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醫堂
-
2 # 化外萬民胡少峰
第一個問題,“非法同居”。你何曾考證魯迅與朱安登記結婚,領過結婚證?在哪裡登記,老家紹興還是北京哪個社群?
第二個問題,“那麼有錢,不管她”,請拿出證據來。事實上,自從魯迅離開故鄉,搬到北京,不單朱安,連他母親,弟弟、弟妹一塊供養。所有的家庭開支都是魯迅工資稿費支出。
第三個問題,“朱安的忠貞型,還是許廣平的【風流】型”。請問,許廣平哪裡“風流”,怎麼“風流”了?紅杏出牆,還是偷人養漢?
以上三個問題,你拿出證據來。否則舉報你誹謗。
民國時期,地主資本家仍然可以三妻四妾。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哪個不是?!大家都可以,偏偏到了魯迅這塊就不行?就非議?哪家的規矩?
朱安嫁過來。魯迅沒有和她圓房,有婚姻之名,無婚姻之實。魯迅沒有睡過她,還出錢養著她,是她自己不聽規勸,包小腳還不肯讀書,賴著不走。魯迅既沒有“始亂”,更沒有“終棄”,可以說做到了仁至義盡。古往今來有幾個類似於魯迅這樣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換做你,新婚燕爾,和大姑娘睡在一起而無動於衷,你能做到嗎?自己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對人家評頭論足!
故人不是拿來消費的。網路平臺也不會由著你信口雌黃。對於歷史的人和事說話要負責任,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如果把電視劇的戲說當歷史的真實,把地攤文學當噱頭,你不覺得有失身份?
-
3 # 青桐觀點
肯定不值,受傳統道德孝順長輩害了一輩子,可以孝敬長輩但不能愚,順著長輩。另不能說女性風流,才子男風流還差不多。
已婚還在外另安家,不喜歡不合適可以不結婚甚至離婚。一邊偽裝孝敬長輩沒與前妻離婚,另一邊又另取美貌才華少妻,你有見識有文化可以鞭策她另嫁甚至幫忙介紹也行。一邊借他人之愚代自己孝敬父母另一邊又不道德在已婚情況下再取,你說誰風流?
-
4 # 布衣翎
沒有什麼冷酷,感情都是相對而言。跳出那個圈子,作為觀察者,我們看到兩個只不過是有過交集的原子,擦身而過,感情只是世俗強行加上去的標籤,讓小說更感人,感動哪些人,那些局中人,局中人是什麼,是被觀察者掌控的原子而已
-
5 # 㐱伯文化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朱安不是像許廣平那樣的知識女性。
她的家族不是很富有,但祖先們都很富有,對她那一代來說處於中間地位。
他們訂婚後,還在日本讀書的魯迅得知她是一個小腳女人,好幾年沒上過學。他寫信勸她把腳放遠,鼓勵她去上學,把自己變成一個新的女人。
她的父母不允許她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女人。他們覺得魯迅的行為違反了他祖先的傳統。
在長輩們的眼中,朱安不再需要自我完善。她彬彬有禮,舉止得體,是個好廚師,好水手。她雖然不識字,卻很謹慎,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她的母親和祖母也是如此。
可以說,在多年的封建禮教的薰染下,她作為個人最後的一點亮點已經被抹去,成為了舊社會的一個標準兒媳,只有丈夫和夫家。
她沒有文化,沒有自信,沒有自立的能力,所以她把自己交給了一個冷酷的男人。
魯迅給了她一條出路。但她不能走開。被命運折磨致死成了她唯一的命運。
究竟是不敢反抗封建意識,還是不願意從祭壇上為她犧牲下來著我們就無從得知了。
有人說她的婚姻是守活寡。
也有人把她的犧牲比作文學創作中的苦藥,說正是她極端的封建主義和落後使魯迅意識到封建禮教對人類的壓迫,從而創作出了名著。
這樣的說法,我總覺得不對。
也許是封建禮教束縛了她的思想,也許是三從四德使她無知,使她成為千張面孔中最典型的老年女子。讀完她的故事,如果認為她只是一個被意識形態碾碎的木偶,那就太殘酷了。
朱安在三從四德的角落孤獨一生。她只能靠一個根本不愛他的人來謀生。即使死後,仍然不能與她一起埋葬“大先生”,一縷孤獨的靈魂,永遠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停止。畢竟,她是按照舊的規矩埋葬的。當她的家人剝奪了她學習的權利時,她的葬禮就開始了
每個人都提倡新風尚、新文明,難道沒有一個人提倡的新思想能夠先進到真正接受一切河流,包容和理解它嗎?
-
6 # 劉將軍451
上課時,老師講過魯迅與朱安的故事,我也自己看了汪荃珍老師的豫劇《風雨故園》,寫一點自己的理解吧。
首先,在我看來,魯迅並不冷酷無情。
一個反對封建禮教的鬥士,蒙受欺騙娶了一個矇昧的女子,婚後沒有共同語言。魯迅不愛朱安的理由十分充分。
如果魯迅冷酷無情,他應該同朱安離婚,自己便可一身輕。可朱安就慘了,回到孃家她要遭受各種白眼和口水,如果她性格軟弱,或許會因此輕生。魯迅為朱安考慮,寧肯自己受些折磨,也沒有離婚。
其次,作為一個女性,我覺得朱安“守潔”的一生是不值得的。
一不值得:看結果。朱安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結果。因為她不知道,他和大先生之間的代溝不是靠她任勞任怨就可以消除的,他們之間的代溝來自於思想。而朱安,雖然很努力,卻完全努力錯了方向,也就是說,她辛辛苦苦做了大半輩子的無用功。
二不值得:看魯迅。朱安全程閉著眼睛絲毫無餘的將自己的愛硬塞給了她的大先生,她以為那愛可以融化他、救贖她,卻不知道愛得不對便是多餘,是負擔,是累贅。
總之,從個人角度,我認為不管是對朱安自己還是魯迅,她守潔的一生都是不值得的。但是就像畫楊桃一樣,一件事情從一個角度看不值得,換一個角度看,它又有了價值。
至於選擇誰?
首先我認為許廣平不是風流是大膽。
其次,我認為選擇配偶不應該以僅以這一個方面的特質為標準(當然,前提是都不是亂來的人),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一個人的整體與我們有多搭配(價值觀、笑點、家庭等)。
如果我是男生,我覺得她們與我都不搭配,我選擇繼續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的真命天女。
-
7 # 吉祥如意
題主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不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令人感到吃驚,並且不能與其命題所苟同。朱安與許廣平是兩個根本就相同的女人,一個目不識丁,裹著小腳守著舊傳統。另一個是大學女生,新潮女性。一個是包辦婚姻,另一個是自由戀愛。怎麼稱魯迅先生就是殘酷無情?
還有“魯迅那麼有錢也不管她”,根據是什麼?據後人的回憶和記述,朱安一直跟著魯迅先生的母親生活,其吃穿住都是由魯迅先生全部所提供,怎麼是“不管她”?純屬憑空想象。就是在魯迅先生逝世後,許廣平仍然照顧著朱安的生活,每個月按時寄送生活費。
題主在正題的附言最後,提出了一個讓現代人進行選擇的問題,說直白一點,就是選擇朱安還是許廣平。並且分別給朱安和許廣平戴上了一頂帽子,朱安是“保持傳統忠貞道德”,而許廣平是“風流型”。
不清楚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無知還是為了蹭熱度,語不驚人死不休?
如果是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留學歸國的年輕人,讓他選擇物件,也不會去選朱安這種女人。更何況現在社會已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還有幾個年輕的男性朋友去娶一個守舊的女人作老婆。
魯迅先生的一生,經歷過家庭的變故,由其母親將其兄弟三人撫養成人。先生正在日本留學期間被其母親電召回來,不為別事,由媒人操辦就是成親。母命不可違,儘管先生有一萬個不同意,作為孝子的他只有委屈個人,將朱安娶到家不久,先生再次東渡日本,繼續完成個人的學業。
魯迅先生與許廣平的結合,被題主稱之為“非法同居”就更不應該了。中國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估計還沒有婚姻法,也沒有正規的婚姻登記機關,所謂的“合法"與“非法"又從何談起?
所以說,現在是網路時代,人們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提出一些問題。但不能不尊重歷史實事,尤其是涉及到歷史文化名人,更應該實事求是,不能憑空想象提出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2020/10/07)
-
8 # 秦一農夫
"朱安為冷酷無情的魯迅守潔一生"這種現象發生在民國初年,按照當時中國的"國情",雖然封建社會已經結束(公元前475年一1840年)但其餘毒並未徹底肅清。只能說朱安是一個深受封建社會“三從四德"思想毒害的典型代表,是又一個封建禮教制度的犧牲品。這種現象在外人看來當然是不值得。而當事人一般是大字不識的婦女,由於長期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封建禮教制度的影響,自已並未感到有什麼不合適,(總認為應該如此)更談不上值得與不值得。
民國初期,象朱安為魯迅守潔一生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大戶人家,書香門第",丈夫一般是讀書人,受害人也多為大戶人家的女兒。
這種現象在當時也並非是”個案"。農夫的一個親戚就和朱安與魯迅的情況如出一轍。男的家庭是當地的一個大戶人家,男方是一個讀書人,大學生,並在外工作,結婚的物件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女子。結婚當天在家長的強迫下,草草拜了堂。新婚之夜男方是和他家的長工呆在一起的,而且第二天就離家出走,從此再未回過一次家。後來不顧家庭的強烈反對,在省城和一個現代知識女性結婚生子,並在省城置辦了一處四合院(當時曾任臨潼縣長多年)。直到解放後,原配夫人還在夫家生活,並自願幫助男方撫養第二位夫人生養的孩子。(其中一個女兒就是我的大嫂),直到1986年80多歲去世。
所以農夫認為,象朱安為冷酷無情的魯迅守潔一生這種現象,在外人看來是不值得的,而當事人由於不識字,長期受封建禮教制度的束縛,並未醒悟,也就談不上值得與不值得了。
火爆問題:魯迅與女生許廣平非法同居,拋棄了原配朱安,魯那麼有錢也不管她,可朱安依然保持傳統忠貞道德,一生不離不棄,你娶妻選擇朱安忠貞型還是選擇許廣平風流型?
回覆列表
在那個年代,多數的婦女都會這麼做,是時代的產物,不足為奇!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古人,是這個時代人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