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林柳河大米
-
2 # 打工妹芒果
物理治蟲:中國農業生產中,一直有焚燒秸稈的習慣。雖然現在來看會汙染空氣,但是在古代,這種方法可以燒死害蟲以及土裡的蟲卵,還可以增加肥效。古時沒有這麼多汽車,也沒有電廠和鍊鋼廠大量使用煤炭,對空氣的汙染並不明顯。
生物治蟲:雖然沒有農藥,不過聰明的古人還是會想出各種治蟲的方法。治蟲方法中,包括使用嘉草、莽草等進行治蟲。甚至還會將蠣殼煅燒生成蠣灰,利用蠣灰的鹼性當作除蟲劑。
根據史書記載,食鹽、硫磺、石灰、砒霜等都有被用做殺蟲劑。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種子收藏、伴同種子種植、浸水或煮汁噴灑、點燃燻煙、塗抹蟲蛀孔等。
-
3 # 阿揚耕農
一、作物的肥料
1. 草木灰
草木灰的應用暫且不說在古代,時至今日,草木灰的應用都還很廣泛,無論是蔬菜、花卉或是果樹都可以使用,草木灰可以促進植物發芽,保持土質疏鬆。
2.火燒土
火燒土就是在一塊長有雜草的地上,在氣候乾燥的時候,連草帶土鏟成一塊塊曬乾,再把曬乾的坯塊堆起來燒就可以了,火燒土既是肥料,也可以防蟲防菌。80年代以前,這種生產方式是很常見到的。
3.發酵綠肥
綠肥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綠肥就是用一些灌木或某種草砍碎之後,加水進行發酵。經過幾天的發酵後,再將雜草雜物撈出來,發酵過的水就是綠肥,綠肥也是一種天然肥料。
4.糞便類肥料
糞便肥料相信在古代生產上,肯定是作為重點廣泛應用,糞肥的生產方法有多種,來自農村的朋友,多多少少應該都有一些認知。最常見的就是,將收集來的糞便堆在一起,發酵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使用了。
二、防蟲害的土方法
1.草木灰
草木灰除了是一種肥料之外,也有著很好的殺菌、殺蟲的作用,可適量撒在作物的葉面或果實上。古代應該也是不乏用於,蔬菜和果樹的防蟲方面上。
2.石灰粉
古代應該也是有生產石灰的 (看古裝劇時都見過)。石灰粉在吸收潮溼的過程中可以產生鹼性,可以有效殺死細菌和害蟲,使用石灰粉防病蟲害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總結: 古代雖然是沒有現代的化學農藥,但我們也不能低估了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都還在應用的土辦法,在古代的農作物生產上,肯定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應用。
-
4 # 知微隨筆
1、刀耕火種,可以起到一定的殺蟲滅菌作用,草木灰還可以做肥料。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開墾一塊新地時,先要把地面上的那些樹木、雜草砍伐,然後曬上一段時間,待樹枝幹的差不多了再用火燒。
透過高溫可使地裡的蟲卵和成蟲清除一部分,同時燃燒完全後的草木灰,也有很強的殺滅病原菌和病毒的作用,且消毒作用強,沒有副作用。草木灰由於含有磷、鉀、鈣,以及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還是很好的農家肥。
2、利用植物中草藥滅蟲。古代雖然沒有農藥,但人們懂得用植物中草藥來防治病蟲害。早在周代時,即有記載“以莽草燻之除蠹”;《本草綱目》也記載了一些殺蟲植物,比如雷公藤、巴豆、魚藤根等。另外在《天工開物》、《神農本草經》等一些古籍中,也有利用植物藥物防治農業病蟲害的記載。
在我們這裡,以前夏天大家出門做事前,經常要在手上腳上擦點山胡椒油,這樣就不會挨蚊子、螞蟥叮咬了;有人還會用草藥來誘捕河魚。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已經將植物中草藥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3、透過動物天敵來滅蟲。比如說柑橘易長蚜蟲,而七星瓢蟲、食蚜蠅等就是蚜蟲的天敵。古代森林覆蓋面要比現代高,鳥類也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吃掉部分柑橘樹上的害蟲。只是現在人類捕殺厲害,很多鳥類都不見了蹤跡。現在一些果農也喜歡在柑橘園內養雞,這樣既給柑橘捉了蟲,又給雞增加了高蛋白飼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4、利用石灰、草木灰、茶麩及菸草等天然殺蟲劑。石灰同草木灰一樣,不僅能改良土壤,還可以起到防毒滅菌的作用。茶麩也可用做肥料,同時由於茶麩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對害蟲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並且對人體無害。此外,菸草對於蚜蟲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像我們平時種的茄子、豆角、黃瓜等蔬菜,剛長出幾片葉子就有蟲來啃食,撒些草木灰或石灰,就可起到防治的作用。因此,古代在沒有農藥的情況下,小面積種植柑橘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種植柑橘的肥料,那當然是農家肥了。《論衡》中有記載,“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在化肥農藥出現前,人們種植農作物用的一直都是農家肥。雖然農家肥的肥效沒有化肥來得快,但它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使土壤變得疏鬆,而且對環境無害。
-
5 # 小風子橋牌
關於在古代沒有農藥的時候,大家是怎麼中柑橘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
1.農藥的作用到底是什麼。要說清楚這個問題,第一個就必須說清楚農藥的作用到底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不是很簡答,農藥的作用就是殺蟲啊!
這當然沒有錯,但是還是沒有抓到問題的本質。農藥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了農作物管理的效率。
這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人力的解放。沒有農藥的時候,人需要無時無刻的去照料農作物,有了農藥,人就可以從這些工作中解放出來。
第二個是人力看護的效率提升了。單依靠人力,即使看護有加,農作物的收成可能也有限。
所以,這才是農藥真正的作用所在。
2.不能省力氣,那就靠勤勞來彌補。弄清楚農藥的真正作用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使用農藥還是不是用農藥,對於種植柑橘或者其他農作物而言,無非是一個人工耗費數量的差別。
在沒有農藥的古代,農民會付出更多的勞動去應付病蟲害,也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和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利用天敵等防治方法。
所以,不要輕視古人的智慧。說到底,我們現在的技術進步都是懶惰促使的。
回覆列表
人類發明有機化學農藥之後,現代農業生產中才開始大規模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做為有著悠久歷史的農業國家,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在農業生產中,是怎麼防治害蟲的呢?
1、小規模多品種種植模式
古人多以小農經濟為主,不像現在,單一產品,一種就是幾十幾百畝。古人往往種出來供少部分人甚至只是供家人食用。男耕女織的家庭式農業生產,小規模多種類種植,比起大規模單一品種來說,蟲害大範圍發生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2、各種物理、生物、生態治蟲
物理治蟲:中國農業生產中,一直有焚燒秸稈的習慣。雖然現在來看會汙染空氣,但是在古代,這種方法可以燒死害蟲以及土裡的蟲卵,還可以增加肥效。古時沒有這麼多汽車,也沒有電廠和鍊鋼廠大量使用煤炭,對空氣的汙染並不明顯。
生物治蟲:雖然沒有農藥,不過聰明的古人還是會想出各種治蟲的方法。治蟲方法中,包括使用嘉草、莽草等進行治蟲。甚至還會將蠣殼煅燒生成蠣灰,利用蠣灰的鹼性當作除蟲劑。
根據史書記載,食鹽、硫磺、石灰、砒霜等都有被用做殺蟲劑。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種子收藏、伴同種子種植、浸水或煮汁噴灑、點燃燻煙、塗抹蟲蛀孔等。
乾隆《嘉應州志》卷1《輿地部·物產》有記載:“菸草取其筋骨舂末,雜石灰散佈禾苗,殺蟲兼滋潤苗根。近則以生菸草杵爛,置田中,效捷而功更省。所以州人種菸草者益眾”。
生態治蟲:古人很早就發現,維持生態平衡,增加益蟲、益鳥的數量,可以讓害蟲的數量保持在較低水平,不至於大幅度減少產量。
益鳥
據《嶺表錄異》記載,早在唐代,就有農民開始嘗試建立魚稻共生的生態環境,這和當今的迴圈農業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咸豐《順德縣誌》卷6《經政略》中更是有詳細防治蟛蜞危害稻田的記載,除手工清除之外,養殖鴨群放養於稻田中,讓鴨群幫助清理稻田中的蟛蜞。
稻田的鴨子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卷下記載,嶺南地區用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甚至還有人專門收購黃猄蟻賣給柑橘種植戶。
黃猄蟻
古代農書中記載,農民們用兔子糞伴種防地老虎、用菸草水殺蚜蟲等方法治蟲。
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政府會委派專門官員來進行蟲害的管治工作。雖然如此,但因為戰爭、統治者的荒淫無度等因素,古人一旦碰到大規模的蝗災,就會出現逃難,甚至人相食的情況。
所以,辯證的來看,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才能保證現代農作物的高產,讓大家有飯吃,能吃飽。現代農業,不可能完全杜絕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應該研究更多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和殺蟲劑,讓農業走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