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挺喜歡讀小說,現在基本讀短篇,因為發現長篇小說總是一大障礙,想一口氣讀完才痛快,碎片化時間總是接不上上次閱讀,但又特別想去讀
26
回覆列表
  • 1 # 家駒手繪

    閱讀長篇小說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值得認真研讀的文學名著,更是對讀者有效閱讀時間提出了要求。沒有大塊時間閱讀,並不是沒有時間,只是時間被日常工作進行了分解。時間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給閱讀質量帶來影響,影響並不會瓦解對長篇小說的閱讀。面對這種影響,閱讀長篇小說依然可以正常進行,如何吸收文學營養和得到文學的滋潤,至關重要的一點,還是靠自己掌握,主動權在自手上。

    首先,所謂時間碎片化,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們要認識清楚時間碎片化的形成原因。在當下,人們的工作壓力不小,面對職場、市場、人才競爭;如何拓展推廣營銷、產品、創新設計等等,這些天天都要面對的工作,還不能放鬆任何一個環節,遇到困難的出現,還需要主動去學習新東西,去破解,去完成。時常還得加班,值班,工作應酬等,公休時間受到一定程度的佔用。用於學習的時間,被分解後,失去了完整性。

    其次,在怎樣把工餘時間進行有效調整,值得人們思索。從工作時間、工餘時間,進行切割、分配,合理安排閱讀時間,是能夠很好閱讀長篇小說的。除開白天的工作時間,乘下的工餘時間,畢竟是可以自行安排,並不是完全被佔用。怎樣在缺乏整天大塊時間的情況下,分時間段去閱讀,去感受文學的力量,照樣可以領會文學傳遞給人們的審美精神。擠出來的時間,往往更有效果,由於是精心調整出來的時間,珍惜度高,自己投入的精力更專注,閱讀質量效果反爾還好。

    最後,就文學本身的特性來看,閱讀一部長篇小說,一口氣讀完,固然不錯。由於時間相對短些,因地制宜,也能找到閱讀優勢,儘管這種優勢是“逼出來”的。慢慢閱讀一部長篇小說,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閱讀方式。今天閱讀一部分,明天又讀一部分,可以當成自己在精讀一部作品。每天都有回味的,每天都可以咀嚼,慢慢的長時間消化一部長篇小說,可能比一口氣讀完一部作品效果還好。所以,沒有大塊時間同樣能夠實現閱讀一部長篇小說的願望。

  • 2 # cqq908

    化零為整啊,就是有空閒就看書,時間長了一本書就看完了,另外我覺得中間不要看太多的另外的小說,可能書的內容會有點不太好記

  • 3 # 李大郎Seanlee

    這個問題,我想分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長篇小說。

    正如題主所說,長篇小說一般而言,在整體架構,情節鋪墊,氣氛渲染,甚至字詞段落等方面都有它獨特的佈局、寫作的技巧和方式,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彷彿大河奔湧,一瀉而下,使得讀者總想一氣讀完,即使不能一口氣讀完,也儘量想利用整塊或大塊的時間來分期讀完,這樣的效果當然是最好的。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總是骨感的。現代人,特別是都市中的中年人,忙碌到幾乎沒有自己可利用的空餘時間。能選擇的似乎只有碎片化時間,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閱讀長篇,卻總會有接不上,不過癮等缺點。

    這該怎麼辦呢?

    首先,既然無法改變,那就要接受現實。既然能利用的只有碎片時間,那就好好用,即使是碎片時間,不也是時間嗎?只要有時間,即便斷斷續續,即便“事倍功半”,那也比沒有時間,“事無功無”好,不是嗎?

    其次,既然碎片化時間有天然的缺陷,那就開動腦筋,想法彌補。如果接不上,那就每次讀的時候做簡單的讀書筆記,再看的時候翻閱下前面的備註。如果不過癮,那就讀的時候聚精會神,高效利用時間。我相信,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真愛閱讀,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二、非長篇小說。

    是不是除了上面所說的就沒有其他解決方案了呢?

    當然不是。

    其實題主已在題幹中說了,特別想閱讀長篇小說。這個非常理解,因為筆者也非常喜歡長篇,長篇小說猶如萬里河山,內裡乾坤大,歲月錦繡多,閱讀長篇小說,好比進行一場閱讀的“馬拉松”,比拼的是耐心、意志力和熱愛程度,當我們花費許多時間,克服很多困難,終於讀完一套長篇小說的時候,心中的觸動、感慨、成就感,是旁人所無法體會到的。

    但,我這裡還是想給題主再提供另外一個方案:除了長篇小說,其實短篇小說也是很不錯的。

    短篇小說雖然篇幅不長,但要寫好著實不易。你看有些世界級的大文豪,他們好多都沒有寫過長篇,或長篇短篇都有,比如世界著名短篇小說三大師:契訶夫、歐·亨利、莫泊桑。他們的作品,都是值得好好研讀的。

    最後特別推薦我的偶像:金庸先生的短篇小說(其實是散文)《月雲》,這是我每年必定會重讀的一篇(另一篇是老舍先生的《斷魂槍》,或者再加上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文章,那種平淡中的韻味悠長,那種細微處所展現的深厚寫作功力,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與氣魄,真的是隻有文學大師才有的筆力。

    另外:別忘了《聊齋志異》,那是中國最好的古文短篇小說集了,如果不知道好在哪裡,作家畢飛宇在《小說課》裡有一篇專門講《促織》(還有專門講海明威的《殺手》和汪曾祺的《受戒》,都講的特別好),讀完就知道名著之所以經典的理由了!

    總之,看書不妨雜一些,長篇看些,短篇也看些,小說看些,散文、詩歌、雜文也看些,怎麼說呢?雜食動物,總是營養較為均衡的。

  • 4 # 讀書旅行茶

    看來題主是那種讀書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型別,但正如你所說的,現在是碎片化閱讀時代,想要完整不打斷地讀完一本長篇小說,似乎有些困難。

    但也不是不可以。分享一個我的讀書方式吧!

    現在有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書籍的方式,那就是聽書。

    以前我也試圖透過每天閱讀紙質書來實現我的閱讀量,但結果是,總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而耽擱,弄得我很是挫敗。

    這個時候聽書這一新的閱讀方式剛好盛行起來。

    很多聽說APP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如喜馬拉雅,樊登讀書,有書共讀,十點讀書,等等。(宣告:我不是打廣告,只是想幫忙)

    裡面有針對一本書進行精華解讀的講書頻道,也有專門請說書人進行說書的說書頻道,還有則是原文朗讀。

    像題主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選擇原文朗讀,你可以在刷牙洗臉做家務的時候聽,也可以在上下班的途中聽,甚至在眼睛乾澀、閉目養神的時候也可以聽。

    這樣的效果或許沒有看著文字閱讀有效果,但是比起你想開始卻一直不敢開始要好很多。

    其實我們想看長篇小說卻總沒辦法開始,還是有一些畏難情緒在裡面,你想啊,一部書這麼長這麼厚,要多久才能看完呀?而聽書就幫你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我們就將一本書聽完了。

    而且聽書的形式那麼多,假如覺得對書本理解得不夠透徹,我們可以聽一聽別人的講評,然後加上自己的思考。聽到到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覺得還不錯的內容,那就找來書本,多看幾遍。

    這樣下來,閱讀效果可能比自己看書的還要好呢!

    當然,不提倡所有的書都用聽的形式,有些書還是需要在書本中,細細品味。

    【end】

  • 5 # 田野的小屋

    短篇有短篇的好處,長篇有長篇的好處,如果喜歡讀書,還是建議都讀一讀的。

    我能理解你在讀長篇時,看到興致處,突然被打斷的感覺。但是除了假期,我們其實是不可能一口氣把一本厚厚的書讀完的,再說,也沒有必要必須讀完。

    你可以嘗試著做著筆記去讀,並且把速度慢下來,明確自己的時間有多少,然後規定就看幾頁或者幾章,看完就放下。因為長篇也有自己的結構,不是一直都密不可分的,我們自己把它分開,比被時間被迫分開要好的多。

    還有,就是在讀的過程中,心要靜下來,要慢慢地體會書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好的已經,不要總想著趕快讀完,就像一個地方風景很美,我們可以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而不是趕快跑完,那樣就沒有意思了。

    我在讀長篇的時候,有時候,自己看到有趣的地方,就主動合上書,滿心歡喜的撫摸著樹皮,不捨得一下子結束,想留給下次再讀。

    讀書很好,但不要讓時間限制了我們的讀書內容。建議還是多讀一些長篇小說,你會發現,它會更能啟發你,愉悅你,是短篇小說所不能代替的。

  • 6 # 雪梅文學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做好時間規劃:可以利用放假時間,或者利用整個晚上的時間熬夜看,或者是週末。把手機關上,就可以一整天的把精力放在長篇小說上。平時我是利用每天凌晨5點起床看書,看兩個小時到7點,然後洗漱吃早餐上班。我在疫情期間重複閱讀了長篇小說: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朱山坡《南國佳人》、夏洛蒂·勃朗特《簡愛》東西的《篡改的命》餘華的《活著》卡夫卡的《變形記》。

    二、給自己制定閱讀目標:

    我會制定閱讀目標每個月要讀什麼書,列出清單寫在筆記本上。然後一步步去完成。

    三、做閱讀筆記或讀後感:

    給自己養成閱讀筆記的習慣。特別在讀的時候,有精彩的片段或優美的詞語,我會把它記錄下來。對於感觸比較深的文章,我會寫讀後感。這個對自己閱讀過的小說有加深印象和練文筆的好處。對於長篇小說,我會用書籤來作為標記。我會在看小說的時候,手裡會拿著一支筆,邊看邊寫。這樣就不會忘記。

    結束語:閱讀長篇小說確實很耗時間,對於經典的小說可以慢慢細讀。不用很著急的把他一下子看完。閱讀的目的是獲得收穫,而不是為看而看。所以我更看重的是細品。而不是一口氣閱讀結束後的酣暢淋漓。

  • 7 # 黃銅騎士

    讀長篇小說,需要一定的連貫性,如果閱讀間隔比較長,每次閱讀的時間又比較短,效果是非常差的,很容易忘記前面的情節,再看的時候,有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我的建議如下:

    一、每天固定時間閱讀,保持連貫

    現在生活、工作的節奏都比較快,閱讀的時間也經常被擠壓,這就要自己找時間了。最好是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例如,睡覺之前,抽出十分鐘的時間來閱讀,每天堅持下來,如果是比較長的一本小說,每天讀上5——10頁,天天堅持,這樣的話,一本長篇小說,用上一個多月的時間也差不多就能讀完了。

    二、週末和假期抽出較長的時間來閱讀

    週末和假期的時候,空閒時間會多一些,不妨抽出大量的時間用來閱讀。例如早點起來,讀上一兩個小時,或者用一個下午、一個晚上的時間來閱讀。

    三、如果有必要的話,儘量做讀書筆記

    如果一邊做讀書筆記一邊閱讀的話,會理解得更深刻。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也不用刻意要求每天寫多少字,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寫,有時間就多寫一些,沒時間就少寫一些。

    長篇小說要做一個人物表、一張故事脈絡的思維導圖,還有就是主要情節的簡述,經典語錄等等。

    有空就拿出來翻一翻,可以加深記憶。

    四、適當讀一些書評文章

    網上有很多書評文章,如果對那本長篇小說非常喜歡,也可以找一些關於這本書的書評,看看別人是怎麼解讀的,對你也能有一定的幫助。

  • 8 # 閱讀者芳菲

    我不知道你的每段碎片化時間平均大約有多長的時間,如果是在半個小時左右,那完全可以閱讀任何一本長篇。

    我讀《紅樓夢》就是用碎片時間讀完的。《紅樓夢》對於我,是很神聖的,一直不敢觸碰,也一直以為必須靜下心來和有了大塊時間才可以去讀,但是這樣的心情和時間何時才能到來吶,於是決定不再找任何理由了,馬上開始閱讀。而剛開始時每天只能拿出十分鐘來讀書,那麼我就堅持每天十分鐘,積少成多,你這本書就會在你不間斷地閱讀中漸漸變薄,後來時間就變成每天20分鐘、30分鐘。

    而做一件事情,決不能虎頭蛇尾,讀一本書更不能三分鐘熱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看兩頁,沒心情就十天半個月不碰。我把“堅持就是勝利”這個原則用在讀書中,讓我無論多晦澀難懂的書,都堅持讀下去。

    這樣堅持下來,我每年都會讀幾部長篇小說及理論性書籍,《紅樓夢》、《明朝那些事兒》、《狼圖騰》、《今日簡史》、《人類簡史》、《理智與情感》、《飄》、《紅與黑》、《瓦爾登湖》等等都是我用所謂的碎片時間讀完的。

    碎片時間其實並不碎,只要我們能在這個有限的時間裡全情投入地去讀書,有效利用這短暫的時光,那麼碎片時間也就會連綴成大片時間,你一樣可以達成閱讀長篇的目的。

    不難的,還等什麼?何不現在就開始試試。

  • 9 # 十三哥喂

    長篇小說嘛,只怕是很少有人能夠有時間一口氣讀完的,特別是現在的網文,動不動就是幾百萬字甚至上千萬字,就算是退休老頭兒,也沒那麼精力一口氣讀完。

    事實上,閱讀長篇小說更像是品茗一杯香茶,小口慢灼,細細的品味,題主想一口氣讀完,說明還處於讀書的“情節流”,還需要更上一層樓啊。

    其實每天若是有一點閒暇時間,把一部長篇細細的看上那麼十幾頁,再在其他的碎片時間裡,細細回顧品味,猜想下一步的情節和人物命運,然後再有時間閱讀的時候用來解開謎底,也是一種很少的娛樂方式,而且用這種方式閱讀的小說有時終身都不會忘記,而這其實也是寫作鍛鍊的一種方式,天長日久,說不定您也能寫出自己的作品來呢。

    題主認為的碎片化時間影響閱讀效果,是因為您採取了“淺閱讀”的方式,這種方式解悶兒打發時間還是不錯的,但是達不到真正的閱讀效果。

    您其實可以制定一個閱讀計劃,每天讀多少頁的書,就像網文追書一樣,每天都讀一點,然後按照我上面說的去回味、去推測,把淺閱讀變成深閱讀,相信您會找到這種“連載閱讀”式的樂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中自有顏如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