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時候你爸媽都是怎麼打你的?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很多人抱怨這個節日怎麼不早點設立。父母總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扇耳光、擰耳朵、雞毛撣子、掃帚、擀麵杖……小時候你爸媽都是怎麼打你的?
9
回覆列表
  • 1 # 家凌vlog

    非常高興能夠回答題主的問題。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說說小時候你爸媽都是怎麼打你的?下面我就和題主分享一段我小時候捱打的經歷。那一年我九歲,讀小學三年級,小時候我很調皮,喜歡各種惡搞。以前有一種自制的煙霧彈不知道題主小時候玩過沒有,就是用剪刀將乒乓球剪成小碎塊,再把香菸盒裡面的錫箔紙取出來,用錫箔紙將乒乓球碎塊緊緊的包裹起來,用火一燒,就會冒出又濃又刺鼻的白煙。有一次,我用六個乒乓球做了一顆直徑三釐米左右的煙霧彈,點燃之後從視窗丟進了鄰居家裡,瞬間濃煙瀰漫了整個房間,只聽見鄰居一句罵娘就開門衝了出來,濃煙持續冒了三分多鐘,臭味在領居家持續了一整天。後來鄰居向我媽告狀了。那天晚上回家發生的事情我記憶猶新,為了避免吵到鄰居,家裡門窗緊閉,我跪在地上,我媽足足打斷了一整捆大約四五十根桑樹枝,打了足足兩個小時,那之後接近一個月時間,我在外面都不敢光膀子,因為看起來像一匹紅色的斑馬。我的分享就是這些,不知道題主小時候都有哪些捱打的經歷。

  • 2 # 包子媽媽的育兒分享

    我是個三週半男寶的媽媽,關於樓主的問題,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事情。

    我是五歲就被父母交由奶奶帶,是屬於典型的留守兒童,其實在我的記憶裡,我的媽媽就打過我一次,爸爸一次都沒有,那時候是被打了一巴掌,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打了,我也都忘記了,雖然打的少,但被打過的痕跡卻一直記得。

    長大後跟父母提及這往事,媽媽很無奈的說,當時是為了生個兒子,沒把我和妹妹帶在身邊,當時具體啥原因她也不記得,猜肯定是因為我是不聽話,而我算是被她動手打的最少的,而我弟弟就是由他們親自帶,打的最多,經常家法伺候,雞毛撣子、掃帚都是有,在廁所裡罰站,所謂疼愛得最多,所受的“藤條”教育也最多,在他們的教育理念裡,孩子要教育,有錯誤不乖就是要打,不打不長記性。“一個人唱白臉,另一個人唱紅臉”這是他們經常用的。

    因為我和妹妹沒在父母身邊,所以父母對我們的管教不敢像弟弟一樣打罵藤條教育,他們就對我們實行“語言教育”,回來老家就是給我們上“政治課”,可惜我們那個年代沒手機可以記錄下這些,寫日記當時也沒怎麼好好儲存住,雖然在那時候可能對我們來說這些是痛苦的回憶,但卻對我們來說尤為珍貴。

  • 3 # 英子zy

    小時候捱打的片段幾乎沒有。只記得一次因為偷著拿了家裡十塊錢買了冰激凌,聽我媽說是捱了頓打。

    記憶深刻的是九幾年我弟弟在上小學的時候,和一個鄰居小朋友去遊戲廳玩,被我媽按在床上,用長長的擀麵杖給揍了一頓,屁股都腫了,警告他不要和那個孩子(這個孩子還喜歡偷東西)一起玩尤其是去遊戲廳。後來又被我媽發現了,拿著菜刀架脖子上,一頓威脅加說教。終於沒發展成劣質小孩。現在已經是醫生了。只是每天還會經常抱著手機玩遊戲。不知道是當年的陰影還是男生都愛玩遊戲的原因。。。。。。老祖宗說棍棒出孝子,打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啊,哈哈,連簡潔粗暴有效

  • 4 # 寶爸這個妳

    我小時候不怎麼捱打,我是比較聽話的那種。但是奈何我上面有個親姐姐,姐姐打弟弟,天經地義~不說了,別讓我姐姐看見,要不她該不疼我兒子了……

  • 5 # KIKI談育兒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說說小時候爸媽都是怎麼打的?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說,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被爸媽打過,也沒有罵過。

    為什麼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被爸媽打過呢?因為在小時候會有這樣的經歷,看看你們爸媽是如何處理的?

    第一、說教

    我爸媽脾氣耐心較好,在我小時候的時候我也會犯錯誤,只不過一直以來爸媽都採取說教。同時幹什麼事情都會像爸媽報備與商量,而爸媽也比較民主一點,也會徵求我的意見!

    第二、問緣由

    犯了錯,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會了解我的想法然後進行教育。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不問緣由就會“問罪”孩子,所以一般不是特別大的錯誤,我們都要去問孩子真正的內心想法!

    第三、打罵解決不了問題

    在爸媽眼裡,他們一直覺得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所以一般都採取說教,在平時生活中,也會經常將身邊人的事情講給我們聽,然後道出一定得道理。

    第四、遇事求助她們

    她們一直給我說的是,遇到事情解決不了就求助她們,不要覺得害怕或者怎樣,一定要及時糾正以及解決。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讓我們和父母也更好的溝通!所以我們很像朋友一樣再相處!

    你們有沒有同款父母呢?

  • 6 # 腫眼泡的妮娜

    我從3歲開始就是由爺爺奶奶帶的,我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他們並沒有怎麼打過我。反而是爺爺打的比較多。

    爺爺的教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我和妹妹很嚴格,每次考試成績沒有到90以上,就會被罰跪,若是遇上爺爺心情不好就會捱打了。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就是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開始學習英語了,班上很多同學都買了復讀機,而我也想要。回家跟爺爺說了,他說那個東西買回來就是聽磁帶

  • 7 # 農村頂人牛

    我今年30歲了,我記憶中爸爸就打過我一次,當時還生了爸爸好長時間氣,記得那是我10歲左右的時候,星期六中午我的朋友來叫我出去玩,當時爸爸說中午必須睡醒了才能出去,我心裡就不願意,然後在家裡就各種找事,當時也不會看爸爸的臉色,只記得最後爸爸實在是忍不住了,讓我媽媽去另一間臥室,然後脫下我的褲子用巴掌狠狠地打了我的屁股,現在我也是做爸爸的人了,現在終於體會到父親當時的心情了,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這裡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 8 # 愛吃梨的海星

    從小到大,我都是別人眼中的“乖乖女”——這個詞現在有另外的解讀,但是父母、老師們,都很喜歡這種型別的孩子。其實呀,我小時候還特別希望被打、被罵呢,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一種好奇。比如說:

    ————為什麼“竹筍炒肉”就是捱打的意思?一點都不像呀,難道真的要試過才知道?

    ————為什麼每節課被老師說紀律教育的同學,反而笑嘻嘻的?他怎麼想的呢?

    ————為什麼同學每次跟我說話,都是“你好棒”,然後就去跟別人笑笑鬧鬧一起玩。

    ————為什麼數學老師扔粉筆頭,總是那麼準確呢?

    ————為什麼語文老師總能提問到,那些在書後打瞌睡的同學?

    …………

    這是不是我內心的叛逆呢?那種不為人知的叛逆。只知道聽老師話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對其他的事情一竅不通。我只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的,被打經歷,那一次鬧得天翻地覆,我覺得我失去了很多很多。

    在我幼兒園時,我家離學校很近,10分鐘路程,所以一直都是自己上下學。一天放學之後,我和幾個同學跑到菜市場樓頂玩。那時候的市場只有一層,很大很大。所以樓頂就是一個超大的平臺,我們跑上去壘壘散落的磚頭、跳跳房子、你追我跑、看看下面買菜賣菜的人、手榨橘子汁吃……天快黑了,我們才分別回家。

    走到市場大門口,看見我媽坐在那裡大哭。我走過去,我媽看見哭得更大聲,一邊哭一邊打我,還要抱著打,但就是說不出話。後來回到家,表哥表姐一大堆人圍著我說這說那:我才知道我媽看我兩個小時沒回來,去學校找不到,一路上又找又問、找老師和同學家裡都找不到;我媽以為我被拐賣了,於是發動所有親戚,車站、河邊到處去找……他們說我哥拉著我媽的手一直哭“我再也沒有妹妹了“……

    我站著被我媽用雞毛撣子打,一問一答一應:“放學馬上回家”、“不去玩了”“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第二天老師讓我站在講臺跟大家說我犯錯的事,以儆效尤;還要我指出一起玩的同伴,集體罰站認錯。我感受到眾目注視的難受,來自同伴的埋怨……

    我真的再也不敢了:不想被打、不想被罵、不想媽媽哭、不想站在講臺上、不想被這麼多人看著!

    ——挨完揍,我還是不知道“竹筍炒肉”是什麼樣的;

    ——我再也沒去同學家裡玩,也沒有人來我們家玩;

    ——我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準時回家做作業,老師依然很喜歡我;

    ——我的成績幾乎都是滿分,但總會被寫下評語“多參加集體活動”。

    …………

    不知道別人被打,當時是怎麼疏解的;而我這個經歷,給我留下很大的陰影。性格屬於比較內斂的,討好型人格,很重視友情。自己什麼都想做到兩全其美。 雖說 自古忠孝兩難全,但不用上升到那個高度,都覺得艱難吶。

    心裡還住著那個小女孩,懷揣著小時候的願望一樣:既討老師歡喜,又能跟同學玩在一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長假怎麼安排合理呢?在家適合喝點什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