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光輝73885166
-
2 # 細品名著
是的,三阮在梁山是舊頭領而且是最早跟著晁蓋劫生辰綱的功臣,張順等人是宋江帶上梁山的,而在宋江入夥時說:不論新頭領和舊頭領看以後得功勞排座次。所以,在送江當了老大後要把自己的心腹派做一把手
-
3 # 稻花香裡擼擼貓
梁山水軍很多關鍵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湧現出了一些好漢,水軍眾頭領成了梁山不可或缺的人物。當然,他們和馬步軍頭領一樣也分派別,大體分為晁蓋一派和宋江一派,都是英雄人物,每個人的故事也相當精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重點說一下阮氏三兄弟,也稱為阮氏三雄,跟隨晁蓋劫取了生辰綱,犯下死罪,和吳用、公孫勝等一起上了梁山,立馬成為梁山的重要頭領。他們兄弟仨各個水性絕頂,武功嫻熟,在梁山開始統領水軍,歷經大小陣仗從不折了威風。時光過的飛快,宋公明上梁山了,他這一來給梁山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帶來了許多新頭領入夥,其中又有水性極好的幾個頭領陸續來了,如張橫張順兩兄弟,李俊、童威童猛等。這下水軍陣營更熱鬧了,隊伍壯大了,高手如雲,不過有些問題也慢慢出現了,那就是水軍漸漸分派別了,而且阮氏三兄弟在水軍的話語權被迅速地蠶食。隨著宋江在梁山的統治力不斷增強,他帶來的小弟們大顯身手的機會也跟著多了起來,尤其是張橫張順兩兄弟和李俊。張順更了不得,在宋江因病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千里之外尋神醫安道全,把宋江的爛瘡病治好了,宋江因此活命,張順可謂是立下蓋世奇功,估計宋江暗地裡真的愛張順愛到極致了。宋江怎能不重用以張順為代表的小弟們呢?
事事難料,沒想到晁蓋死的太容易了。沒有了撐腰的人,阮氏三雄基本就是混日子了,當然日子越發不好過了。反之,張順張橫李俊等在宋江手下混得更是風聲水起,名聲大漲,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兩兄弟更是坐實了宋江江州水軍的底牌。後來梁山排坐次,雖然這六位水軍頭領都名列三十六天罡星,但其餘眾頭領心裡跟明鏡似的,不可能不知道水軍頭領誰在宋老大那裡吃香,李俊更是排名水軍第一頭領。在宋江眼裡,阮氏三雄基本上是憑藉資歷老而被列入天罡星的,他們的勢頭被張橫張順和李俊這三個自己的表弟們壓過就很正常了!
-
4 # 北大荒二代農墾人
《水滸傳》中的阮氏三兄弟,他們是隨著晁蓋,一起智取生辰綱,換命的兄弟。
後來,智取生辰綱事發,官兵要捉拿他們。
阮氏三兄弟,他們才和晁蓋,赤發鬼劉唐,軍師無用,等人帶領眾發莊丁,一起逃到了水泊梁山。
本來,晁蓋等人想借著的水泊梁山,這棵大樹好乘涼。
但水泊梁山的當時寨主王倫,王倫嫉賢妒能。
覺得晁蓋的到來,對自己的金交椅有很大的危險。
王倫,就不願意留著晁蓋等人在水泊梁山上。
王倫,他知道晁蓋等人的能力,在自己之上。
害怕晁蓋等兄弟,日後會走馬換將。
所以,王倫就乾脆來一個請出去,拿出銀兩送晁蓋等人下山。
而大家都知道,出了水泊梁山,各地都在抓捕晁蓋等兄弟,下山就是死路一條,必將被官府抓捕伏法。
王倫,而這一舉動氣壞了在旁的林沖,林沖對王倫嫉賢妒能不容人,早已經心中產生氣憤。
林沖殺死王倫,擁戴晁蓋坐上第一把金交椅。
而晁蓋帶領眾兄弟,攻打祝家莊,被毒箭射死。
宋江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易,而晁蓋手下的阮氏三兄弟。
雖然,阮氏三兄弟是先進入水泊梁山,但隨著晁蓋的死亡,他們也慢慢的被邊緣化了。
而李俊,張橫,張順等人,他們和宋江打得火熱,擁戴宋江。
李俊,張橫,張順任水軍頭領,他們處處壓制阮氏三兄弟。
這就應了過去的一句老話,一朝皇帝一朝臣,自己都有自己的的人馬。
所以,阮氏三兄弟,他們被邊緣化,也是非常正常的。
-
5 # 初曉兒
《水滸傳》的李俊、張橫、張順並非招安派,他們如“陰謀論”所說的分別壓三阮一頭倒是毫無疑問的事。
梁山泊水軍頭領的排位是: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這種排位把宋江用江州派分別壓三阮一頭的陰暗心理暴露無遺。
一,從《水滸傳》的主題看,宋江是陰謀用李俊、張橫、張順分別壓制三阮的。官逼民反,是《水滸傳》的重要主題。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就是因為八百里水泊梁山被官府收歸國有,並對漁民課以重稅,使得梁山泊周圍百姓無以為生,只能揭竿起義,反對剝削。
小說《水滸傳》的揭竿起義,是從晁蓋、劉唐及阮氏三雄等人,奪取了梁中書搜刮百姓得來的珍珠寶貝,繼而殺官造反寫起的。
晁蓋、劉唐、阮氏三雄等人的劫取生辰綱,在整部《水滸傳》小說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反映的是以蔡京為代表的宋朝廷統治者,勾連地方官府,壓榨百姓,魚肉人民,貪贓枉法的社會現實。
正是蔡京、梁中書等大肆搜刮“不義之財”,才導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下層百姓嘯聚山林,群起反抗。
阮氏三雄是小說《水滸傳》裡,被官府剝削壓迫,逼上梁山,不得已鋌而走險的代表人物。這三個人的存在意義,與江州的惡霸、地痞、殺人越貨的強盜李俊、張橫、張順,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沒有了晁蓋、劉唐、阮氏三雄等人的逼上梁山做背景,小說《水滸傳》就是一部惡霸、地痞、強盜橫行不法,謀財害命,為所欲為的作品。
而在宋江把持的座次裡,水軍頭領阮氏三雄每個人,都有一個江州派的頭領壓在頭上。這種排位反映宋江何種心態非常明顯。
二,從《水滸傳》這六個人的所屬派系和上山先後看,宋江是陰謀用李俊、張橫、張順分別壓制三阮的。王倫時期,梁山泊是純粹的佔山為王的盜寇,到了晁蓋上山才打起了劫富濟貧的旗幟。
晁蓋上山後,梁山泊裡屬於後來三十六天罡的頭領,除了宋江、吳用、公孫勝,武將僅僅只有林沖、劉唐和阮氏三雄六人。阮氏三雄其實屬於梁山泊的元老。
而李俊、張橫、張順則是“鬧江州”後,跟隨宋江上梁山的。
宋江在把花榮擺在八驃騎之首位,把黃信擺在十六小驃將的首位,許多人說,是因為花榮、黃信上梁山早。
但到了阮氏三雄這裡,六個水軍頭領,他們哥仨是最早的。但任憑你哥仨再早,也照樣沒用!
宋江派系兩大主要家底,一是清風山系,也就是花榮、秦明、黃信為首的一夥;二是江州系,就是戴宗、李逵、李俊、張橫、張順為首的一夥。
阮氏三雄是親兄弟,而在八百里水泊梁山是水軍頭領,是晁蓋的重要家底。所以,宋江把自己帶來的江州系李俊、張橫、張順,把他們一個攔住一個,一個看住一個。
宋江這種做法,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至於李俊等人追隨宋江,投奔梁山泊,並非是為了接受朝廷招安而來。李俊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他的目的是尋找一個比做江州江湖老大更加廣闊的空間,為所欲為。
這點,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專門解說過。不再贅述。
-
6 # 老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派系。更何況是梁山這個大江湖,裡面有各自的山頭,實在是理所當然。雖然梁山這些人,都有各自的小山頭,但李俊和張氏兄弟,不見得能壓阮氏三雄一頭,而且他們都不是梁山上的招安派。
陰謀論這個東西,無論你承不承認,它都存在。從人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私心。有私心,就必然會維護自己的利益。
然而,能夠瓜分的蛋糕就這麼大,有人佔得多了,別人自然佔的就少了。這就是陰謀論的核心,其實就是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這種矛盾天然存在,但又無法調和。
再看李俊,張橫、張順以及阮氏三雄,他們雖然都是梁山水軍中的高階將領。但我們從地域、血緣關係上,就輕易的可以把他們分成兩派。
阮氏三兄不用說,那是晁蓋的原班人馬。人家可是一同幹過,擷取生辰綱的大買賣。這種共事之情,再加上人家還是親兄弟,自然要比別人親近得多。
而李俊、張橫、張順從地域上劃分,他們屬於明顯的江州派,都是在劫法場救宋江的時候,一起上的梁山。他們都是來自一個地方,也一起有共過事。因此,他們日後肯定會形成小團體,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阮氏三雄是跟著晁蓋上的山,而李俊、張氏兄弟是衝著宋江才上的山。這還存在一個新舊首領班底的問題,因此,李俊、張橫、張順和阮氏三雄之間有競爭,這是必然的。
但非要說,李俊、張橫、張順,要壓阮氏三雄一頭,這個也不太合理。雖然阮氏三雄是舊臣,但梁山上不服宋江的人大有人在,他們也會形成小團體。
所以說,江湖是複雜的,尤其是梁山這種人員混雜的地方。人與人之間有著各種利益干係,不能單純地從一個方面去解讀。
雖然,阮氏三雄在天罡星中排名不是太高,但架不住人家在梁山的資格老,而且人家三兄弟一條心。因此,在梁山這個按資排輩的地方,這就足以讓阮氏三雄,成為梁山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而李俊與張氏兄弟之間,可沒有這麼親密無間。雖然他們都出自江州,但李俊和張氏兄弟各有各的人馬。而且,李俊與張氏兄弟沒上梁山之前,他們也處在競爭關係。
因此,李俊與張氏兄弟之間的關係,肯定沒有阮氏三雄那麼穩定。他們自己內部都不能解決統一問題,那怎麼去壓別人一頭呢?
從李俊、張氏兄弟與阮氏三雄,在三十六天罡中的排名就可以看出,他們其實是不分上下。只是李俊排名稍微靠前,那也是因為人家是人馬多,這沒辦法。
而且,這6個人當中,有點頭腦的就是李俊,其次是張橫,但也沒法和李俊比。阮氏三雄和張順,表現出更多的是個人英雄主義。這也是他們排名靠後的原因,因為他們太任性,都不服從管理,這是性格決定,沒有辦法。
最後,這些人都不是梁山上的招安派。真正熱衷於招安的是吳用和宋江,以及原本曾在北宋任職的那些人,他們才是忠實的招安派。
綜上,李俊,張橫,張順和阮氏三雄,他們在梁山上的地位,應該是旗鼓相當。也就是李俊能稍微高一點,但也很有限。
可是李俊這個人,和梁山上的人還不是很同心。而且這個人頭腦比較靈活,並不是像其他好漢那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所以,最後結局最好的也是李俊。
-
7 # 三點文墨
是否陰謀眾說風雲,但是宋江掌權後,三阮被壓一頭卻是不爭的事實。01.一朝天子一朝臣
宋江初上梁山時候,晁蓋曾經提議讓出頭領的位置與宋江,宋江卻以年紀小於晁蓋婉拒,從這點看出,宋江從心中不認可晁蓋的才幹,只不過是因為晁蓋年長,且久居梁山,貿然接受讓位會讓自己落入被動,不過也是從這時候起,宋江開始佈局謀劃接替晁蓋。
在推辭了晁蓋的讓位後,宋江做了第二位,緊接著吳用、公孫勝分別做了第三位和第四位,而這時候宋江發話了:“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再說這句話的時候,可以看出宋江存了兩個心思,一是在眾位頭領中分出‘新’‘舊’兩派,將新頭領的勢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二是‘出力多寡、另行定奪’這點也為後期接替晁蓋的位置買下伏筆。從後期宋江積極率眾下山,也能看出宋江想用‘出力多寡’的功勞順利的把晁蓋的位置過度到自己的手中。
透過這次新舊頭領排位,跟隨宋江上山的新頭領共計27位,其中就有李俊、張橫、張順,而舊頭領僅有9位,這裡麵包括了阮氏三兄弟,從這時候起這六個人就被宋江認為的對立了起來。
02.被排除權利中心不同於舊頭領中的林沖與劉唐,阮氏三兄弟本領比不過林沖,又沒有劉唐那麼會來事,漸漸的三兄弟被排除在權利中心之外。
在梁山排座次的時候,林沖憑藉資格與實力位列天罡星第六;劉唐憑藉早起下山贈送金銀書信給宋江的情誼,以及宋江即位大頭領時候的聲援,位列天罡二十一位;而阮氏三兄弟卻分別被李俊、張橫、張順各壓一頭,位列二十七、二十九和三十一位。
而在受領實際權利的時候,更是被排擠出水軍前三,在四座水寨頭領裡屈居末尾。
這裡宋江的做法與其說是一種陰謀,倒不如說是一種掌權的手段。
梁山108位頭領,來自四面八方、各個階層,為了能達到最大的控制權,宋江只能在緊要的位置安插自己的心腹頭領,但是又不能做的太過明顯,完全不顧梁山元老的資歷,所以阮氏三兄弟最後雖然被壓制,卻能位列在童威、童猛之上,這也是宋江一種平衡勢力的手段。
-
8 # 中孚鑑
《水滸傳》講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將的故事,他們於梁山大聚義排定坐次,以宋江為首,盧俊義次之。後來梁山在宋江的主持下接受招安。招安後的梁山奉命征討四方,雖然招安讓梁山兄弟不再背上反叛草寇之名,而成了忠義之士,但梁山兄弟的結局並不怎麼好,因為梁山在征討方臘時,死了很多頭領。
對於《水滸傳》,一直就有宋江陰謀論的說法,比如宋江架空晁蓋、宋江打壓登州勢力派,以及李俊、張橫、張順分別壓阮氏三雄一頭等等。
那《水滸傳》中的招安派李俊、張橫、張順真的如陰謀論說的那樣分別壓阮氏三雄一頭嗎?
對於這個問題,後者確實如此,而前者卻非如此。
李俊、張橫、張順和阮氏三雄都是精通水性,為梁山水軍頭領。他們之中,不僅阮氏三雄是反對招安的,而且李俊、張橫、張順也不是招安派。
雖然如此,但從中可以看出李俊、張橫、張順和阮氏三雄心裡都是反對招安的。至於陰謀論說的他們三人分別壓阮氏三雄一頭,這確實如此。
他們六人的水性都很好,阮氏三雄水中的本領未必就不如李俊、張橫、張順,再則,阮氏三雄是跟晁蓋、吳用一起上山的,雖沒有杜遷、宋萬在梁山的時間早,但地位卻比他們高,也算是梁山元老級別的人物。
然而,在梁山排坐次的時候,上山比阮氏三雄晚的李俊、張橫、張順卻後來居上,分別壓阮氏三雄一頭(他們六人都是位列三十六天罡星之列。六人的坐次也是連著的,從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
李俊排第二十六位,排第二十七的是阮小二,李俊壓阮小二一頭。
排第二十八是張橫,又壓排第二十九的阮小五。
排第三十的張順,又壓排第三十一的阮小七。
所以,從坐次上看,阮氏三雄就被他們分別壓一頭。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阮氏三雄雖然尊敬宋江,但說到底他們終究和晁蓋親近些。也就是說,他們不是宋江嫡系,當然宋江也是這樣認為的。
反之,李俊、張橫、張順,都是屬於江州派系,主要的是他們都曾參加過營救宋江、大鬧江州並一起上山。所以對宋江而言,他們跟自己的親近程度要強於阮氏三雄,也可以說是自己的嫡系。
當然,阮氏三雄一則精通水性,二則又是有資歷的元老人物,宋江不能無視這些因素,因此也不能把他們的坐次排的太低,當然高了也不行,總之水軍頭領第一人不能給阮氏三雄。
宋江為了給阮氏三雄一個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位置,可謂是煞費苦心,最終宋江想出你一個辦法,就是李俊、張橫、張順分別壓阮氏三雄一頭,排位順序是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
-
9 # 愛跳的球
李俊、張橫和張順三人確實分別壓阮家三兄弟一頭,主要體現在排位方面,很不合理!
身為梁山元老卻被後來者壓著相對於其他好漢來說,阮家三兄弟是標準的梁山元老了,他們最早追隨晁蓋上的梁山,是參與劫取生辰綱的“七星聚義”成員。最初三人在梁山的排位分別是第6,第7,第8,怎麼說也是風風光光的。
後來,108好漢排位時,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排在阮家三兄弟前面的就算了,可同是水軍頭領,阮家三兄弟卻分別被李俊、張橫、張順插在前面。從26位開始,排位是這樣:
李俊(26),阮小二(27),張橫(28),阮小五(29),張順(30),阮小七(31)
挨個被壓一位,哪有這麼巧的事?這排名一看就是人為設計的,更讓人不服的是,在記錄四寨水軍八頭領時,梁山人卻不按排位記錄了:
李俊、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
你這麼記錄水軍頭領,不就是在告訴水軍眾弟兄,水軍前三是李俊、張橫和張順了麼?很明顯,阮家三兄弟是被有意打壓的。
全因為宋江的算盤打得好排名其實就是宋江有意安排的,當然了,他會把這個責任習慣性的推給吳用。我們看他這個盤算怎麼打的:
首先,當初上梁山,宋江生怕自己帶上的二十多人會排在元老們之後,於是提議:除了大哥晁蓋、老二宋江、老三吳用、老四公孫勝,其他的好漢暫時不排名,9箇舊頭領坐左邊,27名新頭領坐右邊,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也就是說,最終排名按功勞來。宋江其實就是在暗示:舊頭領們,你們別以為能穩坐前面;新頭領們,你們有機會超過舊頭領。
後來晁蓋一死,宋江也就不管什麼功勞不功勞的了,只要他喜歡的,儘量排前面。他看不上的,排後面。否則,時遷在攻打大名府立下那麼大的功勞,怎麼就排了個107位?連金大堅都不如了。
李俊、張橫、張順有何功勞?既然是宋江上山後定的規矩,那就是看日後的功勞,此前的無論是奪生辰綱、劫法場等功勞不算了。這麼說來,李俊三人和阮家三兄弟在功勞方面,其實是旗鼓相當的。這六人最終排名之前的功勞,也就是阮小七曾經活捉了凌振,其他人並無明顯功勞。比如打關勝那回,張橫與張順的對話就告訴了人們這點:
(張橫):“我和你兄弟兩個,自來寨中,不曾建功。只看著別人誇能說會,倒受他氣。”
不僅沒有功勞,因為張橫的固執,梁山水軍主力還被關勝來了個甕中捉鱉,差點全軍覆沒。
所以說,李俊三人上了梁山後,在功勞方面和阮家三兄弟是差不多的,甚至阮小七還有一功,張橫有過一錯。從此之後到最終排名時,這6人並沒有什麼表現,如此,阮家三兄弟應該排在李俊等人前面才合理。
可梁山是宋江一個人的,他要出爾反爾,你也拿他沒辦法。李俊們憑什麼?因為李俊幾次救過宋江,因為宋江和張順喝過酒,因為宋江認識張橫早,所以呢……如此了。
總結李俊三人和阮家三兄弟的排名,是最能證明排位存在陰謀的例子,這個陰謀的主導者就是宋江(他會推到吳用頭上的)。阮家三兄弟的位置能挨著李俊三人,不像白勝、時遷那樣,就應該謝天謝地了。
-
10 # 一朵跳躍的浪花
揭陽三霸之一的李俊、張橫、張順的排名潛規則確實就是要壓三阮一頭。
理由如下:
第一,排名的玄機,就是要力壓三阮。
天罡和地煞排名的時候,李俊、張橫、張順與三阮的排名很有意思,先是李俊,後面依次是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和阮小七。這種排名很有意思,按常理來說,三阮是梁山的元老級人物,而且武功、水性都不錯,應該是三阮,然後是揭陽三霸之一的一李二張,但是由於揭陽三霸與宋江的關係太緊密,在排名的時候,宋江當然第一時間考慮他的兄弟。
第二,宋江就是要控制水軍,就必須要壓制三阮。
我們知道,水泊梁山是四面環水,水軍在招安前那是最重要的,可是水軍掌握在三阮手裡,而三阮是反對招安的,宋江怎麼可能讓三阮繼續控制水軍,所以藉著排名的機會,讓揭陽的一李二張上位,特別是讓李俊排在了阮小二的前面,掌握水軍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這時候梁山的元老派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第三,宋江安排一李二張力壓三阮,同時也暗示了吳用投靠了宋江,三阮作為晁蓋的舊人,肯定要被宋江打擊的,但是又不能那麼明顯,就採取了排名的方式。
三阮當時智取生辰綱是吳用找的這幾個人,理應來看吳用應該重用這幾個人,但是在排名的時候,三阮的排名顯然不如一李二張,吳用沒有站出來說話,說明吳用已經投靠了宋江,以前生死弟兄的情誼已經很淡了 !
綜上,一李二張的排名就是要力壓三阮一頭。
-
11 # 綠野萍蹤01
《水滸傳》中有“陰謀論”嗎?絕對沒有。李俊、張橫、張順是招安派嗎?絕對不是。他們是宋江專門派去壓住三阮一頭的嗎?當然絕對不可能。反之,阮氏三雄是晁蓋的人嗎?肯定不是。
敬請題主原諒,本人非但不請自到,還以一連串的否定,否決了題目中的幾個疑問。我想,題主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是有所疑有所思的,恐怕也不希望只有一個答案吧。因而,我覺得以完全不同的解讀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似乎更有可以參考的價值。
以下,就從開頭那一連串否定入題,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梁山的招安派到底是誰開宗明義,梁山沒有派系,不存在招安派。但是,梁山確實有人主張招安,這個人就是托塔天王晁蓋。
假如這回書還不能說明問題,那麼,“洪太尉誤走妖魔”這段故事中,還有兩處點明瞭梁山好漢絕對不是要招安的“妖魔”。
這兩處情節第一處是洪太尉放出妖魔後,問住持真人:“走了的卻是甚麼妖魔?”住持真人正要回答洪太尉時,便到了一回書的結尾釦子處,書中這樣結尾道:
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兒窪內聚神蛟。
讓皇帝都寢食難安了,難道宛子城中的虎豹,蓼兒窪內的神蛟還能有招安派?
另外一處就是接下來住持真人所說的話了,住持真人告訴洪太尉,這座地窖中鎮鎖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說的同樣是梁山好漢造反的事。
宋江是一百單八個魔君的魁首,難道他要違背施耐庵的“天意”,單獨拉桿子搞招安?
前情故事是這樣設定的,宋江也是這麼做的。宋江帶兵打下了好幾座朝廷州府,連宋徽宗的國舅慕容知府都殺掉了。在當時的梁山上,宋江能是招安派嗎?
晁蓋絕對不是梁山一百單八個妖魔之一,他是佛教四大護法天王中的毗沙門天王(即北方多聞天王,托塔天王)。所以,晁蓋在梁山上告誡道家妖魔們:“我等自此以後,不可傷害一人”。不傷害人,那還造什麼反?
晁蓋是梁山鐵桿招安派,這是毫無疑問的,歷來,《水滸傳》就被讀反了。
三阮肯定不是晁蓋的人,他們都是道家的妖魔,怎麼會跑到佛教那裡去呢?施耐庵在《水滸傳》中佛與道分得很清楚,否則,就無法表述“佛道合一”的宗教思想。
梁山沒有派系,所有“妖魔”都是在天魁星宋江的召集下,來到梁山聚義。道家集合妖魔,有佛教護法天王什麼事?因而,晁蓋在梁山根本就不會拉人搞派系,他也拉不動道家妖魔改變信仰入了佛門。魯智深、武松是佛門弟子,但他們也是洪太尉誤走的妖魔,還是要追隨宋江造反——這兩人早就在二龍山造反了。
因而,梁山大聚義是道家的大聚義,由天魁星負責召集,宋江根本就不存在打壓這個,拉攏那個,以李俊、張橫、張順壓制阮氏三雄。
那麼,書中為何又在三阮的前頭是李俊,在三兄弟之間又夾著張橫、張順呢?
梁山大排名充滿著玄機阮氏三雄的排名是《水滸傳》中最為有趣,最為奇特,也是最能說明問題的,梁山好漢的排名玄機,盡在三阮的排名之中。
按照藍本故事,三阮原本不是親兄弟,排在最前面的是活閻羅阮小七,排在第二的是立地太歲阮小五,排在最後的則是短命二郎阮小二。
我絕對沒有寫錯,你絕對沒有看錯,藍本故事中,阮小二的綽號是“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綽號才是“立地太歲”。但是,到了《水滸傳》中,這兩位卻互換了綽號,小五反倒做了“二郎”,搞得有點不倫不類的。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施耐庵這樣改寫,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梁山大排名的規則。什麼是梁山好漢的排名規則呢?這個問題,我也有很多文章解讀,這裡,再重複第N遍:
人物對應綽號,綽號對應星號,星號決定排名。怎麼講?
洪太尉誤走妖魔前,見到過一塊刻著龍章鳳篆、天書符籙的石碣,這塊石碣後來降落在梁山。石碣上刻的,就是梁山好漢的大名單,早就排好了一百單八將的座次。在洪太尉見到這塊石碣時,書中暗示了一句:“天罡星合當出世”。書中沒提地煞星,這是因為,地煞中大部分好漢是施耐庵虛構的,並無藍本。而且,按照道家的傳說,也是有七十二地煞的,但要天罡下界,地煞才能出現,聯手降妖除魔。
《水滸傳》取材於藍本故事,也依據了正史,同時還採信了民間傳說,尤其是輸入了宗教符碼。在進行再創作的時候,施耐庵藉助道家傳說,給梁山好漢逐個安了星煞名,人人都是上應天星的好漢。
那麼,如何給一百單八將分派“星號”呢?這就要講故事了。施耐庵改造藍本人物,自創式的講述了梁山人物故事,以好漢們的職業、經歷、個性長相、乃至兵器、紋身等等,使之與藍本人物的綽號完全相符。然後,再以綽號的含義與星煞的含義相對應,這樣,一百單八將就各自擁有了“私人訂製”的星煞名,這個星煞在什麼位置,就坐在那把交椅上。
試問,梁山一百單八將的綽號都是宋江給他們起的嗎?
三阮為何被李俊、張橫、張順“壓制”宋江不但沒有給任何好漢取綽號,連自己的綽號都是人家取的。梁山大排名時,宋江得綽號“呼保義”,意思就是呼群保義,梁山大聚義的召集人,當然的寨主,所以上應天魁星排在了第一位。
回到三阮排名的問題上來,看看是否如“水滸陰謀論”所言,是宋江以李俊、張橫、張順壓制的。
上文講到,施耐庵調整了阮小二、阮小五的綽號,這樣,阮小五就以短命二郎對應了“天罪星”,這個星煞就是固定在第二十九位的,誰也無法改變。而阮小二則以立地太歲對應了天劍星,上升到阮氏三雄的第一位。活閻羅阮小七則以天敗星,從藍本故事中所居三阮最高位,退居到三兄弟的最後一位。
簡而言之,天劍星、天罪星、天敗星是早就固定好的位置,中間空著兩個星煞。於是,就把張橫、張順插了進來,總不能讓梁山只有一百零六條好漢吧。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李俊壓著阮小二,何嘗又不是阮小二壓著張橫呢?阮小五壓制張順呢?總不至於在三阮當中插入張氏兄弟,是為了防備梁山開大會時,兄弟三人交頭接耳開小會吧。
梁山好漢大排名,原本就是“天地之意,物理數定”,是《水滸傳》大結構的安排。梁山一百單八將不分富貴貧賤,不論資歷武功,對應上哪顆星,就在哪個位置上落座。施耐庵說,梁山好漢聚義排定座次是“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傑靈之美”。
因而,梁山好漢就是以道家北斗七星群中早就固定的天罡地煞的位置來排定座次的,是一件合乎“天道”的大美事。梁山好漢要“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自己怎麼能違背“天道”呢?“替天行道”是《水滸傳》的大主題,梁山聚義就是這個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註腳。
以“陰謀論”來解讀《水滸傳》,與施耐庵的原著思想何止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最後,以梁山一百單八將最後三人的排序,佐證一下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的排名。
白勝(人物)—白日鼠(綽號)—地耗星(星號)—第七十位(座次)
時遷(人物)—鼓上蚤(綽號)—地賊星(星號)—第七十一位(座次)
段景住(人物)—金毛犬(綽號)—地狗星(星號)—第七十二位(座次)
這幾位好漢與座次的對應關係很直觀,再講一個需要繞點彎子才能看明白的好漢排名,比如張青。
張青綽號菜園子,似乎與地刑星的含義根本不搭調。但是,在張青的故事中,曾經殺了光明寺所有的和尚,還在十字坡配合孫二孃賣人肉饅頭。孫二孃負責麻翻客人,張青則主管動刀——這就是“開刀”,合起來就是個“刑”字。
至於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的綽號、星號是何含義,是如何對應上的,就請列位看官去參詳了。
-
12 # 青青子衿121
晁蓋
陰謀論絕對是存在的,如果說能力,那李俊確實是水軍頭領中能力最強的,但是論本事武藝,阮氏三兄弟就要強悍的多了,而且資歷也要更老一些,當然張順屬於有特殊技能的人物,排位也還算靠譜,而張橫就是個打醬油的存在,梁山排位有時候並不靠能力,比如李逵,又並不按照武藝高低,比如柴進,更談不到靠資歷,比如杜遷宋萬等等,所以說,梁山好漢的排名多數取決於宋江吳用的好惡,當然一些能力武藝資歷都非常高的人除外,例如公孫勝,林沖。
混江龍李俊
四個常委之外,關勝是朝廷降將,能力不一定強過林沖,武藝也不相上下,排位卻高,其實就是宋江在為招安做鋪墊,拉攏一些不是平民的人加入他的陣營,林沖之後從秦明到朱仝,除了朝廷降將就是宋江嫡系,以魯智深武松的威望,居然排到了十二名以外,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所以所謂的“陰謀論”我感覺確實存在,其目的無非是宋江拉攏嫡系,加大權利和話語權,畢竟魯智深,武松,劉唐,史進等人都是不願意歸附官府的,而晁蓋嫡系阮氏兄弟對招安則是極力反對的,所以這些人被打壓很是正常。。。
阮氏三雄
唯一可以否定的是,李俊和張橫張順雖說是宋江的鐵桿粉絲,但是他們不一定是招安派,最明顯的兩個細節,征討田虎王慶之後,宋江大軍被朝廷限制行動,眾好漢出生入死換來的卻是徒勞無功,而此時就是李俊等六個水軍頭領主動找到吳用,試圖劫掠東京,然後再回梁山落草,後來徵方臘之後,李俊藉故辭別宋江不去朝廷做官,也足夠說明他不是什麼招安派,只不過他對宋江過於仰慕,又是磕頭拜把子的兄弟,所以只能隨波逐流了。。。。
-
13 # 文化一家人
從個人角度理解,我是不贊成《水滸傳》有什麼陰謀論的。
所謂陰謀論,無非是說宋江指使人暗中殺害晁蓋,實現了搶班奪權的目的。又極力主張招安坑害了梁山弟兄們的前程。但是不要忘了,宋江當初是死活不上梁山,又死活不當山寨之主的。
宋江第一次被晁蓋派人劫上梁山,本來就是個披枷帶鎖被剌配江州的犯人。面對晁蓋的挽留,宋江說:我臨行前父親再三囑託,如果落草為寇,將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之人。如果哥哥不肯放我下山,我宋江寧肯死在這裡。
宋江第二次上梁山,是在江州潯陽樓上題反詩被判斬首。又是晁蓋親自帶人下山劫了法場,把他救上了山。這回宋江作為朝廷的死刑犯已經走頭無路,才終於留了下來。當時晁蓋非要他頂替自己的寨主之位。晁蓋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當初宋江的通風報信,也就不可能有他晁蓋的今天。但宋江又是寧死不從,這才在梁山坐了第二把交椅。
由前後兩次上山的過程足以看出,宋江由始至終就沒有上山的思想準備,也沒有自願上山的實際行動,所謂的陰謀論從何而來呢?更加可笑的是,由此又帶出了晁蓋之死是宋江背後指使,從而實現搶班奪權的陰謀,更是人為臆測的無中生有。
在招安問題上,確實有武松,李逵,魯智深等人站出來公開反對。可恰恰是這三人最後都死心塌地跟隨宋江北伐南征。待功德圓滿後,魯智深按照師傅智真長老“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在杭州六合寺坐化而去。武松在戰場上斷臂成了殘疾,留在六合寺照顧風癱的林沖,直到八十善終。李逵乾脆喝下奸臣送來的毒酒,甘願隨著宋江同赴黃泉。
從以上的情節脈絡上看,哪裡有一點陰謀的影子呢?
至於利用李俊,張橫,張順壓制阮氏三雄的說法,其實也是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
1、李俊,張橫,張順都是潯陽江上的霸主,還有兩個幫兇是親兄弟,一個叫童威,一個叫童猛,都不是什麼守本份的普通百姓。遇到宋江後,他們覺得藉助宋江及時雨的名聲可以大展宏圖,便死心塌地追隨宋江上了梁山。
2、而阮氏三雄是晁蓋智取生辰綱的生死弟兄,也是水泊梁山的元老。只是宋江當時只認識晁蓋,並不認識阮氏三雄。所以宋江和阮氏這哥仨沒啥感情。
另外,阮氏三雄此前一直在石碣村打魚為生。石碣村臨近水泊梁山,當王倫和杜遷宋萬佔據梁山後,就不讓其他人進入那片水域,搞得阮氏三雄只能在外圍打點小魚。吳用找到他們時,他們還對吳用抱怨發牢騷。可見阮氏哥仨除了水性好以外,在江湖上沒啥名聲和本事。
3、李俊和阮氏這兩夥人一對照,在宋江心裡立刻就有了輕重之分。
李俊張橫張順和童氏哥倆,在江湖上都是有一定名聲和本事的人。加上宋江和他們關係老鐵,所以在梁山英雄排座次時,便把李俊安排為八個水軍頭領之首,張橫和張順也排在阮氏三雄前面,只是把童威童猛安排在阮氏三雄之後。
由此便生出了宋江利用李俊壓制阮氏三雄的“陰謀論”!其實從前因後果就可以看出,這種人事安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此,所謂的的陰謀論純屬人為臆測,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
回覆列表
有人提出,梁山水軍其實是整個梁山所有軍種中內部矛盾最大的,也是最容易發生衝突的。他的理由是,阮氏三兄弟是跟隨晁蓋上的梁山,在梁山資歷很老,是梁山元老。而李俊和張橫張順是宋江的人馬,都是在阮氏三雄之後才上的梁山。
原本,在李俊等人沒有上梁山之前,阮氏三兄弟是梁山水軍的絕對控制者,也是深得晁蓋的信任,是晁蓋的基本班底,這點從晁蓋在曾頭市被射殺,宋江藉助盧俊義上位,但是阮氏三兄弟並不支援宋江招安就能看出,他們是晁蓋的絕對追隨者。所以,在此之前,他們在梁山的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但李俊和張橫張順上了梁山之後,特別是在108將進行大排名之後,情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宋江深知梁山水軍的重要性,水軍如果不受自己控制,不僅僅是梁山的存亡有問題,而且自己出行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必須要把水軍牢牢控制在手中。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在大排名中,李俊是水軍中排名最高的,列天罡第二十六位,成為水軍老大。而接下來的排名更有意思,宋江為了平衡內部關係,為了照顧阮氏三兄弟的感情,他又將阮小二排名二十七位,僅僅是比李俊低了一個位置。而在阮小二之後,馬上就是張橫,然後是阮小五,接下來就是張順,最後是阮小七。
很多人就提出,這個排名完全是一種權力制約的政治考量,和武功沒有一點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單看武功,這幾個人中,無疑張順的水上功夫是最厲害的,這哥們號稱浪裡白條,而且是能夠在水下不吃不喝生存七天七夜。其他人就算水性再好也無法和他相比。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阮氏三雄和李俊張順張橫發生衝突,或者進行水上功夫比拼,到底是哪一方會佔上風呢?
其實原因有兩個個,首先是阮氏三兄弟作戰比他們三個更勇猛,更不要命。這點在水滸中體現得十分明顯,這三兄弟出身底層,完全就是拼命的架勢,打起仗來就像不想活了一樣。另外一點就是他們是親兄弟,常年在一起生活,一起戰鬥,一起面對敵人,他們之間的配合會更好。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他們的勝算反而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