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中小精靈

    畢業30年後參加同學會我覺的沒必要,人生雖然說需要朋友,很多人有很多朋友但真正朋友有幾個,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已死而無憾,這也說時朋友多,求一知已不容易,另外發小也是從小玩到大的或中途結緣份得到這樣一二位朋友,我就碰上這樣的運氣,競然是緣份何必強求浪費那些無意義的精力呢,特別是現在的同學會經常出八卦新聞還連播,主要同學聚在一起聊陳年舊事,摘不好還影響家庭,何必呢,希望這小小建議有啟發,謝謝!

  • 2 # 雲南二雙

    畢業30年後,誰還聽說過同學聚會嗎。對於很多人來說,基本上沒有聽說過有人去召集了,誰不想多有幾個常聯絡的老同學呢,只有持續保持的同學之間的聯絡友誼還在,再談同學聚會,又怎麼會愁沒有人來,或者又怎麼會連同學聚會都沒人召集了呢。

  • 3 # 跟我一起讀檔案

    我應該會去參加的吧。我不是一個愛湊熱鬧的人,5年或10年或20年的同學聚會,我不會自動自發想參加,但30年應該會的。因為首先能活著且健康的參加同學聚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藉此同慶未嘗不可。其次,30年功名己是塵與土,沒有英姿勃發的氣概,就會多很多成熟與溫和,聚會以懷舊為主,沒有多少將來可吹,氣氛必然溫情有餘而壓抑不在或減少。最後,懷舊是每一位上了年紀的人共有的情懷,在人生的下半程,有與你共同記憶的人,一起回顧求學生涯,回想那些自己或許己忘記的往事,十分有意義。最重要的是,如果非要比較,別人和你比地位,你可以和他比身體;別人和你比金錢,你可以和他比家人。畢竟,上了年紀,只有身體和家人最重要。

  • 4 #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去一次,畢竟還是有感情不錯的老同學吧。

    但此事一次足夠啦!歲數大了,還是有選擇的交往吧,寧缺毋濫,結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一些正能量、健康心理和愛好的朋友,結交一些有智慧有愛心有品位的朋友。最好!

  • 5 # zhangwei

    伴隨了我們十幾年的光陰,從童年的天真,到一起進入學堂,使我們成為有知識,有抱負,有理想的青年,十多年的同學生涯,己成美好的回憶,同學之間的純粹,互相幫助,心無城府,沒看利益的瓜葛,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的體現,過著真情交往的時光,真的是讓人不得不去留戀,去感嘆。正是這種想念,和心中滿滿的回憶,三十年後的同學相聚,驅動著我去參加。

    人生三十年,我們擁有了不同的人生,有的同學,一路走來,風生水起,事業,愛情,婚姻,都獲得了成功,有的同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沉浸在朝九晚五的日子,平平淡淡,雖無建樹,但生活也過得坦然,有的同學,摸爬滾打幾十年,起起落落,也有的在拼博中獲得了成功,有的至今仍在苦心經營和奮鬥中。大部分同學應該是歸於平凡,經營著家庭,在自己固有的圈子裡生活著。三十年的變化,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了不同的人生結局,沒有對比,也就沒有傷害,三十年的光陰,其間無不體現人們的心理歷程和人情世故,以及所帶來的悲傷,痛苦,卑微,疑惑,快樂,幸福,自強,淡泊。在肯定中否定自己,成熟自己,儘管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我們還是迎來了相聚。

    三十年的同學相聚,在這個年齡段,經歷了人生太多,更感受了社會的人情世態,和社會交際的複雜。使我們的心態逐漸平和,少了些浮躁,少了世俗的偏見,相聚一起,更多的感悟不是在攀比,不是在顯擺,也不是在為誰的成功而舉杯,更多的是大家在一起回憶同學時期的點點滴滴,甚至一些惡作劇,初戀的情懷,太多的往事,令人神往,也是在分享這三十年來我們所走過的路和遇到的人,談我們的際遇,談我們這期間的故事,此時,無論你是生意場上的成功者,還是處於官場得意,我們面對你現在的擁有,己能淡然處之,你的好是你的,我也能平凡活著,平靜生活也能從容對待人生,各自的軌跡,體現各自的命運。

    三十年同學相聚,我們不再感性而是理性對待人和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聚是因為曾經的同學情懷,因為我們常留戀,常回味。三十年後相聚,是在我們經歷了歲月洗禮後,變得更加成熟,對價值觀否定中表現出一種淡泊的相聚,回憶是主題,對未來的期盼,生命的流逝是我們的話題,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將分別,又將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唯有互祝各自安好。以後的相聚也許不會再有,不管是富有,還是平凡,我們己不再年輕,用我們的成熟和淡泊的心態與同學相聚,懷念我們曾經的流金歲月,感受我們不一樣人生,去過好未來的日子。

    我參加了三十年的同學相聚,就是如此。

  • 6 # 商海孤帆

    沒興趣。

    剛開始幾年,初入社會,大家還是保持學生年代的單純,臉上洋溢著真誠的微笑,眼裡貯滿真誠的善意。

    十年後,大家娶妻生子,臉上掛著疲憊,眼裡寫滿惆悵。

    二十年後,大家功成名就,臉上紅光閃閃,眼裡撲朔迷離。

    三十年後,不參加也罷,官場職場的浸泡,臉已沒了活肉,眼袋也深不見底。

    當然,有幾個投緣的同學偶爾聊聊學生時代偷瓜摸棗的事,然後哈哈大笑也很不錯呵!

  • 7 # 小百貨阿威

    第一,畢業都30年了,我們的年齡差不多也50歲左右了,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人的一生基本也定型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任正非這樣優秀的企業家,從年齡角度來看,我認為有必要參加。

    第二,畢業30年了,參加同學聚會可以讓自己忙碌的生活放鬆一下,回憶年輕時的模樣,回憶學習期間那段開開心心的美好時光,多麼難得,這個是用錢買不到的快樂。

    第三,大家都已經年過半百,可以交流生活,工作方面也可以互相探討,同學之間沒有什麼不可以聊的,大家交流的同時對自己也是一種學習,可能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也說不定。

    第四,可以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彼此增進友誼,相對於不參加同學聚會的會缺少很多很多,正所謂友誼地久天長,不聚會哪裡來的友誼。

    第五,更加了解同學們的現狀,同學之間都有感情,以後如果碰到事情可以互相幫助,不參加同學聚會的同學,連機會都沒有,同學聚會也相當於打卡,簽到。

    第六,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準備,跟老同學一起探討交流生活,交流人生感悟與心得,年紀也都大了,心態也更加平和,同學機會讓大家都放鬆,迴歸自然。

    所以,我認為畢業30年後應該去參加同學聚會,年過半百了,同學聚會一次比一次少,聚在一起多不容易呀,所以,應該好好珍惜每一次同學聚會。

  • 8 # 陽光明媚66

    沒興趣參加了,因為同學之間的感情隨著時間流逝,已經慢慢變味兒,攀比炫耀處處皆是,處的鐵的也有,但是很少,如果有這樣的同學情,請珍惜

  • 9 # 神六驛站

    2017年我們在母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行了畢業30年聚會,不同的是,請專門機構組織的。多了些青春氣息,少了點感情粘結。但是大家依然很盡興,很快樂。相約5年後北京相聚。

    聚會不可少,感情不會斷!那純真、幸福的四年時光,將是我們人生永遠的話題!快樂的源泉!

  • 10 # 浮生一醉

    三十年太久了,各自經歷的事太多了,都是曾經滄海、久歷巫山的妖怪了。混得好的怕傷害人家,混得慘的怕人家傷害自己。……越是珍貴的東西越應該用小壇裝著,深深地埋在地下,永久惦念。一旦挖出來,見了天日,就氧化了,就醜陋了!

  • 11 # 老牛運動匯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30年?如果有30年後的畢業聚會,我是一定是會去的。

    當然畢業以後每個人的境遇都會不一樣,可能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積極響應派

    人的一生,九年的義務教育加上高中大學的教育,學習的時間就有十幾年。

    這十幾年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同學,小時候的同學天真無邪,一起上過山下過河,爬過樹,掏過鳥窩;中學同學,剛剛擺脫稚氣,別用不成熟的文筆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像關在籠子裡面的鳥,一心想掙脫父母的束縛飛到外面的世界,這期間在一起做了多少道題?又做了多少異想天開的夢啊;大學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懷揣著中學時候的夢想,不工追夢的過程中打下最堅實的一步。他們一起泡過網咖,一起去追喜歡的女孩,一起去勤工儉學。

    這樣的同學之情,絕對值得我們去參加這這樣的30年聚會。

    二、消極牴觸派

    這可能和個人的性格有關係。有些人性格比較張揚,取了一些成績就喜歡在別人面前自吹自擂。因此就有另外一部分人不太喜歡這類人,這些人就不太喜歡出現在這種場合,他們一般會明確的拒絕同學聚會。

    還有一部分可能是社會的原因。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都比較好了,社會上很多人都喜歡攀比。比如說幾套房,幾輛車,有多少存款?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啊!

    因此這就要求組織者需要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技巧和安排方式,弄不好就會很尷尬。

    三、隨遇而安派

    這類人平時。生活也可能是大大咧咧的,一些小的細節懶得煩。只要有人給組織安排好了,他們也是不會拒絕的,這類人其實還不在少數。

    時光荏苒,流走的是我們的青春!

    再次相聚,留下的是我們的情誼!

  • 12 # 天上的雲1966

    參加!為什麼不參加?畢業三十年了,好多的同學三十年沒見過,好多的同學三十年的情況不瞭解,好多的同學三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心裡默默的關心著!正好借同學聚會了了我們的心願!還有沒有下一個三十年都不知道,我為什麼不參加?我不想給自己留遺憾!所以我要參加!

    畢業三十年,大家都五十多歲了,已經沒有了什麼私心雜念。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相聚只為回憶!相聚只為曾經的友誼!

    三十年前,我們只知道學習,我們只知道揮灑青春,我們不想同學們分開後各自的未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自的際遇、人生軌跡的不同,慢慢的同學們都散了聯絡不上了!想念曾經的同學、曾經的知己、曾經暗戀和戀著我們的人!但是沒有聯絡方式,沒有聯絡工具。徒呼奈何?

    三十多年的同學情!人生有幾個三十年呢?這樣的同學會,不知道以後我們還能參加幾次?

  • 13 # 墨爾根阿信

    畢業30年的同學會 ,去年我已經參加了,感到很難忘,很愉快,記憶猶新,也感覺到很有必要。

    因為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晃我們就青絲變白髮了。同學的情誼很珍貴,很純潔,就像一張白紙,每個人勾勒出不同的生活軌跡,每個人有著太多的回憶 太多的話題,人生還有幾個三十年?多值得珍惜!

    現在,人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交通.通訊也發達,大家也有精力,聯絡同學方便,天涯海角聚會不就是菜一碟嗎?現在大家都有懷舊情節,尤其是歲數大的人,都有歸屬感,很珍惜同學的緣分。

    當前的同學會都步入了和諧自然的正常軌道,很理性。很少像以前聚會比財富,比官銜,比住房,那種俗不可耐的聚會。真正有錢的人,當官的人,其實很低調,從不張揚。大家都很清楚,聚會不是名利場,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好賴自己都帶著,沒必要顯擺。而是珍視每次的相聚,那是上天給的機緣,大家交流起來,無拘無束,輕鬆愉快。無所謂得罪領導,傷害到誰,即使當年有隔閡的同學,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大家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快樂時光

  • 14 # 我是美麗的一片雲

    我因為在國外工作,三十年的同學聚會我沒有參加,四十年的聚會我參加了,特別的開心,40年後再見老同學都已經是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了,我們已經六十歲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同學聚會太重要太開心了

  • 15 # 誰是我知心

    我和所有的同學都有30年沒有見了,所以舉辦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去了,但是如果再次舉辦我不會參加的,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聚餐而已,既沒有同學時期的激情又多了成年人的狡詐,比工作比住房比孩子比老公的官職比老婆的容貌,沒有同情只有恥笑。一場充滿了簡單的爾虞我詐的比賽。

  • 16 # 空山疏影

    畢業三十年的同學聚會,參不參加?這是個問題,而且還很複雜。

    同學聚會,有不同學段的聚會。小學同學一批,初中同學一批,高中同學一批,大學同學一批。

    我的同學聚會有過小學、初中、大學三次三十年聚會,我參與了兩次。說起每次聚會的感覺,總體來說,沒啥感覺,每次聚會就像一個石子扔進河裡,當時會激起一些漣漪,一圈一圈的盪漾幾天,然後呢,日子恢復如常……

    參加聚會的同學們雖然歡聚一堂把酒言歡,談笑風生,但內心感受各異。

    有職務的、經商的同學,大致分三類,一類低調點,表現比較謙和,話雖然不多,但也樂得享受被恭維的樂趣;一類高調點,總覺得自己有責任給混的不如自己的同學做一回人生導師。這類同學一般高談闊論,自信滿滿。還有一類,心裡帶著某種目的,比如接著同學聚會的機會,考察考察同學的現狀,看看能不能聯絡幾個為自己所用的同學,把自己的關係網擴大一點。

    沒有職務的,從事大眾化工作的,比如教師,公司白領等,也大致可分幾類:一類是樂觀自足的,跟每個同學都會敬杯酒,聊一會,不高看誰也不小瞧誰;一類是覺得自己混的不行,內心有點自卑的,基本上矇頭喝酒,話不多,敬酒也不多;還有一類也是來拉關係的,這類人對混的好的那幾個同學格外熱情,盯住不放,倒茶敬酒要號碼加微信等都是必須的。

    也可以從性格的角度來做個簡單認識。性格外向開朗的人,大都能言會道,熱情好客,跟誰都熟,對於同學聚會,格外熱心格外積極,這類同學親和力較強,一般較得大家歡心;性格內向的同學,不善言辭,話不多,敬酒的時候一般也就那幾句話。這類同學就容易成為被忽略的物件。

    種種情況,遠不是這幾個簡單分類能夠概括的……

    其實,以筆者來看,許多的同學聚會都是可以不聚的。這當然是筆者的觀點,不代表別人。

    三十年聚會,目的是什麼?促進了解,增進感情?聯絡感情,拉拉關係?見見老友,把酒敘舊?……關於聚會目的也是幾句話說不清楚的。

    三十年聚會,如果是小學同學聚會,大家也都四十左右了,如果是大學同學,大都五十多了,人生過半,聚會喝酒,來一次老夫聊發少年狂,這是算比較熱鬧的;同學見面,似曾相識,忘了名字,被逼著說名字說不出就罰酒,這是有趣的;孤零零坐冷板凳被有意無意忽略的,這是尷尬的。

    關於同學聚會,還有兩個名句大家一定知道:一是同學聚會,拆散一對是一對,二是人過四十,男女不分。

    這兩句話都是事關於男女同學之間的故事的,特別是當年暗戀過不敢說的,這個時候突然都煥發了青春似的,竟然勇氣大增,觥籌交錯之際,當年不敢說的話不僅敢說了,還敢當眾擁抱了,不僅當眾擁抱了,還要當眾喝個交杯酒……

    此情此景,筆者曾經設想過:如果我的妻子在同學聚會的時候跟人擁抱了,喝了“交杯酒”我會怎麼想?我的答案是,不論同學情誼多深,多純,我都不接受。但不知那些喝了交杯酒的同學的妻子或者老公會不會跟我一樣的感受。

    其實,不管是多少年的同學聚會,都沒有大家預期的凝聚力,真正有凝聚力的聚會,是少則一兩個,三五個,多則七八個,最多十來個的聚會,同學間真正處成兄弟姐妹的,就那極少數。這幾個人在一起,品茶聊天,喝酒打牌,都是輕鬆自在,無拘無束的,其餘的,無論你怎樣形容,怎樣熱情,都不過是酒肉朋友。

  • 17 # 古稀之稚

    發達後不返鄉如錦衣夜行,同學聚會也在此例。30年後同學聚會,混的好的出人頭地的當然樂意參加。

    利用關係辦點事兒的樂意參加。

    普通老百姓有念想兒的也要參加。

    到了古稀之年就不要參加了,除了身體健康原因。更主要的是人老了走向孤獨。這是必經之路,早早收心,安詳平和,能多陪家人幾年。

  • 18 # 大亨永德

    我沒興趣參加!

    為什麼?

    三十年了,已和當年人是物非。

    酒桌上有共同語言嗎?或高談闊論,志滿意得。或沉默悲涼,卑微悽惶。或纏綿私語,假面心慌……。

    三十年了,歲月已洗去了當年的鉛華。

    為了生計各奔東西,成長,經歷,事業,家庭,圈子各異,還有共同語言嗎?

    三十年了,已形同路人。

    友誼與情感的建立與延續,都是和利益脫不了干係的。不管是同學情,戰友情,同事,朋友都在變換更新。

    三十年的歲月,一群沒有多少聯絡,生活上,工作上又無多少交集的人聚在一起已無任何實際意義。

    這樣的同學會不參加也好!

  • 19 # 金繼增013586

    那當然了,我們都是50年的老同學了現在還聚在一起呢。要不是今年的疫情春節期間我們也會聚一聚呢!因為我們都是發小長大的!

  • 20 # 傳播正能量的女使者

    所有的同學聚會我都參加了。後來越來越覺得沒多大意思。作為女生,我工作期間改行了,和大部分同學的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因工作環境及成長因素不同,很多年不在一起,雖然是同學,有一些同學已經沒啥共同語言了。對我來講,是覺得只要有共同語言的同學聯絡交流就足夠了。當然,如果你的同學,從事的專業等各領域跨度不是很大,對你工作或事業有幫助,還是儘量參加。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阿里CEO張勇認為程式設計師不應限制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