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七696
-
2 # 炎梵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對於小孩子來說,更容易改一些。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孩子,正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幾種方法,供你參考。
Q1:學習拖拉沒效率?
Why:(1)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 (2)沒有時間觀念 (3)家長對孩子遷就,沒有養成做事利索的習慣 (4)學習方法不對,信心受挫
A:(1)提高時間利用率,利用碎片時間 (2)原則:立刻開始學習,不要拖拉 (3)保持良好心境:愉悅情緒,安靜整潔的環境,濃厚學習氣氛 (4)嚴格作息時間,包括吃飯學習活動和做家務(5)讓孩子全神貫注,學習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幹別的
案例:A同學,一年級,每天做作業到11點,媽媽陪坐到11點,用網上的段子就是:陪孩子做作業做到腦梗(我也很無奈啊),深究原因,一是是家長一直在不斷的遷就孩子,做5分鐘玩10分鐘,再重新投入狀態時,不知不覺深夜了。
Q2:孩子厭學?
Why:(1)父母要求過高 (2)學習興趣喪失 (3)家庭糾紛,孩子有心理負擔(4)心理發育不成熟 (5)學校的問題(6)學習環境不佳:父母不愛學習,學習條件太差
A:(1)耐心解答孩子的問題(2)不要譏諷孩子提出的幼稚問題(3)激發孩子求知慾:望遠鏡等
案例:B同學,父母天天在家裡轟戰,三句話不和就互相懟,互相看不順眼,要知道這些都是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的啊。最近網上很火的一篇文章:‘爸,你不愛我媽了嗎?’,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會照著家長的樣子來模仿,長期如此孩子自然而然就辦法好好學習了。
Q3:學習不用功?
Why:(1)找不到樂趣(2)思想上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3)學生不認同現在學校中採取的教育方式
A:(1)讓孩子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 (2)培養興趣,啟發式教育(3)教會孩子學習方法(4)鼓勵孩子自我激勵,自我暗示
Q4: 不肯溫習功課?
Why:(1)跟不上老師講課進度 (2)靜不下心寫作業(3)腦手協調性差
A:(1)良好的學習氛圍(2)不要總是和孩子嘮叨 (3)讓孩子學會總結 (4)限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5)及時給孩子鼓勵(6)適時調整孩子的不良情緒
Q5:逆反心理?
Why:(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得不到滿足(2)父母不尊重孩子人格(3)父母遇事嘮叨(4)親子間缺乏溝通(5)對孩子過分遷就: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6)父母式作風:專橫
A:(1)冷靜對待(2)發現孩子閃光點(3)善於疏導(4)多表揚,少懲罰 (5)尊重孩子,愛護孩子(6)態度和藹
案例:D同學,在家長眼裡,孩子很叛逆,動不動就要和家長打架,但是在老師眼裡,是一個很乖的學生,為什麼會逆反,因為家長有事從來不與孩子溝通,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命令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爸媽這樣對你,你願意嗎?
Q6:玩手機成癮?
Why:(1)人的個性特徵(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受挫、自信不足、缺乏興趣愛好、內心空虛、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2)父母的負面“榜樣
A:(1)嚴加約束 (2)轉移孩子興趣:課外活動、戶外活動(3)認真分析危害(4)以身作則(5)注重引導 (6)適當分散注意力
案例:E同學,手機不離身,離開就沒有安全感,ta說:家長每次讓ta寫作業的時候,自己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這時候孩子心裡就會想了:你能玩我憑什麼不能玩?憑什麼你玩的時候我就必須去寫作業。這是大多數孩子的想法,所以下次讓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看書或者學習,這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影響。
Q7:自卑?
Why:(1)家庭破裂(2)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過高(3)父母能力強,事事代勞
表現:(1)不願意做可能有困難的事 (2)頻繁得要求得到肯定(3)用消極的方式思考問題(4)沉默、孤僻
A:(1)辯證的看待成功和失敗(2)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3)尊重和信任孩子 (4)真誠且及時的讚揚孩子 (5)堅持
借用前輩的一句話:學習也好,培養興趣也罷,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或者教練,否則業餘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最高水平也是業餘的。
武志紅老師說:透過一個人想在當下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你可以看到這個人有什麼樣的內在關係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時期和父母養育者的關係模式。
當然,在這些接觸的家長和孩子中,有很多特別懂教育的家長,家長有共同的特點:
(1)尊重孩子的想法,告訴孩子面臨哪幾條路,幫助他們分析,但是不幫他們做決定。
(2)和孩子做朋友,經常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命令式的,導致孩子後期偶讀不太願意和家長溝通。
(3)和孩子一起多看書,有些風景你沒有辦法看到,但是在書上,可以看到不同人走的路,以及和他們思想的碰撞。
(4)專業的培養興趣,借用前輩的一句話:學習也好,培養興趣也罷,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或者教練,否則業餘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最高水平也是業餘的。
(5)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見到識廣是沒有錯的。
很重要的,就是家庭氛圍和諧,爸爸媽媽的關係會決定你未來的很多大事。
-
3 # 津豫家庭生活
又到了一年一度升學的時期,一大批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學習,好多家長都感到非常緊張,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生活,擔心孩子跟不上學校學習進度,學習成績差......
所以,有家長就早早地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學英語、學奧數,想盡各種辦法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其實,給孩子補課,不如補習慣,尤其是對於幼升小的孩子,這5個習慣對孩子之後的學習生活很有幫助。
1
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
有些孩子早早地就戴上了眼睛,主要原因則是錯誤的用眼習慣,其中就包括不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
有些同學平時看書寫作業的時候,不是歪著就是趴著,這樣眼睛怎能不近視?
並且不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還可能導致孩子脊柱彎曲。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
正確的坐姿:書寫時頭擺正,不能向左或向右偏,並略向前傾,眼睛距書本一尺(大約30釐米)左右;胸挺起,背撐直,胸口裡桌沿一拳(大約10釐米)左右;
兩肩齊平,不能一邊高,一邊低;兩臂自然張開,左手五指伸開按紙,右手書寫;雙腳自然平放在地上,兩腳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腳尖和腳跟同時踩地。
正確的寫字姿勢: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彎曲,分別從三個方向捏筆,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大拇指在筆桿左下側,食指在筆桿右上側,中指在筆桿下方;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後;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節前端捏筆,中指用第一指節側上部頂住筆;
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關節處,筆桿和紙面成50度左右;捏筆處離筆尖一寸(大約3釐米)左右;
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手腕伸直,不能勾手腕或向上翻手腕。
2
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有的孩子上課不專心,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孩子在下面走神,這樣學習不會有收穫。孩子只有上課好好聽講,聽老師講課,才能跟上老師的思路,學好知識點。
而幫助孩子養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家長可以這樣做:
家長平時可以跟孩子多交流,首先在孩子說話的時候,家長自己就要認真聽孩子講,家長最好不要輕易去打斷孩子的講話,做好榜樣作用。孩子聽課容易走神,家長就要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3
勇於表達的習慣
有的孩子不善於表達,就算在學習上遇到了不懂的,也不敢去問老師、問同學,從而裝出一副懂了的樣子,更別說對於一些知識點,自己有不同的意見,這就更不敢提了。
因此孩子並沒有掌握好知識點,考試的時候就會出錯丟分。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表達的樂趣,讓孩子做一個善於表達的人,這對孩子學習有幫助。
4
閱讀
之前我們就說過很多次,閱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很大,好處我們就不多說了,我們今天主要將怎樣提高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的家長捨不得放手,總希望孩子一直活在自己的羽翼下,不讓孩子做除學習外的任何事情,這也就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差、獨立性差。
可能孩子小的時候還看不出危害,但當孩子升入初中、高中或者大學的時候,危害就一點一點出來了。
那麼,家長就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當然,家長可以一步步地來,比如讓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品、整理書桌、整理房間、洗自己的襪子、幫著家長洗碗等。
-
4 # 天天開心55555
這種人一般都很善良,也有教養,她懂的與人保持距離,也懂的不與人交惡,更懂的保護自己!這種人很聰明!珍惜吧!
-
5 # 陽光體育
孩子一年級有些壞習慣?要怎麼往好的方向引導?
首先,我認為習慣不應該標籤成好或者壞。例如看書是我認為的好習慣,可是長時間看書對眼睛不利。什麼東西都有個度,或者說是有一些限制條件。習慣應該與良好與不良來區分。
其次,一年級孩子的習慣問題,個人認為分兩種:一種是學習習慣;一種:是生活習慣。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作為成人的我們可以反思一下,現在為止我們的有些不良習慣全沒有了嗎?那我們可以想一下一個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就能做的更好嗎?
最後,孩子的習慣問題需要做家長的和善正面的引導。家長們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觀察、學習、模仿。要想要求孩子,那就從先要求自己開始。
2.和孩子一起制定習慣計劃
3.和善、正面、堅定的執行計劃
人人都會有想“偷懶”的時候,畢竟我們只是凡人。遇到不能按計劃執行時,家長不要不停的在哪裡說教,可以給他們一些時間,緩衝一下,或者說是適當的按下暫停鍵,過一會是用和善的語氣,而不是發火脾氣的告訴孩子計劃還是要完成的。
4.良好的習慣需要時間來養成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不是給你說過很多次了?你怎麼還是不會?或者你怎麼又這樣?等等類似問題。孩子的習慣有都是一時的,這才符合人類的發展規律,這是正常的,如果什麼事你說孩子就完成的很好,而且一直都很好,那才是需要我們要注意的了!
5.不要怕孩子出錯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是錯的過程,只有經歷了,才會學會,要把每一次出錯當作是學習的機會,是你和孩子交流感情的最好時機。
總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特別是中國的家長更是如此。我們要做一個學習型的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
6 # 教育234
從一年級開始孩子身上就暴露出一些壞習慣,家長就要充分的重視起來。這些習慣如果不糾正,那可能就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問題學生。如果這時候發現孩子身上有壞習慣,比如行為上的習慣,坐不住啦,做事沒耐心啊,比如拖拉,做作業寫字很潦草,當家長髮現孩子身上有這樣的壞習慣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刻意練習,矯正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改正。經過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一個學期的訓練,孩子就會把這個壞習慣了改過來。
-
7 # 幸福的小兵
中國有句老話叫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說你已經發現了一些不好的苗頭,那麼我個人的建議你應該及早的進行糾正,孩子越小越容易立規矩,越容易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不能夠聽之任之。
如果確實不知道從哪些地方入手,因為畢竟也是第1次當父母,那麼我們可以去參加一些這方面的培訓,網課也可以,去聽聽一些專家老師怎麼講,然後再結合自身的實際去進行操作,應該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
-
8 # 特難呼
要想孩子沒有壞習慣就得從父母做起,正確引導他,特別是在孩子面前父母要重視他的情況,不要把自己的不良習慣給他留下了。比如在家裡每天拿著手機玩不理會孩子。吃飯時候也看電視,要有表率,因為孩子這個年齡段都學大人做事。另外給孩子制訂學習計劃。每天都要檢查和輔導一下孩子。把他引向正軌。這樣等他養成習慣後,你才輕鬆減少煩惱!
-
9 # 小白鼠的成長日記
很多人尤其的教低段的老師,都會感覺一年級的學生習慣不好,有的壞習慣甚至常常令老師頭疼,就像小樹苗肆意生長,他們需要作為園丁的老師好好培育。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對他們進行好習慣的培養比較容易成功。那“要怎麼才能往好的方向引導?”,在這裡給你幾點小建議:
一,要正確認識孩子的“壞習慣”,切忌不要上崗上線。一年級學生剛入學的時候,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坐不住,坐立姿勢特別隨意,沒什麼上課的意識,而且還比較自由,《小學生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還沒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呢。通常老師正投入的講著課呢,也許他們就會跑去拿杯子喝水,吃東西,或者突然站起來離開位置去找其他同學,說話的,聊天的,唱歌的,蹦達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在遊樂園呢。更有趣的現象是隻要有一個孩子說要上廁所,全班孩子都會跟著說要上廁所。有的個別確實是要上的,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跟風的,沒辦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出現這些狀況的時候,有經驗的老師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把學生的這些突發行為引導到課堂教學中來,面對這些狀況時,老師需要冷靜處理,不能一上來就厲聲呵斥他們,會嚇著他們的,更不要拿教育高年級學生的那套“上崗上線”的講大道理的辦法,沒用的,他們聽不懂,也根本不會聽你的。
二,多開展以培養行為習慣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或者遊戲活動,以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習慣培養,比如針對學生上課多動坐不住這個壞毛病,我們就可以透過角色表演的形式把課堂紀律和要求融進去。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身作則,學生善於模仿老師的一些行為舉止。我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學生的書寫都會跟教他的老師很像,老師上課時板書美觀的話,學生的書寫就會很整潔,我以前不太注意板書,學生的書寫比較自由,後來我發現不好,我主動在學生面前反思並承認自己做的不好,並表示要和同學們一起改正,後來師生一起進步了。
四,老師要有耐心,“學壞容易學好難”一個個壞習慣的改變需要時間,一蹶而就不能,對待學生反覆出現的問題,老師要多點耐心,給學生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習慣是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養成需要時間。因此我們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需要耐心。
習慣需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需要正確的指引才能習得,所以社會、學校、家庭應保持一致。
習慣需要環境,一個好的習慣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孟母三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談的最多的是在學校老師們要做的,但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養,好習慣的養成,家庭不能置身事外,做父母的更要做好表率。
回覆列表
孩子的壞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肯定是需要養成好習慣才行。想讓孩子往好的習慣方面引導,主要是多給點耐心,平時沒事多監督孩子。如果沒時間監督孩子的話,個人建議把孩子交給專業的人員會更好一些,比如我比較看好的貝爾安親就挺不錯,主要是這幾點讓我比較滿意:1、老師認真負責,對孩子關懷備至,可以在與孩子相處中發現孩子的不足,然後透過慢慢引導養成好習慣。其實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金輝分校老師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知道如何對症下藥。2、課程新穎,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由於孩子喜歡看動畫和玩遊戲,所以以動畫和遊戲為主的雙師課堂能受到孩子的喜歡,並且起到的效果也挺不錯,可以幫助孩子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