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情感小生羅伯特

    人應該期待得到別人的感恩嗎?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幫助他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出自內心、不求回報的行為。如果自己因為期待他人包括感恩在內的任何回報,那這就不是付出與幫助,而是一場交易。

    但是我們都不是聖人,當我們對他人有所付出,不論是金錢還是情感時,我們內心希望他人也能夠因此有所觸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曾經有一位善人,多年資助一位貧困的學生,直到他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結果在後來,這個學生不僅對他沒有半點感恩之心,反而得寸進尺。於是他果斷結束了資助並與其斷絕了來往。本來資助學生是他自願的,斷絕資助也是他自選的,可是在此事之後他卻總是覺得十分失落,逢人便提起這段遭遇,希望別人對他的境遇表示同情。

    從這件事我們看到,其實從內心裡他還是希望得到感恩的,多年付出,他不求利益回報,但還是求心理的安慰。

    所以這件事該如何評價呢?我們應該要求他做一個聖人,放棄這種想法嗎?很難做到,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也是預設這個被資助的人做法是不對的,這就說明,大多數人認可付出而求取一定回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人是感情動物,人與人交往就是心得交往,很多人都會發出“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感慨,這說明求取回報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刻意迴避。

    但是在幫助別人後,別人是否回報這件事情上,更應該是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期望別人的回報,無可厚非,不期望回報,也是自主選擇,我們大可不必在這種道德層面上去分個高下。只要能夠去幫助他人,這種行為就值得肯定,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動機是否單純呢?

  • 2 # 楊純

    人應該期望得到別人的感恩嗎?首先我們來正確理解“感恩”一詞的含義。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的恩情感激,從而知恩圖報。便是做人的基本良知。

    懂得感恩才會獲得幸福的源泉。真誠感恩,你會發現自己周圍的美好事物也會與你周旋而來。感恩是主動闡釋自己對幫助或有恩於你的人一種回饋。

    如果幫助別人,又期望得得別人的感恩,這好像是一種等價的互利互意,所以真正的風範智者是不會去期望得到別人感恩,因為他自己就具備一顆感恩的心。具體我作以下三點來發表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一代偉人在自己老師60歲大壽時曾寫信說,“你過去是我的老師,現在是我的老師,將來必定還是我的老師”。老師對他的培養,教誨是無私的。但正是這樣偉大的傳教使偉人知恩知情,永不忘懷。

    第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生命就是命運共同體,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伴侶的關愛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無私給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裡。

    一個人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懂得感恩。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我們一定要謹記在心,懂得感激。因為別人的幫助不是“理所當然”的,世界上沒有誰對你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心存感恩,更有感情。

    第三,那些總覺得社會虧待了他的人,他們對社會的一切都不滿意,總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更多,卻從來不想一想自己為社會、為別人付出了多少。

    還有一種人一旦對別人有所付出,就希望得到別人的所謂的“感恩報酬”,這就回歸到“人期望得到別人的感恩”,便成了有目的付出。當然懂得感恩的人無需你的期望,也更不會讓你失望。

    “恩情四海不能忘,萬年千載不生塵”,“感恩”知恩圖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是做人,起碼的道德和良知,是立身處事的基礎,更是構築和諧人際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知道以身體力行,知恩圖報的人才有資格在天地間堂堂正正做人。

  • 3 # 榴柳柳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懂得感恩。所以我們每做了一件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潛意識裡是希望得到對方的感恩。但是有時候可能收不到這種反饋的,內心就會有失落感。

    最好的自我調整是,自己想做就做了,不要期望得到別人的什麼。

  • 4 # 清怡

    一個人幫助了別人,並不是為了讓人感恩,才去幫助別人。單是,被幫助的人要懂得去感恩別人,受人之恩,當湧泉相報。

  • 5 # 竺冰落888

    我認為,人可以期望得到別人的感恩,但是我們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付出了,就一定要回報,但是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心懷感恩。所以,我們與其讓自己生氣,倒不如學會看開一些。我們幫助別人,其實最根本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別人來感謝我們。感恩,確實能夠讓我們開心,但並不是我們幫助別人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分清楚,我們幫助別人的目的和感恩之間的關係。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都可以期望得到別人的感恩。但是,我們只是可以期望,但不是絕對、一定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感恩。畢竟,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我們每個人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幫助了別人之後,我們獲得了快樂。別人感不感恩,那是別人的事情,而不是我們應該考量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把握這樣一個關鍵的問題。

  • 6 # 夢醒陽關雪

    人不一定期盼別人的感恩,但都希望得到別人迴應或日後的幫助:

    期望別人感恩是因為自己幫助了別人,希望得到迴應,這樣心裡舒服,你幫助了別人,別人回了一句謝謝,你感覺幫助別人雖然沒有獲得利益,但是一句謝謝,你的內心也是快樂的,當你幫助了許多人,大家都默默地走開,一個兩個沒問題,多了你就會感覺人沒有良心,你便不願意幫助別人。

    人都希望自己做的事有意義,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有時候是有目的的,朋友有事求你,你幫助了他。一方面是因為感情,另一方面是因為當你有困難時,也希望得到朋友的幫助,在這時幫助別人有目的的。

    總結:幫助別人,既可以是善良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都希望得到肯定,要麼你是一個善良的人,要麼你就是一個夠意思的朋友。

  • 7 # 夜之瞳

    可能還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感恩吧,如果沒有感恩,心情難免有些失望,但是做事應該要敞亮,不要因為失望而不去做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gay,耽美網劇為何讓我感到巨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