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ng7076
-
2 # 最靚的星
以前結婚和現在結婚有何區別?在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最大區別就是,以前的結婚只是單純的喜歡而結婚(至少大部分如此),現在的結婚,逐漸成為不在以感情為標準的結婚,更多的是以錢,房子,車子,未來可期等目標為最主要的指標來尋找結婚的物件,以前的結婚是真結婚,現在的結婚,更直白的告訴我們,那只是一種更高階的交易!至於那一種種最好,最符合我們的生活,這就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婚姻,給人的感覺確實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
3 # 嚴一平
現在50歲以上的人,以前結婚無論是戀愛的還是介紹的,都要雙方父母認可、領證、親朋吃酒祝賀。婚房,國營的單位分配,合同制的家裡擠擠,男方做傢俱,女方買電器,男女方酒席各自辦,紅包各自收,父母都要臉,大家都客氣。這樣的婚姻歷經磨合,一般都長久。現在婚姻不太理解了,以前兩瓶酒、一條煙、一刀豬肉的聘禮,改成了10萬彩禮,男方不僅給彩禮,還要貸款買房,遇上好的女友,也有共同貸款的。因為物質色彩太濃厚,婆媳關係便陰雲籠罩,加之女性財務獨立,處理不好釀成離婚的不少。以前和現在結婚的不同,先就說這麼一些吧。
-
4 # 小兔子的遠方
70後的觀點,與大家分享。印象中70後的成長環境和物質生活都不夠豐富,那時眼界也不夠寬廣,很多的限制。不像新時代的今天,生活品質和物質的極大豐富,無限可能在眼前,只有你自己想不到。說到這裡,我想說的是結婚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的經濟基礎有很大關係。
物質上相比較,以前結婚的排場與現在是沒法比的,我們的傳統習俗下的婚禮慶祝也比之前更完美和完善,這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的體現。
再來看看人們的觀念上的變化。時代不同,人的觀念也與時俱進了。過去結婚的地域差別(城市和農村的結合),現在都得到了改善,父輩們變得更能接受孩子們的選擇,只要孩子們幸福就好。除了父輩們的觀念變化,還有小輩們的結婚觀,不再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模樣了,他們更願意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結婚年齡上的變化也很大。以前結婚的年齡男女雙方都比較早,女性24歲當母親不在少數,現在結婚的年齡再向後延長,甚至不婚主義者也大有人在。人們對結婚這個事兒更加慎重。
總之以前的結婚不但是男女雙方自己的事兒,也是男女雙方各自大家庭的事兒,似乎儀式感更強。現在的結婚更多的體現這是男女雙方自己的事兒,更重視自我的感受,這才是時代的進步,更重視結婚的男女雙方,畢竟一起生活的還是他們。
-
5 # Christine0415
以前結婚對物質上的要求沒有這麼高,更多講究兩情相悅。
現在結婚,物質基礎是最基本的條件,年輕人對愛情的定義也有些不同,不再那麼單純。
-
6 # 夕陽紅94978
以前嫁給了愛情。現在嫁給了金錢。這就是區別。
以前的擇偶標準是,家裡是否正經人家,有沒有工作。就是家裡是不是過日子人家。孩子是不是有掙錢養家的能力。
這就是過去和現在的區別。但是並不是全這樣。也有為了感情在一起的!
回覆列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結婚時、借單位一間房十幾平米,借兩張單人木板床併在一起、借一張兩屜桌,兩個四方木凳,買幾斤水果糖、請同事們熱閙熱鬧、人生大事就算完成!人人都如此!現在怎樣?大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