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中晴雨

    紅塵凡影,處處皆是,只要留心觀察,何止六記。

    凡是文學作品,都有塑造的主人公,描述羅列不凡之事。以影響教育啟迪讀者,出自作者本懷之善意。

    在下讀書甚少,不知其詳,實為汗顏。

    人生短暫,與古典為本,今作為輔,一兩本足矣。精讀細研,啟發智慧,指導人生為要。

    本人沉浸於個人愛好與現實生活之類書中,以至導歸信仰與踐行之中,不涉雜書。

    實在抱歉,還望海涵。

  • 2 # Joyandpeace

    沒有。原因如下:一、《浮生六記》展現了陳芸娘是一位真誠率性、清新飄逸、而又不為物慾世俗羈絆的女子,是世間不常有的女子。透過文中內容可知,她和丈夫的關係是夫唱婦隨,且兩人都是性情中人,可謂難得的佳配,生活不僅融洽,而且是紅顏知己。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沈復這人也是一個有溫情且有情趣的人,“細節中有大文章”,他在《童趣》寫到小時候的自己“見渺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作青雲白鶴觀”“ 以為二蟲鬥草間,蓋一癩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等等,這些也能表明,沈復是細心且有情有義的人。

    二、還有一個細節,陳芸娘在發現沈復對一位年輕貌美的藝女(記不清了)有興趣後,主動撮合,但由於經濟條件限制,被沈復回絕了。

    三、在陳芸娘彌留之際,仍在為沈復考慮和擔心,無一絲怨意。

    沈復和陳芸娘都喜歡並且常年遊山玩水、你儂我儂,或許當時有家庭條件支援,沒有憂患意識。到後來他們遭遇父輩離世、子女離世等重大人生變故的打擊,再加上婆媳關係不和、生活條件艱苦、疾病在身,陳芸娘最終不幸英年早逝。

    《浮生六記》同時展示了世界最美好的和最悲情的事,也是對男人有極大警示意義的:男人應肩負起養家的責任;沒有基本物質基礎的幸福不長久。

  • 3 # 雲兒的小清歡

    《浮生六記》中,芸娘或許不曾怨恨沈復,但嫁與此人,憋屈肯定是有的。

    首先,芸娘是個性子柔和、蕙質蘭心的好妻子,她出嫁從夫,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把沈復照顧得無微不至。就連沈復自己也說:

    芸的癖好既與我相同,而且能察言觀色、推敲眉目,所以我一舉一動,對她使個眼色,她便心領神會,無不辦得頭頭是道。

    所以沈復瞧上了漂亮姑娘,芸娘便風風火火地為丈夫張羅,結果把自己弄了個裡外不是人。

    沈復愛跟朋友來往交際,花費頗大,芸娘就變賣首飾滿足丈夫的需要,致使家境越來越貧困。

    說到底,芸娘骨子裡跟當時時代下的女性沒有太大的區別,既出了嫁,就要夫唱婦隨,萬事以夫家為重,就算委屈自己也沒關係。

    其次,跟許許多多一輩子依附丈夫而活、毫無主見的女性不同,芸娘有一定的獨立意識,文雅又有趣,或許正是這一特質,她才受到了沈復的青睞吧。

    所以芸娘可以跟沈復一起吟詩作對,品月賞花,甚至扮成男人出去遊玩,雖然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諸多顧忌:

    她效法男子模樣,拱手闊步大半天。芸忽然變卦道:“我不去啦,被人認出來就很不方便,被公婆聽說了又不好。”

    毫無疑問,沈復欣賞的正是這樣可愛中帶點灑脫性子的芸娘,可惜,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芸孃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完全隨心,她需要考慮和顧忌的東西太多了,而這,是沈復作為丈夫不能理解她的。

    總結:芸娘與沈復之間的感情在當時可以算是一股清流,所以才被傳唱至今。不過,縱觀芸孃的一生,雖然與沈復有過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愛情生活,終歸還是被雞毛蒜皮、財米油鹽的殘酷現實摧殘得夠嗆。

  • 4 # 雲中歌白鶴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假如芸娘和三白始於一場轟轟烈烈、頭腦發熱的愛情,那她也許最終會有悔恨;假如芸娘一心想要大富大貴,讓三白謀求官職名利,那她最終肯定怨恨不已。

    但芸娘和沈三白人生的奇妙之處在於,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儘管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相守十載,浮生若夢

    下面,就請允許我從沈芸二人相知、相處、相守幾個方面來回顧他們的婚姻和人生,並對芸娘其人做出一個力求中肯的評價

    01相知:兩小無猜,愛憐溫柔

    現在的人總喜歡用當代的價值體系評判古人,將許多本便不同的事情,拉到同一種模板當中大加批判,博人眼球。

    在《浮生六記》第一卷閨房記樂當中,作者記敘芸孃的家世和生活,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擅長女紅、喜歡詩文、富有家庭責任感的年輕女性。而這時的沈復和芸孃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作者只用了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來描述他們之間的關係:兩小無嫌

    他們此時的關係十分密切和單純,沈復在行文當中流露出來的對芸孃的愛憐也令人動容,畢竟當時年少,談愛情太大了,但談情誼卻是如此的純淨晶瑩。

    (餘)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這段沈復的自白向我們表明了他最初想要娶芸孃的動機:儘管自己欽佩和喜愛芸孃的才思,但又擔心她的生命不能長久,為此鬱結心中。假如自己娶了她,就可以對她很好。

    這簡單的兩句話,實際上已經道出了沈復內心對於芸孃的真摯感情,而他婚後的作為、他們婚後的相知相伴,實際上也正是這最好的證明。

    02相處:夫妻如此,何有他求

    沈復和芸孃的婚後生活讓許多讀者動容,他們讀書、玩鬧、喝酒、出行,如同比翼鳥一樣讓人豔羨。

    許多人在這種生活當中,只看到芸孃的溫柔和嫻靜、機敏和生機,卻忽略了沈復在芸孃的生命裡有很大的作用。

    最典型也最開始的代表即是芸娘初嫁給沈復的時候,十分恭謹緘默,但沈復引著她說話。帶著她玩、不以俗禮拘束、尊重和傾聽她的喜好,由此芸娘和沈復感情日篤,二人的精神交流也越來越多。

    芸初緘默,喜聽餘議論。餘調其言,如蟋蟀之用纖草,漸能發議。(卷一 閨房記樂)

    日後回憶起這段時光,我想芸孃的內心應當不會存有惡念,而是保有如當初一般的真摯純淨。例如芸娘女扮男裝一段,便足以讓人感嘆他們之間的深情和性格的不羈:

    芸攬鏡自照,狂笑不已。餘強挽之,悄然徑去,遍遊廟中,無識出為女子者。或問何人,以表弟對,拱手而已。(卷一 閨房記樂)

    假如沈復是一個恪守禮教的封建文人,那麼芸娘想必無法如我們所看到的這般美好明豔。在一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芸娘能夠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讀書,討論詩詞歌賦,能夠打破常規女扮男裝,能夠和丈夫一起遊玩,這已經是莫大的幸運,連芸娘自己對此也感到快樂和滿足

    解維出虎嘯橋,漸見風帆沙鳥,水天一色。芸曰:“此即所謂太湖耶?今得見天地之寬,不虛此生矣!想閨中人有終身不能見此者!”(卷一 閨房記樂)

    這一段文字是沈復帶著芸娘共遊太湖,芸娘為美景所迷而忍不住感慨萬千。而芸娘一句“想閨中……”也說明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沈復這樣縱容和憐愛妻子,更多的女子被束縛在家庭當中。

    或許會有人說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芸娘難得而沈復易得,那我們不如看看書中其他男子對待芸孃的態度:

    “汝婦背夫借債,讒謗小叔,且稱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謬之甚!……”

    “汝婦不守閨訓,結盟娼妓;汝亦不思習上,濫伍小人。……”(卷二 坎坷記愁)

    以上兩段話為沈復的父親對芸孃的評價,儘管是一時憤怒所說,但對於芸娘那些在我們看來率性真性情的行為的看法卻可見一斑。

    許多人提到沈復,就說他是一個渣男,但這個想法實際上太現代了。

    他在芸娘面前和別的女子喝酒調笑這一點也常受詬病,但卻忘記他所請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樣真性情、不拘俗禮的人,而不是端著一副正人君子模樣的假道統。

    因此我們細看沈復筆下的女子,會發現她們幾乎都是率真不拘俗禮的人物,言行中透露出聰穎和機智,不經意間便動人心絃。

    例如:

    因為地上的小石頭好看就要為芸娘撿一些做盆景的王二姑,借個麻袋邊走邊撿,到最後汗流浹背拖著麻袋走。喜歡折花被沈復笑話以後,把花扔在地上還要踹到水裡做控訴。性格爽朗、能說會道、和芸娘交好的俞六姑,面對沈復“妻子和閨蜜一起玩不理自己”的小牢騷和壞心眼,大大方方的迴應,妙語連珠。笑起來捶人肩膀,以為被人罵立刻就要回嘴的船家女素雲,能夠用象牙筷子擊打碟子伴奏唱歌。

    在讀這部《浮生六記》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在讀另一個版本的《紅樓夢》,這不僅僅因為主人公是一個不隨俗流、追名逐利、傾心詩畫的人,以及描寫生活的風雅和情趣,更是因為沈復對待筆下人物尊重和認真的態度,而這一點對於女性則表現得尤為明顯。

    因此,倘若芸娘回憶過往,她肯定內心仍舊是歡喜和滿足的,至少曾經這種單純樸素的情感讓這個女子十分滿足,以致於她和沈復許下來生,也正是這互許來世的一段,讓讀者看到她二人的一往情深:

    餘曰:“恐卿鬢斑之日,步履已艱。”

    芸曰,“今世不能,期以來世。”

    餘曰:“來世卿當作男,我為女子相從。”

    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覺有情趣。”(卷一 閨房記樂)

    03相守:貧賤夫妻,相濡以沫

    從我們上面所提到的事蹟可以看出,沈芸二人之間並非只有愛情,更多的是一種相知相伴的情誼,而沈復也不止一次的將芸娘引為知己。

    後來二人落魄,芸娘仍舊辛苦操持家業,為了沈復盡心盡力。許多人或許正是因為貧賤時候二人的故事而對芸娘感到無限惋惜,認為芸娘該怨恨沈復。

    但這種事情,終歸得當事人自己來說,我們無論說什麼都不能代替芸娘

    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神仙幾世才能修到,我輩何人敢望神仙耶!強而求之,致乾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擾。總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卷三 坎坷記愁)

    這一段話是芸娘死前的自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從她的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芸孃的心態,她同樣將沈復引為知己,感激對方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體恤和愛護,回憶曾經共同遊玩的過往仍舊眷戀無比,直言道“此生無憾”

    我們或許可以批評沈芸二人沒有經濟頭腦,不懂得理財;不通人情世故,得罪父母;不夠圓滑敏銳,沒有看出兄弟的賊心,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二人之間的深情厚誼。

    也許有的人認為芸娘話中有一句“君太多情”就是對沈復的控訴。

    但我們看後文,沈復卻也同樣說了如下一段話:

    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餘者,可作前車之鑑也。

    聯絡上下文,順便查一下詞典,我們就會知道“多情”這個詞的意思實際上是“重感情”(且多指愛情)

    因此二人的話可以這樣理解:作為丈夫,沈芸二人太重這段感情,同遊同樂的快樂簡直要趕上神仙了,因此被上天懲罰。所以沈復哀嘆說夫妻之間不要互相仇恨,但也不要太過情深,不然的話會被上天嫉恨。

    這話多有“情深不壽”之悲。

    因此,終芸娘一生,她都同沈復相濡以沫,他們或許不通人情世故,但他們二人同樣的率真和純淨卻使二人情深若此。芸娘或許有遺憾,不能陪伴夫君、撫養孩子,但絕對不會有怨恨。

    04芸娘:封建中可愛的女人

    在前面的描述中,幾乎可以看出芸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她賢惠溫柔、機智幽默、大方寬容,既能同丈夫種花賞花、也能談詩說賦,既能上得廳堂,也可下得廚房,簡直就是一個理想的妻子。

    因此國學大師林語堂評價她說:

    我頗覺得芸是中國文學中所記的女子中最為可愛的一個,他倆的一生很悽慘,但也很放蕩,是心靈中所流露出來的真放蕩

    到此為止,我們所做的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以傳統的觀點來審視一個符合每個人內心深處所喜愛的女子模樣,但實際上,不管芸娘是如何可愛動人,我們都無法忽略時代背景給她的羈絆。

    縱觀全書,芸孃的生活一直圍繞著丈夫在旋轉,面對公婆百般忍耐。儘管她對於沈復的好和寬容是出自真心,但我們也不免為她感到可惜,甚至於忍不住想要說一些尖刻的話語來掩飾內心深處的惋惜。

    “事實上,在中國正是妻子的那種無我,她的那種責任感,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允許男人們可以有侍女或納妾。”雲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婦人”,“理想的女性”,因而得到中國男人的喜愛。芸的賢達,無我,自我犧牲的精神,怎能不讓嚮往妻妾成群的封建時代的中國男性讚不絕口呢?(《芸的妻性及其它——對《浮生六記》的一種解讀》費如明)

    這便是一段極為尖刻的評價,也許不算完全正確,但也或多或少說出“芸娘”這一形象內在的悲劇性。

    試想芸娘若為男子,仍舊是聰穎明禮,率真不羈,那麼她又該有怎麼樣的一段人生呢?

    總而言之,芸娘與沈復實際上是相互成就,因此芸娘對於丈夫恐怕感激和深情都重於一切。

    因此,芸娘或許內心中有無數的遺憾,但她應當沒有怨恨。

    而芸娘這一形象熠熠生輝,讓許多人為之痴迷,這是因為她本身所帶有的閃光點。但我們卻也可以看到,芸娘仍舊是一個封建女性,她的身上承載著更深層次的悲劇。

  • 5 # 珂珂讀書

    先說結論:要說怨恨,陳芸娘對沈復應該是沒有的。陳芸娘是幸運的,也是悲慘的。

    拿到當今社會來說,沈復和陳芸孃的結合算是兩個家道中落的小資產階級文藝青年的結合。

    沈復與芸娘算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又都愛賦詩飲酒、遊山玩水,前期家中還有點小錢的時候更是經常與圈中文藝青年們聚會作樂,生活還是有著小資產階級的愜意的。

    在封建社會能嫁給一個與自己志趣相投、兩情相悅的丈夫芸娘算是幸運的。

    從芸娘最初為沈復納妾可知芸娘屬於典型的封建社會婦女,她可以為了丈夫而犧牲自己,不僅沒有任何怨言而且給丈夫納妾是她自己的主意,這種丈夫至上的理念要說是開明大義倒不如說是受了封建思想的引誘。

    沈復因為替人做保而陷入債務糾紛。為躲避債務芸娘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態度追隨丈夫離家出走,自此直到去世一直都是跟隨丈夫顛簸飄浮,不僅缺吃少穿而且還得了病,但一直都是無怨無悔。

    芸娘後來因為一些瑣事被婆婆和公公誤解,心裡儘管委屈卻仍然沒有產生抱怨的情緒,也沒有跑到沈復身邊讓丈夫為自己打抱不平,而是自己默默承受。

    後面沈復找不到差事,芸娘病情加重,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沈復決定去找以前借過他錢的人要錢,因為路途遙遠,芸娘把所剩的一點錢兩都拿給沈復做盤纏,自己則拖著病身耐心的等著丈夫回去。

    這一切事情都表明芸娘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儘管沈復作為家中長子有些懦弱,被弟弟霸佔了家產,後面差事沒找到借出的錢也沒討回,但芸娘還是從內心底裡體貼著自己的丈夫,只是傾盡了全力努力生活,而並沒有生出怨恨的心來。

    芸娘前半生幸福快樂,後半生流離悽苦;沈復在家庭關係中雖然有點懦弱,社會中還是在儘自己所能為自己和芸娘創造好的生活條件。

    芸娘當然瞭解這一點,只是世事不能盡如人意罷了;所以她對於沈復是沒有怨恨的,最多就是感到委屈。

  • 6 # 讀書旅行茶

    陳芸娘是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中的女主角,也是沈復的妻子。

    被林語堂稱為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

    芸四歲喪父,家裡就剩下母親、弟弟和芸三口人,家徒四壁,她做女紅養活自己和家人,還供她的弟弟上學。

    芸聰慧過人,雖然小時候沒有受過教育,但剛學說話,給她讀一遍《琵琶行》就能背誦。長大之後,在家中的書筐中找到一本《琵琶行》書稿,便憑著記憶認起字來。後來,還能幫家裡代寫書信。

    她與沈復也算伉儷情深,這與當時社會的男尊女卑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芸孃的話,我覺得蕙質蘭心最適合。

    但芸娘最後的結局不甚好,先是被公婆誤會趕出了家門,後來因為生活困頓落下病根,最後連自己的兒女都未能相見,就英年早逝、客死他鄉。

    因此這樣的結局,很多人都難免懷疑:芸娘對沈復是否存有怨恨?

    關於這點,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沒有。

    第一,沈復放在今天來說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就當時的時代,絕對是個好老公。

    他事事尊重芸娘,與芸娘恩愛相守、不離不棄,這一點,即便幾百年的我們看了都感動,何況當時的芸娘?

    其二、芸娘自身的美好,她不會去怨恨他人,何況是她的愛人。

    芸孃的生命裡,遇到很多不公的人事兒和不是好人的人,這些人和事兒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她造成了傷害,但她從未流露出半分怨恨的情緒。

    其三,芸娘自身的性格。

    即便受了再大的傷害也只會忍氣吞聲,把氣憋在心裡。

    比如她幫沈復物色美妾,不料那美妾竟然出爾反爾,芸娘知道後,也只是為此痛哭不已,說“不料憨之薄情乃爾也!”

    綜上,我認為芸娘不怨恨沈復。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昭昭丹陸,奕奕炎方”,這句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