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深深愛著這片土地
-
2 # 甘草的甘
我應稱乎他為叔輩,對他的童年青年不大瞭解,所以沒知道他有養成的優秀品質,自從非典後我才知道他的一些事蹟,他是一位敢說敢做對事業有執著追求的西醫學者。
-
3 # 仟贖
鍾南山,我國著名呼吸領域專家,這位如今80多歲的老爺爺,2003年非典期間,帶領國人取得抗疫勝利;今年春節期間,武漢疫情爆發,老爺爺一言不合逆流而上,前往武漢,指導抗疫工作,奮鬥在一線,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如今,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了,我們大家也應該向老爺爺說聲您辛苦了,謝謝您!
他是個偉人,是中國的英雄,但也跟我們一樣,一介素衣。披上了那身白衣,也就擔起了責任。這樣的人,必然擁有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品質和好習慣。
一、熱愛生活,熱愛體育
很難想象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還有一身腱子肉,還是那樣的年輕。他不僅是醫生,還是位運動員,1955年會上打破了400米跨欄記錄。正是日復一日的鍛鍊,養生,才讓他體型保持怎麼完美,這麼有精氣神。
二、勤奮刻苦,厚積薄發,熱愛工作
受父親影響,1955年考入北京醫學院,成為一名醫學生。在校成績好,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在廣州醫院任職。出國進修,1996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03年非典,他指出這是“病毒”,不是“衣原體”。他的堅持挽救了無數的人,也成就了他,讓他頓時各種榮譽加身。他幾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科學上,直到84歲還堅持每週出診。
三、一眼忘年,執子之手
李、鍾兩家是世交,小時候見過面。緣分來到19這年,在同一所學校,同在國家隊訓練,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絡,並最終確定了關係。後面李少芬出國打比賽,他則埋頭攻讀醫學,等待李少芬歸來。這段異國持續八年之久,李少芬拒絕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回來了。她說“那時我跟鍾南山已經很好了,所以也捨不得走。”一句捨不得,確實最深情的告白。如今執手57年,一想起你,我還是胸口有暖意,嘴角泛笑意。
四、高度的自律
不管是對待工作,科學研究甚至鍛鍊,他都十分自律。也是這個習慣讓他變的越來越好,不管是內心,還是身體。
-
4 # 閃電麵包樹
一、樹立人生理想
鍾南山出生在醫學世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是兒科專家,在70歲高齡和身體多病、眼睛幾乎失明的情況下編寫了兒科著作《兒科疾病鑑別診斷》,有50多萬字。母親廖月琴曾擔任廣州腫瘤醫院副院長,是護理學專家。跟著父母在醫院長大的鐘南山打小耳聞目睹父母對待病人的態度。他發現,兩人的喜怒哀樂是跟病人病情的好壞密切關聯的。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是,經過努力病人的病情還是沒有得到改善。“那時就覺得,當醫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會得到社會的尊重。”鍾南山曾在接受三聯生活週刊採訪時說。
鍾南山說他一直記得中學時代一位老師曾對他說過:“人不應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的事,與自己的抱負比也會變得很小。”
二、不撒謊,不欺瞞小學的鐘南山非常淘氣,每天都不好好做功課,還經常逃學溜出去玩。父親鍾世藩有心輔導幼子,每晚都會在格外忙碌的工作之餘,抽出一定時間輔導他。可不到幾分鐘就藉口尿尿離開了。父親看在眼裡,也沒過度苛責他,大概覺得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吧。直到有一天,鍾世藩終於大發雷霆。那時,學校每個月都會讓學生交一些錢作為飯費。他並沒有把家裡給的錢交到學校,而是自己拿著買了零食吃。等到學期末,母親要去學校問問他在校的表現時,他才不得不向母親承認了錯誤。那一晚,鍾世藩並沒有棍棒教育,卻厲聲甩給他一句:你自己再想一想,為什麼撒謊?這個小小的鐘南山狠狠地上了一課。
三、實事求是,辦事嚴謹1955年,成年的鐘南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考取了北京醫學院,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沒過幾年,便迎來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上山下鄉”運動的熱潮。鍾南山也來來回回不斷被派往農村鍛鍊,很少有機會回家。1969年,好久沒回家的他回到家中,和父親聊起近況。他跟父親說,自己跟隨下農村的醫療隊看了一個尿血的病人,他和隊友判斷病人得的是結核,並且用了藥,減輕了病人尿血的情況。本以為父親會誇獎自己,沒想到父親反問:“做病原學檢測了嗎?”南山回答:“沒有,但是我們醫療隊一致判斷是腎結核,並且病人吃了開的藥也好轉了。”鍾世藩說:“那又怎樣?醫生說話要有事實根據,治病要經過嚴格的科學分析。”
四、知錯就改,勤奮苦讀1971年,35歲的鐘南山幾經周折到了廣州第四人民醫院,正式成為一名臨床醫生後,一個“血”的教訓,終於讓父親的話深深印在了他心裡。初上任的鐘南山,接診了一個老結核病人,看到他嘴角還有黑血,就判斷他肯定是結核病又犯了,做了一般處理,就送去結核病房了。獨自順利完成任務的他很是高興,沒想到第二天就被上級訓話,讓他趕緊把病人接回來。原來,那個病人根本不是什麼結核病犯了,而是一根魚刺紮在了肚子裡一根小動脈上。病人是在嘔血,不是在咳血!由於他的誤診,病人血壓一度接近於零,幸虧後來補救的手術及時,才把病人從鬼門關拉回來。誤診的經歷深深地讓他感受到自己醫學知識的不紮實。此後,他開始踏下心來,跟著科室的大夫學習,仔細觀察他們每次如何行醫問診......對待病人也格外認真起來,每次都給病人做詳細的病程記錄。
五、不盲信權威,求真知他去英國愛丁堡皇家學院進修時,師從弗利蘭教授——一個權威的呼吸科專家。當時弗利蘭教授有一篇論文,是關於一氧化碳對人體血紅蛋白解離曲線的影響研究。鍾南山看到之後,覺得論文不嚴謹,弗利蘭教授得出的結論只是在小白鼠身上實驗過,並沒有進行過真正的人體實驗。他決定,在自己的身上親自實驗一番。但是,那就意味著要在體內注入相當劑量的一氧化碳,相當於短時間內連續吸50至60支香菸,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他還是義無反顧,當一氧化碳注射濃度達到22%時,才讓同學停下來,那時他已經眩暈。之後,在床上連躺了3天才緩過來。不過,經過他的實驗,證明弗利蘭的教授的結論確實有一半是錯的。鍾南山慢慢體會到,發現真相其實沒那麼難,只要肯下苦功探索。
一個人的成長向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偉大的人、令人敬佩的人更是如此。鍾南山之所以成為鍾南山,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養成的優良品質,更離不開他個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堅持與付出。他是值得我們所有人都學習的榜樣。
-
5 # 心理諮詢師華鳳老師
鍾南山,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他1936年出生於醫學世家,他從小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都是上世紀20年代的留美醫生,良好的家風鑄就了鍾南山的真實、正直,堅毅的性格,幫助他養成了嚴謹的治學態度。然而在醫學的長跑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屢屢受挫。35歲到廣州才開始真正行醫,36歲他正式開啟“開掛”人生模式,創造出令世人驚歎的醫學成就。鍾南山的醫學之路就是活生生的逆襲勵志之路。
鍾南山不僅僅是醫學專家,他還是運動健將,文藝青年。他正是憑藉著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態在84歲仍來回奔波在抗疫一線。
鍾南山具有的品質: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積極樂觀、嚴謹治學。也鑄造了“承認落後、不甘落後、臥薪嚐膽、告別落後”的南山精神。
-
6 # 章魚波哥
說實話回答。作為普通老百姓如果沒有經歷非典都不知道鍾南山先生,更不要說了解他本人。如果沒有這次新冠很多人已經忘記鍾先生。到目前為止很多人也沒有去了解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但是從這位老人兩次疫情的行為,就能聯絡到他的年輕時代是優秀的。
回覆列表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好高騖遠,不崇洋媚外,熱愛祖國,勵志為民。這也是目前中國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課程,更是青少年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