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子邪

    小邪來回答。

    北島是朦朧派代表詩人,《回答》正是他的代表作。

    全詩如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

    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現了,

    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這首詩我們現在讀起來可能不太能理解,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我們不願提起的年代(1966——1976)。

    鑑於某種原因,小邪就不再多言了。

    寫這首詩時北島流亡國外已十年,心中的悲憤壓抑已久,終於化為詩歌噴湧而出。

    開頭的兩句是人們最為熟知的,也經常借用。

    我們在理解時可以將他通俗化,比如俗語“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

    可以參考那個時期的人物。比如老舍,比如郭沫若。

  • 2 # 鼠嘴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北島曾先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洛哥阿格那國際詩歌節詩歌獎、古根海姆獎、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最高榮譽金花環獎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北島以一種清醒的理性精神,用青春作賭注,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作出了自己的審判。總是以一種挑剔甚至是嚴苛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現實生活,揭去其虛偽的面具,暴露出蒼白的本質。比如他的《回答》就是如此。

    詩中展現了悲憤之極的冷峻,以堅定的口吻表達了對暴力世界的懷疑,詩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顛倒的現實,對矛盾重重、險惡叢生的社會發出了憤怒的質疑,並莊嚴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詩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滿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語意曲折的象徵、隱喻、比喻等,使詩作既明快、曉暢,又含蘊豐厚,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覺醒的心聲,是與已逝的一個歷史時代徹底告別的“宣言書”。

    而開頭的兩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將〈回答〉一詩的主題:社會黑白不分,道德淪喪的現象表露無遺。

    也就成為了北島的詩歌《回答》中最常用到的的詩句,全詩如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 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現了, 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 3 # 愛新覺羅小怪獸888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回答》是詩人北島的一首朦朧詩,創作於1976年,詩中以悲憤、冷峻、堅毅的口吻表達了對“暴力世界”的懷疑。

  • 4 # 詩人杭愛護

    北島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其經典詩歌《回答》是他的代表作,這首有著深深的歷史烙印。北島以打破常規寫法的手段,冷峻地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回答/北島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

    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現了,

    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一九七六年,是個頗有深意的年份,它是一場浩劫結束的年份,是餘痛未消的年份,每個活在1976年的人都如此憤怒而無奈。但它又是開始編織新希望的年份,這一切都交織在一起,疑問很多,卻得不到回答。

    北島的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與大眾見面的。這首詩似乎明白人們在愁苦什麼,它開篇便尖銳地說: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這首詩帶著詩人賦予它的靈魂,表達著自己強烈的反叛與懷疑,那瘋狂的十年,多少“高尚”的人埋在地下,多少苟活的人拿著“卑鄙”給予他們的通行證,在世間大行其道。

    然後,作者用了"審判"這一基督教裡的教義作寓。基督教認為,在世界終結前,上帝和耶穌將要對世人進行審判,這就是末日審判。作者來到這個世界上,希望趕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在這裡,作者感情像決堤的洪水,連續用了四個“我不相信”,表達心中無法名說的憤懣。

    當感情得到宣洩,作者“我不下地獄誰不下地獄”的狠勁冒了出來。

    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而且,作者也不是如此悲觀。

    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黑暗肆虐之時,卻正是黎明到來的前夜,作者留下了光明的尾巴: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我們看北島的肖像,也是不怒自威、鐵骨錚錚的一個漢子。用“詩如其人”來形容大概是一個較佳的腳註。

    都說北島是朦朧詩的代表,但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此詩並不朦朧。1979年3月,《詩刊》發表了北島這首《回答》,標誌著朦朧詩由地下正式走上詩壇。早期的朦朧詩人還有食指、芒克、多多、顧城、舒婷等,差不多活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重要詩人都是朦朧詩人。

    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朦朧詩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當時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一統詩壇的局面,為詩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給新時期文學帶來了一次意義深遠的變革。他們在詩作中以現實意識思考人的本質,肯定人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注重創作主體內心情感的抒發。詩意的朦朧,其實是人性的覺醒,標誌著文學主體上人的迴歸。

  • 5 # 安靜的老鹿

    在朦朧派詩人中,我最喜歡北島的作品了。在《回答》這首詩中 鄙視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兩句流傳甚廣,最為出名。現在看來這首上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的作品,竟然是當下最大的諷刺。姜文藉著《讓子彈飛》要站著把錢掙了,竟然完美的詮釋了這兩句話。給當下一記響亮的耳光,因為時至今日,為虎作倀者耀武揚威,欺人太甚者狐假虎威,卑鄙與高尚,我們再無從談起。

  • 6 # 書窗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北島《回答》

    這是詩人對許久以來黑白顛倒的社會現實的出離憤怒,像積壓了太久的怒火,終於在某個時刻衝破山口噴薄而出,沒有任何緩和,用足氣力刺穿山頭的陰霾,在地動山搖的怒吼中,閃出一道耀眼的光芒,撕開封鬱已久的黑暗。

    人性是向善的,但如果被黑暗籠罩過久,且不能及時擦拭矇眼的塵灰,心就會漸漸適應和順應晦暗,以至於隨波逐流者、放任自流者越來越多,最終是卑鄙者通行,而高尚者卻不生。

    但是,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亮。這光亮就是高尚者內心的理想之光,就像黑夜裡高舉的火把,雖弱小卻堅毅,迎著卑鄙者襲來的狂風暴雨勇敢逆行。

    哪一個偉大的民族,不是穿過了漫長的黑夜,才尋找到光明;哪一個偉大的國度,不是因為一個個高尚者前赴後繼,無畏前行,才讓無數的理想之光匯聚成一個光明的、高尚的新時代。

    卑鄙是卑鄙者的掘墓人,高尚是高尚者的豐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針對性的廣告是否違法,比如簡訊發給你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