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水木先生
-
2 # 自由讀書會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傳統文化方面理解,不要和固執、自以為是、見識狹小、鴻溝差距大的螞蚱理論爭執和一般見識?否則自己也就成了螞蚱。現實中就是不要和自己差距大的對方較真,以自己的寬容處理關係,避免浪費沒必要的時間精力。從管理學的方面理解,其實還是要讓螞蚱知道一年有四季,只是他沒經歷過。不代表只有三季。這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吧。
-
3 # 莽原勁狼
十分正確,亦十分貼切!用簡單的故事闡述深刻的道理,正所謂諄諄善教。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不僅應當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及淵博的知識,更應有好的教學方法,如此,方為良師。
在此,孔子把客人比作蚱蜢,以物喻人,由淺入深,由簡化繁,便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很好,值得我們借鑑和提倡!
-
4 # 咖啡廳的波斯貓
這個就是三季人的故事吧。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與其爭論不休,不如隨他去吧。
他非要說孔明是孔明諸葛亮是諸葛亮,你著什麼急呢?
-
5 # 寫小說的貓
首先來說說這個三季人的故事。
朝,子貢事灑掃,客至,問曰:"夫子乎?"曰:"何勞先生?"曰:"問時也。"子貢見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幾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討論不止,過午未休。子聞聲而出,子貢問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後言:"三季也。"客樂而樂也,笑辭夫子。子貢問時,子曰:"四季也。"子貢異色。子曰:"此時非彼時,客碧服蒼顏,田間蚱爾,生於春而亡於秋,何見冬也?子與之論時,三日不絕也。"子貢以為然。
這個故事不是論語原文,應該是後人杜撰,大概意思是,這個和子貢爭論一年有幾季的人,本來是蚱蜢變的,只知道春夏秋三個季節,孔子對子貢說,他本來就只知道三個季節,你跟他辯論,是你自己愚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三季人是無知的人,囿於自己的見識,無法接受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觀點,與三季人爭論是沒有意義的,聰明人不會與他們浪費時間。
我覺得孔子的觀點,或者是寫這個故事的人,想要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是沒什麼問題的。
2009年,臺灣大學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易經的奧秘》系列節目中說"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我會生氣,現在我不會了,我心裡這樣想,三季人,我就沒事了。任何事情當你要發脾氣,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氣和了。
其實,我們大家平時與人相處,也會遇到很多三季人,我們自己也是三季人,都有認知偏差和盲區,所以應該虛心學習。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典故,出自《論語》“子貢問時”的典故。也是“夏蟲不可語冰”;這個故事一般的人都曉得。
有一天早上,子貢在大院子的門口打掃院子。有一個穿綠色衣服的人到來,
問子貢:“你是孔子的學生嗎?”
子貢回答道:“是的,您有何見教?”
“聽說孔子是名師,那麼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慚愧。”
“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
子貢很爽快的答道:“好”
“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貢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然後就爭論不止,如果孔子說是三季,那麼子貢就要向來人磕三個頭,如果孔子說是四季,來人就要向子貢磕四個頭。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子貢,這位先生說的對,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頭吧!"
子貢正待爭辯,卻聽孔子喝道:“子貢,還不跪下!”
師命難違!滿腹委屈的子貢,噙著溢滿眼眶的淚水,不服氣的跪倒在地,向著那位“三季人”磕了三個響頭!來人見此,大笑而去。
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與您所教有別呀,且一年的確有四季啊!這一年到底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子貢不解。孔子繼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之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論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 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這個故事是對還是錯?其實就是不說,我們內心也很明白,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我們大家都會遇見這樣的狀況,你正常的表達一件事情,表達一個道理,表達一個溝通,但是就會遇見聽不懂的人;民間有句俗話:“手裡拿個驢屎蛋,給個槽子糕都 不換”。有的人倔強的不碰南牆不回頭,甚至碰了南牆也不回頭;形容一個人不懂道理,“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有的人你說東,對方理解成西,面對這種狀況怎麼辦!,只能保持沉默,不然你就爭執到天荒地老,也沒個結局。現實的生活中,舉個家庭的例子,夫妻之間,媳婦的媽媽是媽媽,老婆婆也是媽媽,夫妻雙方各有父母,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婆媳之間,千百年來,大多數很難相處,儘管禮儀孝道,母親婆婆都是媽媽,但是很多人就是不可能一樣的對待;最後為了家庭的完整,只能是男的妥協,所以就有“娶了媳婦忘了娘”,“生個好兒子,不如說個好媳婦”,其實這在生活中,很簡單的事情,可是多少家庭因為婆媳之間不和諧,當然這是一部分,但是卻是普遍現象。回答這個問題,絕對不是發牢騷,只是闡述真的是很大一部分,正如“夏蟲不可語冰”,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引用這句話。所以孔子把那個人比喻成“蚱蜢”,這是一個比喻,隱喻,有的人只能繞開,避開其鋒芒,不然怎麼辦。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