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道

    老師不需要去彌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裂縫,老師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其實,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只是大教育系統中的一個部分,它們之間有共性,也有個性,所以也的確具有一個協調性的問題,即思想合力最大化的問題。

    何謂“裂縫”?不如說是教育理念的不一致。大教育的重要性就在於使各自系統與整個系統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即為人和成人。

  • 2 # 愛上文言文輕鬆寫作文

    說實話,如果有了裂縫,單靠老師自己去縫補,真的太難,但放棄又是不行的。

    就以學校不讓帶手機,家長非要給孩子帶為例,說說怎麼修復學校和家長的意見不一致。

    問題:

    曾遇到過,老師在班級中強調不許帶手機,可是家長覺著,女孩子每天不用手機給家長打電話,不放心,怕孩子被欺負。

    可是如果給一個特殊了,所有人就都要求特殊,而且晚上在宿舍玩手機,被抓到了,領導不會聽你解釋。

    怎麼辦?

    學校不讓帶手機,家長執意帶手機,這時候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了偏差,而偏差的焦點就是學生。此時如果從每日相處的學生身上作為突破口,也還有一些迴旋餘地。

    但就看班主任的能力了,能否成功把學生說服。說服學生後,學生主動提出不帶手機,家長那裡才會聽老師的解釋。

    做法:

    而說服學生,首先,老師要有人格魅力,高中生,有自己思想,平日裡學生認同你,才會聽你的建議。

    其次多從孩子家長角度及孩子自己去開導,不提學校規定或為班級抹黑。父母給你帶手機,是愛你。但是你控制不住去玩,就是踐踏父母的愛,一點一點慢慢讓學生聽進去。

    最後可以說說班主任的辛苦,目地是希望班級更好,一個人就可能讓班主任扣獎金,挨批評,讓孩子同情老師,不該給老師惹麻煩。

    家校合作,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如何真心誠意的合作,不走過場,彼此想法不一致時,能尋求突破口,是每一個教育人的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 3 # 中冠教師

    對於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來說,老師更是填補教育空白的關鍵靈魂人物,對於這兩類教育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對於老師而言,需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發現學生的問題,要及時的與家長進行聯絡,瞭解學生最新的精神狀態,和家長建立相應的聯絡,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學校裡,作為與學生更多在一起的人,老師即是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指路明燈,也是學生生活上依靠,因此老師不僅僅傳授學生知識,也在一方面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進行融合,老師是主導人物,對學生進行教導和督促,為學生的未來保駕護航。

  • 4 # 杏花杏雨

    作為一名一線老教師,三十多年來,解決這類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矛盾可以說不計其數,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這裡裂縫,即指學教與家教(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簡稱,下同)因理念不一樣而造成的分歧。縫補裂縫即指化解矛盾,減少或消除分歧。

    重要性:化解分歧事關在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合則靈;分則無。

    家教和學教在學生教育中都很重要,兩者只有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達到效果。否則,如果兩者意見不一,甚至相佐,又不加強溝通協調,消除分歧,導致力量被相互“拆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理,學生夾在其中無所適從,難達效果,甚至“逆行”,出現不良效果。舉個例子,就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當然希望學生能安時完成,並保障質量,但如果家長認為佈置多了、難了,做的時間太長,影響了孩子健康,叫孩子不完成,並逼著孩子不做,孩子又強調老師佈置的,必須完成。家長一聽強調老師,更不服氣,更是決意讓孩子服從自己。你說叫這孩子怎麼辦?作業做與不做都不行,而且家長和老師,自己都不能不聽。孩子左右為難,結局可想而知,大多數人都有惰性,孩子就此不做,甚至以後對家長和老師時時事事相抵。

    方法:加強交流,求同存異,協調一致。

    具體在某件事情的處理上,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詳細瞭解原因:①家中意見分歧主要涉嫌人;②具體原因,是一時之氣,還是思想認識的偏差,這種偏差又來自哪裡?總之,瞭解越詳細越好。

    二與家長交流,彼此尊重,化解分歧,求同存異,達成協議,形成合力。

    三 與學生談心,瞭解學生心理訴求,教育學生明辨是非,與學生達成意見一致。

    建議:當前教育現狀複雜,教師處於弱勢群體。化解分歧是改變人的思想的難題,“人微言輕”,教師適可而止,首先做好學校內的本份工作,不可在可深可淺、伸縮無度的工作中尋求主動。因學生不只一兩個,且現在學生缺乏家教已是普遍性,已非教師個人所能改變,況且裂縫撕裂太大已明顯,也非教師個人所能修補,大多數徒勞,且屬自尋煩惱。
  • 5 # 言幫青少年成長智慧

    老師在學習教科書知識的同時,也要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知識,比如尊享文化公司這樣的教育培訓機構,裡面有這種型別的內容,教你如何讓孩子更愛學習,如何讓家庭更加幸福。

  • 6 # 中小學線上刷題網

    老師能勝任這個工作嗎?好像有個角色更應該主動去做!你猜猜我想說的這個角色是誰?

    好比刷題網上進行刷題訓練的孩子們,沒有一個是教師推薦來的,基本是爹媽搜尋刷題網自己尋來的,寄希望於老師,沒自己來得可靠吧?

  • 7 # 暖陽鴿說教

    一、瞭解家校教育出現的裂縫是“縫補”的前提條件。

    學校既是教師教育學生成人成才的,也是指導家長提升教育學素養的。因而,瞭解家校教育出現的裂縫是“縫補”的前提條件。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漏洞”。

    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千方百計,沒有標準說哪一種是正確的家庭教育,但存在著家庭教育的問題給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注入了不良的影響,成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漏洞”。

    1、溺愛型。主要是新生家庭的雙方高堂均健在,他們對孩子過分溺愛,甚至滿足孩子的所有願望而不計代價和後果。在學習上總是用物質或金錢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種過分溺愛容易讓孩子滋生拜金主義,缺乏養成感恩的心,因為孩子覺得這是應當索然的“獲獎”;還會導致生活自立和自理能力差,因為太多的都由別人包辦或用金錢交易了。

    2、專制型。主要體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太過於注重孩子必須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了。這類家長為了讓孩子成龍成鳳,把孩子的生活時間安排得滿滿,全天監護孩子,一刻也不離開家長的視線,還報讀諸多的學習興趣班、特長班的培訓,巴不得讓孩子一下子就能成為“文武雙全”的天之驕子。

    3、放任型。這種教育方式主要出現在離異家庭或比較富有家庭逼於發展家庭企業,無暇關注孩子的成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時間久了,一般到中高年級時,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就從其它渠道尋求虛幻的需求與“愛”,從而沉迷網咖或“網戀“。

    面對多種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也就讓教師對於班級管理不能採用整體化的管理措施,應該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家庭教育特點,採用相應的溝通方式來扭轉家庭教育中的思維定勢,向促進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方面轉化。

    (二)學校教育方法的短板。

    1、原則型。學校教育工作抓得很紮實,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執行,缺乏教師於家長之間的人性化管理形式。主要表現在“按章辦事”、“按規處事”,學校不讓家長、社群進入學校提意見和建議,或者提了也置之不理;而學校也極少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只做好學校內的教育教學工作,不發生意外事故就萬事大吉了。

    2、失聯型。這主要表現在教師與家長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時,又缺乏溝通交流,甚至造成了泰然處之,擱置一邊了,使得孩子的在家在校的情況雙方都不太清楚,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和諧發展。

    3、題海型。這就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問題了,由於課堂教學中沒有充分讓學生理解學習方法或解答技巧,採用的急功近利的題海型訓練方法,導致不追求質量只注重數量,也可以說是隻是在浪費時間。

    4、鈍化型。這主要體現在學校管理者或中層行政管理方面,之鑑於本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照本宣科”地執行,缺乏汲取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從不“走出去”,也不“請進來”,也就是“固步自封”,失去了教育敏銳性的觸覺,教育教學理念落後,跟不上新時代培育人才的需求。

    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策略是“縫補”的充要條件。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形成教育合力,就必須將家庭納入學校管理體系中,多溝通、多交流、多開展教育體驗活動,實現家校有效溝通、相互支援和通力合作,使學校和家庭成為同呼吸、共命運的教育共同體,是新時期學校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一)家長學校培訓活動。

    學校要承擔對家長教育培訓指導工作的義務,就要成立家長學校機構,同時學校開設家長講座到家校合作組織活動的家校學習共同體發展過程。

    2、舉辦家長培訓。就是學校處於權威的地位,學校對家長直接安排教育培訓學習任務,家長按照學校的指示與要求配合學校開展教育工作。比如:班科老師的家訪、電話訪、約見家長、家長參加學校開放日活動、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的教育講座等活動。

    3、家長經驗交流會。學校班科老師可以組織家長總結教育孩子的日常經驗談,透過班群、小報、家庭報告等形式以及在家長會中進行經驗交流,互相學習教育孩子的好做法。

    (二)家長支援學校工作。

    就是家長比較主動參與學校的非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活動,成為學校活動的重要支援力量。比如:家長參與校運會秩序維護,參與上下學的安全秩序維護志願活動,參與學校圖書閱覽室的“圖書管理員”工作等。

    (三)家長參與教育教學。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愛好、專長,參與學校校本課程的研發,以及參與課外興趣班、託管班的教學活動中去。

    (四)家長參與校務決策。

    這就需要學校尊重並認可家長在學校決策中的作用,讓家長提出意見和想法,並參與支援和監督學校工作。比如:學校建立家長教師協會,年初審議學年工作計劃;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章程的修訂與討論;家長代表傳達學校校務會議的精神等。

    (五)促成家校共育共同體。

    也就是大家都懷著共同的願望、互相包容、互相支援、互相協作地開展家校共育孩子的工作,促進教育共同體建設,形成開放、共享、共贏理念的學生髮展共同體,並逐漸從教育共同體走向學習共同體,也促進教師、家長、學生及管理人員個人和群體都得到發展的學習型共同體。比如:可以由學校牽頭成立學生成果展示群;由社群或居委會牽頭成立家校共同成長社群,促進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相互影響、互相支援的現代教育模式建設。

    三、掌握家校溝通中注意的問題是“縫補”的補充條件。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力支撐,家庭、學校相互配合,孩子才會正常發展。因而,掌握家校溝通中注意的問題是“縫補”的補充條件。

    (一)避免教育理念的不一致。

    家校都應和諧溝通,達成一致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引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交往、學會做人為育人目標,讓孩子能健康成長。如果任一方偏重於其中一類的教育目標,那麼就容易造成分歧,讓孩子難以適應,造成心理扭曲,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得不償失啊。

    (二)切忌顛倒教育的本末。

    家校教育應在同一的平臺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提供孩子學習生活需求的“營養”,沒有誰一定要去管理誰,沒有上下級之嫌,在學校,家長應尊崇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在家裡,學校也應相信家長對孩子的監督與輔導方式;在社會,家校就要形成教育共同體,步調一致,以孩子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為主,重在提醒警示孩子,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其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總之,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都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而家長的撫育孩子的工作是本能。因而,學校老師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援與合作,才能將國家教育政策和目標,透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走向學校與家庭積極合作、共同發展的高層次,理出學生學習成長和未來發展的科學路徑,督促孩子的學習生活邁進正常和諧的教育軌道,縫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現的裂縫,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明星的名字你很難理解或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