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果果然然

    《天氣之子》講的是一個不堪家庭壓力的少年帆高離家出走,追尋心中的那道光,來到東京,遇到了擁有使天氣放晴的少女陽菜,各自為選擇自己生活而反抗現實的故事。影片中間敘述有些平淡,一直從開頭看過來與《你的名字》確實有些差距。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不過,影片結尾階段,高潮來臨,一切又都明白了,前面的都是鋪墊,最後的高潮,才是這部影片要表達的重點看到《天氣之子》中高中生帆高離家的情節,他臉上的創口貼和那句“在家裡面對父母感到呼吸困難”,我知道這是一個不堪家庭壓力的少年在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很多人也曾有著青春的衝動,對現實的不滿,想要追尋心中理想的生活,這是很多人相似的青春。青春時期的少年往往會做出大人們所不理解,不理性的行為。大人們對此報以嘲笑,挖苦,青春時的少年們與大人們總會有不同選擇。大人們雖是變得成熟,精於人情世故卻丟掉了青春的勇氣,畏首畏尾,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圭介為了避免麻煩和接自己女兒回來趕走了少年帆高。帆高從離家來到東京,在東京流離,就如同一隻流浪的小貓,在雨中披著雨衣躲躲閃閃,卻咬著牙堅持不願回去,這是他對現實的反抗,用勇氣的堅持。

    說回來,《天氣之子》的背景是一個存在很多灰色地帶的地方。正是這樣的背景塑造了陽菜堅強的品格。而男主性格可以說孤僻,沒人理解自己乾脆逃離。兩個人都是見過社會黑暗一面的人,才更有可能跑團取暖。這裡和《你的名字》很像,兩個人都是在不知不覺加深了對對方的瞭解。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在這方面比《你的名字》做的更好。

    在結尾處,看到圭介的眼淚和戒指,我忽然明白,圭介也曾如帆高一樣,有過同樣的經歷。他也曾離家出走,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不過她死了,留給圭介無限悲痛與遺憾,無能為力的他變成了如今頹廢的樣子。我記得圭介曾說過“如果能犧牲晴女一人就能拯救世界,也是不錯的選擇”我有時覺得帆高和圭介是我們青春時期面臨命運而做出的不同的選擇。難以磨滅的青春的傷痛,不同的選擇走向不同的命運。青春與愛給了帆高不顧一切的勇氣,反抗,使陽菜擺脫命運的束縛。我很喜歡青春時期的少年,那份衝動,那份勇氣,不顧一切的愛,儘管我不再擁有,但我依舊很喜歡很欣賞,因為青春有了愛與勇氣,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 2 # 路過的動漫迷

    我覺得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從電影院出來後我去網上看了一下豆瓣的評分,發現很低,我就納悶了,看了一下影評,好多觀點我都不是很認同。例如許多人噴男女主為了自己不顧世界,可是他們還是孩子呀,並且憑什麼就該他們去承擔,天氣問題又不是他們造成的。總之劇情方面我是很喜歡的,音樂也很好聽,我始終覺得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 3 # 南海草

    就我個人看來看。我認為天氣之子是一部優秀的動漫。

    我本人就非常喜歡新海城導演,他的每一個作品我都很喜歡,想《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扯遠了扯遠了。那麼我為什麼喜歡《天氣之子》呢?

    1.這次天氣之子則是重墨刻畫人物角色——為了追尋陽光而離家出走的帆高、比任何人都溫柔但又比誰都堅強的陽菜,失去心愛之人而步入頹廢的圭介等等......每個角色都鮮活躍於螢幕之上,因為命運的安排,醞釀出一幕幕感人的相逢,比起你的名字我更喜歡天氣之子裡的角色,即使看完電影后的這段時間,我還是深深記得他們的模樣。

    2.天氣之子最讓我深刻感受到的,是少年與成人之間觀念的衝突。對於成人的世界,有時為了所謂的“周全”,會做出殘酷的抉擇,即使這個行為會讓自己在餘生中陷入無盡的後悔。

    圭介和帆高的衝突影射了少年和成人的對立面。

    可是愛情難以幼稚兩字衡量,在世界沉淪與心愛之人裡選擇後者,本就沒有對錯一說。

    相比于晴天,我更需要陽菜。”———森島帆高

  • 4 # 老胡說動漫

    《天氣之子》裡的東京,是一個異化反常的世界,這種異化體現在每一條街、每一棟房、以及每一個人身上,甚至包括東京的天氣。

    面對一直不停的雨和永不放晴的天,東京的市民卻習以為常,只有圭介一行會關注“晴女”的線索。而圭介的“晴女”企劃卻遭到諸多媒體的拒絕——因為沒人關心天氣。

    在拜訪神社時,老人家提到,天氣也是會“生病”的,而晴女就是天氣的“醫生”。那麼東京天氣的病因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東京這座城市。

    目前為止,東京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總人口超過3800萬。下攜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創造的GDP佔據了日本全國的一半。它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鐵道交通樞紐、全球第二多的世界五百強總部數量、日本全國三分之一的大學和全國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此外,到2013年為止東京一直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英國EIU的報告),直到2018年仍排在第11位。

    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物質壓力,榨乾擠扁了每一個日本社畜,在日本工作過的朋友肯定有所體會,每條街的居酒屋裡都充斥著男人們對社會的控訴。

    其實影片從一開始就在刻意展現物質化的概念。帆高隻身來到東京,還未靠岸就在琢磨“工作”,被圭介救了一命卻立馬被敲詐啤酒,沒有收入只能食不果腹露宿街頭;陽菜和弟弟相依為命,每天為了生計拼命打工,甚至不惜擔當陪酒女郎;大學畢業的夏美每天都在面試,卻一次次被拒絕——每個角色都在社會的重壓下苟延殘喘。

    而帆高得知陽菜的能力後第一反應是靠它賺錢,這種思想也導致陽菜的身體逐漸透明,最終迎來不可挽回的悲劇。事實上,在立花家為婆婆祈求晴天的時候,瀧說“很感激你們為婆婆做的這些事”,而此時帆高怎麼回答——“哪裡哪裡,只是工作而已”。真的只是工作而已,初來東京的帆高,似乎也被東京異化了。

    物質化的壓力必然導致精神自由的缺失,自我迷失和道德泯滅充斥著影片中的東京,每個人都對初來乍到的帆高惡言相向,只有陽菜在黑暗中為他遞上一個漢堡。社會集體的精神失常終於引發了天氣的異化,暴雨和黑雲不過是整個社會的病徵,自己造孽卻不自知,反而把希望寄託在“晴女”上,這種異化非人的社會,正誠哥所想要透過影片批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生了你,所以他可以用語言侮辱你,可以打你,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