤禵偽造胤礽的調兵手諭,調凌普的2000人馬進駐八大山莊,康熙情急之下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鄭春華也因此被打掉了腹中的孩子,失去妃位,並被髮配到辛者庫做苦力。

    在辛者庫的日子,鄭春華整日活在對胤礽的眷戀和愧疚中,她覺得自己是個不祥的女人,才連累著胤礽丟掉了太子之位。但她不知道,胤礽很快又復位了,而復位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她滅口。

    胤礽知道,鄭春華是自己最要命的黑料,她只要活在這世上一日,就會有人借她來掀起對自己的打擊,自己的太子之位仍然搖搖欲墜。同時他也明白,康熙之所以沒有處死鄭春華,也是想利用鄭春華來警醒他,讓他夾著尾巴當這個太子,不要再胡作非為。所以,胤礽必須提早下手,除掉鄭春華。

    可見,胤礽並不是那個值得託付的男人。他貴為太子,身邊本就不缺女人,與鄭春華之間不過是嚐了個鮮。更何況,作為皇子,皇位、權勢和金錢比起這偷偷摸摸的不倫之戀,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在更重要的個人利益面前,胤礽勢必會拋棄鄭春華。

    只可惜,胤礽派了老十三胤祥去做這件事。一代俠王看到鄭春華為胤礽吃著苦受著罪,還念著胤礽的好,立時心下一軟,竟然玩了個偷天換日,把鄭春華救出來,安置在了雍親王府。

    胤礽最終仍然被廢黜,鄭春華在雍親王府粗茶淡飯,苟且偷生。原以為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下去,結果男人之間的權力遊戲還是把她這個無關緊要者牽扯了進來。

    康熙日益衰老,奪嫡已近白熱化,四爺胤禛穩紮穩打,但唯一的弱點卻在自己的府上,那就是鄭春華。原來,當年十三爺胤祥將鄭春華安置在雍親王府的事,被八爺胤禩探聽到了,但他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把事情壓下來,其目的就是要在關鍵時刻打出這張牌。

    為了追逐權力,胤礽可以殺鄭春華,胤禛當然也可以,犧牲一個女人又何足道哉。在這一點上,二人沒什麼不同,苦的只是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鄭春華。於是,在胤禛假仁假義的默許下,老王掞親自出馬,勸說鄭春華自殺。

    鄭春華早已心灰意冷,最後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被玩弄於鼓掌中的悽慘人生。

    由此可見,鄭春華這一生,有錯,但責任並不完全歸咎於她,而是那個男權時代帶給女性的種種鉗制,導致她只能依附於男人,被男人之間的權力遊戲所裹挾,最終越陷越深,再也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

    這樣一個女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同情嗎?

  • 5 # ai陽光ai世界

    宮女得到同情是正常的,一輩子被圈在院子裡作為帝王發洩和繁衍的工具沒有任何自由更不要說情愛了,所以她們都應該得到同情!

  • 6 # 沐兮雲

    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在《雍正王朝》鄭春華這個人物自從犯事以後,沒有任何人對她給予同情,甚至對於她的生死,如果沒有參雜爾虞我詐的政治考量,也是沒人在意的。1、首先是康熙這個被戴了綠帽的苦主,根本對鄭不會有半分憐憫,身為妃子出軌倒在其次,最嚴重的是她“帶壞”了康熙最為器重,傾注一生心血培養的太子;之所以沒有殺她,是因為在第一次廢黜太子的當口再無理由的處死一個妃子,前朝或者民間有心人很容易把兩件事聯絡起來再廣為流傳,皇家的顏面掃地不說,廢太子就更是萬劫不復了。2、其次是姦夫胤礽,在一次被廢風波平息、又重新被複立太子之後,對鄭春華的態度就是:“留著始終是個隱患,不如悄悄做掉”並且這件事還不能讓自己人去做,還得脅迫此時已離心的十三阿哥,以便在萬一事情敗露時撇清關係。3、八爺黨,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保鄭春華,將其作為一枚棋子,在太子復立時牽制太子,太子再度被廢后牽制四爺黨。4、最後說說從表現上看最同情鄭的十三阿哥,開始捲入鄭氏相關事件時,十三阿哥是被動的,他本身是沒有態度,沒有傾向的;在與雍親王及其智囊鄔先生商議後,十三阿哥或者說整個四爺黨(沒辦法,這個黨太小了)的目的跟八爺黨其實是一致的:留下鄭春華,在日後鬥爭形勢需要時丟擲這枚棋子(個人感覺這枚棋子作用不大,把這桃色事件捅出去,獲得的利益不過是在輿論上打擊對手,構不成實質性的傷害;但是無論是康熙在世還是太子登基,桃色事件公開者都會被惱羞成怒的皇帝瘋狂打擊);在太子再度被廢,特別是八爺黨已經知道鄭春華被藏匿在雍親王府後,鄭就由一枚針對太子的棋子變成了一顆針對雍親王的炸彈,罪名也從太子的桃色事件(小事,比較丟臉而已)變成四爺黨的勾連結黨、使用陰謀手段企圖構陷(廢)太子(雍親王孤臣、一心為民人設崩塌,被康熙徹底拋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十三阿哥還要力保鄭春華,那他就不是俠王,而是“聖母王”了。

  • 7 # 傻姑影視

    通常悲劇的主角,更能引起大家的同情,比如項羽、李廣這樣的悲情英雄。鄭春華的結局,同樣悲涼,完美地上演了紅顏薄命的悲劇。

    鄭春華掛著妃子的頭銜,卻很少得到康熙的寵愛,這才有了與太子那點事,這也是她這輩子唯一的過失。就事論事,譴責她無可厚非,但她的結局與應有的報應明顯不符。人比人,氣死人,武則天一邊伺候著李世民,一邊與李治談情說愛,不僅沒人敢拿她怎麼樣,最後反而母儀天下,甚至君臨天下,鄭春華就沒這麼好運了。

    與胤礽東窗事發後,鄭春華不僅肚子裡的孩子沒了,還被髮配至辛者庫,每天累活髒活一大堆,就這樣還沒完,她的心裡雖然一天到晚惦記著太子,但人家可沒把她當回事,復位之後,立刻就想對她趕盡殺絕。胤礽為何要殺鄭春華呢?

    一、他覺得第一次被廢,就是因為被鄭春華連累,自己混得不如意,將過錯推給女人;

    二、家醜不可外揚,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與鄭春華私通的事件,是胤礽揮之不去的“亮點”,也沒法擺上檯面,他擔心將來有人以鄭春華為籌碼,對他進行打擊。如果此事被挑了出來,不僅皇室沒面子,康熙的臉也沒地方掛,胤礽肯定再次遭殃。因此,為了防止夜長夢多,胤礽必須斬草除根。

    站在古代權斗的角度來看,胤礽的行為,能夠理解;站在感情的角度,胤礽的行為,過於絕情,典型的渣男。鄭春華如果真的死在辛者庫,所有的事情一了百了,那對她反而是一種解脫,但偏偏天意弄人,讓她的噩夢再次延長了十年。

    紅顏薄命,一輩子都活在他人心中

    胤礽要殺鄭春華,卻派錯了執行人,他派胤祥去執行任務。結果胤祥並未按照胤礽的意見處理鄭春華,而是將她藏在雍親王府,這又是為何?

    第一,胤祥是出了名的“俠王”,真性情,看到鄭春華的下場,難免產生惻隱之情,不忍心下手。

    第二,胤礽復出之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為,讓胤祥與胤禛寒了心,也由此對他產生提防心裡。因此,胤祥為了防止胤礽鳥盡弓藏,就必須留下鄭春華,以此作為自保的籌碼。

    就這樣,鄭春華在雍親王府待了十年。在此期間,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沒有一天不是在煎熬中度過。在清朝,思想比較封建,鄭春華因胤礽那點事產生很強的自責心裡,即便每天吃齋唸佛也不能原諒自己。等到奪嫡之爭進入衝刺階段後,鄭春華終究沒能躲過一劫。

    胤礽再次被廢后,鄭春華對胤禛不僅失去了利用價值,而且由籌碼轉變為“定時炸彈”。她待在胤禛府上的事,其他皇子都知道,就等著關鍵時刻打出這張牌。就在胤禛發愁的時候,王掞主動上門,希望發揮餘熱,提出幫胤禛“拆彈”。胤禛求之不得呢,一番推諉之後,默認了王掞的提議。

    王掞找到鄭春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後,勸說其自盡。於是,鄭春華便用一段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縱觀鄭春華的一生,她都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能聽憑他人的擺佈。她的悲劇,在於第一步走錯之後,就踏上無底洞,前面她能控制,後面全部身不由己,奪嫡之爭的殘酷性以及時代價值觀念的束縛導致她深陷泥潭。

    秋媚說:靠顏值只能吃一時的飯,尤其是豪門那口飯,並不那麼容易吃,鄭春華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生二胎嗎,還是不敢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