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umptious王巍然
-
2 # 宏仁易學堂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巜茶經》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作者為唐代陸羽,被尊稱為"茶聖"。巜茶經》共分十個部分,分別為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今天筆者就不一一展開,主要就其中煮茶流程作一個簡要描述。
煮茶流程分為兩大部份,作者主要介紹了煮茶的過程、技巧以及選擇的原料等。
一、炙茶:炙茶的時候,不要在大風和餘火中進行,因為會導致茶葉各部份受熱不均。炙茶時要用竹莢夾住靠近人焰,不斷翻轉,等到茶餅像哈蟆背樣的時候,離火餡大約五寸,再繼續開始新一輪的翻烤。如此反覆多次,直至茶餅完全變軟為止,炙好的茶便可留下備用。
二、煮茶:煮茶的燃料最好選用木炭,其他的例如桑樹、槐樹、桐樹等雜木也可,只是效果不及。煮茶的水以山泉水為最好,其次為江河水,其中最差的水為井水。
煮水也需要掌握分寸,當水煮到表面出現魚眼睛大小的氣泡,併產生輕微的沸聲時,被稱為"第一沸"。這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鹽來調味。當水邊緣的氣泡連續向上湧出時,被稱為"第二沸"。當水面波浪翻騰時,被稱為"第三沸"。三沸之後的水會變老,不宜飲用。
同時,在水第一次煮時,應當捨棄雜沫上的一層水膜,否則它會讓茶的味道有失偏頗,味道不正。
煮茶一般用一升水,再分作五碗,並趁熱喝完。因為水熱的時候,茶中的精華部分都會浮在上層,而茶水冷了的時候,這些精華之物就會隨著熱氣散發掉,不能被人體吸收。品茶的時候,把味道甘甜的稱作"檟";把不甜而有苦味的叫作"荈";把有甜味的叫作"茶"。
當然,《茶經》上所描述的煮茶過程與現今的煮茶方式已有極大的區別,因為人類在進步,科技旳發展、製茶工藝、環境變化等都不一樣了。但我想,古人煮茶、品茶的心境、豁達和匠心還是可以效仿的。
-
3 # 歷史及文化
根據陸羽《茶經》所述,陸羽煮茶法的主要內容有:烤茶、碾茶、羅茶和煮茶,並最終認為:要煮好茶,除了要講究煮茶技藝外,而且還注重煮茶人的情趣。
陸羽煮茶法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時,使其"炎涼"均勻,持以逼火,待餅茶呈"蝦蟆背狀",進而變得捲曲,有茶香散發,又有柔軟感時為止。
(2)烤茶後,趁熱用紙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經冷卻後,再將茶餅敲成小塊。
(4)將碾碎後的茶,過羅(篩)後,使其呈"細米狀",貯於合(盒)中。
(5)煮茶時,當用風爐和釜。當燒水至有"魚目"氣泡,"微有聲"時,即燒水至一沸時,加入適量鹽調味,併除去浮在表面、狀似"黑雲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純正。但須加多少鹽,書中並未談及。
待燒水至邊緣氣泡"如湧泉連珠",即燒水至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當燒水到釜中氣泡如"騰波鼓浪",即燒水至三沸時,若繼續煮,則水已過"老",不適飲用,此時應加進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使沸騰暫時停止,以"育其華"。
陸羽提倡的飲茶方法,不但講究技藝,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時還特別強調煮茶技藝,注重情趣,為推動飲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4 # 紫菀品月
茶,是文化、文明、精神的象徵,《茶經》是世界上首部茶文化著作,在茶道思想、人文思想以及創作形式方面對後世影響深遠。作者陸羽,唐代復州竟陵人,學識淵博、文采上佳,為人清高且淡泊名利。自21歲決定寫《茶經》開始,就開始四處遊歷,對中華茶文化進行了考察學習。經過了前後26年的時間最終寫完了《茶經》,因此,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茶聖”。
《茶經》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茶學與茶文化學的經典著作,首次將茶葉的使用從功能層面上升到審美層面。它的問世,不僅代表了中華民族茶文化的精髓,其中蘊含的精神理念和價值思維更是中華民族實踐、探索與創新精神的結晶,散發著哲理的光芒。
01
由“天人合一”之思想,見“茶人”品格
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在於“天人合一”思想,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又在“天人關係”上。陸羽在《茶經》中將道家的哲學觀--自然天道觀進行了淋漓盡致地闡釋,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現出了天人合一、崇敬自然的健康思想。
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執行規律,遵從自然法則,順乎自然之道,敬仰自然之態才是核心所在。如《茶經》第一章中記載,“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從茶的色、香、味、形等方面用自然界常見之物來描繪茶葉,使得讀者對茶葉的外形有了更加生動形象的體會。在自然之中找尋自然植物,以自然之物狀體會自然之物,感受自然的和諧與美好。
又如《茶經》捲上,“茶之源”中寫到:“野者上,園者次。”其說明野生的茶品質最好,人工種植的茶就比較差一些,更加崇尚茶的自然本質。《茶經》卷下,“茶之煮”關於煮茶用的水的論述時強調:“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茶多用的水應是遠離喧囂、清澈甘冽的山水為最佳,人居較少的江河之水為次之,人們日常飲用的井中之水為最下品。可見,《茶經》更傾向於純天然未被絲毫汙染過的自然之水,凸顯了其自然天趣。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以天為尊的習慣,但並不是惟天是從。在必要的境況下也會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運用自然。在《茶經》中關於秉承自然的健康思想,從而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茶經》卷中,“茶之器”關於煮茶的用具的方面,對於24種器皿及其材質和功用進行了詳盡的闡釋,所用的材質充分表明了合理運用自然的健康思想。其多以木、竹、鐵器為主,而木、竹本是自然植物,只需稍加製作,便可產生出精緻的茶器。如“筥”由竹子編成,猶如藤編的箱子。“火筴”又稱為箸,即火筷子,一般以鐵和熟銅製成,以便夾火。“紙囊”是存放茶葉必不可少的工具,將烤好的茶放入其中,香氣持久,不會消散。
“則”乃是取物用的勺子,一種標準的量器。通常而言,一升水,配一勺茶葉,濃度剛好。若喜淡茶,用“則”少量取茶;若喜濃茶,用“則”多取一些茶即可。對於“則”的製作,多以海貝、蠣蛤等的貝殼或者以鐵、銅、竹等為主,充分體現出對於自然有效運用的智慧。
人乃萬物之靈長,“茶”是草木中的“人”。只有崇尚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才能在採茶、製茶、飲茶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美學享受。縱觀整部《茶經》可知,在陸羽看來,茶已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一種飲品,他將儉樸的思想賦予其中,進而提出一種“茶人”概念,而君子的操守,便是茶人的品格。
02
由“精行儉德”之飲茶觀,悟“茶德”思想
《一之源》篇雲:“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句話不僅成為中華茶文化以及茶德思想的開端,從深層次上還說明了飲茶由物質享用到精神薰陶的轉化。“精行儉德”是茶道的精髓,精行即行事精明,引申為採茶、煮茶、飲茶等過程要精益求精;儉德即德行儉樸,“儉”即節儉,這是儒家所倡導的美德之一。
《六之飲》通篇向我們傳達的,便是“精行儉德”的飲茶觀,這也是衡量茶人道德修養的基本標準。
所謂“精”,即所有的工序都要精益求精。《管子·心術》中說“中不精者心不治”,也就是說一個人做事如果做不到專心致志,那麼他做事的心力就沒有到位。
所謂“行”與“德”,是對茶人道德品質的要求,《茶經》認為,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操行的人,他在行茶事、品茶論道中也可以做得很好。這一點在陸羽的《六羨歌》中達到了完美的詮釋:“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陸羽所倡導的茶學精髓即是“性儉”。他從飲茶的數量和茶湯的性質來說明“儉”的重要性。喝茶時,水不宜過多,從保健方面來講,茶的藥效也會因此有損減。同樣,喝茶的碗數也不倡導過多,因為目的不是解渴,而是品味茶湯的精華。除此之外,趁熱喝茶也很重要,茶湯的“沫、餑、花”,只有趁熱喝才能品味得更加深刻,也是茶味最“烈”的時刻,若是等茶涼了再喝,則無法體味這種味感。陸羽所提倡的“儉”,在煮茶用具中也有體現,要求茶具要用生鐵製成,瓷質和石制的茶具經不起長久使用。如果採用銀製,又太過於奢侈,這裡所體現的“儉”是節儉之意。
俗話說“茶品即是人品”,茶與人是相互交融合一的關係,只有“精行儉德”之人,才能契合茶的儉德本性,才能在飲茶時把茶的“德性”昇華到精神領域,以塑造出自身高潔的人格,更好地指導我們處事為人。
03
由“和”的茶道精神,感茶文化之精深
《茶經》透過對茶的自然特性與文化意蘊的契合思考,將茶文化由物質層面提升到“茶道”哲理層面。茶道是透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禮儀教育、道德教化,直至正心、養性、健身的一種手段。因此,可以說,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結晶,是生活、是藝術、是哲學。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靈魂,包含著人類終極價值的追問、生存本質的反思等,體現出博大深邃的茶學思想。
“和”的茶道精神,雖然沒有明文出現在《茶經》之中,但歷代愛茶習道之人都以此為茶道精神的一條共識,細究陸羽之意,“和”的思想確實蘊含在《茶經》之中。其大意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中和與和諧。
茶事中的中和思想,主要體現在不偏不倚,把握分寸之上。製茶時,火要均,不能過急,反覆反正,避免外熟內生。研磨茶餅時,要磨成顆粒狀,“碧粉縹塵非末也”,研成片狀或者粉末狀都不適宜。煮茶的火候也要把握不偏不倚的尺度,水煮三沸,一沸之水有水膜雜質,三沸過後水又過老,所以煮水之時要注意觀察水的沸騰情況,適時調味添茶。
茶事之“和”還體現在對和諧的追求上。茶道,涵攝茶、人,以及茶事所涉及的所有器物環境。陸羽注重這諸種要素之間,即人與人、人與茶、人與器物、茶與環境器物等相互的圓融和諧。
縱觀《茶經》全文可以探知,《茶經》系統介紹了茶的相關內容,包括茶的始源、煮茶過程、器具等。透過這些介紹,使茶在某些方面予以規範化,同時也借茶在道德、做人等方面促進人們和諧人格的養成,在品茶的過程中讓人慢慢感受茶中蘊含的“精行儉德”,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君子品德,這既是出於社會安定的需要,更是出於對人自身修養的重視。飲茶不只是一種習慣行為,茶更多的是用來“品”,它代表著一種修身、修操守,進而以茶品人。
-
5 # 淳樸茶行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說,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
然後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復原"陸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藝要把握好三個關鍵: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講究遠近、茶色和時間長度,以保證餅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適度。在烘乾餅茶冷卻後,將其敲成小塊,再倒入碾缽碾碎,用籮篩選出粗細適中的茶顆粒,這樣煮出的茶湯清明,茶味純正,不會生苦澀味。
-
6 # 意泊之
《茶經》作者是唐代的陸羽(733年-804年)。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 茶作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源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大唐,盛於兩宋。我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休,是中國文化的一脈奇葩,經久傳承,歷久彌香。
一、 茶起源的兩個傳說其一:
相傳,上古時候,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神農氏,有一天在採集奇花野草時,誤嘗一草葉,讓他口乾舌麻,頭暈目眩,他只得放下工具,背靠一棵大樹休息。忽一陣風過,頓覺清香撲鼻,察而觀之,見幾片綠油油的葉子冉冉飄落。出於好奇,神農拿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味道苦澀之外,有清香回甘,索性嚼而食之,更覺氣味清香,舌底生津。於是精神為之一振,頭暈目眩之感遂輕,口乾舌麻漸消。之後,神農將這樹定名為茶樹,其葉為茶葉。這是關於茶的最早發現。
其二:
一日神農在家煮水,水開時恰好有幾片樹葉飄滿於水中,立即一縷清香從中飄出,喝了一口,更覺清香撲鼻,回味香醇甘甜,生津止渴,去困解乏。於是茶飲誕生。
神農被後人譽為茶祖,茶樹茶葉逐漸散播發展開來。
二、 茶字的由來古代,茶的名稱很多:
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在《凡將篇》中,稱茶為“蔎”,音設。
《神農本草經》中,稱茶為“荼草”,或“選”。
南朝宋謙之在《吳興記》中稱之為“荈”,音chuǎn。
東晉裴淵在《廣州記》中稱之為“皋蘆”。
此外,還有“詫”、“茗”、“荼”等稱謂。
另有一說,是神農氏依據人在草木之間,而定其名為茶。
後來,陸羽在寫《茶經》時,將“荼”字減少一劃,改寫為茶,並歸納說:其名,一曰茶,二曰檟(jiǎ),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從此,茶字的音形義便固定下來。
三、 煮茶流程幾千年來,茶的烹煮方法一直髮生著變化,先後大致有四種烹茶方法: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和泡茶法。
將茶葉置於茶具中,注入真水,看似簡單,其實也大有學問。
《茶經》的作者陸羽所聞名傳世的是陸羽式煎茶法,主要有燒水、煮茶兩道程式,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次沸騰
把預備好的煮茶用水放進鍑(音fù,陸羽所設計的一種煮茶用大口鍋,多為生鐵鑄成,兩側有方形耳)中燒沸,怎麼看是否燒沸?當水面出現有如魚眼般細碎的水珠跳動,細聽可以略微聽到幾絲聲響時即可。
第二次沸騰
一沸之後,立即將適量的鹽加入水中以調和味道,加鹽之後,待鍋邊的水泡,注意是鍋邊水泡,如噴湧而出的泉水水珠一樣個個相連時,算第二次沸騰。
第三次沸騰
二沸後,先從鍋裡舀出一瓢沸水放置一側備用,然後用竹夾子在鍋裡攪動出水渦,以均勻水的沸騰度。隨後,用茶則取出一則茶末,輕輕倒入鍋中央,並再次攪動,同時觀察茶湯沸騰如“奔騰濺沫”之勢的時候,為第三次沸騰。
這時把剛才從鍋裡舀出的那一瓢沸水倒回鍋中,使茶湯停止沸騰。此時你會看到茶湯表面出現很多的湯花、浮沫,這就是茶湯之精華——浮餑。
當茶的湯花浮起來的時候,茶的香氣即達到其最佳狀態,這時,煮茶已就,可以盡情酌茶,慢慢品嚐了。
酌茶的要點是要把浮餑均勻的分配到各個茶盞中,如果分配不均勻,每個茶盞的味道就會有差異。
古時詩人品茗之時,興致來臨,常依情寓景,借之吟詠,以遣情懷。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白居易,在其所做的《睡後茶興憶楊同州》中寫道: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
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
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
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
煎茶法的盛行,讓原本簡單的茶飲行為昇華成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借煎茶飲茶,淺酌慢飲,目視,耳聞,鼻嗅,口品,陶陶然沉醉於一種恬靜、淡泊、忘我的境界之中,倘或在山間古寺品茗,瞑目臨風,幽然懷思,必然可以忘記忙碌的現代生活,得到精神上極大的滿足和慰藉。
回覆列表
茶,教我們如何面對人生。
一杯茶,一本書,使人如虎添翼,頓生生機與力量。想得到美好生活的人,不可不明白茶道,大道皆在茶裡面,人生就像一杯茶。
煮茶,古風猶存。
從最初採摘茶樹上的鮮葉開始,到現在的幾千年間,茶葉經歷了藥用、生吃、煮飲、泡飲的過程。現代飲茶方式以泡茶為主,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著煮飲的方式。
煮飲法在茶文化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
煮茶,也稱烹茶、煎茶等,脫胎於茶的食用和藥用。中唐以前,茶葉加工粗放,故烹飲也較簡單。中唐以後,隨著製茶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直接取用鮮葉煮飲便不被採用了。唐宋元明清時期,煎茶法、點茶法和泡茶法分別成為主流,煮茶法淪為支流,主要在少數民族地區流行。即便是今天,藏、蒙、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地區依然煮飲,古風猶存。
煎茶,鮮若春花煎茶法特指陸羽《茶經》所記錄的飲茶方法,故應稱陸羽式煎茶法。西晉杜育《殘賦》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的詩句,是說茶湯煎成之後,茶沫沉下,湯華浮上,亮如冬天的積雪,鮮若春日的百花。陸羽在《茶經》中引用“煥如積雪,曄若春敷”,描述茶煎成時的狀態。
煎茶法是唐代飲茶的主流形式,是從煮茶法演化而來的,尤其是直接從末茶的煮飲法改進而來。在末茶煮飲情況下,茶葉中的內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需較長時間的煮熬。況茶葉經長時間的煮熬,其湯色、滋味、香氣都會受到影響而不佳。正因如此,對末茶煮飲加以改進,在水初沸時下茶末,二沸時茶便煎成,這樣煎煮時間較短,煎出來的茶湯色香味俱佳。於是形成了陸羽式的煎茶。煎茶在本質上屬於一種特殊的末茶煮飲法。
點茶,到了宋代,烹茶法已被淘汰,盛行點茶法。點茶法和唐代的烹茶法最大不同之處就是不再將茶末放到鍋裡去煮,而是放在茶盞裡,用瓷瓶燒開水注入,再用一種竹製的茶憲反加以擊拂,產生泡沫後再飲用。點茶法也是宋代鬥茶時所採用的方法。點茶法從宋代開始傳入日本,流傳至今,現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採用的就是點茶法。
泡茶,現代特色泡茶法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溫、環境、心境、甚至著裝等。
在泡茶之後,茶飲才真正實現了普及,成為中國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