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心孤負
-
2 # 林千風
我不太贊同下面的看法,或者說題主的這個問題提的,在我看來有所偏頗。這不是一首見花落淚這樣直抒胸臆,特別越是深沉的感情,越不會明明白白道來,讓人一眼就看穿了,而要像酒越品越深。接下來,對這個所謂的“見花落淚”我說下原因。
安史之亂,富麗安詳的盛唐消失,迎來戰亂時期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於靈武(今屬寧夏)繼位,是為唐肅宗。這時候國家有兩個皇帝,唐肅宗自立皇帝的時候把唐玄宗抬高到太上皇的位置。唐玄宗在路上與楊貴妃一起經歷過兵變,有了“馬嵬坡之變,楊貴妃之死”的局面,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還被後來的白居易寫成《長恨歌》流傳千古,關於這點按下不表。
既然國家的皇帝已經確立,杜甫就想著趕往唐肅宗的所在地去助一臂之力,但是在中途被叛軍發現押回長安,叛軍在審理之中發現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一點也不重要,才把杜甫給放了。事實也是,杜甫在當官期間,就沒幹過啥重要官職。被放出來後,杜甫看到的是什麼樣的長安?
長安作為中國首都,歷經多朝多代,有“八水繞長安”的美名,長安城是一座易攻不易守的城市,因為它平坦開闊,以城門做守護,沒有像山水的天險去抵擋。這是一座適合存在在繁榮朝代的城市,它能讓更多人口安穩居住,南來北往在此交易,人民生活幸福。正是因為這樣,戰亂後被釋放的杜甫,看到的是破敗、人民流離失所,哭泣的城市,而不再是昔日曾經美好的樣子。長安的離亂代表了唐的離亂。
所以杜甫開篇才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這裡沒有樂景,只有哀景。因為城春草木的生長,只會令人想起曲池上的麗人行,想起盛唐,可現在只剩下破碎的山河,飄絮的風。長安的花花草草長得越茂盛,越是反映了長安的蕭條。因為“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人流交織的環境裡花草是不會長得“深”的。
借用花鳥表達悲憤的心情我去看了百科的翻譯,這種直接把詞翻譯過來的手段非常三流,希望大家不要去看這種翻譯語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並不是說看見花落淚了,聽見鳥鳴讓我心悸這種話。真正的翻譯是:盛開的花朵見到這長安城會大哭一場,樹上的鳥看到長安城也會哀嚎不止。這不是樂景襯哀情,這是擬人寫法,讓花像人一樣有了感情會哭,讓鳥像人一樣有了感情會嚎叫。為什麼這樣寫呢?
我們都知道花不會哭,但清晨的露珠會滴落在花朵上,就像人臉上的淚珠一樣;而鳥會叫,但是鳥的叫聲是喉嚨發出來的,並沒有感情色彩。可是我們又會說杜鵑鳥會叫到吐血,猿猴聲音聽起來很悲涼。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一些東西和人類的情感相同,才可以寫“花濺淚、鳥驚心”;雖然自然可以有景象,但這又不僅僅是自然景象,實際上花會濺淚、鳥會驚心嗎?不會,實際上是杜甫濺淚,杜甫驚心。
可詩人偏偏不寫自己濺淚驚心的模樣,非要寫花鳥,為什麼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有時候你明明很傷心,比方剛和男朋友分手了,你的好朋友在安慰你,這時候你哭了,卻偏偏要逞強說“是沙子進了眼睛”。這好像就能掩藏住你的情感一樣。詩人也是這樣,如果直接寫,一個是情感表達太直率了,他做不出來這樣的動作。就像我們說父愛如山,山是沉默的,而不是爆發的。(當然除了火山)所以詩人不會寫自己哭的樣子;
第二是因為這樣寫會讓人覺得矯情,感覺故意要表現自己一樣。所以古代人經常會委婉的去寫。比方《相思》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什麼相思?是紅豆相思嗎?不是,是寫詩的人相思了那個在遙遠南國的人。這就是情感的委婉。
第三是這個寫法還帶著另一種移景換情的作用,不僅僅是作者自己對長安的感情,還表達了“連鳥都嚎叫了,連花都哭了”,整個自然界都在為長安悲慼的模樣,就讓傷心變得更加傷心,也更加真誠。
-
3 # 瀟湘新影像
杜工部的五律《春望》是經典之作,歷來受後人批崇,詩人那憂國憂民的情懷,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操影響深運,至今仍然是學習楷模典範。
杜甫被後世尊為“詩聖",其詩歌合時而著,被稱為"詩史"。755年11月,安史之亂暴發,次年6月,叛軍攻陷潼關,玄宗逃亡回川,長安淪陷,杜甫也被叛軍俘獲,757年春天,詩人目睹長安的破敗蕭條景象,百感交集,憤然寫下《望春》。安史之亂是盛唐國祚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杜甫為什麼見花落淚?
其原因一是國都淪陷,山河破碎,詩人深感憤恨,身陷囹圄而又報國無門,這又讓他非常苦惱;
原因二是長安城滿目蕭條,人煙稀少,昔日盛唐的繁華景象不在,杜甫是長安興盛繁華的見證者,也是安史之亂的受難者,這種感慨自然深厚;
原因三是連綿的戰火歷經了3個月,官軍平叛勝利無果,詩人內心又非常焦躁;
原因四是自己家破人亡,生死末卜,音訊無全,一封家書可以抵得上萬金,這是誇張的手法,其真實的結果是沒有收到家書,不知家人是否平安,這份惦記,讓人牽腸掛肚,心痛不已,寢食難安;
原因五是國破家亡的痛,憂國憂民的愁,內憂外患的糾結,人民流離失所遭遇,缺衣少食的苦難,戰火中生命的安危,這些讓詩人倍受煎熬,這年才45歲的杜甫,身體健康在迅速衰退,頭髮都白了,撓頭次數太多,白髮也越抓越短、越來越少,連發簪都插不住了。
正是在這些情景下,詩人觸景傷懷,但是長安的春天依然如期而至,草木茂盛,鮮花盛開。讓人感到春風、草木、鮮花彷彿不識人間疾苦,因此詩人看到鮮花潸然淚下,聽到鳥宛轉叫聲,都膽戰心驚。這是以樂景表現哀景的藝術手手法,反襯詩人內心的痛苦,獲得濃郁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總之全詩含蓄凝練,言簡意賅,而又情景交融,意境深沉,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
4 # 陳聖鋼
杜甫是中國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生活的年代,正遇上“安史之亂”,國破、民流離失所,加之杜甫又被俘,目注一切的一切,內心非常的悲痛,由此寫下《春望》這首詩。
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杜甫目注國破、山河濺踏,花草、樹木、鳥獸被廢壞的現實憶想比喻,形容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使花草都在流淚,鳥獸也驚心飛走的場面,同時也反映了杜甫本人對“安史之亂”的厭恨,對和平生活嚮往的內心感悟。
-
5 # 江上老漁
有花沙眼!
先生底事珠淚灑,
見說老眼害花沙。
風流肯落李生後,
酒量不比嚴武差。
-
6 # 驛客
詩人見花落淚。不是隨隨便便的落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詩人在《春望》一詩中寫到“感時花濺淚,”是觸景生情,憂國憂民的具體體現。
我們一起來賞析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春望》。
一、原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二、譯文:
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裡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和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髮越來越稀少,簡直連也別不住了。
三、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四、鑑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便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於物,藉助景物反託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悽慘的氣氛。“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並形成強烈的反差。“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斷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長安城裡已不再是市容整潔、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這裡,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這兩句的含意可以這樣理解:我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人內心痛苦,遇到樂景,反而引發更多的痛苦,就如“營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那樣。杜甫繼承了這種以樂景表現哀情的藝術手法,並賦予更深厚的情感,獲得更為濃郁的藝術效果。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會增添內心的傷痛。這聯透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兒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書該多好啊。“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戰爭是一封家書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書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慼景象,內心焦慮至極,極無聊賴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髮。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於長安數月,頭髮更為稀疏,用手搔發,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 “白髮”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前四句重在繪景(山河、草木、花鳥),但景中有情(破、深、濺淚、驚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時、恨別)。後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斷“家書”,搔“白頭”),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國破”然而“山河在”, “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鳥本是娛人之物,反而“濺淚”,“驚心”,語意的強烈反差,語勢的節節逆轉,使詩人鬱勃而頓挫的憂思情感獲得藝術的表現。一字傳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觸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淒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濺”、“驚”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動態美,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五、詩人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7 # 酺客
《春望》中,杜甫見花落淚,很多人都知道的原因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中本欲參軍報效祖國,卻被叛軍俘虜,看到因戰亂造成的一片瘡痍時,感嘆報國無門,觸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懷,連花香、鳥鳴也變成了離愁別恨,讓詩人百感交集,潸然淚下。
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是:杜甫也曾經是個紈絝子弟官二代,早年間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卻在仕途、家庭、國家的一次次打擊後變成了心繫蒼生的現實主義詩人,才有《春望》、《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的愁苦悲涼、憂國憂民的詩詞誕生。
一起來了解杜甫,你會懂得他為什麼見花落淚。
青少年時代的好時光杜甫的青少年時代,玄宗勵精圖治,政治清明、國富民安,大唐國力也一度達到了盛世的頂峰。
杜甫出身文學世家,祖上是晉代大儒杜預,祖父名列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家境殷實,是襄陽城數的著的“高富帥”或“紈絝子弟”。
年輕又有文采,杜甫顯得意氣風發,躊躇滿志,這從他遊歷泰山時寫的《望嶽》中可以體現出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仕途不順雖然文才出眾,但杜甫就是過不了高考這一關,二十五歲首考,掛了。復讀十年再考,可惜遇上了李林甫,李林甫向皇帝上奏說“野無遺賢”,結果杜甫和他當年的同屆,被一網打盡,一個都沒錄取。
他在長安待了八年,直到四十三歲才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官——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就是軍械庫的看門老大爺。
755年,杜甫回家探親,剛入家門,小兒子卻餓死了,他憤而寫下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中有一句千古流傳的名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是一篇劃時代的作品,從那時起,杜甫的寫作風格發生了變化,而詩的境界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家國破碎755年12月,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全家也外逃避難。後來聽到新帝在靈武即位,號召天下義軍共抗判軍,杜甫跑去參軍。可惜的是,路上就被叛軍給抓起來了,英雄沒當成,先當了個俘虜。杜甫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插播一句,安史之亂中的唐朝大詩人,有好果子吃的似乎並不多:
王昌齡,逃難路上被殺;
王維,與杜甫一樣做了俘虜;
李白,投錯了軍隊,被迫流亡;
唯有高適,這個詩才與上面幾位差著境界的同志,在正確的時間,跟了正確的人,做了正確的事。李白投靠的軍隊,就是由高適平定的。重要的是,高適、李白、杜甫,還是當年“詩界華山論劍”的發起者和參與人,處的跟哥們似的。
果然是文人造反……
被俘期間,杜甫看到長安城的蕭條破敗,回憶自己這一生的挫折和顛沛流離,想著開元盛世年間的富足和意氣風發,國家與個人命運的坎坷至此交集到一起。不由得悲從中來,尤其是看到一片破敗之下那唯一鮮豔的花朵,一片蕭索下那唯一鮮活的鳴叫時,更是百感交集,潸然淚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僅存的生機是落淚的根本如果你不能理解在滿目瘡痍,一片殘缺中看到一點生機帶來的震撼與感動,你可以去看看《辛德勒的名單》,體會一下黑白鏡頭中,紅衣小女孩帶給你的震撼。
你也可以想象,為什麼在這次疫情中,武漢人民在解禁之日的痛哭流涕。磨難會讓人悲苦,而希望,才讓人感動。
-
8 # 塵埃郎
一說起杜甫,大家想到了是什麼?大詩人,與李白齊名,號稱“詩聖”。不是有就句話說,李杜詩篇萬古傳,這杜指了就是他。 那麼杜甫為什麼會建華落淚呢!不是說杜甫愛哭,也不是說太喜歡花而喜及而泣。而為國家破碎,天下百姓受苦,為妻兒老小跟自己顛沛流離而苦。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時,唐明皇逃往四川,李亨在繼位。杜甫聽說唐肅宗繼位之後,安頓好妻兒就去投奔唐肅宗,但是在途中被叛軍所捕,押往長安。此時長安已經淪陷,杜甫因為官低而釋放,他目睹了長安因為戰亂滿目瘡痍的樣子,悲從心來,寫下這首詩。
花本是沒有感情的植物,但見到“烽火連三月”這樣慘烈的狀況忍不住流淚,這不是花的淚水,而是杜甫在流淚,那麼杜甫為何落淚,我原因有三:
一:悲嘆國家破碎,杜甫被困在長安,親眼目睹了安史之亂下,戰爭不斷,國家破碎。曾經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多麼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如今卻是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見到滿目瘡痍的長安城只有花還在盛開,這種巨大的反差,這使得有一顆愛國愛民之心的杜甫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呢?
二:杜甫的著名的“三吏”,“三別”深刻了描寫戰爭時百姓的疾苦。“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戰爭起,最先被波及的就是黎民百姓了。“城春草木深”,為什麼草木會如此茂密,因為人煙稀少,雜草叢生,一片荒涼。百姓有的被迫離開,有的死在了城裡,有的擔驚受怕的躲在城裡。杜甫看到這番場景,怎麼不落淚。
三:杜甫此時就像長安城裡一顆蓬草一樣,四處奔波,隨風飄蕩,孤身一人,無處安身,隨時面臨生命危險。“家書抵萬金”,杜甫收不到家中妻兒的信,他也不能寄信回家。妻兒擔心杜甫,杜甫也擔心妻兒,他們一家兩地分離,無法團聚,徒自思鄉。杜甫本來離開妻兒是為了投奔唐肅宗的,為國家,為天下百姓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但計劃落空,悲傷不已,遂見花落淚。
-
9 # 遊了三七
見花落淚:觸景生情,民不聊生,國破山河的悲愴有感而發。
唐代著名的詩人,出生於唐朝(712--770),享年58歲。又稱杜少陵,字子美,出生籍貫在襄陽,正兒八經的名門望族,年少時,便好學,七歲作詩言賦,他在書法和文學上造詣頗深。
由於家境優越,安定富足,年少時,到處遊學,出遊山西臨猗,漫遊吳越和齊趙。在齊趙旅遊的原因,是他的父親杜耽任職為䆓州,去那裡看望父親,順便旅遊。
在詩界享有盛名,與李白合稱“李杜”,李白稱為“詩仙”,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切杜甫的詩也稱為“詩史”。
初見李白是在唐朝744年,那時的李白剛被唐玄宗貶礎,兩人遇見了便合計一起在山河南開封和商丘一帶同遊,這是個偉大的相遇,兩人趣味相同同是愛好詩歌辭賦,自然一見如故。
“詩史”,詩中蘊藏著歷史,杜甫經歷著也見證著唐朝從強盛的巔峰到沒落的塵埃的過程,可以在研究唐朝的歷史提供了借鑑。
他的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中國的文化(詩學)和日本的文化領域,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國家破裂的原因上面說了,杜甫生活的唐朝時期,開始慢慢的衰落,這個衰落,不僅僅是當權者對生活放縱奢靡,政治國事不問,而且各地官員大臣不幹實事,相互推諉指責,民不聊生。
這個衰落,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當時也正逢杜甫仕途不順(國家正在衰落,仕途順利才就怪了)。
安史之亂,是一場內戰,是安祿山發動的戰爭。安祿山是軍中將領。這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燒到了軍中,威脅到了安祿山,自然會發動這場戰爭起兵造反。
杜甫進入仕途的初衷,為國分憂,為民請命。杜甫一直未忘記,也正是未忘記,每每看著看著這國破家亡、民生凋敝的景象,他是深深的烙在腦海裡,不然也不會寫下這麼多詩篇。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嘆當時政事,眼淚掉入在了花剛開的骨朵兒上。這離別怨恨,合著這鳥叫聲,也讓人聽著驚心。
用寓景移情的寫法,對當權者和為官者不作為的景象的痛恨,也感嘆對自己無能為力改變現狀的憂心,對受害的民眾感到痛心,也對當時國家山河破碎的迷茫。
最終的結果安史之亂讓唐朝的衰落,已無力迴天,杜甫也將不再看見昔日繁華的盛唐。
後來,杜甫在西南漂泊。彼時,政治越來越來黑暗汙濁,舉家定居在成都。
長久居住在成都,杜甫會思鄉,思念家鄉還健在的親人。所以,乘船出西南,因為身上無銀錢的問題,一直住在小船上,後來在小船上去世。
所以,杜甫才會見花落淚。
-
10 # 易術聿易海
花在古詩裡大多是喜氣之物,比如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而杜甫卻是個悲情人物!你去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就知道了。前後半生命運和情懷截然不同!然後又經歷安史之亂,瞭解了民間疾苦,卻始終不得重用以報國,對時政痛心疾首!你說一個人悲傷到如此地步,看到花能不哭嗎!有回憶有悲憫有自嘲有嘆息。
-
11 # 老街味道
前言
杜甫為什麼見花落淚? 杜甫在《春望》中吟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香襲人,春鳥和鳴,足以賞心悅目,而詩人卻“濺淚”,“驚心”,傷感已極,何以至此?
前言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為什麼見花落淚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詩歌的創作手法,一個是現實中的遭遇。
一、加一倍寫法春天裡見到花和鳥,本是引起詩人喜悅的事情,為什麼一個濺淚、一個驚心呢?
清代詩人、施補華《峴傭說詩》中寫到: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是律句中加一倍寫法。這種加一倍寫法,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裡也說過: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可見“感時花濺淚”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也是以樂景寫哀的手法。
二、為什麼這種寫法有“加一倍”的功效呢?拉弓射箭,弓弦向後拉的越遠,相反方向射出的箭就越遠。
明明是令人歡快的景物,詩人的心情卻非常的鬱悶。
這種襯托的手法叫做反襯。
襯托有正向的襯托,即以樂景寫樂,以哀景寫哀,讀者在讀到歡快的景物時,自然會想到愉快的心情,這種過度波瀾不驚。
而反襯則陡起波瀾,詩人有意造成一種轉折和衝突。
這種用法,其實在影視劇中常常見到,主人公在美好的生活中,忽然遭遇到意外變故,這種衝擊和刺激最吸引觀眾。例如很多好萊塢動作片中,某某特工退休後在湖邊別墅享受天倫之樂,忽然反派們跑到他的家裡大開殺戒......
三、現實生活的殘酷與嚴峻杜甫這首《春望》作於公元756年,前一年的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亂,第二年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拋下長安百姓逃往四川了。
這時的杜甫在奔赴唐肅宗朝廷的路上被叛軍擒獲,在押往了長安,他在長安時,目睹蕭條零落的景象時,寫下了這首《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土淪陷,烽煙四起。長安迎來了春天,雖然有花香襲人、春鳥和鳴,卻不是當年井井有條的長安了,到處草木亂生、叛軍橫行。如何不令詩人驚心、濺淚呢?
結束語杜甫因為官職卑微,在長安期間沒有被叛軍注意,也算是一種幸運吧。後來杜甫逃出了長安,終於奔赴了唐肅宗的行在。
當時的王維沒有機會逃跑,被迫接受了偽職,因為寫了一首《凝碧池》表忠心,後來被唐朝廷赦免。 宰相陳希烈則悲慘得多,長安收復後,他因為擔任叛軍宰相被賜死。
-
12 # 何振業
杜甫不但憂國憂民憂天下,而且憂時憂景憂自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時也是性情中人,見景而憂,逢時而嘆。杜甫的偉大是出自平凡中的。杜甫的可愛是出自真情中的。不是情深,咋能落淚?
-
13 # 香玉故里之軟籽石榴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因為杜甫出生在一個動盪的年代,一生懷才不遇,一腔熱血,想為國分擔憂愁,卻又不能。百感交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14 # 雁知
問題:杜甫為什麼見花落淚?
我也來回答。
“感時花濺淚”是杜甫著名詩篇《春望》裡的一句。
公元757年的春天,杜甫在長安,時年正是安史之亂的第三年,原本想投奔唐朝皇帝為國效力的杜甫,被叛軍困在淪陷後的長安。
都城淪陷了,國家破碎,山河依舊,春天卻還是照樣來到,只是人煙稀少的都城裡,草木過於旺盛,春天的花開依舊,只是詩人看花的心情不好,想到昔日春天裡,家人朋友飲酒賞花,歡聲笑語,再看看如今破敗景象,詩人不由得熱淚盈眶,滴滴淚水落在花上,往日美妙動聽的鳥兒的鳴叫聲,現在聽來讓人心驚膽戰,攝人心魄。越是感懷往日的美好,越是增添心中的酸楚。
連綿不斷的戰火持續了整個春天,詩人已離家一年多了,沒有任何家人的訊息,如果能收到一封家書,那萬兩黃金又算什麼,戰爭讓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家人音訊全無,人民是戰爭最大的受害者。詩人浮想聯翩,一年多的戰亂流浪,東奔西走,不僅愁出了白髮,頭髮還越來越少,連簪子都無法插上,此情此景,百感交集,國事家事,種種的顛沛流離,孤獨無助,在這春天的時光,一一湧上心頭,詩人以詩抒懷,寫下了名垂千古的詩篇《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15 # 大文小韜
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花鳥通常給讀者以賞心悅目的感受,例如“風吹柳花滿店香”,“葉底黃鸝一兩聲”等句。但在杜甫的《春望》中,花鳥的意味卻截然不同,花濺淚、鳥驚心,傷感之情,溢於言表。這種情況主要是創作背景造成的。原詩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肅宗至徳二年(公元757年),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已有兩年。先前一年,杜甫在投奔唐肅宗的路上被叛軍俘獲,差點被關押起來。面對殘破的都城長安,杜甫心中百感交集,寫下了不朽名篇《春望》。
詩的前四句寫了長安城淒涼殘敗的景象,國家經歷浩劫,昔日繁華的都城中草木郁郁青青。面對這種情景,詩人不僅潸然淚下。此時傳來的鳥鳴聲提醒詩人,自己獨身一人羈旅長安,自分別以來也不知妻兒老小情況如何。
後四句直接抒情,在烽火連天的三月,一封報平安的家書便是最大的慰藉。已經白頭的詩人感念家國遭此離亂,悲從中來,不覺頭髮更加稀疏,似乎連頭簪也插不住了。
全詩格律嚴謹,對仗精妙,特別是題目中提到的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對照前文對國家破敗的感嘆,以“恨別鳥驚心”勾起下文對家人的掛念和對自己已經白頭的悵惘,表現出杜甫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杜甫一生坎坷,早年經歷過大唐盛世卻沒能一展政治抱負,晚年更是遇上了安史之亂,造成了他沉鬱頓挫的文學風格。這種風格在《春望》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16 # 煙雨立凡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中的“花”“鳥”,為擬人手法,意思是作者感懷之時,花也落淚,鳥也傷心。
全詩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這首《春望》,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將家人安頓好後,在路上被叛軍俘獲,押往洛陽。同時被困的還有另一位大詩人王維。
因杜甫官小人微,所以不似王維被關進大牢,而是比較自由,只是不能出洛陽。
時值暮春,花漸凋零。杜甫打起精神,四處遊覽。當他看到滿地春紅時,觸景傷懷,想到家國落敗,不禁悲由心起。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相對應的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此二句為抒情,生動地描寫了作者的心情。暮春時節,眼前的花卻不似往年的絢爛,沒有絲毫喜悅。反而因滿目的殘垣頹敗,令人更加擔心和思念遠方的親人。
此時,作者看到花想落淚,聽到鳥的叫聲,勾起傷心事。所有的悲痛來自於國破家亡,離愁別恨,同時,作者又嘆惜歲月催人老,更增許多哀傷。
回覆列表
杜甫為什麼見花落淚?這與安史之亂帶來的災難息息相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一:背景公元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亨繼位,是為唐肅宗。杜甫聽聞李亨繼位後,安頓好妻兒就去投奔肅宗,但是在途中被叛軍所捕,押往長安。此時長安已經淪陷,杜甫因為官職太低被釋放,他目睹了長安因為戰亂滿目瘡痍的樣子,悲從心來,寫下了這首詩。
二:解析國家破碎而山河依舊在,春天裡的長安城草木茂密而人稀少。
有感於長安城的淪陷,那盛開的花兒也禁不住落淚,這家國破碎的悲恨連鳥兒見了都忍不住悲傷地哭泣。
烽火已經延續了三月,家書難以見到,一封抵得上千金之價。
心中愁悶,搔首時發現白頭髮越摸越短,簡直不能再插簪了。
三:為何見花落淚花本是沒有感情的植物,但見到“烽火連三月”這樣慘烈的狀況卻忍不住落淚,這其實不是花在落淚,而是杜甫在落淚。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說明杜甫為何落淚。
1:悲嘆國家破碎
杜甫被困在長安,親眼目睹了安史之亂下,戰爭不斷,國家破碎。杜甫是愛國的,他冒著重重危險投奔唐肅宗,就是想為收復國家出力。一個熱愛自己國家的詩人,見到自己的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見到滿目瘡痍的長安城只有花還在盛開,這種巨大的反差,使他潸然淚下。
2:哀嘆百姓受難
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深刻地描寫了百姓的疾苦,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愛護百姓、關心百姓的人。戰爭起,最先被波及的就是黎民百姓了。詩中“城春草木深”,為什麼草木會如此茂密,因為人煙稀少,雜草叢生,一片荒涼。百姓有的被迫離開,有的死在了城裡,有的擔驚受怕的躲在城裡。杜甫看到這番場景,怎能不落淚。
3:感嘆自己飄零
杜甫此時在長安城就像一棵蓬草一樣,隨風飄蕩,孤身一人,無處安身,隨時面臨生命危險。“家書抵萬金”,杜甫收不到家中妻兒的信,他亦不能寄信回家。妻兒擔心杜甫,杜甫也擔心妻兒,他們一家兩地分離,無法團聚,徒自思鄉。另外,杜甫投奔唐肅宗的計劃也落空,悲傷不已,遂見花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