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題主看書不是太仔細。雖然現實中量子計算機和無工質發動機還處在理論和試驗論證階段,雖然書中並沒有對這兩項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根據內容不難判斷,別說太陽系滅亡時,實際上早在危機紀元後半段到威懾紀元,這兩項技術就已經處於應用階段了。

    1.書外的現實:處於理論爭執和試驗論證階段,未來要麼進一步研製,要麼直接證偽。

    量子計算機和無工質發動機都不是新鮮概念,現實中也早在研究當中,只是具體的推進階段和大眾熟悉程度有所不同。

    量子計算機早期指用量子力學語言描述的傳統計算機,還沒有利用量子獨有的特性。而現在的量子計算機是指有別於傳統計算機的新型概念的計算機,主要原理是利用量子的疊加性和相干性,實現同一時間完成各種可能性的運算,從而將計算速度大幅提高。

    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是過去三四十年的事情,進入實際研發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吧。像最近比較引人注目的谷歌量子晶片,聲稱處理能力比實際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15億倍。

    事實如何不知道,但量子計算機是人們比較熱衷的未來技術方向之一,雖然目前還是實驗室研究階段,但照這樣的速度推進,照理不必等到太陽系滅亡那天才能研究出來,哪怕那天只是幾百年之後。

    而無工質發動機就顯得玄乎一些。這個概念是相對於工質發動機而言的,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必攜帶笨重的動力推進物質的發動機,所以也有人簡稱為輻射驅動。無工質發動機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具體如何實現也有很多理論上的途徑。

    目前在試驗中,不止一個團隊聲稱透過無推進劑的驅動方式,成功使目標移動了短暫的距離。但一來這樣的成功距離理論上的推進到光速還是太過遙遠,二來因為這種理論遭遇到動量守恆等物理定律的挑戰,甚至有人懷疑試驗現象是外界擾動的結果,所以儘管已經有了相應的試驗和結果,但是無工質發動機的理論還是不像量子計算機那麼普及,那麼被大眾接受。

    究竟這些理論上的新技術在未來是否可行,相信隨著進一步的試驗,人們很快可以得出結論,要麼大力推進研究,要麼直接證偽否決。

    2.書內書外的重疊部分:公元世代至危機紀元前期,量子計算機和無工質發動機是未來的選項之一,關鍵人物促成了相應的選擇。

    由於現實中量子計算機和無工質發動機是尚未被證實不可行的,而且理論上一旦可行將使現行科技產生質的飛躍,所以《三體》也出現了相應的概念,只不過側重點和現實中的有所不同。現實中量子計算機比無工質發動機的研究步伐邁得更快一些,而在書裡則相反。

    在書中,希恩斯當面壁者的時候,用發展解析計算機的企圖來掩蓋研究思想鋼印的真實目的。他明明知道發展解析計算機需要的算力只有量子計算機能做到,但由於前沿物理學被智子封死,量子計算機已經不可能實現。

    當然,這是危機紀元的事。當羅輯建立起威懾紀元後,智子被迫解除封鎖,發展量子計算機的技術障礙也就不復存在。雖然書中沒有明說後來到底有沒有發展量子計算機,但是理論上應該是發展的,只是不是書中的主要內容。

    至於無工質發動機,則是書中故事情節推動的重要一環。當時地球的資源只能夠支援在工質和無工質發動機兩個發展選項中二選一,航天界一言九鼎的元老們都傾向於繼續發展工質發動機,但是堅信人類必敗的章北海深知工質發動機無法制造可以進行恆星際航行的飛行器,發展工質發動機等於堵死了人類的唯一出路:逃亡之路。於是章北海暗殺了那幾位元老,為無工質發動機的研究掃平了障礙。

    這是危機紀元早期的事。辦完這件事章北海就冬眠了,大約兩百年後的危機紀元後期醒來。所以,早在危機紀元智子控制時期,無工質發動機的研究就得以順利進行了。在書中,這個技術的發展顯然是早於量子計算機的。

    3.書中的暗示:量子計算機已經應用,無工質發動機技術早已建成恆星級太空艦隊。

    因為智子的封鎖,在危機紀元人類無法發展量子計算機。當然,這是危機紀元的事。當羅輯建立起威懾紀元後,智子被迫解除封鎖,雖然書中沒有明說後續是否發展了量子計算機,但至少因為智子封鎖帶來的技術障礙已經不復存在。之所以沒有提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大概是那時羅輯已經面壁成功,沒人再關心希恩斯的所謂解析計算機了,何況那本來也只是個幌子,希恩斯真正要做的是思想鋼印機器,而且事實上已經成功了。

    但到了書裡的第三部,人們在解讀完雲天明傳遞的情報後,對掩體、黑域、光速飛船三個計劃進行分析取捨,提到黑域生活的其中一個特點:“那個世界中的電子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只能以極低的速度執行,人類可能退回到低技術社會,這是比智子更強的技術鎖死。”——這也許暗示,在當時已經有和電子計算機並列的量子計算機。

    而這個時候是廣播紀元早期,距離太陽系滅亡還早呢。

    無工質發動機在書裡不但研究得比量子計算機更早,走得也更遠。章北海冬眠醒來時,全球格局已經發生重大。常年在天上駐紮的人類太空艦隊形成了和地球上的國家地位一樣的獨立組織,根本原因就是基本上全由恆星級太空戰艦組成的艦隊實力太強大。而這樣的恆星級太空戰艦,就是在章北海刺殺那幾位航天界元老之後,無工質發動機或者說輻射驅動的研究全面開啟的結果。

    像章北海被派駐的“自然選擇號”,配置的就是最新一代的無工質核聚變推進系統,可以加速到光速的15%。章北海要的就是這樣一艘可以進行星際遠航的戰艦,不是用來跟三體人打仗,而是實現星際逃亡。

    人類兩千多艘太空戰艦,大多是這樣的由無工質核聚變發動機驅動的恆星級戰艦。可惜在三體人的黑科技“水滴”面前,依舊脆弱得像破銅爛鐵,不堪一擊。當然這是後話了。至於後來的曲率飛船“星環號”,當然毫無疑問是無工質的輻射驅動。

    總之,仔細看書就能發現,不需要等到太陽系滅亡那一天,人類的量子計算機和無工質發動機在危機紀元已經開始研究,到了威懾紀元已經在成熟地應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應該怎麼選?有什麼好的牌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