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下韋陀

    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詩人,史稱“詩豪”。他的詩獨具一格,不僅風骨傲然不群,還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氣度。兩首桃花詩,展現了他人生的大起大落。

    貞元二十一年,劉禹錫任屯田員外郎,作為王叔文永貞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然而天不遂人意,不久革新失敗,劉禹錫被貶為郎州司馬。十年後被召回,聽人說京城玄都觀有道士種植的仙桃數株,桃花盛開時滿觀紅霞,於是欣然前往。十年前玄都觀本來沒有花木,十年後卻桃花成片、雲蒸霞蔚。有感於此,劉禹錫寫下《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京城的大道上車水馬龍,揚起的風塵撲面而來,人人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賞花歸來。玄都觀裡有千株桃樹,全是我離京後栽的啊。

    此詩本來是感慨歲月和人事的變遷,無意諷刺或暗喻,不想卻被居心叵測的權貴大肆歪曲,權相武元衡認為詩有所指,意在諷喻朝政。於是劉禹錫被打壓,再次被流放到嶺南。

    這一去又是十四年,再回到長安時,武元衡已經死了十四年。劉禹錫歸來後正逢春日,再到玄都觀賞桃花,卻看到桃花已經無影無蹤,只剩兔葵和燕麥在風中起舞。往日如幻,人生如夢,劉禹錫寫下了《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玄都觀偌大的庭院有一半長滿青苔,桃花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爛漫開放。先前種桃的道士去哪兒了?我——因題詩被貶出長安的劉禹錫又回來了啊!

    常言道:樹倒猢猻散。當年被權貴排擠的劉禹錫又回來了,這是打擊革新運動的當權者們預料不到的。經過了十多年,當時的權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讓人心生感慨。

    再看這兩首詩,頓覺意味深遠。“玄都觀裡桃千里”,這些桃花不就是烜赫一時的新貴嗎?可是,後來竟然“桃花淨盡菜花開”,權貴失勢,作者又霸氣迴歸。“種桃道士歸何處?”,那些扼殺革新的政敵哪去了?還是我劉禹錫笑到最後了。你看,詩人的樂觀和豁達也展現無餘。

  • 2 # 李利6638

    人面桃花相映紅

    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去,太子李誦即位,即唐順宗,改元永貞元年。順宗想有所作為,任用親信王伾,王叔文,又聯絡了大臣中的名士柳宗元,劉禹錫,韓泰等,對朝政中的弊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失敗之後,支援改革的人都被貶官,共有“二王八司馬”,劉禹錫在其中,他被貶為連州刺史,人還在去連州的路上又被貶為朗州司馬。

    朗州地處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劉禹錫找不到交談之人,只好作詩吟詩自娛自樂。

    十年後,接到了回京的詔書,回到長安,見物是非,不禁感慨萬千。他去玄都觀看花,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詩中玄都觀暗指朝廷,桃花千樹指朝內眾多的大官。

    劉禹錫這首詩諷刺了那些暫時得勢的奸佞小人。引起了他們的憤恨,劉禹錫因些又被貶為播州刺史。

    劉禹錫有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播州路途遙遠,人跡罕至,老母親年邁不能隨行,他向大官求情,於是改任為連州刺史。

    之後的十幾年裡,劉禹錫又在好幾個地方做過刺史。十四年後,他在和州刺史任上被調回京城。劉禹錫又去了玄都觀遊玩,回來之後仍然寫了一首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桃花淨盡菜花開”,看來這些小人們是“一蟹不如一蟹”了。詩中後三句有著另種含義,諷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政局變遷。在這首詩裡,屢遭打擊的劉禹錫依然不改初衷,樂觀又倔強。

    著名詩人劉禹錫為官清廉無私,勤於政務,關心民生,作詩作文則超世出塵,大智大睿,為後人留下許多富含哲理的名作。

  • 3 # 齊嶽評讀

    劉禹錫的這兩首玄都觀的詩作,創作時間相隔十四年,但卻是緊密相關的,這十四年兩首詩,表達了作者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是劉禹錫這十四年宦途坎坷,顛沛流離的真實寫照!

    要讀懂這兩首詩,需要了解作者創作背景。

    公元805年,劉禹錫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被貶到朗州。直到公元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劉禹錫奉召回到京城,此時距離被貶已經十年了。

    十年沉淪,再回唐帝國的權力中樞長安,劉禹錫意氣風發。但在回京後,發現當朝皇帝平庸,朝政處處為小人所把持,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輩大行其道。

    劉禹錫心中憤懣,於是在和好友遊覽玄都觀時,一時興起,寫下了這首嘲諷朝政的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一經傳唱,立刻引起了當政者的不滿。

    很快,劉禹錫第二次被貶出京。這一次被貶到了更遠的連州,今天的廣東連州。

    四年後公元819年,劉禹錫喪母回家守孝。

    兩年後公元821年,新帝繼位,劉禹錫被任為燮州刺史。

    公元824年,調任和州刺史,今天的安徽和縣,在和州,劉禹錫寫下了名篇《陋室銘》。

    公元826年,劉禹錫終於被調回東都洛陽。

    在三年後,劉禹錫回到長安,重遊玄都觀。此時的劉禹錫已垂垂老矣,但一腔豪情沒有改變。

    《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開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滿滿的嘲諷意味,我劉禹錫又回來了,你們當年這些小人又在哪裡呢!

    這兩首詩相隔十四年的時空,與作者的人生際遇,相互映照。反映了劉禹錫為人直爽敢言,不怕得罪權貴,性格樂觀,對信念執著堅守。

    豪放不羈的“劉郎”,終究有一個好的結局。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朝廷追贈榮位,身後事也是極盡哀榮。

  • 4 # 秋閣一憑欄

    劉禹錫的《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詩人劉禹錫在他的一生中,因一直堅持自己的政治見解,所以長期被貶,這首詩是元和十年,(815)他被貶官十年自郎州被召回京師後,在遊歷玄都觀時作的一首諷刺詩,

    長安玄都觀,桃花盛開,燦如紅霞,吸引著許多人前去觀賞,劉禹錫看後,借題發揮,意含譏諷,寫下此詩,故題中稱,"戲贈"

    這首詩,一二兩句,是寫諸君子看花歸來,三四兩句用"桃千樹"和"去後栽",直接影射了當時新得勢的權貴,這麼多的桃樹啊!都是我離開長安後才有的,粗看,似在寫景,然細細體味時,方覺得全詩自始至終充滿了"戲贈"之意,大有弦外之音。尤其是四句中,用一"盡"字和一"栽"字對當時新得勢的權貴,進行了無情的評擊。這些"輕薄桃花",只好看,全是沒用的東西,同時,抒發了詩對身世遭遇的憤懣和痛苦,此後,劉禹錫又再次被貶。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的內容和意境上都是前一首詩的繼續,青年時期的劉禹錫過了十年的逐客生活,回京後,因玄都觀題詩,觸犯了當時的權貴,再次被貶,十四年後被召回時,他仍不氣餒和妥協,又以更加嘲諷的,口吻寫下了這首諷刺詩。這首詩仿照前一首詩的寫法,用桃花謝,菜花開這一自然現象,來比喻人事的更替,很有意味,一二兩句"百畝庭中"和"桃花開盡",自然使人想起當年"玄都觀裡桃千樹"的景象,三句用"種桃道士歸何處"提出問題,四句"前度劉郎今又來"同前一首"盡是劉郎去後栽"相呼應。用一"又"字,從語氣上更加強烈地表示了詩人倔強正直的精神和對政敵的蔑視,久經戰鬥的劉郎,今又重入長安了,當年那些"種桃道士"死的死了,下臺的下臺了,依附他們的新貴也都垮了。這是一種勝利的記錄。單就詩人這種追求美好理想和不屈的鬥爭精神,也無愧於"詩豪"的榮譽。

  • 5 # 木山文

    唐憲宗即位不久,殺了王叔文,將與之合作過的人貶往邊遠州郡任閒散小官司馬。劉禹錫被貶為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十年後,有執政的當朝宰相賞識他的才幹,將他召回長安。

    劉禹錫回長安後,聽見很多人說長安朱雀大街旁崇業坊有一座玄都觀,觀內有道士種植的桃樹多株。.初春時開花,繁茂如紅霞,於是他前去觀賞,同時寫了一首七絕。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此詩題中諸君子指和劉禹錫一道被貶又同時召回長安的朋友,柳宗元,韓泰,韓野,陳諫等4人。詩的意思是,長安大街上車馬捲起的灰塵迎面撲來,所有的人都說是去看花回來。那玄都觀裡的上千顆桃樹,都是我劉禹錫貶官出長安後所栽種的啊。

    從詩題中,"戲贈"的"戲"字就可以想到,劉禹錫寫這首詩,更有進一步的深意。原來詩的最後兩句可以這樣理解,玄都觀暗指朝廷。桃千樹暗指朝內眾多的大官。.因此最後兩句可解釋為,現在朝廷裡眾多的現任大官,都是我劉禹錫被貶出京10年內由執政的宰相們提拔上來的。

    劉禹錫的這首詩寫出後,在長安城內廣泛流傳,有平日嫉妒他的人將詩抄了,送給當朝宰相看,並且加油添醋,說劉有怨氣等等。不幾天,劉又貶連州刺史。.

    14年之後,到唐文中大和二年(公元828年) ,才由於裴度向皇帝建議而再次召還長安,任主客郎中官職。這年3月,劉又一次遊覽玄都現,這時景色和14年前大不一樣了。當時的滿觀

    桃樹已蕩然無存,只見有兔葵(一種春季開花的蔬菜),燕麥在春風中搖動。劉禹錫感慨之餘,聯想到自己的兩次外貶又召回京的遭遇,於是寫了一首語意雙關的七絕:

    再有玄都觀絕句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詩的意思是,百畝庭院中有一半都長了青苔,桃花全沒了,而菜花正在盛開。當年種桃的道士到哪裡去了?前次看桃花的劉郎現在又來了。

    此詩後三句有著另一種含義,諷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政局變遷。桃花暗指當年朝廷內執政宰相的親信官員們,菜花指現在朝內官員。種桃道士指當年的執政宰相。由此可知後三句可解釋為,當年朝內那些大官們一個也不剩而換了一批新人,提拔那些大官的宰相,他到哪裡去了?(實際說他也沒能永久掌權,不是也早垮臺了嗎)。我劉禹錫可今天又回到長安來了。

  • 6 # 聞於隨筆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劉禹錫。詩的題目是《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據史料記載:唐永貞元年,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活動遭株連,初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在途中再次被貶為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馬,相當於從省部級連降至縣處級。一晃便是十年。詩人終於在被貶十年之後,被朝廷恩召入京。

    京城裡有一座道觀叫玄都觀,裡面種植許多桃樹。時值春暖季節,桃花盛開燦若紅霞,引來眾多遊客。劉禹錫也去湊熱鬧,一時來了雅興,寫下以上這首桃花詩。此詩一經傳出,立即有人向朝廷打小報告。劉禹錫又因“語涉譏諷”,再度被貶回連州當刺史(《千家詩》註釋:“時相惡其譏諷,再貶連州”)。這就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桃花詩案”。

    好不容易換了皇帝,劉禹錫再度被朝庭召回任職。此時離桃花詩案再貶連州又過了十二年。次年三月,詩人再度遊玄都觀,此時桃花已盡,種桃“道士”— 先前宰相及其黨徒也如鳥獸散。詩人舊地重遊,無限感慨。詩興來了,管不住自己的筆,又寫了第二首桃花詩:

    《再遊玄都觀有感》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又重來。

    此詩表面上描寫玄都觀桃花已盡,綠苔滿蹊菜花滿徑。實際上是借桃花喻人事之變遷:當年打擊革新派的權貴們現在都到哪裡去了?我—前度劉郎不是又回來嗎?

    事情並沒有完呢。一些大臣看到劉禹錫這首《再遊玄都觀有感》詩,挺不高興,在皇帝面前說了不少壞話。結果,劉禹錫又被派到外地當刺史了。

    自永貞元年因革新失敗被貶郎州,到元和十年被召回。從玄都觀桃花詩案二貶連州,到太和二年再遊玄都觀,時間跨度達二十三年之久。劉禹錫歷盡坎坷而不改其志,飽經滄桑而不折其節。堅貞高潔、傲骨錚錚,從不頹廢消沉。在“巴山楚水淒涼地”惡劣環境中,他仍然引亢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二十三年棄置身”坎坷歲月裡,他依然堅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屢遭貶謫歷盡磨難數十年,傲骨依然、豪氣不減,其人品氣節不能不讓人敬佩。

    一生兩次被同一題材的詩詞所累,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然而錯不在桃花,也不在詩人強烈個性和獨立人格。而在於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環境。正所謂:一生兩次桃花劫,豈是桃花誤劉郎!

  • 7 # 詩詞學院

    讀詩要“知人論世”。為了大家很好地理解詩意,我們有必要回到當年的場景之中去,看一下此詩誕生的背景:

    我們綜合《舊唐書》和孟棨《本事詩》,可以知道事情是這樣的:

    唐順宗永貞年間,王叔文執政,針對宦官弄權和藩鎮割據,他採取了一些革新措施,頗得民心。但革新只進行了146天,隨著順宗遜位,王叔文集團便垮臺了。為首王叔文賜死,王伾貶後亦中風死去。麾下的八名干將:韋執誼、柳宗元、劉禹錫等,統統被貶至邊遠地區,擔任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劉禹錫被貶離長安,到連州作刺史(連州在今廣州清遠市境內)。還沒有到任,半路上又被降級為朗州司馬。

    十年後(也就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劉禹錫等“八司馬”。於是,劉禹錫被召回京。到長安後,劉禹錫發現繁華道路上塵土撲面飛來,人們都說是剛剛從玄都觀看花回來。人人都說玄都觀有道士親手栽植了仙桃,滿觀如紅霞,煞是好看。看著這玄都觀裡的桃樹千株萬枝,妖嬈美麗,想當年我離開長安時,玄都觀里根本就沒有桃花,這些春風得意的桃花都是我離開京城後栽種的啊。由此,劉禹錫聯想到朝廷新貴,就像這玄都觀的桃花一樣,都是我們“八司馬”離開京城以後爬上來的。想到這,詩人揮筆寫了一首七絕詩《遊玄都觀》,也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寫出來不久,便傳遍京城。有些忌憚劉禹錫名望的人,就向當權者告密,說劉禹錫的這首詩充滿著對朝廷的怨憤之情。沒幾天,劉禹錫拜見當時的宰相武元衡,宰相請劉禹錫坐下,並對他作深情的問候和安慰。等到告別時,宰相便說:“你最近作的新詩,未免連累了你啊,這可怎麼辦是好呢?”不幾天,劉禹錫就攆出京城長安。

    在離開京城後,劉禹錫貶播州,易連州,徙夔州。十四年過去了,劉禹錫又一次回到京城長安,被任命為“主客郎中(負責接待賓客等事務的官員)”。

    回京後,劉禹錫又一次遊覽了玄都觀,但見觀裡空空蕩蕩的連一株桃樹也沒有了,只有兔葵燕麥在春風中擺動。詩人不禁再次生起“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來。當年種植仙桃的道士到哪裡去了?朝廷當年的新貴哪裡去了?曾在此賞花的劉郎今日又回來了。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如今,像當年種植仙桃的道士一樣培植了無數新貴的武元衡也早已死了。想到這裡,詩人又一次拿起筆來,寫道: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對武元衡等顯然是一種嘲笑和鞭撻。劉禹錫在此詩的序言中,重提舊事,還特別說道:“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這分明是向打擊作者的權貴的一種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一種堅強不屈,傲然天地的詩人形象,似乎就立在我們的眼前。

    劉禹錫玄都觀兩詩,都是用比擬的方法,對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諷刺,除了寄託的意思之外,仍然體現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意象。

    不出所料,劉禹錫又因《再遊玄都觀》為“權近聞者,益薄其行”,遂被分司東都閒散之地。考此兩詩所關,前後二十餘年,禹錫雖被貶斥而終不屈服,其蔑視權貴而輕祿位如此。難怪白居易在給劉禹錫的詩歌作序時,以“詩豪”稱之,謂“其鋒森然,少敢當者”。這句話雖然說的是詩歌,其實用來品題劉禹錫的人格也是相當準確的。

  • 8 # 瑰谷清風

    怎樣理解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

    瑰谷認為,讀詩先須瞭解其人,再弄清其創作背景,最後才能從詩中讀出詩人的感慨。

    A 劉禹錫其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人稱“詩豪”。劉禹錫最讓人稱頌的是他的品德、傲骨與思想境界。

    他的《陋室銘》想必都很熟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典型的貧賤不移、清貧高貴精神。

    再看他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別人傷秋之葉落,他卻喜秋之高爽。

    還有,白居易感嘆年老多病時,人情冷落時,他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又是怎樣的樂觀不服老精神。

    也正是他的高貴品德,韓愈、柳宗原、白居易、元稹等文豪詩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B 賦詩經過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因保守勢力的鬥爭,劉禹錫、柳宗原等改革失敗。王叔文被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再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十年後(815年),劉禹錫與柳宗元等才一起奉召回京。

    在回京的路上,他看到眾多官員遊興勃勃,都在談論玄都觀的桃林:又多又密,如霞似錦,好不壯觀!

    於是,他有感而發,作詩一首: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可是,這一詩刺痛了那些遊玩的官員,得罪了權相武元衡。老劉剛入京又被貶了,這次貶往播州(今貴州)去當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諸人幫助,才改為連州刺史(今廣東)。

    這一貶,又是十幾年,直到寶曆二年(826年)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

    這日,他再遊玄都觀。一看,哪裡還有桃林紅花,全變成了野菜花,連當年裁樹的道士也不見了。

    隨即,他又乘興賦詩一首: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C 欣賞兩詩

    第一首首句“紫陌紅塵拂面來”,紫陌指路上,紅塵指那些當官的,拂面來即為迎面而來。首句描寫觀花人之多,路上絡繹不絕。

    第二句“無人不道看花回”,很淺顯易懂的句子:然來這些人都是觀花的。

    第三句“玄都觀裡桃千樹”與第四句“盡是劉郎去後栽”:玄都觀裡雖然有上千樹桃花,但都是我劉郎走後才栽的。

    全詩的重點就在最後一句,雖然是淺顯的描寫,但其引申的語意是:我在時敢栽嗎?栽得成嗎?

    全詩也以觀花引申為現在朝庭的不作為,不思進取,這也是他改革失敗的後遺症。

    也正因為權相武元衡讀懂了劉禹錫的這首詩,老羞成怒,將劉禹錫再次貶謫。

    第二首首句“百畝庭中半是苔”,百畝庭指以前栽桃樹的地方,半是苔意為多半長滿青苔;

    第二句“桃花淨盡菜花開”:桃花都不見了,反而長出了菜花。

    第三句“種桃道士歸何處”第四句“前度劉郎今又來”:種桃的道士到哪裡去了呢?我雖然曾被貶往外地,但現在又回來了。

    這首詩是詩人以勝利者的口吻所寫,體現了詩人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

    雖然流放十多年,但最終還是回來了。而以前貶我的權相武元衡也不在了,曾經的千樹桃花變成了青苔菜花——保守派的勢力也不復存在了。

  • 9 # 九思堂筆記

    劉禹錫這兩首詩,都暗隱不滿隱喻諷刺。我們一起來品讀。

    第一首,諷刺當權者和得勢者,導致又一次被貶

    我們先來看詩的原文和釋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玄都觀桃花

    唐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雲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郞去後栽。

    ——長安城的大道上車水馬龍,以致塵土飛揚撲面而來;人們全都說是從玄都觀看桃花回來。玄都觀裡栽種了大量桃樹,都是我被貶離京城後栽下的。

    解析:這首詩粗看很平常,很多人從玄都觀看桃花回來了,作者想到這是他離開後的許多年裡栽種的。但細細品讀,就有問題了。

    第一,題目上寫了“戲作”,一看就不嚴肅了,有捉弄人的意思;第二,“”本來是鄉間小道,“紫陌”就變成京城的大道了,與玄都觀看花不靠邊;第三,題目是“玄都觀桃花”,根本就沒寫桃花。

    劉禹錫到底啥意思?他的玄都觀比做了當朝權貴的府邸,把裡面的桃花比做了權貴,回來的人比做了巴結權貴、卑躬屈膝的人。

    劉禹錫這不沒事找事嗎?剛剛回京沒多久,因此觸怒了當權的官僚,又被貶了,貶到了更遠的廣東一帶了。

    為什麼是被貶了?805年由於政治經濟改革失敗,他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到遠州,世稱“八司馬事件”,將近十年後的815年才被召回,816年又被貶離了。

    第二首,近四年後回來了,秉性沒變,諷刺的同時多了些感慨

    差不多四年以後,劉禹錫又回來了,寫了一首續詩,我們來看看:

    再遊玄都觀

    唐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品讀了第一首,第二首的釋義就不難理解了,不多贅述。這一首有個序言,讀後就明瞭他表達的意思了。

    序文:“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由此序文完全清楚了他前後被貶十四年的過程。

    現在劉禹錫又回來了,而此時改朝換代了,十四年間換了四任皇帝,他的秉性沒改多少,還是有點“憤青”。

    比擬為“道士”、“桃花”的原權貴和追隨者們不知去了哪裡,顯赫和榮耀消失了,只剩下一片荒蕪以及數量很少、無足輕重的“青苔”、“菜花”之流。他感慨世事的變化實在難以預料,也帶著一些慶幸和蔑視,還有自己的信心和不屈。

    劉禹錫就是劉禹錫,看不慣的人和事要麼明著說,那怕是暗著也得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過體育鍛煉的肥胖病人會不會顯得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