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逃學書童1986

    你說的是中國古琴和鋼琴嗎?

    沒開玩笑吧,我都怕理解錯了。這無論是從音色上還是演奏技巧上都不一樣呀。沒辦法比較。

    如果是電鋼琴有古琴銀色的,只能是音色像,韻味肯定沒有。古琴技巧複雜,不是鋼琴敲擊琴鍵可以模仿的。

  • 2 # 帝師小昊

    不可能彈出一樣的音調的,他們所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古琴的音色,大別有散音、按音和泛音的區別。古琴演奏中所與之音,可以分別取散音、按音和泛音,以實現音色的轉化。不僅如此,由於古琴對音色的講求,導致了對不同古琴之不同音色差別的特別敏感。和鋼琴一樣,能否收藏和擁有音色特別優異的“名琴”,對於演奏家而言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緣。但是,古琴音樂對不同古琴之音色的講求,比較鋼琴音樂對不同鋼琴音色的講求,似乎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由於音色乃是古琴音樂的核心內涵,不同音色之古琴演奏的同樣古琴音樂,往往有質的差異。 

     鋼琴的音色,就其演奏中所與之各個樂音而論,只有與古琴散音同類的實音,而沒有泛音。只有中低音音區之絃線的某些泛音,才可能成為人耳審美的物件。

     古琴演奏中所與之音,除了散音、按音和泛音的變化之外,還能以演奏手法的變化虛實,實現多種音色的可能。如右手之擘、託、抹、挑、勾、剔、打、摘等等術語所示之撥絃、挑弦、拂弦、擊弦、提弦等等的變化,以及指甲與指肉觸弦的變化,撥絃所發之力度的變化、撥絃所施之速度的變化,還有上文提到的左手吟、揉、綽、注、逗、撞、進、退等等手法的變化。

    鋼琴演奏中所與之音,其演奏手法的變化,基本上是在擊弦範圍之內的變化。雖然其變化的幅度難以盡言,但主要囿於觸鍵所發之力度變化、觸鍵所施之速度變化的範圍。此,正如匈牙利鋼琴家約瑟夫?迦特在其《鋼琴演奏技巧》一書中所說:“彈奏一個音,我們所能改變的惟有它的強度。”也許正因為如此,有人才說鋼琴是“所有樂器中表現力最小的。彈出一音後,不可能再把這個音響加以修飾、修改,只能對其長度做適當的控制,但也不能無限度的延長”。

     當代一些鋼琴作品,為了取得更加多樣的音色,想方設法對其絃線進行各種各樣的“設定”。但無論如何,這些因人、因地、因時、因曲之“有分則有不兼”的臨時設定,總不如古琴以不變應萬變之“約以存博,簡以濟眾”,“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機制高明。   正因為鋼琴自身的限制,當代一些所謂“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對於古琴音色之幽韻,似乎只能望洋興嘆。 

  • 3 # 石小釋

    音調是指音的高低。音調的高低決定於聲源振動的頻率。頻率高則音調也就高頻率低那麼音調也低。在正常情況下,人耳能感知的樂音的震動頻率範圍大概在27-4100赫茲之間。

    單從音調比較,古琴的音域從低音譜號下加二線大字組C第一弦的空絃音,到高音譜號上加三間小字三組d的七絃一徽泛音,共四個八度加一個大二度。而且這四個多八度的音基本上都是常用音域(由於古琴有效震動弦的長度比一般樂器要長,因此它音低振幅大,振動時包含的自然泛音列多,因此相鄰的兩個按、散八度音之間的八度感覺並不十分明顯)。

    泛音多且應用頻繁是古琴的一大特點。泛音是琴絃震動的同時,手指在弦的各振動節點上點觸而得的聲音,音色清晰明亮、晶瑩圓潤。以七徽為中,兩邊相等距離的各徽為對應關係,音高完全相同。每根弦的十三個徽位上的泛音,加上一千四百多年前《碣石調·幽蘭》譜中出現過的“暗徽”泛音(就是未標明徽位處的泛音。以清晰明亮為標準,每根線一徽、十三徽兩側,還存有四個泛音),總計119個。

    再說鋼琴。

    立式鋼琴一般有八十五鍵和八十八鍵兩種,即由七組或七又三分之一組的音階組成。有的立式鋼琴為了要縮小體積,也有六組半或者更少的音階,有些像兒童玩具。

    鋼琴的音域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個區。低音區有二十七到二十八個音,中音區有三十到三十八個音,其餘音全部屬於高音區。

    因此,從音域上來講,鋼琴音域更寬,但古琴的音更豐富。所以它倆互相都不能彈出各自全部的音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真的很渣,和裝作不渣。你選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