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文筆幽默有又內涵的,如果說名著的話,首推《好兵帥克》。

    《好兵帥克》惟一的缺點是沒寫完,因為作者哈謝克過世了。但是《好兵帥克》能在世界文壇上都這麼受重視,不是沒道理的。不管論幽默論內涵,論深層次的精神理想,有《好兵帥克》在前,就連馬克·吐溫也要瞠乎其後。帥克溫溫吞吞的懟人,坑翻了無數對手,就他這為人處事的套路都很值得學習。在題目所說“文筆幽默且有內涵”這一範疇的著作內,《好兵帥克》要說排第二,那就沒有任何一部作品敢排第一了。

    其次則是《阿甘正傳》。如果有哪部著作有資格緊跟《好兵帥克》位列其後,可能也只有《阿甘正傳》了。

    必須要說的是,電影《阿甘正傳》雖好,但電影所表達出來的東西不及原著十分之一。《阿甘正傳》是文學史上罕見的“荒謬派”著作,內容天馬行空,阿甘這輩子的經歷比好幾部經典穿越小說加在一起還精彩,讀來絕對會令人愛不釋手。

    還有許多中國著作,那就非常多了。比如《啟顏錄》《艾子雜說》《雪濤諧史》《解慍編》之類,都是可以讀一讀的。但如果你想感受一個新的風格,推薦你讀一讀蔡瀾先生的《只吃半飽》。

    宣告,我這不是為了幫蔡瀾先生賣書,我也不配。

    蔡瀾先生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作家,也有幸與蔡瀾先生攀談過幾次。他的作品雖然多是談吃喝玩樂,但是其內卻飽含了非常豐富的感情以及對傳統文化的介紹,文字極其有魅力。他的著作很多《只吃半飽》僅僅是其中之一,但是你讀完這一部,保證你也想讀一讀其他的,而且讀過以後,你會覺得你的品位都提高了。

  • 2 # 中華會計網校

    一、餘華的小說

    餘華的小說非常推薦,可以一口氣看完。《活著》中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兩個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許三觀賣血記》是閱讀次數最多的小說。最深的感覺,除了炒豬肝是人間美味以外,就數作者的幽默。是的。許三觀的一生可謂平淡無奇乏善可陳,他的壯舉就是賣血。他靠賣血成了家娶了親,又靠賣血來支撐家庭一次次渡過難關。而語言也同情節一般平淡。一本書下來,作者用字絕不超過常用漢字3000.除了一些俚俗說法略顯輕佻,無一字不安守本分。

    書中說的都是最世俗的生活,最庸常的故事。接近於白描。但白描用在餘華手中,就似境界極高的中國山水畫,寥寥幾筆,濃墨輕掃,意蘊無窮。

    二、袁騰飛講歷史系列

    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但是歷史書都很枯燥,可以看這系列書籍。歷史系的同學也表示此書真的很贊。程浩生前曾說“熟讀三國一百遍,識盡人間真假面”,看袁Sir的書覺得確實如此。既有搞笑的段子,更有歡樂背後對歷史真相的探尋。三國並不等同於三國演義,聽袁老師講三國,會發現真實的歷史比三國演義更精彩~~希望多出一些袁騰飛這樣的人,歷史本該如此,本該是鮮活而有生命力的~~~

    三、王小波系列

    《黃金時代》在王小波生前幾乎是一本禁書。王小波他死後,被捧上了神壇,社會上瘋狂搶著出版他的書,由於搶購的人太多,《黃金時代》連著加印了十幾次。

    逝者已逝,在王小波死了以後,眾人才開始感慨,才開始遺憾,但再深的遺憾和悔恨,都換不回這位浪漫、風趣、勇敢的“傻波子“。這就是王小波所向往的世界——自由、不羈、智慧、美好、風趣。王小波最火的就屬“時代三部曲”了,其中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讀了王小波,你會驚歎與他的勇敢,也會折服於他的才思與智慧。

  • 3 # 夢溪田園

    目前能想起來的印象深刻的有三部書:圍城、堂吉柯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我讀過的少有的學者作家的小說,輕鬆、搞笑!人物極其滑稽和反諷。尤其對那些有著所謂高學歷的大學教授們嘴臉,真是描摹得惟妙惟肖!

    錢先生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是下言褒貶而是透過這些所謂高知言談舉止、與人交往中種種細節、心理描寫,生動再現他們內心世界。他寫的越是一本正經人物就越顯滑稽、醜陋。先生的語言真是精妙絕倫加上不顯鋒芒的睿智和對人性的準確把握,使讀者看得輕鬆、過癮。

    裡面對男女愛情的描述、對婚姻的幽默調侃非常有現實意義,即使今天依然不過時。

    我覺得深居象牙塔裡的錢先生,僅憑這一部小說,就足以奠定他優秀小說家的地位了。

    再說西班牙騎士小說“唐吉訶德”,我有兩本上下集的這部小說,但讀著沒啥興趣,反倒是因看動畫片而興味盎然…

    大概八十年代吧,晚上一聽到片頭曲的旋律響起就立馬丟掉手裡的活計,跑到電視前看完,才歡天喜地再去幹活…

    老紳士的滑稽、迂腐、固執、神經兮兮的形象特別適合動畫造型,語言也風趣幽默!那個肥肥的一腦袋算計、小精明、自私又善良的桑丘有點像西遊記裡八戒,讓人有點鄙視卻又恨不起來又時時同情他…

    這部動畫是我最心愛的唯一一部外國動畫電影。裡面的插曲好幾首,有一支我當時聽了感動的只想哭——一度搜索很多次在不同時期,都沒搜到,只有片頭曲…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昆德拉式的幽默!它不怎麼搞笑但反諷意味和哲理的思辨卻隨處可見,確切地說是冷幽默吧——

    書裡透過處處或明或暗的人物、情境、時空變化等的對此,讓讀者細細品味、揣摩,而且沒有那種異國、跨種族的隔閡感。

    可以說裡面金句不斷,我最深刻的就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卡列寧的微笑和麵包圈”、“媚俗”等

    “媚俗”這詞從此我愛到骨子裡,特佩服譯者把它如此精準概括成這兩個字,無可取代!比我們的庸俗、中庸、從眾等等的形容詞精闢、到位多了!

    總之,這是本非常耐看、值得一讀的好書!

    真正的幽默是要有深厚的學識和睿智思考的,否則不免流於滑稽、搞笑、淺薄甚至庸俗!

    錢鍾書先生、塞萬提斯、米蘭昆德拉都是富於睿智的幽默的語言大師!他們作品也必將永久流傳下去、受人喜愛…

  • 4 # 月下談痴

    說到文筆幽默且有內涵的書,本人主要從中國現當代文學領域推薦幾本,僅供參考。

    1.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人生的盛宴》、《吾國與吾民》、《我的話》等

    說到文筆“幽默”,就不得不提到林語堂,林語堂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學者、翻譯家、作家。“幽默”這個詞,音譯自英文“humour”,最早就是由林語堂先生譯介而來。林語堂先生在創作中吸收了晚明公安派小品文“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創作宗旨,以幽默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以小品短文的體裁,書寫一時一刻即景會心的感悟,語言風趣幽默又別出心裁。嗑瓜子、抽菸、去公園散步、吃餈粑等尋常生活小事在林語堂獨特視角的描摹下都能別出趣味,帶有自我對社會人生的體察和思考。林語堂是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師,常常寓深刻透徹的哲思理趣於幽默閒適的筆墨書寫中,其作品是獨開中國現代文學中休閒文學一脈,是幽默文學當之無愧的巨擘大師。這幾本書是林語堂的小品文集,沒有長篇小說閱讀時需要記住情節的煩累,每篇都能跟隨林語堂獨特的觀察視角品味不同的人生況味,體驗作者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智慧情趣。

    2.魯迅《故事新編》

    說到迅哥兒,大家眼裡立刻會浮現一副苦大仇深,不苟言笑、話語尖刻犀利的形象。實際魯迅本人也是一名幽默大師,友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幽默友善好相處。試問哪個嚴肅古板的人會在熱戀時寫情詩被豬干擾還跟豬打架,兒子想吃自己的餅乾還護食的呢!

    說回作家,魯迅與其弟周作人、林語堂、劉農都為“語絲社”的重要作家,“語絲社”是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因編輯出版《語絲》週刊得名,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一般指刊物的編輯者及主要撰稿人。該刊於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創刊。由孫伏園、周作人先後主編。主要撰稿人有魯迅、周作人、川島、劉半農、章衣萍 、林語堂、錢玄同、江紹原等。刊物主要發行雜感、小品、短評等,分為以魯迅為代表的針砭時弊的社會批評雜文和周作人、林語堂為代表的幽默閒適的小品文,這段時期的文學活動,讓魯迅多多少少同幽默閒適派的文人接觸並受到影響,促使他在人生之秋寫出了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故事新編》,除“序言”外,共收《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八篇。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像豐富,是魯迅作品中僅有的以遠古為背景創作的小說。

    《故事新編》寓荒誕於幽默,寓反諷於戲謔,旨在以“遊戲筆墨”消解中國傳統神話的主流敘事。這是魯迅站在現代思想立場上,創造性地運用多種現代小說的表現形式,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進行再敘述,並在這種再敘述之中巧妙地滲入自己對當下現實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與批判,解構主流神話故事的固定意義時,又以自我的思考批判對傳統神話體系進行了價值重估。例如,《采薇》原本是歌頌伯夷叔齊寧死不屈,為國守節,在魯迅的筆下這個故事卻富有一種荒誕意味。魯迅充分運用喜劇手法,不斷鋪陳伯夷、叔齊兄弟遭遇到的種種令人難堪的窘境:不平靜的養老堂,扣馬而諫的失敗,逃亡路上的忐忑不安,采薇而食的矛盾。魯迅越是突出伯夷叔齊兄弟在這些窘境中的迂腐,危機和自身的無力迴應與自救,就越能讓讀者看到存在於這種窘境背後的深刻的精神悲劇性:伯夷叔齊兄弟不食周粟,是基於一種他們所認同的“義”,但他們在動盪的現實中對“義”的堅守又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無助,這種在無助與脆弱之中的堅守彰顯了一種精神存在的意志與力量,這也是《采薇》思想的魅力之所在,寓悲劇性本質於喜劇性描寫。《故事新編》全部八篇都是這樣用著幽默的筆墨書寫富有悲劇核心的神話故事,遊戲筆墨之中充滿了魯迅在人生晚年對現實人生冷峻又荒涼的認知。

    3.汪曾祺《受戒》、《大淖記事》、《人間草木》

    汪曾祺被譽為“現代最後一位士大夫”,師從沈從文的他吸納了恩師寫鄉間生活,世外桃源的審美趣味,也繼承了沈從文文筆清新流麗,和緩淺淡的特點。但是與沈從文指向“巫術”的神秘和道家坐忘心齋看破世事,只在追憶中懷戀的“清冷”,汪曾祺的基調是儒家的,他始終以溫熱入世的眼光積極注視著世間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這使得他的文章比沈從文多了一份閒雅幽默和衝滿煙火氣的溫情。《受戒》《大淖記事》是短篇小說,《人間草木》是散文雜記,但是它們都顯露出汪曾祺一貫的風格:用流泉一般清淺緩淡的筆調,去描摹勾勒世間的風景與人間美好的感情。筆調幽默之外的內涵,是汪老溫情脈脈,淡然處之的生活哲學。

    4.趙樹理《鍛鍊鍛鍊》、《李有才版話》、《小二黑結婚》

    作為“山藥蛋派”的領軍人物,趙樹理不同於前幾位的文人氣質,他的作品指向鄉土,指向中國最廣大的農民群體,因此作品也如同“山藥蛋”,土、俗氣卻貼近最本真的農民生活。

    《鍛鍊鍛鍊》沒有完全的和當時的主流宣傳敘事“同氣相求”,反而堅定地與最廣大的農民站在一起,實事求是地反映了當時鄉村的政治面貌和鬥爭運動下的生活圖景。作為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家,趙樹理拋棄了一切當時粉飾現實的虛偽寫法,實實在在地寫出了農村出現的真實情況。幹部就是這樣橫行霸道地欺侮農民,農民就是這樣消極怠工和自私自利,農業社“大躍進”並沒有提高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只能用強制性的手段對付農民……藝術的真實,就這樣給後人留下了歷史的真實性。它幽默,在於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世情市相,“吃不飽”和“小腿疼”兩位偷懶耍滑的村民形象使人捧腹,它深刻,在於這篇作品分明是與描寫農村“基層幹部混入了黨內壞人”的藝術精神一脈相承的,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連這點維護農民的立場都不能直接地表達出來。趙樹理現實主義的方法衝破了作家的歷史侷限,只能在當時非常嚴峻的環境下,以它自己的方式達到了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一。《李有才版話》和《小二黑結婚》也是如此,趙樹理吸納了中國傳統評書的體裁來寫小說,以一種幽默而富有故事張力的方式吸引讀者的同時,又對當時的鄉村現狀做了隱晦的批判。“山藥蛋”剝去充滿泥土的外皮,裡面全是綿軟清甜的芳香。

    5.餘華《許三觀賣血記》

    作為八十年代當代小說“先鋒小說”的領軍人物,餘華在早期創作中大量吸收了西方引進的現代主義小說的創作技巧。意識流、蒙太奇、敘事迷宮的構建都在餘華的小說中一一登場。此外,曾做過牙醫的餘華對於血與肉的審視是冷峻的、麻木的,這使得他在《現實一種》、《活著》、《十八歲出門遠行》中著力描寫了一些血肉模糊、殘忍尖戾的畫面。這樣的冷峻同樣出現在他不帶主觀感情地對人性之惡的刁鑽刻畫下,餘華,一度是冷血動物的代名詞。

    到了《許三觀賣血記》的餘華,卻一轉先前“零度寫作”的模樣,記錄了一個平凡又困苦的小人物如何透過多次賣血換取錢財支撐家庭生存。裡面對人性之惡的刻畫依舊保留,卻在整體敘事筆凋上充滿了溫情,帶著輕鬆幽默的筆凋。許三觀是最普通的小人物,帶著小人物的市儈、粗俗、自私,也有著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與擔當。許三觀賣血吃炒豬肝的情節荒誕又戲謔,在饑荒的時候,許三觀用嘴炒菜為兒子們“做紅燒肉”,畫餅充飢的情節既辛酸又感人,在中後部終於認了一樂為親兒子,帶他去飯館履行承諾的情節也充滿了親情溫暖。許三觀一家歷經磨難在最後闔家幸福,美滿的結局也令人感動。總之,這是一部不怎麼“餘華”的小說,它俚俗淺白,只有3000個常用詞,描繪了底層人物的生存圖景的同時,也展現了底層人物不屈不撓,生命力頑強的生存智慧,是一部溫情又接地氣,淺顯但發人深思的作品。

    除中國文學外,外國文學也有很多造語幽默發人深省的小說,如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歐亨利、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集、這類寓深刻思考於幽默筆調的作品還有很多。所謂內涵,不一定要追求風花雪月的高雅趣味亦或是洞察世界的深刻哲思,只要用適當的藝術技巧真實深入地描繪、再現了作者所處時代階級一定的社會規律和對當時現狀的思考批判,就能稱得上是富有內涵,如果讀得更多,或許那些本來看上去不是那麼幽默輕鬆的文字,也可以讀出一番別緻的趣味。

  • 5 # 魯南散客

    文筆幽默且有內涵的書在中國現代作家的作品中當首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

    《圍城》以方鴻漸從法國留學回國後,與一群留學生和大學教授,在工作、生活、婚姻戀愛等問題上遇到的矛盾和糾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反映了抗戰初期知識分子階層的活動和生活,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對中國知識分子進行了刻意描繪和無情透視。

    在小說中,方鴻漸、李梅亭、蘇文紈等是一批接受了西方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但社會的惰性消磨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中有的沉淪,有的墮落,大都一事無成。錢鍾書透過對這群知識分子的描寫,表現了他對中國西式知識分子的無情嘲笑和對中國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審視,也反映了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國的失敗。

    在表現藝術上,作者以高超的諷刺幽默手法,妙語連珠,新意迭出,在談天說地中摻入諷喻的喜趣,在熱辣的喜劇高潮中醞釀著悲涼的氣氛。這篇小說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 6 # 取暖基本靠抖

    我讀時笑出腹肌的九本書,排名不分先後。

    1《圍城》錢鍾書

    2《警察和讚美詩》歐亨利

    3《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

    4《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劉恆

    5《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王小波

    6《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7《單位》《一地雞毛》劉震雲

    8《活著》餘華

    9《西遊記》吳承恩

  • 7 # 知人明世

    讀一讀老舍吧。讀之前,可以先去聽一聽北京腔。看看老舍這個語言大師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可以碾壓很多現當代的作家。

    《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寫感類似鋼筆的中性筆,或者容易出筆鋒的中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