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後晉高祖石敬瑭本是後唐的節度使,為了能獲得遼國(契丹)的支援,過一把皇帝癮,不僅割讓燕雲十六州,而且還恬不知恥地認比自己小10歲的耶律德光為父,可謂極度無恥。無獨有偶,跟石敬瑭相比,另一位開國皇帝的無恥程度也不遑多讓。此人,便是向比自己小22歲的遼世宗稱侄的北漢世祖劉崇。

    劉崇(即位後改名為劉旻),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胞弟,生於晉陽。劉崇年輕時是個人見人煩的混子,只因得到兄長劉知遠(在後晉擔任河東節度使)的庇護,才得以在軍中不斷升遷,官至河東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遠稱帝建國後,定都於汴梁,而留守河東的重任,便落在胞弟劉崇的身上。

    劉知遠在位時,劉崇對朝廷還算是恭順,但等到侄兒劉承祐(隱帝)登基後,劉崇卻因與宰相楊邠、樞密使郭威等人不和,便開始停止上供財賦,對朝廷詔令也大都拒不奉行。不僅如此,劉崇還以防備遼國南侵為由,在河東選募勇士、招納亡命,修繕兵甲、充實府庫,其真實意圖令朝廷生疑。

    漢隱帝因為不堪忍受楊邠等人的欺凌,一怒之下將其殺死,隨後又派遣刺客前往鄴都,意圖誅滅郭威等人,但計劃卻遭提前洩露。郭威在憤怒之下舉兵造反,漢隱帝連戰連敗,最終在逃亡途中被侍從所殺,時在乾祐三年(950年)底。漢隱帝遇弒的訊息傳至太原後,劉崇擔心郭威會篡位稱帝,於是計劃舉兵南下討逆。

    但此時,郭威卻遣使來到太原,聲稱準備擁立劉崇的長子劉贇為帝,由此打消其戒心。然而,郭威食言自肥,在完全控制住朝廷後不久便稱帝建國,時在廣順元年(951年)正月。郭威稱帝后,派部將郭崇威殺死劉贇,訊息傳至太原後,令劉崇痛不欲生。懷抱著國恥家仇,劉崇遂在後周建立的同時,也在太原稱帝。劉崇稱帝后,仍以漢為國號,並繼續沿用乾祐年號,史稱北漢。

    劉崇雖然稱帝,但治下僅有幷州、汾州等12州之地,不僅疆域促狹、人口稀少,而且財政匱乏、國用不足,以至於無力修建宗廟,而每月發給宰相的的俸祿只有100緡,節度使只有30緡。國家困苦至此,以至於連劉崇都覺得有愧於皇帝的稱號,曾不止一次地跟心腹大將張元徽講:“我有什麼資格稱天子,你們又算是哪門子的節度使?”

    北漢僻處河東一隅、國小民貧,僅憑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對抗中原,因此劉崇(時年54歲)為了自存,便遣使到遼國請求庇護,並自稱“侄皇帝”,請求遼世宗(時年32歲)的冊立。對於北漢的依附,遼世宗倍感興奮,於是遣使冊封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劉崇為了求得遼國的庇護,竟向比他小22歲的遼世宗稱侄,真可謂連老臉都不要了。

    劉崇稱帝后,將消滅後周作為國策,為此剛剛開國,便命次子劉鈞率軍進攻晉州、隰州,結果無功而回。劉崇不死心,遂在當年九月用重金賄賂遼國,在後者的軍事援助下,再次大舉進犯晉州,結果圍城60余天始終無法攻克,最終只能狼狽撤軍。漢軍撤退途中遭遇伏擊,等到返回太原時,十成兵馬已折損將近四成。

    次年(952年),劉崇又遣軍攻打府州,結果再次遭遇慘敗,並丟失軍事重鎮岢嵐軍。晉州、府州兩場敗仗讓北漢損失慘重,迫使劉崇在此後2年間採取守勢,但他的內心深處並未放棄挺進中原的夢想。因此,等到郭威剛剛駕崩,劉崇便在十萬遼軍的聲援下,悍然舉兵南侵,時在乾祐七年(954年)正月。

    後周世宗柴榮得知漢軍南侵的訊息後,斷然拒絕宰相馮道等人的勸阻,親率大將趙匡胤、張永德等人親征,並在澤州的高平城跟漢軍展開激戰,史稱“高平之戰”。戰事之初,漢軍猛擊周軍的右翼,周將樊愛能、何徽引兵潰逃,所部士卒紛紛投降漢軍,使得劉崇氣焰更盛。然而不久,漢軍大將張元徽不慎落馬被斬殺,加之周軍大將趙匡胤等人冒死反擊,使得漢軍形勢發生逆轉,被斬殺多達萬餘人。

    劉崇見形勢不利,便請求遼軍主帥楊袞參戰,但楊袞看到周軍驍勇難敵,竟然率軍逃遁,絲毫沒起到對北漢的支援作用。劉崇自知大勢已去,只能率數百名殘眾逃回太原,此後再不敢興兵南侵。高平之戰重創劉崇,讓他在此後近1年的時間裡,始終生活在羞憤之中,最後竟鬱鬱而終,時在乾祐七年(954年)十一月。

  • 2 # 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劉崇(895年-954年)

    又名劉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君主,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

    劉崇早年嗜賭無賴,後入伍為軍卒,因劉知遠的緣故,累升為河東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漢建立後,官至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鎮守河東地區。 乾祐四年,郭威滅亡後漢,建立後周。劉崇隨即也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仍沿用後漢乾祐年號,但治下僅有十二州之地。他為興復後漢基業,向遼國乞援,約為父子之國,稱遼帝為叔,自稱侄皇帝;遼國則冊封他為大漢神武皇帝。劉崇在遼國的援助下,與後周進行了不少戰爭,但仍勝少敗多。 乾祐七年,劉崇趁郭威去世,聯合遼國南攻後周,結果在高平之戰中被柴榮擊敗。他歷經艱辛,逃回太原,卻又被柴榮圍困為城中兩個多月。北漢至此元氣大傷,再無力南下。劉崇因此憂憤成疾,不久去世,終年六十歲,廟號世祖。

  • 3 # 相州背嵬軍

    看到其他的回答,狼哥笑的嘴都歪了

    很多友友都答錯了,看清楚題目是“侄皇帝”!

    很多人不假思索一溜火星兒帶冒煙的答: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但是他是“兒皇帝”不是“侄皇帝”,這可差著輩兒呢。。。

    “侄皇帝”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北漢,開國皇帝劉崇,也是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政權。

    劉崇(公元895至公元954年),

    原名崇彥,後改為崇,(後)漢幷州晉陽人,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家世貧寒,不學無術,是一個市井無賴。少年時起就嗜酒嗜賭如命,窮愁潦倒,無以生計,遂投軍為兵卒。

    天福六年(公元941),其兄劉知遠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時,遂推薦他做了河東步軍都指揮。天福十二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後赴開封建都,以劉崇為北京留守,加同平章事。

    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劉知遠突然去世,隱帝劉承佑即位,後漢大權落入樞密使郭威之手。

    然而劉崇與郭威一向不和,便問判官鄭珙怎麼辦,鄭珙胸有成竹:“朝廷肯定要出事,晉陽兵強馬壯,地形險固,十州賦稅,足以自給。你是宗室,現在不作準備,將來一定會受制於郭威。”至此,劉崇停止上交賦稅蒐羅人才,暗地裡招兵買馬圖謀待舉。

    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率兵突襲後漢都城開封,城破之日隱帝被殺掉。

    按照郭威的意思,這一回便要奪位稱帝了,但是他很快發現隱帝雖然死了,後漢的大臣們並沒有立即擁戴自己的意思。他害怕劉崇出兵晉陽討伐自己,遂假意與太后商量,立劉崇的兒子劉贇為帝,並派宰相馮道迎接劉崇之子于徐州。

    當時人們對郭威的伎倆都看得非常清楚,這不過是穩住劉崇不要起兵的緩兵之計,絕非郭威本意。然而,無知昏憒利令智昏的劉崇卻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的兒子當皇帝,今後還怕什麼?遂停止出兵,並派人前往開封。

    郭威見到劉崇的使者,得知劉崇果然中計沒有出兵,便欺騙劉崇的使者說:“我出身低賤,脖子上還黥了飛雀,自古那有雕青天子,請你家將軍不要懷疑我。”這番沒人相信的鬼話,劉崇聽後非常相信,高興的直蹦高。

    可是太原少尹李驤卻勸諫說道:“郭威出兵弒帝,決不會甘心屈居人下,甘為人臣,更不會立劉氏後代當皇帝。”那知糊塗的劉崇竟大罵李驤道:“你這腐儒,竟敢離間我父子。”遂命令左右把李驤拉出去殺掉,並派人把此事告訴郭威,以示坦誠。

    不久後果然如李驤所說,郭威殺掉了劉贇稱帝於開封,建立(後)周政權,劉崇至此方大夢初醒,深悔沒有聽信李驤之言,然而良機已失,兒子已死後悔又有何用?

    得知兒子被殺的噩耗,劉崇惱羞成怒,在郭威稱帝的同時他也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自立為帝。

    為了表明他是後漢皇位的真正繼承者,劉崇建立的政權國號仍稱漢,仍使用乾祐年號,史稱北漢。北漢疆域面積小,地狹民少地瘠民貧,國力微弱難以與佔據中原地區的後周政權抗衡。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劉崇決定效仿石敬瑭當年的做法,藉助契丹力量來對抗後周。

    那時候的遼國(契丹)正處於上升時期,國力雄厚,且對中原虎視眈眈。劉崇立國稱帝后,立即派人主動向遼主獻媚,表示願按照後晉與契丹的先例兩國交好。遼主也想利用北漢與後周的矛盾從中漁利。

    於是,遼世宗耶律阮提出與劉崇“約為父子之國”,並要求北漢“歲輸錢十萬緡”以上。錢的問題好辦,劉崇一口就答應下來,只是鑑於石敬瑭做“兒皇帝”早已聲名狼藉,所以死活不肯與遼“約為父子之國”。為了區別於“兒皇帝”,劉崇提出約為叔侄,對遼主“以叔父事之”,稱自己為“侄皇帝”,回覆也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乾祐四年(951)七月,遼世宗正式冊立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侄皇帝”由此誕生,北漢與遼的依附關係也正式建立。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後,柴榮即位,史稱周世宗。

    劉崇以為報仇時機已到,乞得契丹騎兵一萬,自帶漢兵輕騎三萬,攻伐潞州向後周宣戰。初戰之時尚獲小勝,兵臨潞州城下。三個月之後,戰況急轉直下,前鋒勇將張元徽兵敗被殺,漢軍頓時大亂。劉崇慌不擇路率十餘騎進歸太原。周世宗則乘勝追擊,直趨晉陽城下。後來周兵雖撤走,但是裹脅遷走北漢臣民十餘萬於河南,使北漢政權的兵源和糧源發生很大的困難。第二年十一月,劉崇憂病而死。

    北漢開國皇帝劉崇,剛愎自用,昏憒無能,既無率兵之能力,更無稱帝之德才。而且,乞求契丹為援,大損華人顏面。他的垮臺是必然的,他所建立的北漢,亦是偏於晉中一隅,終究難與兵廣將強,人才濟濟的後周匹敵。

  • 4 # 老張讀史

    在五代十國時期,一共建立了三個以“漢”為國號的政權,一個是五代之一的後漢,由高祖劉知遠建立;一個是十國之一的南漢,奠基者為劉隱,開國君主為劉龑;再一個就是北漢,這是十國中唯一一個在北方的政權,由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建立,劉崇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與遼國皇帝約為叔侄,自稱“侄皇帝”的開國君主。

    建立北漢

    劉崇,(後改為劉旻)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親弟弟,《新五代史》記載其“為人美鬚髯”,“美鬚髯”可能是古代帝王、權臣的標配長相,據史書記載,漢高祖劉邦、漢大將軍霍光、清大臣曾國藩等人的鬚髯都很美。劉崇不僅美鬚髯,而且眼睛是雙瞳,這一看就是不凡的長相。

    劉崇年輕的時候是無賴一個,喝酒、賭博無一不沾,後來參軍入伍。在五代和宋朝時期,士兵都要在臉上刺青,實際就是刺上字然後塗上墨,以防士兵逃跑。宋朝名將狄青臉上就有刺青,被稱為“面涅將軍”。所以劉崇的臉上也有當兵時的刺青。

    後晉時,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任命劉崇為都指揮使。劉知遠稱帝后,任命劉崇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漢隱帝時,加封劉崇為中書令。

    乾祐三年,郭威起兵造反,後漢隱帝劉承佑出逃途中被殺。次年,郭威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周。隨即劉崇在太原即皇帝位,國號為漢(史稱北漢),仍使用後漢乾祐年號。

    與遼國約為叔侄

    建國後,劉崇迫不及待想要打敗郭威,收復後漢之地,恢復後漢江山,於是封其子劉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太原尹,判官鄭珙、趙華為宰相,都押衙陳光裕為宣徽使。並派劉承鈞率軍攻晉、隰二州,結果無功而返。

    劉崇雖然稱帝建國,但是北漢實際只有河東十二州之地,土地貧瘠、國力微弱。無奈之下,劉崇決定效仿後晉石敬瑭的做法,依附遼國,於是派遣通事舍人李鋋間出使遼國,以重金賄賂遼國。遼國永康王兀欲,即遼世宗,本打算與劉崇約為父子之國,但劉崇派宰相鄭珙致書遼世宗,自稱侄皇帝,與兀欲以叔父事之。

    當時的劉崇已經50多歲了,遼世宗才30多歲,劉崇自稱侄子,認了一個比自己小20歲的叔叔,和自稱兒皇帝的石敬瑭,真是一丘之貉。

    遼世宗非常願意看到中原地區戰亂不斷,聽說劉崇自立之後,非常高興,於是派燕王述軋、政事令高勳為使,冊封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並冊劉崇妻為皇后。

    與後周之戰

    受到遼國冊封之後,劉崇自以為找到了靠山,開始準備向後周開戰,並向遼國求援,遼世宗答應了他。就當遼世宗召集各部出兵援助北漢攻打後周時,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遼國國內各部因常年征戰、財物損耗較大,不願意再打仗,於是趁遼世宗設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酋長之時,燕王述軋造反弒殺遼世宗,後耶律璟(述律)誅殺了逆臣述軋,即皇帝位,是為遼穆宗。

    之後,劉崇派遣樞密直學士王得中出使遼國,面見遼穆宗請求支援,遼國派遣蕭禹厥率兵五萬相助,劉崇親自率軍從陰地關攻晉州。周太祖郭威派樞密使王峻率軍支援晉州,北漢軍隊不敵後周軍,大敗,再加上當時天氣大寒,北漢軍隊損失過半。

    第二年,劉崇又派兵馬進攻府州,被折德扆(府州折氏,雲中大族,自後晉時起,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之地。楊業之妻就是折德扆的女兒)打敗,麾下岢嵐軍也被折德扆所取。

    憂憤去世

    顯德元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劉崇聽說之後大喜,以為進攻後周的時機到了,派使者向遼國借兵。遼國派將領楊袞率一萬騎兵,以及奚諸部兵五六萬人,號稱十萬人馬,前來相助劉崇。劉崇又率北漢兵三萬,以張元徽為前鋒,進攻潞州,並打敗了前來阻擊的潞州李筠部。

    剛剛即位的後周世宗柴榮,得知潞州被圍,大怒,於是御駕親征,率軍與漢軍對陣於澤州的高平城。楊袞曾勸劉崇不可輕敵,但是劉崇不聽,楊袞於是大怒離去。劉崇親率北漢軍迎戰後周軍,周軍先小敗、後大勝,北漢軍隊四散而逃,輜重器甲、乘輿服御物皆被後周軍所獲,前鋒張元徽戰死,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將領被俘、後又被柴榮下令處斬,劉崇獨自一人騎馬逃走。

    柴榮又率軍進攻太原,圍了太原城兩個月之久,卻久久攻不下來,因符彥卿被遼國所敗、史彥超戰死,柴榮這才撤軍離去。

    劉崇自從在高平吃了敗仗,又被後周軍隊圍困,憂憤成疾,最後竟然一病不起,不久這位坐了四年皇位的“侄皇帝”就去世了。

  • 5 # 聰明的小龍女

    歷史上唯一一位向遼國皇帝世宗稱侄的屈辱天子是五位十國中的北漢世祖劉崇,既無才無德,又軟弱無能,還屈膝於遼向其稱侄,歷史上可恥的君王之一。五代十國另一位後晉天子石敬瑭也是屈膝於遼的恥辱天子,竟向遼國皇帝耶律德光稱子,還將要塞幽雲十六州拱手相讓於遼國,認敵為父、失土喪地更加可恥。

  • 6 # 古今那些趣事兒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侄皇帝”-劉崇

    當時,遼(契丹)正處於上升時期,國力雄厚,且對中原虎視眈眈。有奶便是娘。劉崇稱帝后,立即派人向遼主獻媚,表示願按照後晉與契丹的先例兩國交好。遼主也想利用北漢與後周的矛盾從中漁利。於是,遼世宗耶律阮提出與劉崇“約為父子之國”,並要求北漢“歲輸錢十萬緡”以上。錢的問題好辦,劉崇一口就答應下來,只是鑑於石敬瑭做“兒皇帝”早已聲名狼藉,所以死活不肯與遼“約為父子之國”。為了區別於“兒皇帝”,劉崇提出約為叔侄,對遼主“以叔父事之”,稱“侄皇帝”,覆函也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乾祐四年(951)七月,遼世宗正式冊立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侄皇帝”由此誕生,北漢與遼的依附關係也正式建立。

    憂病而死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卒,柴榮即位,史稱周世宗。劉崇以為報仇時機已到,乞得契丹騎兵一萬,自帶漢兵輕騎三萬,攻伐潞州向後周宣戰。初戰之時尚獲小勝,兵臨潞州城下。三個月之後,戰況急轉直下,前鋒勇將張元徽兵敗被殺,漢軍頓時大亂。劉崇慌不擇路率十餘騎進歸太原。周世宗則乘勝追擊,直趨晉陽城下。後來周兵雖撤走,但是裹脅遷走北漢臣民十餘萬於河南,使北漢政權的兵源和糧源發生很大的困難。第二年十一月,劉崇憂病而死。

    北漢開國皇帝劉崇,剛愎自用,昏憒無能,既無率兵之能力,更無稱帝之德才。而且,乞求契丹為援,大損華人顏面。他的垮臺是必然的,他所建立的北漢,亦是偏於晉中一隅,終究難與兵廣將強,人才濟濟的後周匹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19賽季倒計時!馬超橘子李信鎧皇強勢戰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