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月茶人

    “中庸之道”

    現代人對中庸有太多誤解,認為中庸之道是和稀泥,得過且過,循規蹈矩之意。

    中者,中正也;不偏不倚;庸者,不易也;堅守不變。

    “中庸”以誠為本

    中者天下之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致中和,萬物歸其位興焉。

    以中正平和之態,達到處世的平衡。

    絜矩之道

    絜,度量;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

    “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絜矩之道是指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忠恕之道

    “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併為其下定義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中庸之道、忠恕之道與絮矩之道是傳統儒家非常重視的三道。

    中庸 、 中和 以及 誠 這三個概念是互相貫通的,亦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它們都是 中庸之道 的表現。

  • 2 # 混沌偷光者

    後世對中庸是有極大的曲解的,把中庸理解成了平庸的代名詞,因為老子講過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其實也說的是中庸,萬變不離其宗,守中等於守住根本,方寸之間攻守兼備,進可攻退可守,把中庸曲解成平庸,是大多數人不明白進退之道,那就是呆守,絜矩之道是以推己度人為標尺,是大仁愛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忠恕之道中心為忠,真正的忠誠是對自己內心的忠誠,如心為恕,寬厚的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

  • 3 # 中和思維

    有人說《中庸》是折中主義,是和稀泥,是逃避現實。

    其實,細細品讀,才會發現:《中庸》是儒家的心法,是傳統文化的精粹,是儒家文化的靈魂。《中庸》改變生活,指導人生。私下對中庸之道有以下解讀:

    《中庸》是動態標準。喜怒哀樂不發,發而皆中節,體現著中庸的合道、中用、積德之要義,是檢視人守靜篤致虛極的動態標準。

    《中庸》是運作方式。建立在原生道德之上的積德、聚能、布場,是人生自我成就的運作方式。

    《中庸》是素位而行。站穩當下的位置,至誠不息,內心澄明,才能活在當下,細品生活。

    《中庸》是效益最大。立足於整體和長遠效益最大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淡泊名利,滋養身心,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中庸》是守住邊界。過猶不及,賢者、智者過之,愚者、不肖者不及。守住自己的邊界,不斷滿足他人的真心需要,不越位,不越界。

    《中庸》是精力導向。場能演化萬事萬物,思維模式決定效益,以精力為導向,以場域為道場,以積德為手段,以聚能為效果,惟道是從,以戒為師。

    《中庸》是順勢而為。不丟不頂,順勢而為,要讓自己生活得爽,就必須要讓他人舒服。說的都是真話,但並不是真話都說。

    《中庸》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坦誠設防,吃虧在明處,整合需求,以事為媒,不對立,不較勁,不爭辯。

  • 4 # 己修安人曾公仕強

    什麼叫中庸之道?凡事求合理,就叫中庸之道。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什麼堯舜他們最了不起的就是治中、用中,中就是合理,中就是太極。

    能不能借助東方的智慧,來促使西方的科技知識,走上對人類有益無害的大道,已經引起廣大的關注。

    使道德與藝術,能夠好好駕馭科學技術。向柔性的和平方向發展,而不走向剛性的戰爭。

    “風水輪流轉”,當西方文化發現極大的危機時,知道調轉方向,求救於東方的智慧。特別是中華文化的道德和藝術,以道德來彌補法律的不足,以免“只要合法,什麼事情都敢做”而不憑良心。

  • 5 # orico元創時代CEO

    中庸之道,感覺被很多人誤解了,很多人認為不偏不倚,謂之中,不左不右為中,不上不下為中,我認為這樣的解讀是有問題的,中庸並不是折中的意思,我個人的感覺是,應該分開來講這兩個字,古人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意思,中的意思就是河南人說的中,指的是本質的意思,庸的意思指的是平常的,平庸的。在商業裡面應用的話,就是一些普世的商業常識,特別是現代商業社會,很多人私心很重,不斷的攀援外物,喜歡投機取巧,走捷徑,這就違背了很多本質和常識。這就是中庸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在中庸的開篇就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句話的意思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中的意思是天下的大本質。

    忠恕之道比較容易理解,從字的理解上來看,忠指的是上中下心,個人認為儒家的意思是做事說話符合人的本心本性,這個叫忠,很多現代人都是做不到忠的,因為他的身心都是不合一的,內心都是扭曲的,比方說很多人上班,不喜歡那個職業,但又不得不屈從於現實和生活,心不甘,情不願的這種狀態就不是忠了,還有很多人創業,都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因為熱愛這個事業,這個也是違反了忠,比方說談戀愛的時候明明不愛對方,但還是跟別人上床,內心都是極其虛偽和扭曲的,不符合本心本性這個就叫不忠,忠指的是對於自己內心來講的,恕字是上如下心,從現代角度來看,指的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也就是我們現代人解讀的同理心的含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6 # 泉石心語

    當一個年輕人很能幹,我們會說: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

    當年輕人在長輩面前栽跟頭,我們又會說:薑還是老的辣;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如果有個朋友以前學習成績不太好,現在混的比你好,我們說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如果一個知識分子的朋友現在混的還不錯,我們又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有時候為了鼓勵一個奮鬥的朋友,我們會說:人定勝天。

    當一個朋友奮鬥失敗了垂頭喪氣,我們會安慰他:天意難違啊。

    以上三個例子是在圍繞著一個道理:我們為人處世總是忽左忽右,但是總體上是朝著好的方面發展的,這就是中庸,既然它和我們這麼密切相關,今天就來挖一挖中庸。

    “中庸”一詞是儒家近代以來,被無腦區解和誤用最深的一個概念,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呢?在儒家傳統中,唯有聖人才可以達到的一種境界,而在今日似乎人人都具備了,哪個華人不說自己中庸,都顯得不好意思了。

    1.中庸不是老好人

    很多人都以為,“中庸”是和稀泥,是沒原則,是當好好先生。其實,中國儒家恰恰把那種表面上的好好先生,忠厚老實,但是沒有道德原則的人稱之為“鄉原”。儒家最痛恨這種人,孔子不是說嘛:”鄉原,德之賊也”。

    什麼叫賊?我們現在的理解,是小偷。做賊嘛,偷東西。但古文不是這個意思。賊,在古漢語裡面是人身傷害。偷東西叫什麼呢?叫盜。盜是財產侵犯,賊是人身傷害。孔子說“鄉原,德之賊也”,就等於說老好人對道德進行人身傷害,會要了道德的命。

    對於“老好人”孟子在《盡心下》有個定義:第一,挑不出毛病。所謂“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就是你要反對他吧,他沒什麼可反對的;你要批評他吧,他沒什麼可批評的。第二呢,看起來很好,又忠誠,又誠信,又廉潔(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所以,第三,大家都喜歡他(眾皆悅之)。第四,他自己也很得意(自以為是)。但是,他在本質上,是同流合汙(同乎流俗,合乎汙世),不合正道(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的。這樣的人,就叫做老好人,就叫做鄉原。

    孔子對老好人,為什麼如此深惡痛絕呢?孟子說,是因為孔子痛恨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惡似而非者)。在孔子的眼裡,老好人就好比稻田裡的稗草。它長得和稻子很相似,但它不是稻子。田裡面稗子如果多了,稻子就長不好。這就好比癌細胞。癌細胞也是細胞。它為什麼不好?因為它“吃飯不幹活”。癌細胞跟正常細胞一樣,也要吸收我們人體的營養,卻又不承擔細胞的功能,生長速度還特快。結果它佔了一個地兒,正常細胞就不能生長不能工作了。全身都長滿不幹活的癌細胞呢?人就死了嘛!如果全社會都是老好人呢?這個社會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賊”,中庸也不可能是老好人。

    2.中庸不是“和稀泥”

    據《論語顏淵》的記載,有一次,魯國的執政者季康子,向孔子討教“黑社會問題”,說我們這個地方盜賊猖獗,該怎麼辦?孔子說:如果你們這些當權派自己不貪心,就是獎勵盜竊,也沒人去偷去搶。(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言下之意,民間盜竊盛行,是因為官方貪得無厭。這個話,就說得很重、很直,而且明擺著會得罪人,哪有一點和稀泥的意思?實際上,孔子這個人,是實事求是、直言不諱的。

    據《論語為政》記載,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學生子路說:“由!誨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他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他不會主張和稀泥。

    3.中庸不是沒原則

    孔子這個人,其實也是很講原則的。《論語為政》記載了他這樣一句名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這裡的比和周,是相反的。周是什麼呢?周是團結。比是什麼呢?比是勾結。比方說,吃喝拉扯,相互利用暗算。周呢?和衷共濟,精誠團結。我們都知道一句名言:團結是要有原則的。無原則地在一起,那就是勾結,就是比。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小人勾結在一起是毫無原則的。因此,作為“君子之交”,中庸就不可能是沒原則。

    實際上,在儒家這裡,中庸不但是講原則,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則。《論語雍也》記載孔子的話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難道不是最高的原則嗎?可惜已經很久不見了。那又怎麼辦?當然是應該堅持這種原則,回到這種原則。

    4.中庸講究“剛剛好”

    “中庸”不是“不走極端”,而是“剛剛好”。舉個例子,我們上駕校學習開車,先學交規,學汽車的機械原理,這都是主觀世界的事,你會學到很多原則。但是一旦進了車、上了路,原則的用處就不大了。開車的每一刻,你說是向左打方向盤好,還是向右打方向盤好?都不對,開車實踐講究的是“剛剛好”,不左也不右,這就是中庸。就像開車的時候,你會發現開車人的手永遠是微微抖動,在兩端之間尋找中間那個非常艱難的平衡,車才能夠走得直。再比如,國家經濟是自由放任好?還是計劃管制好?都不對。只有在特定情況下給出特定政策,才是治國之道。人生最難掌握的平衡,就是怎樣——既給現實的生活留點餘地,也給身後的世界留點美好。

    往大的說吧,對於治理國家,經濟學有兩個大的流派,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觀世界裡,在學理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可以堅持自己以為的真理。但是實踐中的治國者,不會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種,他會力爭在特定的情況下給出“剛剛好”的政策。

    《論語.雍也》裡有這樣一句話,說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大致的意思是:“質”代表人的本性,其實人的本性是沒什麼好東西,大家自己心裡清楚,“文”表示我們外在修飾。本性和外在修飾的表現的都剛剛好,這才是君子。

    5.以中庸之道化解民間戾氣

    現在社會上戾氣瀰漫,開啟報紙或者網頁,映入眼簾的新聞標題往往充斥著負能量,而底下的評論留言要麼是喊打喊殺,要麼是怨氣沖天。究其原因,一方面,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受眾讀者大都有“消極偏見”的傾向,即下意識地對負面訊息更敏感和重視,在新聞傳遞廣而快的今天,相較以往人們自然就會感知到更多的負面資訊;另一方面,隨著新聞自由化、市場化以來,媒體編輯為了吸引讀者關注,在選擇要報道的題材時往往是越聳人聽聞越好、越顛覆“三觀”越棒,甚至製造負面新聞、誇大負面影響。在以上兩方面的交織作用下,民眾的戾氣自然越漲越高。

    對於此類社會輿論與風氣引導問題,《中庸》給出瞭解決之道。第六章:“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這裡所說的“隱惡”並非不治惡、縱容惡,而是治惡的同時要少讓民眾接觸惡。因為民眾見多了惡就會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對惡的容忍度不斷提升,最後反不以其為惡。同理,“揚善”是要弘揚正能量,讓民眾多見善舉、多聞善行,長此以往,民眾就視善為自然,終可正本清源、化解戾氣。

    6.小結

    西方自由主義用來紀念哈耶克的兩句話就是《中庸》裡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句,值得你逐字背下來。如果你不喜歡“中庸”這個詞。那就來一句西方的名言:“一個人同時保有兩種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說的是同一個意思。(修哥)

  • 7 # 臨心

    中庸之道、絜矩之道、忠恕之道,這三個詞讓我們現代人來看的話,感覺其意大致都一樣,但仔細研究下的話,其意還是有些不同。先來看看分別的理解吧。

    中庸之道的釋義: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絜矩之道xié jǔ zhī dào 絜,度量;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絜矩: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絜矩之道是指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忠恕之道,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忠誠;寬恕。

    中國儒家倫理範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最早將忠恕聯絡起來的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曾子。他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墨家宣傳的“兼愛”,是要取消這些天然的等差,因此是一種無法落實的抽象原則,而對於人體差異的偏執,又會導致極端個人主義———“為我”。儒家認為,這兩者都會造成人的非倫理狀態。

    既然每個人都有差異,在感受事物時自然會對這些差異有所偏執。這種偏執,儒家稱為人心之“蔽”,偏執則不能溝通。

    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兒子想考大學,父親卻逼子從戎,真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雖然是好心,但表現的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偏執”,抹殺了人、我的差異,導致雙方十多年無法正常溝通。

    儒家以忠恕行仁,既要保持住人倫物理的自然分位差異,又要排除對這差異私己性的偏執。這種愛,就是包涵著個體分位差異性的溝通,而它所成就的,是一種具體的德性。

    儒家所說的“成己成人”“誠”“成己成物”“盡己之性以盡人之性”,這裡“成”和“盡”都是實現的意思。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方法,不是把“己性”強加於人和物,而是順應人和物的本性來成就它。

    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中庸之道和絜矩之道比較偏重於個人修養,個人的提升,而忠恕之道則即有個人修養之道,又有如何對待他人、與他人相處的態度及方式方法,比較綜合之說。

  • 8 # 錂雲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 9 # 真一道子

    絜矩之道,忠恕之道,中庸之道,此三者,實乃是儒學之道的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即是絜矩之道,此,當需恪守人道之本份,遵守做人的規矩,踐行倫常八德,止於至善,縱然是從心所欲亦不逾矩。

    第二個層面,即是忠恕之道,曾參請教孔子什麼是道,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孝乃人之大本,人能孝則能忠;而忠恕二字,人若能忠,人道則立;人若能恕,則至天道,天道仁恕。如此之學,由下至上,由小及大,由人道至天道。

    第三個層面,即是中庸之道,人之學,由人道至天道,在人道與天道之間,不偏不倚,既不違悖天理,也能通達人情,中而庸之。

    以上三個層面,當混然為一,一以貫之。

  • 10 # 煙雨立凡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此語出自《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的原意是為政者,必須堅持公正,這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也是核心。

    《論語》是儒家學說的主導思想,主要講的是儒家的仁義道德。自西漢始,儒家思想被封建統治者確定為主流思想,因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今天,中庸之道做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內容,仍發揮著一定作用。其蘊含的公正思想,與以法治國理念有著共性之處。同時,對於華人的為人處事,也有著傳統道德規範之意義。

    絜矩之道,強調的是君子應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作用。

    此語出自《大學·平天下章》。這也是《大學》的最後一章,講述了治國平天下,重在推己及人,循規蹈矩。

    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儒家此語,講的就是如何用人,唯德是舉,就是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重要性,也是治國平天下的核心學說。

    在今天,絜矩之道可以理解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道德模範、中國好人、感動華人物等均是新時代的社會道德榜樣。在道德規範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代的絜矩之道。

    忠恕之道, 儒家學說中關於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

    此語出自《論語》。“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 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另外,《中庸》也有論述。“忠恕違道不遠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宋代理學家朱熹註釋“忠恕”說:盡己謂之忠,推己之謂恕。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是,這個“恕”道,一定要“兩心一致”。意思是我不願意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不願意發生在別人身上。那麼我願意發生在我身上的,是不是就一定可以推己及人了呢?

    曾子一語概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因此,忠恕之道,在今天也有做人做事,無愧於心,不求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意思。

  • 11 # 風過無痕攝有痕

    我想用孔子教育學生的故事,說說自己對中庸之道、絜矩之道、忠恕之道的理解。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姑退之。”(《論語·先進》)

    子路問: “老師,如果我聽說一件事很可行,那麼我想到了就去做嗎?”孔子說: “不行。你還有父兄在,要先照顧好你的家人再考慮怎麼去做。”冉有也問同樣的話,孔子回答: “嗯,你覺得可以做的話就大膽去做。”公西華感到迷惑,問: “老師,子路和冉有問了你同樣的問題,您為什麼有不同的回答呢?”孔子回答: “冉有這個人本來就很謹慎,所以我告訴他想到了就去做吧。但是子路不同,子路的性格有點魯莽,容易衝動,所以我要讓他謹慎行事。”

    孔子教學生如何去從政,如何做人,就是怎麼做一個君子。孔子教書育人的觀點和方法,可以看成是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可以看成是中庸之道,教導學生修養品德,趨利避害;可以看成是忠恕之道,讓學生施行仁德;可以看成是絜矩之道,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學思踐悟。

    中庸之道,說的是普遍妥當性的所能實現的行為。人在社會中,不可能遠離是非,因此行事必須深淺有度,適可而止,著重在平常的生活實踐中建立起人間正道和不朽理則,中庸之德是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層次。

    絜矩之道,說的是以推己度人為標尺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指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孔子認為舜就有這種君子風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以中道教化百姓,以己度人、體貼下屬。其為官之道,與“上行下效”、“為民父母”併為治國平天下的準則。

    忠恕之道,說的是“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對忠恕的解釋)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孔子所認可的崇高德行,是忠恕之道,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它的積極方面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只有強恕而行,盡力按恕道辦事,才能實行仁道。

    絜矩之道、中庸之道,都屬忠恕之道,是忠恕思想的高階形式。朱子在《中庸》“篤行”中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忠恕,就離“中庸之道”不遠了。別人施加給自己不願意的事情,自己也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

    古語說得好: “處治事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事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黃炎培先生給孩子的座右銘就蘊含中庸、忠恕的思想: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嚴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閒無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 12 # 榮耀三甲

    既然三者共同點是後面都帶有“之道”,我們先看看什麼是道?

    《中庸》講:率性之謂道。什麼是性?《中庸》講:天命之謂性。天命實際就告訴我們每個人天生的“性”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得先承認個體的差異。

    承認了個體的差異就意味著每個人理解的“道”是不同的,重要的是道對每個人的要求尺度和標準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會有個參考點,具體反映到每件事上的做法和標準是不可能一樣的。

    正確的理解必須是先對“自己”,對自己的“性”有正確認識,而對自己真正瞭解以後很多東西都會不言而明,所謂自知者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噸柴油漏到土裡了,滲出來的柴油裝起來能用嗎?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