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城大剛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註釋】

    祭如在:此祭字指祭祖先。

    吾不與祭如不祭:孔子雖極重祭禮,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臨祭時之心情。故言苟非親自臨祭,縱攝祭者亦能極其誠敬,而於我心終是闕然,故云祭如不祭。蓋我心思慕敬畏之誠,既不能親切表達,則雖有牲牢酒醴,香花管樂,與乎攝祭之人,而終是失卻祭之真意。此乃孔子平日所言,記者記其言,因連帶記及孔子平日臨祭時之誠敬,以相發明。

    本章發明孔子對祭禮之意見。然孔子平日似未曾特有一番理論以表達其對祭禮之意見,本章亦僅就其日常之心情實感而道出之。此等處,學者最當細細體玩。因孔子論學,都就人心實感上具體指點,而非憑空發論,讀《論語》者首當明白此義,並當知吾人雖生兩千五百載之後,而有時我心之所實感,仍可與孔子當年有同感。人心大同,不為古今而殊,可於孔子之言,彌見其親切而有味。

    【白話譯文】

    孔子在祭祖先時,好像真有祖先們在受祭。他祭神時,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先生說:“我若不親身臨祭,便只如不祭。’

    〖續貂〗

    祭祀是一種儀式,更是表示感情的一種儀式而已,儀式只是表象,感情才是實質,如此祭人當然要如人在,祭神當如神在,請別人代理了,則失去了其人之實感。孔門是不信鬼神的,而儒者對於祭祖等事又是極為重視的,蓋以表達對死者之哀思,親臨其事,方為至誠。

    試想,有摯友親朋,生者,請別人代為問候,摯友親朋可知之;而其如死了,也請別人代為問候,死者能知道嗎?做給誰看呢?

    為什麼“儀式”會成為當代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無他,現代技術和文化所主導的人們日常生活的無聊和無意義感使然。換言之,儀式,具有為人的生活提供意義的功能,能夠給枯燥無聊的日常生活提供某種意義色彩罷了。而人是需要“意義感”的。

    一、什麼是儀式?

    在人類學視野內,儀式首先被界定為人類的一種自覺的“社會行為”,它往往是群體性的,它是由一套相對穩定的既定的程式和儀軌構成的,如婚禮、葬禮、生日慶典、開學典禮、升旗儀式、開國大典、閱兵、節日慶典、宗教儀式等等,且規格不一,如古代非皇家不能“八佾舞於庭”,今天接待國家元首要鳴禮炮21響等等。儀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巫術、圖騰活動,後來大量地出現在各種宗教活動中;今天,它已經進入人類從個體到群體生活的所有領域。無儀式,不社會。

    二、儀式何以能夠為人提供生活之意義?

    看起來沒有任何實用價值費錢費力的儀式,卻能夠給人帶來生活的意義。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那麼,為什麼儀式能夠給人帶來生活的意義呢?無他,幾乎所有的儀式,都能夠製造一種類似於戲劇或催眠的氛圍,這種氣氛往往具有神秘感、神聖性、莊嚴肅穆感,即具有“致幻性”,可以把人從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暫時地拖拉出來,使人忘記日常生活的勞苦、瑣碎和功利,而進入一種《現代人生哲學》所說的“在生活”而非“為生活”狀態。“在生活”狀態下,人的身心是合一的,靈與肉是不分離的。這時候,人是自己生命的親歷者即“見證人”而非無關痛癢的“旁觀者”,亦即這時的人是在“體驗中”活生生地活著,而非“思考地”用“腦子”在別人的眼皮底下“低調”(“夾著尾巴做人”)地活著。簡言之,在儀式所營造的神秘或神聖氣氛中,人一旦進入“莊周夢蝶”的狀態,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審美狀態,就會品嚐到人生最美好、最殊勝的滋味,樂不思蜀、流連忘返。一俟慶典完成,儀式結束,人恍如夢中醒來,往往會生髮出一種回味無窮的宗教性的“重生”、“復活”的感覺。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感”。——我們為什麼會懷念小時候的“過年”?就是因為那時候,我們的“年”能夠給我們帶來神秘和神聖的氣氛,讓我們活得有意義。

    三、儀式在現實中的變味

    古人創造的能夠給我們無聊的人生提供意義感的儀式,在今天,卻徹底變了味。當今社會中所充斥的大量儀式,早已喪失了儀式本來為人提供意義的功能而淪為了虛榮、賣弄和炫富甚至斂財的工具。這樣的儀式,純粹是勞民傷財,敗壞社會和人心風氣,比沒有還壞。——人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樂意參加“聚會”而寧願“獨處”?原因就是這個。

    四、重建“儀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意義感

    重建儀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意義感,這是一個“難於上青天”的事情。我認為,它應該是當下的一個“國家行為”。因為,沒有意義感的民族,無異於沒有精神和靈魂的軀殼。

    那麼,怎樣重建儀式呢?無他,讓更多的人真正地理解並意識到儀式的意義和價值。因為,“意識即達到,理解即超越”。

    從個人層面來說,我認為,對待儀式,我們應該有孔子那樣的敬畏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 2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的三段話,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孔子說:“禘祭的重大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之後,我就不願意再看下去了。”有人向孔子請教關於禘祭的理論。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理論的人對於治理天下,就好像把東西放在這裡一樣容易了。”一面說,一面指著自已的手掌。孔子認為,祭祀祖先的時候,就好像祖先真得在那裡一樣;祭祀鬼神的時候,就好象鬼神真得在眼前一樣。孔子說:“如果我沒有親自參加祭祀,就好像沒祭一樣。”

    孔子為什麼說禘祭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之後,就不願意再看下去了?南懷瑾先生作出瞭如下解釋:禘禮開始以後,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禘的酒,心裡就想著要離開,接下來的祈禱等隆重的祭禮,都是在應付了事,沒有一點莊嚴肅穆的誠意,所以孔子“不欲觀之”。孔子真得不知道“禘之說”?他當然知道,這是孔子在說反話,既然主祭者對禘禮那麼草率,那麼沒有誠意,我也就不知道了,並且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真正知道“禘之說”的人,對於治理天下的事情,就好像呈現在這掌心上這麼清楚了。於是,孔子又進一步闡明瞭自己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觀點。

    我們不去探究古代的“禘”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重大儀式,透過這三段話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於重大儀式的態度,即參加重大儀式時,每一個參與者都要真心實意地把自己融入到儀式的氛圍中去,使自己的內心世界得到淨化,進而培養對國家、對民族、對親人的深厚感情。

    對青少年的教育也是如此,一些重大儀式實際上包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具有凝聚人心、催人上進的教育作用。比如學校每週一舉行的升國旗儀式,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徵,當國旗迎著旭日冉冉升起的時候,每一華人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因此,升國旗、奏國歌不僅僅是一個儀式,重要的是透過這一儀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所以升旗儀式一定要組織的莊嚴肅穆,要讓學生透過參加這一儀式產生心靈的震憾。

    天安門廣場每天都舉行升旗儀式,記得九十年代我去北京開會,為了觀看第二天的升旗儀式,我們凌晨四點鐘就來到天安門廣場。此時廣場上已聚焦了很多人,其中外華人,還有老人和孩子,都是來觀看升旗儀式的。大約六點一刻,升旗儀式準時開始,一隊武警護旗手荷槍實彈,邁著整齊的步伐,從天安門城樓裡走出,將五星紅旗護送到旗杆下。當太陽即將升起的那一刻,雄壯的國歌準時奏響,國旗伴隨著音樂冉冉升起。此時,長安街上的汽車停止了執行,護旗手向國旗行莊嚴的軍禮,少先隊員向國旗行隊禮,其它人則向國旗行注目禮,每個人的表情都是那麼莊嚴肅穆,廣場上一片寂靜。

    然而就在此時,人群中卻發生了騷動,兩名年輕婦女操著標準的普通話吵了起來,先是小聲吵,還沒等升旗儀式結束,聲音就變得大起來,後來幾乎就扭打在一起。吵架的原因是兩家孩子因為爭著往前擠,互相踩了對方的腳,各不相讓,雙方家長就打了起來。就因為這點小事,等儀式結束後互相道個歉不就完了,有必要吵架嗎?況且在這麼嚴肅的場合,家長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榜樣示範作用?會給在場的外華人留下怎樣的印象?

    這個場面幾十年來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其實,對待重大儀式的態度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國民的文明素質,我們總不能教育孩子在參加喪葬之類的活動時大聲喧譁、隨意說笑吧!因此,對學生進行此類的文明禮儀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 3 # 錢塘漁翁1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對於天命的認識除了荀子作為典型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否定天命和鬼神的存在外,而其他學派大多肯定天命和鬼神的存在,或者對於天命與鬼神持不可置否,最多也就是表示懷疑。

    但孔子又有些不同,他承認天道天命,卻又懷疑鬼神的存在,採取“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入神在”,意思是你既然參加祭祀活動,就要如同鬼神就在面前一般,必須莊嚴肅穆敬畏,否則還不如不參加祭祀。這就是孔子對對如何參加祭祀活動的態度。

    參加祭祀就要如同鬼神就在眼前一樣,莊嚴肅穆恭敬,這是孔子對世俗的尊重。但他自己還是反對”怪力亂神”的。所以當季路問事鬼神時,便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說:“敢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體現孔子做學問,重在為國家社稷,重在今生現實的思想。

  • 4 # 崑崙139100429

    椐釋“祭如在”是指祭奠祖先,要心存誠敬,相信祖先有神靈的。“祭神如神在”是誠心祭祀,相信天地神明就在眼前接受你的誠意。如不信又何必祭奠呢。孔子是本儒,而“儒”者本就是孔子那個時代的一種專搞祭祀禮儀的職業,這或許就是孔子懂得商周禮儀並欲復周禮的直接的來源。上古信巫極重祭祀,所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其祭禮已發生重大演變……,此無法細說。我們是無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無神論者,今天①祭祀祖先仍在延續且必要,正確的做法是不信鬼神,重在懷恩追遠寄託生者之情;②祭奠先烈、先驅,不忘初心、振奮精神、繼承遺志;③古典祭祀(如祭黃帝陵),可招喚炎黃子孫促進統一大業;④其它著古裝、行古禮多流為形式主義,多為消極無益之舉;⑤民間仍有巫婆、神漢迷信活動抬頭的傾向,此必在移風易俗消除之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二換歷史老師前我還比較喜歡學歷史,但換了以後我對歷史越來越沒興趣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