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家的歲月
-
2 # 倪友翻精的小哥
紅棗,又名大棗。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紅棗素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是發展節水型林果業的首選良種。大球蚧是紅棗常見的一種害蟲,對紅棗有著較大的危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棗大球蚧的防治知識
)發生規律:棗大球蚧又名棗瘤堅大球蚧,雌成蟲半球形,體長8~18毫米,狀似鋼盔,成熟時體背紅褐色,有整齊的黑灰色斑紋。以雌成蟲和若蟲在枝幹上刺吸汁液,可危害棗、酸棗、梨、柿、核桃、蘋果、桃等多種果樹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於枝幹皮縫、葉痕處群集越冬1~2年生枝上蟲量較多。棗樹萌芽時幼蟲開始活動食,4月中下旬蟲體迅速膨大,5月產卵於體殼下,6月卵大量孵化,新孵出的幼蟲分散轉移到枝條上危害
一、發生情況
紅棗大球蚧又名瘤堅大球蚧,屬同翅目蚧科。2002年且末縣引進紅棗進行棗棉、棗麥間作。2003年在且末縣阿熱勒鄉首次發生紅棗大球蚧,屬點片零星發生。2004~2005年該蟲已擴散蔓延且大面積發生。新植棗園危害株率在1%~3%,5年以上棗園危害株率為10%~15%,10釐米枝條上有3~5個球體,最多達到5~8個球體。該蟲1年發生1代,多以2齡若蟲在1~2年生枝條上越冬,翌年5月初至中旬出現成蟲。雄蟲起飛後即尋找雌蟲交尾,但不能孤雌生殖。6月中旬初孵化若蟲很活躍,在母蚧殼下透過臀裂翹起外爬,在寄主枝條和葉片上爬行約1天后固定,多在葉背面、主脈兩側和嫩枝條下危害,並在此越冬。越冬後的雌成蟲和若蟲只危害1~2年生枝條。該蟲危害盛期是雌雄分化後到雌蟲抱卵前,即5月中旬一6月上旬,雌蟲蟲體迅速膨脹,在20~30天內,雌蟲半球形直徑膨大10倍左右,長8~18毫米,成熟時體背紅褐色,有整齊的黑色斑紋。該蟲在且末縣主要危害棗樹,雌成蟲和若蟲在枝幹上刺吸汁液,排洩蜜露,可誘發煤汙病發生,並造成樹勢衰弱,棗頭細小,落花落棗,1~2年後樹幹及枝條幹枯死亡。
二、防治措施
1、嚴把苗木進園關,禁止用帶蟲卵的苗木、接穗移栽或嫁接。
2、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勢,結合春季修剪剔除病蟲枝葉,便於用藥及防治。
3、夏季(5月中旬~6月初)雌蟲體膨大至卵孵化前,人工刷抹蟲體或剪去帶蟲枝條,集中燒燬。
4、成蟲和若蟲危害期用40%EC殺撲蚧1500~2000倍或蚧安1000~1500倍液噴灑。該農藥為高效低毒廣譜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對成蟲、若蟲、卵均有極好的防效。棗樹開花期及果實成熟時,嚴禁大面積噴施化學農藥。
-
3 # 百香小琪
棗大球蚧是以吸食棗木的樹枝以及樹葉中的樹液為生的,因而會對林木造成直接傷害,這種害蟲的排洩物對林木的傷害也是非常大,不但能夠使得樹葉難以進行光合作用,而且還會導致林木病變。
那麼應該怎麼防治紅棗大球蚧呢?
1、 在種植初期,要嚴把苗木進園關,禁止用帶蟲卵的苗木、接穗移栽或嫁接。發現有蟲應徹底剪除有蟲枝,燒燬或人工刷抹有蟲枝,外運苗木、接穗要用洗衣粉溶液浸泡後定植。
2、發生初期,果園常是點片發生,可採取人工清除有蟲枝條或刷抹有枝條的方式,以免蔓延。
3、早春棗大球蚧蠟殼開始變軟,此時藥劑滲透力強,於3月 15—25 日間對樹體噴 3~5 °Bé 石硫合劑 300 倍液,秋季果樹落葉後噴3~5 °Bé石硫合劑10~15倍液。
4、若蟲盛發高峰期統一用藥防治,分別於5月下旬、7月下旬、8月底,每天定時、定樹、定點觀察若蟲活動情況,在若蟲出殼高峰,尚未形成蚧殼時進行噴藥,托克遜縣紅棗大球蚧防治有2個好時期,第1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棗樹開花之前,此時使用40%速撲殺乳油、40%蚧克特乳油、48%樂斯本乳油防治效果好;第2次為6月中下旬棗樹花期結束幼果期,此時使用48%樂斯本乳油、20%殺滅菊酯乳油和80%敵敵畏乳油防治效果好,且農藥成本低。
5、保護天敵,棗大球蚧天敵較多,有孿斑唇瓢蟲、蚧蚜小蜂等。用藥忌用廣譜殺,所用藥劑要交替輪換使用,對危害較輕的棗園,可選用1∶4∶200倍的洗尿合劑等對天敵有一定保護作用的低毒農藥。
-
4 # 夢中的迎客松
大球蚧的危害症狀與發生規律 棗樹大球蚧主要以雌成蟲、若蟲固定於枝幹上刺吸汁液進行危害。棗樹被害後,大量落果導致減產,並使樹木生長衰弱,枝條幹枯,甚至整株死亡。越冬後的若蟲和成蟲群集在枝條上刺吸汁液,使皮層的輸導組織受損,導致樹體生長衰弱,直接影響果品的產量和質量。嚴重發生時,造成枝條枯死。該蟲在南疆地區一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可作短距離爬行或藉助風力擴散;並固定在枝條上越冬,遠距離主要是苗木、帶蟲植物或帶皮原木的調運進行傳播。每二年3月下旬越冬若蟲開始吸食樹體汁液,4月中下旬越冬若蟲取食強烈,生長迅速,雌蟲體膨大最快,徑寬由出蟄時的2毫米增至10毫米左右,雌雄交尾後,5月底至6月初當年第一代若蟲進入孵化高峰期,初孵的若蟲紛紛爬出雌體蟲殼,聚集到葉正面沿葉脈固定,經暫短吸食後,就在原處越夏,排列整齊,11月份,在寄主落葉之前,越夏的若蟲離開葉片,返回到枝條上固定越冬。
棗樹大球蚧防治措施 一是物理(人工)措施:對於枝梢危害嚴重的應剪除蟲枝,集中燒燬,對危害較輕的枝梢用堅硬物刺刮雌介殼,當此蟲膨大產卵時應及時摘除蟲卵並集中燒燬。二是化學措施:1、在早春發芽前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進行光桿噴藥,可以消滅大量越冬若蟲。2、在棗樹生長髮育期的5月下旬至6月初,是大球蚧卵孵化盛期,全株噴灑速撲殺1000倍液,間隔10-15天再噴灑1次,可有效殺死正在四處爬行的初齡若蟲。
-
5 # 德哥在鄉村
棗樹大球蚧用什麼農藥治?
棗樹大球蚧,又叫瘤堅大球蚧,我們當地把它叫做“棗樹瘤子”。這是一種對棗樹危害極大的介殼類害蟲,同時,也危害梨樹、桃樹等常見果樹。德哥家早幾年也種有兩棵冬棗樹,就因為“棗樹瘤子”禍害,讓我對這種害蟲有所瞭解。我就來聊聊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棗樹大球蚧
關鍵詞:棗樹+大球蚧+防治
一:棗樹大球蚧發生規律。棗樹大球蚧是棗樹上一種極常見的蚧殼類害蟲,常年棲息在棗樹上。透過我們觀察,大球蚧連越冬都在棗樹上進行,多以2齡若蟲躲藏在樹幹皮縫中,群集越冬。
一般,大球蚧一年只發生一代。每年春天,當天氣轉暖,棗樹萌芽時,也就是3月中下旬開始,大球蚧開始對棗樹進行危害。越冬後的成年大球蚧會成群吸附在棗樹枝上刺吸汁液,並排洩蜜露,使得煤汙病發生。煤汙病嚴重影響萌芽棗樹的正常光合作用,削弱樹勢。注意:春天是棗樹大球蚧迅速生長,為產卵做準備而對棗樹進行危害的盛期。
5月,大球蚧成熟,在棗樹各處產卵。只需半個月,便大量孵化出幼蟲。幼蟲會分散轉移到棗樹葉片、棗果或枝條各處繼續為害。
每年秋季,棗果收完,大球蚧便陸續準備越冬。大概在11月上旬前,棗樹上的大球蚧就全部轉移到棗樹枝條縫隙或枝杈處越冬。來年春天,又週而復始,繼續為害。
二:棗樹大球蚧的防治辦法。棗樹成熟大球蚧因為長有一層堅硬的臘質硬殼,很多果農在對其進行藥物噴殺時,因多數藥物無法穿透這層硬殼,所以噴殺效果不理想。那麼,我們要如何來對付這種討厭的“棗樹瘤子”呢?
①人工捕捉。
這自然是最原始的做法。人工捕捉最適宜的時間是大球蚧產卵前蟲體迅速膨大時(即3月下旬~4月底)。這時,果農也常在園內進行果樹萌芽期的追肥及其他管理,利用這個機會,對棗樹上的大球蚧進行人工捕捉。這時大球蚧蟲體較大,又群集於枝條上,比較顯眼,可大量將其刮除。當然,不想費力刮,也可用小鐵針直接挑死。或者用刷子給蟲體刷藥,藥劑用殺撲磷+噻蟲嗪+有機矽高滲透劑混合液,這種混合液能滲透大球蚧堅硬的臘殼,毒殺效果好。②第一個用藥噴殺有利時期。
我們知道,大球蚧成蟲外殼堅硬,對一般藥物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使用普通藥劑防治時,要找到大球蚧的“軟肋”。這就是大球蚧卵剛孵化出幼蟲時。這時,幼蟲蠟殼還未長成,藥物噴殺效果最好。時間:5月中下旬~6月上旬。可用藥物:80%敵敵畏1500倍液、3~5度石硫合劑、20%殺滅菊酯乳油1000倍液等。③第二個用藥噴殺有利時期。
第二個用藥噴殺時期,我們均是選擇在8月底進行。這個時間段也是棗樹大球蚧若蟲出殼高峰時。基本上,8月份也是棗樹炭疽病、褐斑病、縮果病的重點防治期,我們可以配合對這三種病害的防治對大球蚧統一用藥。因棗果已進入膨大期,這時使用農藥,應選擇低毒高效的農藥噴殺。可用藥物:推薦使用(國光):蚧淨,這種藥劑是我們針對各種果樹大球蚧常用的,效果很好,有低毒、觸殺、胃毒、內吸和燻蒸作用,使用後,基本上能毒殺絕大多數的大球蚧,同時對蚜蟲、紅蜘蛛、蛾類和對蜜蜂有毒。所以,如果園內放養了蜜蜂,就要謹慎使用了。④其他防治大球蚧的方法。
以上①②③是我們當地防治大球蚧的常用方法。當然,這樣還是不可能徹底根治大球蚧,我們還要輔以其他的工作,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清園。每年冬春季節,要對棗園進行清園工作,將棗樹上枯枝、病枝剪除銷燬。大球蚧往往躲藏於枯枝病枝上越冬,清理後可除去大部分蟲源。並對棗樹樹縫進行清理。保護大球蚧的天敵。大球蚧也有很多的天敵,如瓢蟲、蚧蚜小蜂等,我們在使用農藥時,要儘量保護好天敵。最後介紹一種平時各個時間段都能使用的藥物,即用柴油+洗衣粉+水(100:6:60)調成混合液對大球蚧進行噴施,沾藥後大球蚧會陸續乾癟死亡。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個人經驗分享。針對這些病蟲害,我們首先要掌握好它們的發生規律,配合自己對果園的日常管理,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防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
6 # 紅塵1513879
你好,關於棗樹病蟲害防治我們該怎樣去治,詳細下面內容。
1、由於棗樹萌芽、展葉、開花、結果,需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有些棗園由於施肥不合理,各種病狀就會逐漸的發生,如黃葉病、小葉病等,黃葉病可用0.5%硫酸亞鐵溶液灌根(高溫天氣不宜葉面噴打)。小葉病可用0.5%尿素溶液+300倍美豐氨基酸溶液灌根。細菌性瘡痂病、早期落葉病等病害防治,可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2500倍液噴施。
2、棗樹整個花期是綠盲蝽、臭叭蟲危害的關鍵期,可用一蓋通殺1500倍液進行噴打防治。 這時也是棗癭蚊為害的關鍵時期,噴施4%阿維菌素·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10%吡蟲啉2000倍、1%苦參鹼1500倍液;用藥物防治結合抹芽、摘心,對區域性棗癭蚊發生重的受害嫩葉摘除。葉蟎防治,可用24%螺蟎酯懸浮劑3500~4000倍液噴施。就用這些就可以,你的提問就分享到這裡,
-
7 # 初始農人
棗樹大球蚧主要是汲取棗樹的枝幹和枝稍的汁液,使樹幹和枝稍乾枯,造成為害,對棗樹大球蚧的防治,要分幾個時期來進行,這幾個防治時期是根據它的生活習性,來確定的。不同的時期採用不同的農藥來對其進行有效的殺滅。
一,若蟲期
▪大球蚧一般是1年1代,以2年若蟲群聚在棗樹枝幹的褶皺中,集體越冬。
▪在遼寧西部地域,棗樹大球蚧在4月上旬和中旬,越冬若蟲的開始活動,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棗樹萌芽起,開始對棗樹的枝幹和枝稍開始為害。
▪在其開始活動至為害產生前,就要對其使用農藥進行滅殺。我的棗園一般採用的農藥是,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噴灑,因因正值棗樹花期,噴藥時結合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赤黴素等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起噴灑。如有紅蜘蛛等蟎類蟲害發生,還使用可與溴氰菊酯和赤黴素等混合使用的殺蟎劑。
二,第二個若蟲期。
▪之所以叫第二個若蟲期,是棗樹大球蚧的2齡若蟲,在遼西區域一般在5月中下旬開始成熟併產卵,產卵後半個月左右就生成若蟲,6月份就有大量若蟲產生。若蟲開始刺吸棗樹葉片汁液,9月下旬開始轉移到枝幹,並準備在枝條的樹皮褶皺裡越冬。這個若蟲生長期,為了和上一個若蟲期有區別,所以我敘述時稱它是第二個若蟲期。
▪根據這期若蟲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在6~10月份之間,我們大多使用15%吡蟲啉懸浮液2000倍液進行噴霧殺滅。
在棗樹的實際管理中,我的棗園對棗樹大球蚧的防治,並不全部依賴出現後才進行藥物殺滅,而是自棗樹果實採摘完畢後,在秋春季季施肥、冬剪、春剪、春季清園滅菌時,就開始進行了。
【1】結合秋季施肥,進行人工捕捉。
鑑於大球蚧體型較大,容易被發現,春秋季施肥過程中,可以進行人工捕捉,捕捉後可集中焚燒或放進裝有農藥液的容器中直接殺滅。
【2】冬剪、春剪時清除。
我的棗園在進行冬剪和春剪時,對被大球蚧為害的枯枝和枯稍一定要剪除的,發現枝幹中藏有大球蚧,也要順便清除。按剪枝技術要求,能剪除的剪除枝條,不能剪的枝條要清除大球蚧。對剪除的藏有大球蚧的枝條,要集中起來,進行集中焚燒。
【3】結合春季滅菌,殺滅大球蚧。
我的棗園管理,春季滅菌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就是在3月份左右,要對棗樹進行噴灑滅菌藥劑。噴灑藥劑種類,基本是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石硫合劑對大球蚧有著很好的殺滅作用。噴灑石硫合劑時,對可能藏有大球蚧的枝幹,一定要噴灑透徹,爭取把大球蚧在此時就殺滅乾淨。
【4】保護好棗樹大球蚧的天敵。
好多種寄生蜂和一些瓢蟲,是棗樹大球蚧的天敵,它們對棗樹大球蚧具有著一定的殺滅和抑制作用。儘管這項措施對於我們一般的棗樹種植者很難,但起碼要有一份力發一份光,力爭做到保護好所有益蟲。
棗樹大球蚧,對棗樹的危害很大。所以,對它的防治在棗樹種植中也很重要。但在防治大球蚧過程中,一定不要在發現其對棗樹進行為害時,才噴灑農藥進行殺滅,而是要把預防做到實處,讓棗樹不受為害或少受傷害。
-
8 # 農學博士教種植
棗大球蚧屬於一種寄主範圍廣、適應能力極強的枝梢害蟲,主要依靠帶蟲苗木、接穗、帶皮原木的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除了危害棗樹,還能寄生在綠化樹種、園林花卉以及各種野生灌木、草本植物。棗大球蚧在我國部分地區危害十分嚴重,已經成為我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
主要防治措施人工物理防治
(1)清園凍垡:在秋冬季果樹落葉之後,務必人工刮除棗樹老翹皮,並清除樹葉、雜草,集中燒燬,以便有效消滅蟲卵。在樹盤翻土凍垡,挖出蟲卵碾碎、凍死,另外呢,可以結合整形修剪,徹底清除帶蟲枝條、落葉、棗吊、僵果,刮掉的樹枝、幹翹皮等要集中焚燒或者深埋,以有效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2)人工塗刷蟲枝:在早春或者晚秋,戴上手套抹除樹枝幹上的棗大球蚧。雌蟲體膨大到卵孵化前的4月中下旬,可以用鋼刷刷除若蟲,去除蟲體或剪除病蟲枝條,做到集中燒燬。
化學防治
在1-2齡若蟲的孵化盛期,可以採用殺蟲劑結合磷酸二氫鉀、尿素混合配置,對受到棗大球蚧危害的樹體進行噴施,連續用藥2-3次。在施藥以後,如果發現若蟲死亡率上升,說明殺蟲效果明顯,達到了預想的防控效果。
總結棗大球蚧防治起來雖然十分困難,但只要抓住有利時機,採取人工、化學、生物相結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棗大球蚧的發生、蔓延,將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內。
-
9 # 奶牛健康養殖
近年來新疆地區紅棗大球蚧危害嚴重,極大的影響了紅棗的產量和質量,給廣大種植人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提高紅棗產量和質量,農戶們必須及時開展紅棗大球蚧的防治工作。以下內容詳細介紹了紅棗大球蚧的特徵習性、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棗大球蚧介紹
1.1 棗大球蚧成蟲及若蟲形態特徵
棗大球蚧的成蟲在外成具有一層較厚的角質,呈圓形,因而被稱之為大球蚧。雌蟲最長能夠生長到1.8釐米,成熟的雌蟲是紅褐色的,並且夾雜著黑色或灰色的半點,在雌蟲產卵之後顏色會加深,也會變得更硬。相對於雌蟲的體型來說,雄蟲個體是較小的,一般而言雄蟲的體長最多有2.5毫米,具有前後兩對翅膀,前翅十分發達,但是後翅已經沒有飛行的作用,僅做平衡身體用,在其尾部帶有1根生殖用的器官。
1.2 棗大球蚧的生活習性
棗大球蚧一般每年生殖一代,一般來說,若蟲期的棗大球蚧會依附在在林木的枝條上越冬,並於第二年三月末四月初時開始活動。在四月末到五月這一期間棗大球蚧開始產卵,卵的數量與雌蟲的生長情況有著直接關係,雌蟲的生長狀況越好,產出卵越多,從數量上來說一般而言從數百到上萬不等。在央塔克鄉,棗大球蚧從卵至幼蟲,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2、棗大球蚧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2.1 對我鄉造成的危害
棗大球蚧是以吸食棗木的樹枝以及樹葉中的樹液為生的,因而會對林木造成直接傷害,此外,這種害蟲的排洩物對林木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不但能夠使得樹葉難以進行光合作用,而且還會導致林木病變。早在2012年時,央塔克鄉的精幹村就是因為棗大球蚧的出現,導致了紅棗絕收的現象.特別是該村三小隊,其中新種植的紅棗園不但沒有收穫一顆紅棗,而且棗木也全都死亡,雖然發現之後經過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收效不大。不僅在我鄉情況如此,筆者透過調查後發現,發生棗大球蚧災害的種植地區,均產生了樹木生長停滯的現象,少數受害較輕的地區,結出的紅棗質量與往年相比也大大不如。
2.2 原因分析
在新疆地區,極為發達的林果產業為棗大球蚧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有利環境。目前,根據相關學者研究發現,棗大球蚧的寄生樹種已經達到了45種,紅棗、梨、桃、杏、蘋果、以及楊樹等等,無論是果類樹木還是綠化樹木,甚至就連野生灌木以及花草,都可以成為棗大球蚧寄生的物件,這樣一來棗大球蚧的食物來源可謂豐富無比,為其頻繁的活動和繁殖帶來了良好的條件。
2.1.2強大的繁殖能力
棗大球蚧能夠給我們帶來巨大損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平均每隻雌性成蟲每次排卵在六千左右,在眾多的蟲卵中,九成以上均可正常成活,此外,在若蟲成長至成蟲的過程中,其自然死亡的機率不過10%,正是由於這些特性,才給棗大球蚧的防止工作帶來困難的主要原因。
3、棗大球蚧的防治措施
3.1 加強檢疫
要想從根源上解決棗大球蚧的危害,首先就要從源頭入手,即林果園在引進優質品種樹苗時,要嚴格進行檢疫,對於攜帶病蟲卵的樹苗嚴禁引入,這樣一來起碼可以起到隔離的效果。另外,如果不慎引入了帶有棗大球蚧的樹苗,也應該迅速採取相應措施,例如用硬刷將蟲卵刷下來滅殺。如果只是少部分帶有棗大球蚧,物理方法處理即可,如果發現有大量棗大球蚧存在,應該將引進所有樹苗集中處理,用焚燒等方法,防止棗大球蚧的蔓延。
3.2 創造良性生態環境
透過本鄉以及發生過棗大球蚧感染的情況可以發現,長勢茁壯的棗樹苗雖然也受到一定的損害,但是相對來說情況卻輕得多。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做好施肥和灌溉等工作,令樹木能夠良好發育,那麼對於病、蟲災害的抵抗力則會提升。此外,還應該在棗樹成長過程中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如果棗大球蚧能夠及早被發現,剪掉寄生的枝葉並進行集中焚燒,從而創造出良好的適宜林果樹成長的生態環境,也會使棗大球蚧的危害係數大大降低。
3.3 其他防治手段
上文中已經對棗大球蚧的進食方式進行了總結,因此,可以從棗大球蚧的進食處入手,即將殺蟲藥物透過植物輸液的方法輸送到棗樹中,這樣一來棗大球蚧在吸食樹枝及樹葉中的樹液時必然會吸食殺蟲劑,從而將其殺滅。此外,還可以運用生物手法對棗大球蚧進行防治,比如將棗大球蚧的天敵生物瓢蟲和寄生蜂等轉移到棗樹上,這樣不但能夠有效的對棗大球蚧危害進行控制,也避免了過多使用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當棗大球蚧大面積產生時,應該及時使用化學藥品對其進行滅殺,在藥品的選用時應儘量使用殘留少汙染小的農藥,運用也要注意一定的合理性,從時間上來說,在棗樹發芽之前選用3~5度波美石硫或石硫合劑,透過對棗樹枝條的塗刷與噴灑,滅殺越冬的棗大球蚧。此外,根據我鄉的實際情況來說,在林果園中的施藥最佳時期是在五月末和六月初,因為這個時候幼蟲剛從卵中孵化,正是自主取食的時期,況且此時幼蟲免疫力較低,容易殺死。
除此之外,還應該做好棗大球蚧的檢測和預報工作,這樣才能及早採取措施,將危害滅殺於萌芽狀態,降低損失。
回覆列表
形態特徵 雌成蟲為半球狀,長8~18mm,高14mm,狀似瘤球。成熟時體背紅褐色,有整齊的褐色斑點,體背具毛絨狀蠟被。產卵後體成半球形,硬化後成黑褐色,花紋、絨毛狀蠟被均消失,僅留個別凹點。雄成蟲體長2.0~2.5mm,黃褐色。前翅發達、白色透明,後翅為平衡棒。卵為長橢圓形,長0.4~0.5mm,初期淺黃至粉紅色。初孵若蟲淺褐色,體扁長橢圓形,體長0.5~0.6mm。眼黑色,觸角6節細長,上生6根長剛毛,足發達。雄蛹為淡青黃色。
棗樹瘤球堅蚧的防治方法
1)隔絕蟲源。棗樹瘤球堅蚧常借苗木、接穗傳播。因此在定植和嫁接時,應嚴格把好質量關,拒絕用帶蟲苗木和接穗。
2)農業防治。落葉後應首先抓好清園工作,其次對蟲口密度大的枝條予以剪除,並帶出果園集中燒燬,或用刷子人工刷抹若蟲,以剷除蟲源,降低棗樹瘤球蚧越冬若蟲基數。
3)化學防治。春季棗樹萌芽前(3月底)用5°Be石硫合劑均勻、細緻噴布樹體各個部位,5月上旬,即成蟲孵化期,用1500倍液速撲殺+0.1%~0.2%的洗衣粉噴防,7~10d(天)後再噴防1次,防治效果達90%以上。同時,在若蟲蠟蚧未形成前用速撲殺或蠟蚧靈噴防效果也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