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漢汶
-
2 # 郭立新錦鵬小車培訓
主要是看,自已對車的熟練程式。這裡來說說:1,剛開始開車時,這個有一定難度,人對車本身具體尺寸,真實空間度把握不準,可以用自已二手張開來感覺,或用米尺來測量也行,看看自已車的技術引數等;2,路面標線,路上障礙物不同,感覺也會不同,剛開始,儘量找人少車少的地方,自已設計路況反覆練習;3,人在車內車外,對寬度會有明顯感覺誤差,也要去反覆熟練;4,左邊右邊感覺不同,倒車時也不同,也要反覆練習;5,開車時間多了,不同路況開多了,只要憑直覺一般都沒有問題;6,現在部分車,有360度攝像頭,對寬度,也很有幫助。
-
3 # 怡林v
新手主要看1.後視鏡內車與標線的距離來判斷實際距離;2.坐車內,車左邊前擋風玻璃下沿與標線的距離對應判斷車與左邊的距離,以及右邊同左邊判斷方法 3.開車時間長了就根據車感,大致判斷車與左右的距離。4.開車判斷不要長時間來判斷,視線不要離開前面
-
4 # B845
倒車看兩邊後視鏡,向前憑感覺。開始沒把握就多留點餘地。時間長了,向前一看就能判斷是否夠寬。然後在寬度足夠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把握好左邊的距離,儘可能靠左邊。右邊就沒問題了。方向扶穩筆直前進。如果前面有車已經穿過去了,道路寬度肯定沒有問題了,只要把握好左邊儘量靠近左邊筆直透過就沒問題了。
-
5 # 北漂人生
1、判斷左輪位置
當你將座椅調至駕駛最舒服狀態,判定左前輪的位置,就可以依靠部分參照物。當你的雨刮器左側,和道路左側的白線處在結合位置時,這樣就可以判定左車輪目前已經壓線了。
除了雨刮器作為參照物,大夥還可以靠一個目測20cm的距離來判定。擋風玻璃左側20cm可以和路上的延伸線重合到一塊時,說明你的車輪也已經壓線了。參考上圖,20cm位置處。
2、右輪位置的判斷
判定右側車輪的位置,和左側不一樣。駕駛室在左側,所以右側存在一定的視覺盲區與誤差。參考上圖,當引擎蓋的中心位置,和道路右側的分道線重合時,說明右車輪已經壓線了(參考上圖)。
3、判斷寬度能否透過
像上面這種狹窄路面,如果你擔心過不去,那就可以降慢車速,讓前車走遠了再透過。當然,也可以靠著兩邊的參照物,來判定自己車輛左右輪子的位置,這樣就能確定透過是否有問題了!
因為現在沒有了透過單邊橋的考試專案,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也不會教授大家這方面的東西。平時開車的時候,大家遇到了一定要注意才行。記住:窄路的時候,車速一定不能快!
當然在實際駕駛中,我們提供的方法只能作為參考,因為不同車型和不同的駕駛者對於標誌物的判斷都會有所差異。目的是希望大家透過這樣的方法結合自己的駕駛習慣來摸索適合自己的“標誌點”,能讓日常駕駛更加遊刃有餘。
-
6 # 弚萇
新手是一慢二看三透過,老手就是感覺能過就能過,不能過沒把握的還是要按照新手的來。熟能生巧,感覺這東西很懸的。
-
7 # 幽默趣事大百科
新手開車判斷車寬車距方法
一、對道路和車身情況進行預估
駕駛位於車輛左側,因此左側距離把握比右側從容,所以車輛可以適當的貼左。假如這時要過一個兩米寬的小路,車身寬度1700毫米,是可以透過的。有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車頭過了,後視鏡發生了刮蹭。如果不是遇到彎道,遇到的是窄道直行,車輛進入窄道前應儘量擺直車身,發現後視鏡位置不足,倒一倒車。
二、必要時探頭觀察
實在拿捏不準,停車下去看一下。尤其是會車的時候,千萬別存在僥倖心理。
總的來說就是儘量擺直車身透過,確認後輪過了障礙物再進行轉向操作。會車時,提前留出合理餘量,實在不行可以原地停車,讓對方先過。提前預判,提前準備,才能儘可能避免剮蹭。
從左後視鏡判斷車距
1、以左後視鏡中央為參考線,當車身在參考線左側且不能完整看到後方車輛時,此時前後車距為5米。
當前後車距僅為5米時,車輛若此時變道,情況將很危險,如果後方車輛突然加速超車或者行駛在高速上,兩車會很容易撞到一起。當車距過近或車速過快時,謹慎變道。
2、當後方車輛能完全出現在後視鏡中,但車身壓在參考線上,此時本車與後方車輛的車距為10米。當前後車距為10米時,在普通道路可進行變道,但需要觀察好後方車輛是否在加速,若沒有加速則可以打轉向燈進行變道,若是在高速路上,10米距離的變道還是有些危險,需謹慎駕駛。
3、當後方車輛壓在後視鏡的中軸線上,並且後視鏡中車輛與後視鏡左側邊緣還有一輛車的寬度時,前後方車距為15米。當前後車距為15米時,可進行正常的變道,但也要按著規矩來,先看後視鏡,再打轉向燈提醒。
4、當後方車輛壓在後視鏡中軸線上,並且後方車輛與後視鏡左側邊緣有大約兩個車的寬度時,兩車車距為20米,這時可以進行自由變道,但也要打轉向燈提示後方車輛。
-
8 # 我的夢中情人來了
首先你的知道你自己車的寬度,其次你得知道你要過去的路有多寬,多過幾次窄地方,下次過得時候都不帶踩剎車的[捂臉]
-
9 # ll158987
感謝提問。沒有捷徑可走的,這個只能是熟能生巧,開車時間久了可能你會有自己的車感。切不可聽那些專業術語的回答,如果理解不了可能會給你誤導,安全第一!
-
10 # 順子1022
視寬
首先你必須知道自己駕駛的車輛寬度
寬度有兩個(包含後視鏡,不包含後視鏡)
包含後視鏡的叫做:安全行駛限度值。
不包含後視鏡的叫做:車身限度值。
首先,找一個平整的公路,且車輛稀少或者根本沒有車輛,
其次,採用劃線法和車內點看法,進行寬度預測評估,
劃線法:需要兩個人操作,一個人車內,一根人車外,首先將車停止距道牙邊30公分的距離(標準停車距離老司機進行)然後進去主駕駛位置(適合你的駕駛位置),進行觀察,輕微擺一下頭,利用三點一線的原理進行定位,看你透過前擋玻璃,人的眼睛,機蓋,地面的三點一線,告訴外面的人用筆或者石頭,能看見的小型塊狀物,做為定位,然後再以此嘗試10公分,60公分,100公分,等距離,左側一樣原理,最好選擇實車對放的方式。
車內點看法
運用的是車內的後視鏡,這個一般開一段車自己就能摸索出來,很簡單。
-
11 # 北極巷26號
記得學車的時候,師傅教了三條,第一條叫“熟能生巧”,第二條叫“人車合一”,第三條叫“穩準狠”。作為一名新手,拿到一臺不熟悉的車要藉著停車的時候多多觀察坐在駕駛位時,車輛與周邊車輛、事物的關係(實在不行就下來看看),慢慢的心裡就有底了。
-
12 # 平面設計進階提升教程
開車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天賦,有些人確實不適合開車,包括心理素質,反應能力,適應能力等,怎麼判斷車寬度,其實是一個感覺判斷,當然在前期是透過找參考點或者參照物,包括車身上的參照點,後視鏡以及路面的標識線,可以當做參照物的東西,還有判定坐車內的距離和車外的距離,透過不斷的發現對比總結,時間長了就自然好判斷啦,只是說有些人會快很多,有些人會慢很多。
回覆列表
把握車的寬度你需要做幾件事,把車在路邊停好。然後看路面的消失線在你車輛玻璃或者引擎蓋的什麼位置。老手看一下就行。新手貼一個標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