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風悍馬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舊唐書》載:“党項羌……漢西羌之別種也。魏、晉之後,西羌微弱,或臣中國,或竄山野。自周氏滅宕(tàn)昌、鄧至後,党項始強。

    党項民族風情——党項衣裝

    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唐朝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

    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遭到吐蕃軍隊進攻,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市)。

    安史之亂(755-763年)起後,郭子儀怕這些少數民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以北和夏州以東地區,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李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17] ,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至此正式領有銀州(陝西米脂縣)、夏州(陝西橫山縣)、綏州(陝西綏德縣)、宥州(陝西靖邊縣)與靜州(陝西米脂縣西)等五州之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在這段時期,西夏十分謹慎地處理著與後唐、後晉、後漢等沙陀政權,與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以及與宋朝之間的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

    經過兩百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因此平夏部黨項勢力逐步膨脹起來。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臺後,情況有所變化。李繼捧因不能解決家族內部矛盾,就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親率族人入京朝見宋帝,自願獻出銀、夏、綏、宥四州八縣地方。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不肯入京,藉故逃離。他們逃到了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巴彥淖爾)集結武裝,進行襲擾宋朝邊境的活動。

    雍熙二年(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甘肅靖遠),與宋鬧翻;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至道二年(996年),李繼遷截奪宋軍糧草四十萬,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軍擊夏,皆敗北。宋太宗崩後,宋真宗即位,為息事寧人,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西夏的獨立地位

    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李繼遷率諸部落攻陷宋朝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截斷宋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嚴重影響了宋朝的國防軍力建設。與吐蕃會盟時,李繼遷遭吐蕃人暗算,被勁弩射傷,後傷重而死,時年42歲

    李德明繼位後,傾力向河西走廊發展,南擊吐蕃,西攻回鶻,大大拓展党項羌族的生存空間,李德明認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於防守,不如懷遠形勢有利。1020年派遣大臣賀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黃河建城,營造城闕宮殿及宗社籍田,定都於此,名為興州。他對外仍向宋、遼稱臣,對內則完全是帝王氣派。並伺機向西發展。數年間,西攻吐蕃和回鶻,奪取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 其勢力範圍擴充套件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

    李元昊

    宋天聖十年(1032)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7] ,[21] 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並開始使用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飾,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並頒佈禿髮令。並派大軍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肅州三個戰略要地。這樣,元昊已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涼、瓜、沙、肅數州之地,即寧夏北部,甘肅小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以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朝不願承認李元昊的帝位,並且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李元昊頻繁派出細作到邊境刺探軍情,煽誘宋朝境內的党項人和漢人附夏。公開斷絕了西夏同宋朝的使節往來,向宋朝送去“嫚書”,在“嫚書”中指責宋朝背信棄義,挖苦宋軍腐敗無能。又借遼朝的勢力威脅宋朝,最後還表明西夏仍願同宋朝和好之意。夏宋之間的戰爭終於不可避免。

    和戰北宋

    李元昊稱帝之後,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好水川之戰

    大敗宋遼之後,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橫淫縱,甚至將兒子寧令哥的妻子納為妃子,1048年元宵節,因奪妻之恨,元昊之子寧令哥揮刀,將其父元昊的鼻頭全部削掉,元昊痛極血盡而死,時年46歲。元昊子諒祚繼承大位,其死後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時西夏政局內部動盪,宋神宗以為有機可趁,派兵五路攻夏,準備收復靈武。但敗多勝少,特別是靈州、永樂城兩戰,損失士兵民夫達60餘萬人,耗費軍費無計

    西夏方面國力也大虧。夏毅宗與夏惠宗時期時,夏廷對內進一步鞏固統治,對外常與宋遼兩國處於戰爭與議和的狀態。夏毅宗繼位時年幼,由其母沒藏太后與沒藏訛龐專政。當時遼朝遼興宗再度攻打西夏,最後西夏向遼朝稱臣。沒藏太后荒淫好色,多次勾結外人,其中李守貴與吃多己多次爭寵。最後李守貴殺太后與吃多己,事後也被沒藏訛龐所殺。 沒藏訛龐又將其女許配夏毅宗以控制小皇帝。奲都三年(1059)夏毅宗參與政事,沒藏訛龐密謀刺殺夏毅宗,後被夏帝誅殺全家。親政後,夏毅宗娶協助他剷除沒藏訛龐的梁氏,任用梁乙埋與景詢等人。對內整治軍隊使地方軍政分立,文武官員互相牽制,提倡漢文化與技術,廢行蕃禮,改用漢儀,並於拱化元年(1063)改姓為李。對外方面,與宋重新劃定邊界,恢復榷場,貿易正常化。對吐蕃多次戰事,佔領河湟與青海一帶,於拱化元年招撫西域城吐蕃首領禹藏花麻。夏毅宗的改革對以後各朝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於拱化四年(1066)與北宋作戰時受箭傷,兩年後去世,由其子7歲的李秉常即位,即夏惠宗。

    李諒祚

    後女真崛起,西夏攻佔宋朝定邊軍,並向金國稱臣。金朝皇帝在高興之餘把此前佔領的西夏故地樂州、積石州等河外諸州都賞賜給了西夏王乾順,西夏領土達到鼎峰。蒙古崛起後,一直視西夏為眼中釘,將其作為練兵場,不斷派兵襲擾突擊,演練部隊。

    母黨專權

    由於夏惠宗年幼,由其母梁太后掌握大權,形成了以梁太后與梁乙埋為首的母黨專權。母黨大力發展其勢力,提倡番禮,重用都羅尾與罔萌訛,排擠夏景宗的弟弟嵬名浪遇等反對派。大安六年(1080),夏惠宗最後在皇族嵬名氏的協助下得以親政。夏惠宗崇尚漢法,下令以漢禮藩儀,遭到梁太后為主的保守派極力反對。對此,夏惠宗想用大臣李清策的建議,將河南地區歸還宋朝,以利用宋朝削弱外戚勢力。不料機密洩漏,梁太后殺李清策,幽禁夏惠宗。梁太后此舉引來皇黨、仁多族的叛亂,連吐蕃禹藏花麻都向宋朝請求派兵攻打梁太后。此時宋朝正值宋神宗王安石變法而國力增強,並在天賜禮盛國慶三年(1071)由王韶於熙河之戰佔領熙河路,對西夏右廂地區造成威脅。大安七年(1081)宋神宗聽從種諤建議,趁西夏內亂之際,以李憲、種諤等五路大軍發動五路伐夏,目標興慶府。梁太后採取堅壁清野策略,襲擊糧道以粉碎五路宋軍,宋軍最後只奪下蘭州。隔年宋軍採取碉堡戰術,派徐禧興建永樂城,步步壓縮西夏在橫山的軍事空間。梁太后趁永樂城新建之初,率30萬大軍包圍攻陷,宋軍慘敗,史稱永樂城之戰。

    夏崇宗李乾順

    西夏雖然多次擊潰宋軍,但與宋朝貿易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人民不滿。梁太后與梁乙埋最後於大安九年(1083)讓夏惠宗復位,以平和矛盾,然而夏惠宗依舊沒有掌握實權。梁乙埋去世後,政權轉由其子梁乞逋掌握。天安禮定元年(1086)夏惠宗在憂憤之下去世,由3歲兒子李乾順即位,即夏崇宗。

    此時西夏政權又落入小梁太后及梁乞逋手中。宋朝宋哲宗時期,章惇執政,派遣渭州知州章楶討伐西夏,章楶建議對西夏採取經濟制裁與碉堡、潛攻耕作戰,其後為了實踐這套戰術,他在天祐民安七年(1096)於西邊的渭川修建平夏城與靈平砦,並且多次擊退進攻的西夏軍隊。隔年宋軍攻入東邊的洪州、鹽州。永安元年(1098)小梁太后偕同夏崇宗率領30萬大軍猛攻平夏城,遭到慘敗,大將嵬名阿埋與妹勒都逋均被擒,史稱平夏城之戰。其後殘兵敗將被章楶安排伏兵殲滅,小梁太后差點被俘,宋軍隨後興建西安州與天都寨,打通涇原路與熙河路,秦州變成內地。宋朝控制橫山地區後,西夏處境日益艱困。其後的一段時間西夏與章楶交戰屢戰屢敗,永安二年(1099)在遼道宗的周旋下,宋夏再度和談,西夏向宋朝請罪而終。西夏在母黨專權的十年裡,梁乞逋依仗“梁氏一門二後”的威勢,連連發動與北宋和遼朝的戰爭,使西夏蒙受嚴重損失。他經常在朝廷上向眾大臣誇耀自己的功勞,認為西夏連年出征,主要就是讓宋朝屈服,只有這樣才能使西夏獲得和平。環慶之戰時,梁乞逋被小梁太后制止出征而懷恨在心。他意圖叛變,但是事機敗露。小梁太后命嵬名阿吳、仁多宗保與撒辰率兵逮捕處死。小梁太后親自專權後,為了加強對宋朝戰事,多次向遼朝請求援軍被拒。遼廷對小梁太后極度反感,認為遼夏戰爭是由她引起,而小梁太后因多次被拒也惡言相向。永安二年夏崇宗親政在即,但“梁氏專恣,不許主國事”。遼朝遼道宗派使至西夏,用毒藥毒死小梁太后。至此長期的太后專政終止,西夏皇帝得以親政。

  • 2 # 碎蛋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宋封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留居京城,党項族內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繼捧弟李繼遷採納部下張浦的建策,率領貴族逃入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抗宋自立。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北宋惟恐党項人“居城自雄”,下詔毀了“統萬城”,將20萬党項人遷到綏、銀等州,也就是現在的橫山、米脂、綏德一帶。從此,党項族便居於銀、夏、綏、宥、靜五州(一說是四州,沒有靜州)。至此,擁有近600年曆史的“統萬城”漸漸沉寂在毛烏素沙漠之中。

    宋初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引起拓跋李氏的不滿。雖然他們一開始服從宋的命令,但兩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李德明時,依附宋朝,轉而對回鶻、吐蕃部落展開大規模的攻掠,極大地加強了党項奴隸主貴族的力量,擴充套件了統治的領域。党項割據政權經李繼遷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立國的基礎。

    李元昊

    北宋天聖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仿漢字創制,並彙編字書十二卷,定為“國書”。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西夏建國後,党項族的勢力不斷髮展,其疆域方圓二萬餘里,東盡黃河,玉門,南接,北控大漠。

  • 3 # 逍遙散人的酒館

    原因就是有資源,有明主,還有就是党項人的生活習慣,不喜歡打打殺殺!

    1、有資源:西夏當時國土中有能夠當錢花的青鹽,相當於自帶一棵搖錢樹,錢有了!

    2、有明主:兩位牛逼人物,一位奠基人拓跋思恭,一位締造者李元昊!

    3、生活習慣:党項人的日常就是:風吹草地見牛羊,晚上生起一堆火,再撒點孜然面,日子別提多滋潤了。

    4、當然也和後期宋朝國力減弱有關!

    為什麼呢?分析如下:

    党項是中國古代西北的一個民族,其語言西夏語屬於藏緬語族。在唐、宋時代,被漢人認為是古羌族的一支,又稱作党項人。

    西夏是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朝代,雖然周圍都被遼、宋、金、蒙古等大佬環伺,卻硬是憑藉強悍的生命力,比面積更大的遼、金更長命。

    “遠看一堆土,近看土一堆。”人們常常用這句話戲謔地打趣散落在賀蘭山東麓,形如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西夏是《二十四史》中唯一沒有記載的王朝,歷經十帝。很多人對它的瞭解,都只停留在金庸的小說裡,

    它是武俠小說裡慕容復一心想拉攏的物件!

    西夏的建國曆史非常有趣。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上的党項族,唐朝時才遷居陝北。

    這時,族人中出現了一個超級牛掰的人物——拓跋思恭,他憑藉超強的戰鬥力和領導力,幫助大唐平定了黃巢起義,於是唐皇大手一揮,不僅封他為夏州節度使,還特賜國姓李,形成了一個地方勢力。

    但好景不長,隨著大唐的覆滅,五代十國時期中原走馬燈似的換著不同的老大:後漢、後蜀、後晉、後唐……但無論是誰,他都低眉順眼地自稱小弟,打仗有什麼意思,混吃等死的日子不快樂嗎?於是,就這麼安安穩穩地混著,誰知一不小心就混成了一方土豪了。

    當然,這還得感謝西夏這塊福地。所在的地界竟然盛產一種當時能夠當錢花的青鹽,相當於自帶一棵搖錢樹,此外,還順便養養牛羊,做做買賣,數錢數到手軟,這是什麼神仙日子?那時候,党項人的日常就是:風吹草地見牛羊,晚上生起一堆火,再撒點孜然面,日子別提多滋潤了。

    至宋初,夏州李氏與宋朝發生多次戰爭。首領李繼捧歸降宋,但族人擁立李繼遷叛宋自立。李元昊父親李德明在1005年與宋朝媾和。宋真宗賜姓氏,授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使[4]。1031年元昊繼立,1038年成立了西夏,統治西北地區達約200年之久,

    李元昊算起來,應該是《天龍八部》裡夢姑的高祖父。

  • 4 # 5有5

    引言: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党項人建立西夏國的方式也不例外。

    獨立的部落到氏族的聯盟

    關於党項族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早期的党項族生活方式比較落後,生活質量的高低由大自然決定。

    “党項"每姓別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犛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牆"。”—— 隋書·党項傳

    由於生活物資的缺乏,党項人不得不對外擴張,但是在擴張的過程中總是被人欺負。便有了找個靠山的想法: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於是在隋朝建立後就投靠隋朝,在唐朝建立後,投靠唐朝。党項各族見有了靠山的族人生活質量比自己要好很多,便形成了投靠唐朝的運動。唐朝對投靠的党項首領予以加官晉爵,賞賜頗豐。

    在尋找靠山的過程中,党項族逐漸由散落的部落形成氏族的聯盟: 拓跋乞梅居慶州,號東山部;拓跋朝光居夏州,號平夏部。不論是戰鬥力還是氏族的經濟都得到了強有力的提升。

    党項人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總想幹點事情證明自己的存在。

    党項人在找靠山的過程中,還是比較聰明的:隋文帝時曾經攻打隋朝,被打敗,便臣服務隋朝。在唐朝時因當地官吏貪汙腐化,党項人起兵,被鎮壓。

    在平定黃巢起義時,因收復長安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的首府是夏州,統領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拓跋氏被賜給姓氏李,從此這些拓跋党項羌人的首領拓跋氏就改姓了李氏。

    党項族人從被封為節度使後,為後來的建國稱帝提供了基礎,也因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朝廷無暇顧及,勢力不斷壯大。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積蓄勢力,建國稱帝

    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党項勢力進一步增強。宋朝建立後,党項人依舊臣服於宋朝。公元980年,党項族的首領、定難節度使李繼筠病死,李繼筠的兒子幼小,被族叔李繼捧篡位,繼承了定難節度使。公元982年,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李繼遷逃亡自立。宋太宗想要藉此機會完成國家統一,不成想事與願違。

    李繼遷在剛開始的戰爭中接連戰敗,李繼遷總結經驗後決定和遼朝合作。因遼國的威脅要大於党項,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宋太宗便安撫李繼遷: 復授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國姓趙,賜名趙保忠。李繼遷的勢力在宋遼戰爭中得以休養生息。在休養完畢後,又開始對宋作戰,並逐漸收復了綏州、銀州、宥州、夏州等地

    到宋真宗時,授李繼遷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此後,李繼遷及時後繼者致力於發展治下經濟,收服周邊的小勢力,擴大地盤。到李元昊時,党項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有了稱帝的實力。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至此西夏王朝正式建立。

    私認為西夏的以成功立國,得益於宋遼戰爭中,宋朝無暇顧及;在宋遼戰爭時,党項致力於國內發展,待宋遼停戰時,西夏勢力坐大,無法徹底解決;因党項崛起直至立國,一直處於中國北方民族勢力紛爭時期。長期的戰爭加上民風彪悍,提升了党項軍隊戰鬥力。又因宋朝立國後,擔心藩鎮割據,改革軍制,減弱了軍隊戰鬥力,加之朝廷重文輕武。使得党項人能夠順利建國。

  • 5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西夏是宋朝對西夏的稱謂,他們稱自己為大白高國。西夏立國是在李元昊時期,佔有四州之地也是李元昊時期的事。所謂的四州是指河西走廊的四個州,即瓜州、沙州、肅州、甘州。

    下面我就詳細聊聊西夏國:

    一、党項的興起與族源

    党項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本西羌之一支,原居青藏高原。漢文典籍有關党項的記載首見於唐魏徵等所撰的《隋書》,《隋書党項傳》記魏、周之際,數來擾邊,但《魏書》、《周書》不載党項事。其後唐李延壽撰《北史》、杜佑撰《通典》,五代、北宋修纂的《舊唐書》、《新唐書》、《五代會要》、新舊《五代史》、元修《宋史》等都有党項專傳,這些史書中或直接稱党項為“党項羌”)。

    西羌與黨項的關係,據《舊唐書·党項羌傳》記述:“党項羌在古析支之地,漢西羌之別種也。魏、晉之後,西羌微弱,或臣中國,或竄山野。自周氏滅宕昌、鄧至之後,党項始強”。《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的漢代西羌主要居地是:”濱於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賜支,或析支,即指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曲一帶地方,這裡是羌族發源之地。

    古析支既是党項初起的居住中心,則他們當與西羌同源。早在漢代西羌曾大量內徙於河隴及關中一帶。遺留在原居地的廣大羌族在西晉末為吐谷渾所統治,其勢微弱。自西魏廢帝元年(552年)至北周保定四年(564年),附屬於吐谷渾的宕昌(中心在今甘肅宕昌)和鄧至(中心在今四川九寨溝縣)兩個羌族小政權相繼為西魏和北周滅亡之後,“党項始強”。以後,宕昌、鄧至有部分融入黨項,成為其組成部分。故《隋書·党項傳》稱“其種有宕昌、白狼”雲。

    因此可以說,党項羌應是漢魏後居於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的西羌諸部發展而來,是居於這些地區的西羌,在北周後的泛稱。

    自北周後,党項羌興起,其分佈地域,據《隋書·党項傳》的記載:“東接臨洮(今甘肅岷縣),西平(今青海西寧市),西拒葉護,南北數千裡,處山谷間。到唐代初年,活動範圍有所擴充套件,史書記述亦較準確。

    《舊唐書·党項羌傳》記載:“其界東至松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接葉護(今新疆若羌)南雜舂桑、迷桑(今青海、四川交界處,果洛、阿壩藏族自治州一帶)等羌,北連吐谷渾(今青海北部,甘肅南部一帶),處山谷間,亙三千里。”

    關於党項人的發源地,據20世紀初黑水城遺址發現的西夏文獻中一首記載党項祖先的頌詩稱:“黔首石城漠水邊,亦面祖墳白河上,高彌藥國在彼方。”

    20世紀初以來,中外西夏學家對詩句進行過多種譯釋考證,說法不一,但基本肯定是一首記敘党項祖先發祥地的史詩。即“黔首”與“赤面”指党項人,因其臉色黝黑,並用紅顏料塗面。

    “白河”即今嘉陵江上游白龍江,古稱白水。“弭藥”是党項人自稱,後吐蕃沿用此名。該詩概述党項羌的原分佈地是在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一帶,與漢文典籍記載相合。

    《舊唐書·党項羌傳》記党項有八部:“其種每姓別自為部落,姓之中復分為有小部落,大者萬餘騎小者數千騎,不相統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而拓拔氏最為強族。”

    除上述党項八部外,據兩唐書《党項傳》記載,在赤水(今青海共和)以西有“黑党項”與居於河西大積石山的雪山党項兩大黨項部落。

    二、党項的內遷

    唐貞觀年間,在党項拓跋部內附前後,地處青藏高原的吐蕃強盛起來,不斷出兵攻擊党項諸部,與唐爭奪涼、松、茂、將(今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甘肅東南部)諸州地區。貞觀八年(634年)吐蕃“進兵攻破党項及白蘭諸羌”。

    十二年(638年)吐蕃進攻唐松州,松州都督府所轄的党項羈縻州闊、諾(今四川松潘西)二州刺史、党項羌酋以州叛歸吐蕃。唐高宗繼立後,吐蕃勢力開始向北擴張,到唐儀風年間(676-679年),吐蕃更是不斷寇擾唐部、廓、河、芳、扶、松等州。到永隆元年(680年)前後,“吐番盡收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嵩等州相接。其時,些党項羈縻州開始廢置,或處於“或臣或否”的狀態之中。

    一些党項部落開始向內地遷徙。到開元(713-741年)中,在吐蕃勢力愈熾、唐軍屢屢失利的情況下,党項拓拔部上表唐朝,請求內徙。玄宗同意拓拔部的請求,下詔移靜邊州都督府至慶州(治所在今甘肅慶陽),安置其眾。轄下的二十五個羈縻州的党項部落,也隨著一道內遷。主要的党項拓拔部及野利部。從開元年間從松州到慶州的遷徙,是党項拓拔部的第一次大遷徙。

    党項的內徙並不是唐朝有計劃地按原党項羈縻州進行內遷,而是他們以姓氏、部落為單位自發的、陸續向北遷徙。內徙党項的分佈,據些史書的記載,主要在隴右道的洮、秦、臨等州及關內道的慶、靈、銀、夏、勝等州之內。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才又復置或重置一些党項羈縻府州,寄治於慶、靈、秦等州。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全力對付叛軍。河隴空虛,吐蕃乘機出兵攻佔河隴諸州,並向關內進逼。內遷的党項乘機向南寇擾邠(治所在今陝西邠縣)、寧(治所在今甘肅縣)等州。

    內徙党項的第二次遷徙起於安史之亂後的至德年間,到永泰元年,前後約十年。這樣,經過党項第二次大遷徙,內徙党項逐漸集中到靈、慶、夏、銀、綏、延、勝等州。

    內徙党項部落經過第二次大遷徙後,逐漸按地域形成為幾個大的部落集團。史書記載有以野利部為主的“六府部落”,以拓拔部為主的居慶州隴山之東的“東山部”和居住在“地惟沙磧,谷稱平夏”之地的“平夏部”。

    據史書記載:党項諸部經過第一次大遷徙後,其留在原居地遷的党項部眾為吐蕃役屬,成了吐蕃的“奴部”,吐蕃稱其為“弭藥”。

    三、党項拓跋部的崛起

    有關党項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活動的記載,始於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舊唐書·僖宗紀》:中和元年正月“夏州將李思恭等行營諸軍並赴京師討賊”,三月“夏州節度使拓跋思恭等同盟起兵,傳檄天下”等。

    在平定黃巢起義的過程中,拓跋思恭因功被唐朝贈夏州節度號為“定難軍節度使”。中和二年(882年)僖宗又以拓跋思恭“為京城西面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旋即加封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賊平,兼太子太傅,封夏國公,賜姓李。按史載黃巢起義軍最後被鎮壓,是在唐中和四年(884年)七月,則拓跋思恭封夏國公,賜姓李氏當在此時。

    至此,党項平夏部、拓跋氏集團,乘黃巢起義軍傾覆唐朝的機會,得以割據夏、綏等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唐末藩鎮之一。

    唐朝雖然最後鎮壓了黃巢起義,但其本身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更加衰弱了。在圍剿起義軍的過程中,諸藩鎮勢力得到壯大。

    思恭卒時,為儲存夏州實力暫由其弟思諫繼任節度使,過了一年思恭子成慶勢力增長、思諫即主動將節度使一職讓與成慶。後成慶卒,思諫復任節度使,由於成慶任節度使時間不長,思諫前後均任此職,故《新唐書·党項傳》略去成慶,而直書思諫繼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

    唐未,党項拓跋氏崛起,並達到極盛階段,名兼四鎮(定難、保大、靜難、寧塞)實領定難、保大三鎮之夏、綏、銀、宥、鄜五州之地,但以其實力遠不能與關中及中原、河東諸鎮爭強,在唐末藩鎮激烈的爭鬥中,保大軍節度使拓跋思敬為李茂貞所逼,離開自己領地降於朱全忠。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諫不得不依附於朱全忠,從而保住党項拓跋氏割據夏州的勢力。

    五代時期的夏州党項割據勢力,名義上先後依附於北方的梁、唐、晉、漢、週五個政權,受其封號,朝貢不絕,而實際上保持著相對的獨立,雖屢遭挫折,仍得以周旋維持,並得到進一步的壯大與發展。

    三、西夏建國前的準備

    1.李繼遷收復故土

    當趙匡胤篡奪後周政權,建立宋朝,是為宋太祖,改元建隆,夏州節度使李彝殷聞趙匡胤即帝位,立刻遣使奉表稱賀,並避太祖父弘殷諱,改名彝興,以示歸附。宋太祖嘉其行,仍令“使守太尉”。李弊興為討好宋廷,曾主動出兵抵禦北漢對宋朝的侵擾,並向宋朝貢奉馬匹與犛牛;宋太祖親命工匠治玉帶賜彝興,籠絡其感情。

    宋乾德五年(967年)九月,李彝興卒,子李光睿繼位。開寶五年(972年)李光睿聞宋太祖解除諸將兵權,遣使表請入朝詔令不許。九年(976年)率兵助宋攻北漢。太宗即位,改元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李光睿避太宗諱改名克睿,太宗嘉其助討北漢之功“加檢校太尉”。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五月,李克睿卒,子繼筠嗣位,四年三月,宋太宗親征北漢,繼筠遣將於黃河列寨,東渡黃河略北漢地以張宋軍之勢。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月,李繼筠卒,因子幼不得嗣,以其弟衙內都指揮李繼捧嗣為留後。

    其時,夏州李氏政權內部因繼承問題發生內訌,銀州刺史李克遠與弟克順等率兵襲擊夏州,被李繼捧處死。七年(982年)三月,李繼捧從父,綏州刺史李克文上表宋廷,要求令繼捧入朝,免生變亂。太宗即遣使詔命李克文權知夏州,以西京作坊使尹憲同知州事。李繼捧被迫於五月舉族進京,向宋朝獻出夏州節度使所屬“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留居京師。

    自李繼捧入朝,族弟李繼遷,時任定難軍都知蕃落使,因與李克文不和,故率領自己的部下居住在銀州。不久,宋廷派使臣詔令“護送李氏緦麻以上親赴闕”,繼遷才知李氏的五州之地已獻宋朝。繼遷遂召集弟繼衝、親信張浦等共謀對策。最後根據張浦對夏州拓拔內部與宋朝形勢的分析,確定“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聯絡豪右,捲甲重來”的戰略。

    於是,李繼遷詐稱乳母死,出葬郊外,藏兵器於棺中,率數十人出奔夏州東北三百餘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東北)。繼遷並出示其曾祖拓拔思忠畫像,吸引党項拓拔氏部族參拜,以恢復祖業相號召,積聚勢力。

    在宋遼持續對抗之時,李繼遷利用這個機會,主動與遼結盟,欲藉助契丹對付宋朝以圖恢復祖業。至道二年(996年)三月,李繼遷偵探清楚宋軍將押送四十萬石糧草到靈州,遂親自領軍於靈州通路浦洛河(今寧夏靈武南),截獲了這一批糧草,然後進圍靈州,聚兵困城。宋五路出師救援,李繼遷採用靈活的迂迴戰術,使宋軍人困馬乏,無功而還。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宋太宗卒,真宗趙恆即位。十二月,李繼遷受詔致哀“遣牙校李光祚至京修貢,表求蕃任,意不得夏州不已也”。真宗“姑從所請”,下詔特授李繼遷“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復賜姓名,加食邑千戶,實封百戶,益功臣號。賜齎甚厚”。從此被李繼捧丟失了十五年的党項李氏故土又得到恢復。但是,這時候的李繼遷,已非收復故土而能滿足了。

    2.遷都靈州

    靈州位於夏州西面,倚負賀蘭山,帶引黃河,地理形勢十分重要,為唐、宋時代西北邊疆的屏障。靈州以西,古代絲綢之路要道河西走廊上,主要散居著回鶻部落,西南則是吐蕃部落分佈地區。因而靈州成了宋朝以及回鶻、吐蕃、党項各族勢力爭奪的焦點。

    李繼遷屯駐積石河後,西州回鶻可汗祿勝和六穀部首領潘羅支都奏請宋朝討伐李繼遷,故李繼遷確定了“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然後長驅南牧”的戰略方針。宋朝深知靈州的重要,但兩次糧運被截走的事實,使宋朝深感堅守靈州重鎮之難和失去靈州的後果之嚴重。

    鹹平四年(1001年)八月,李繼遷以萬騎攻靈州不克,令士兵墾種四旁膏腴之地,對靈州進行長期圍困。九月,遣牙將趙光允以向宋朝貢馬之名,暗中潛入定州、懷遠、保靜、永州、清遠軍等河西五鎮,使靈州成為孤城。鹹平五年(002年)一月,靈州陷落,知州裴濟死難。

    李繼遷政佔靈州,愛其山川形勝,打算從夏州遷都於此。其弟李繼援說:“銀、夏繫累世經營,祖宗靈,實式憑之。今恢復未久,遽爾遷棄,恐擾眾心”。李繼遷則認為“從古成大事者,不計苟安;大功者,不徇庸眾。”西平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若繕城浚濠,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出,關將莫知所備。且其人習化風,尚禮好學,我將藉此為進取之資,成霸王之業,豈平夏偏隅可限哉!”這表明了靈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李繼遷的雄圖大志。

    3.攻取河西走廊

    李繼遷建都西平府後立刻向河西走廊擴張。鹹平二年(1000年)十月,李繼遷以聲東擊西的戰術,揚言出攻環、慶,而暗中移兵輕取河西重鎮西涼府(治所在今甘肅武威)。西涼既得、靈州有了鞏固的後方,“有靈州則綏、宥之勢張,得西涼則靈州之根固”。

    一個以“綏州為首,靈州為腹、西涼為尾的龐然大物,初次出現在宋朝西北疆域的平沙瀚海中。正當李繼遷新取涼州,自覺大勢已定、躊躇滿志之時,他不聽張浦的勸告,輕信了新任宋朔方節度使吐蕃首領潘羅支的偽降。潘羅支乘其不備,秘密集結歸附宋朝的數萬吐蕃兵馬,在繼遷受降後回西平府途中設伏,李繼遷中箭因傷死去,子李德明立。

    李繼遷臨死時,一再囑咐德明“傾心內屬”依附宋朝。是他看到了党項政權的實力還不能同宋、遼爭雄。景德三年(1005年)李德明派遣使臣到宋朝進貢,請求和好。宋真宗決定改變對“國危子弱”的西平政權的強硬態度,實行“姑務羈縻,以緩爭戰”的招撫政策,以緩和對外矛盾,鞏固內部統治,粉飾太平因而接受了德明的求和。

    宋朝提出的媾和條件是:復授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頒賜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給予內地節度使的薪俸,許党項人進入內地貿易往來;撤消青鹽內輸的禁令。

    同時要求德明履行以下七事:

    (1)歸還靈州。(2)止居平夏。(3)遣子弟入宿衛。(4)送還被俘宋朝官吏。(5)解散蕃、漢軍隊。(6)釋放被俘宋朝兵民。(7)邊境發生糾紛向宋朝稟報處理。

    在七項要求中,德明不同意歸還靈州和送子弟作人質兩項,因此宋朝對允許党項人進入內地貿易和撤銷青鹽禁令兩項也作了保留。

    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最後於宋景德三年(1065年)九月,正式簽訂了和約。李德明和宋朝締結的和約,給党項西平政權帶來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從此,李德明解除了東顧之憂,專力西向擴張以完成李繼遷制定的“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的方針 。

    從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到天聖四年(1026年),李德明同河西走廊地區的甘州回鶻(河西回鶻)進行了六次爭奪甘州的戰爭,每次都遭到失敗。直到天聖六年(1028年),其子李元昊領兵攻打甘州,一戰告捷,攻破甘州城,甘州可汗夜落隔通順王倉皇出逃。元昊以攻陷甘州之功,被立為“太子”。

    擊敗吐蕃,佔領涼州,是李德明徵服河西的又一重大軍事行動。從鹹平六年 (1003年)李繼遷在攻佔西涼後中箭身亡,四年後,李德明又 一次奪取西涼,不久又被回鶻奪回。此次元昊攻取甘州之後,固守西涼的回鶻人失去了大本營。宋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德明令元昊率兵攻打涼州。元昊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吸引宋兵到環慶一帶,使回鶻失去戒備,然後出奇兵突襲涼州。吐蕃六穀部眾一部分投降,一部分歸附湟水流域的確廝羅部。六穀部作為涼州吐蕃的政治實體宣告解體。

    景祐三年七月,元昊攻下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回鶻,隨即西進再克沙州(今甘肅敦煌),扼守了河西走廊的西大門,回師途中順手把肅州(今甘肅酒泉)也佔領了。至此,元昊徹底控制了河西走廊,最終結束了甘州回鶻在這一地區的統治,而與河湟吐蕃則大體以今天的大通河為界確定了雙方的勢力範圍。

    四、西夏王朝的建立

    1.建國前的準備

    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死,其子元昊在興州(治所在今寧夏銀川市)繼承了夏國王位。

    李德明死後元昊分別派遣使臣向宋、遼兩國報哀。遼遣使冊封元昊為夏國王。宋朝則“授元昊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使,西平王”。

    但是、元昊的抱負志在擺脫宋、遼王朝的羈管“為帝圖皇”,建立獨立的党項族政權。早在青年時代,他曾對李德明臣服宋朝、完全照搬中原習俗制度的三套做法不滿,提出了:“衣皮毛、事畜牧,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的質問。

    所以元昊繼位後,立刻進行了系列突出党項民族特點和增強民族意識的改制:

    廢除唐、宋“賜”給党項主族拓拔氏的李、趙姓氏,改姓“嵬名氏”,自己更名曩霄,稱“兀卒”(可汗)。改宋明道二年(1033年)為”顯道”以避父諱。次年,自建元開運,又改廣運。

    元昊下禿髮令,“元昊欲革銀、夏舊俗,先自禿其發,然後下令國中,使屬蕃遵此,三日不從,許從共殺之。於是民爭禿其發,耳垂重環以異之”五月,升興州為興慶府,在城內大興土木擴建宮城,廣營殿宇。

    在服飾上,既表示不同於中原帝王又區別於党項貴族,即仿吐蕃贊普服飾“衣白窄衫,氈冠紅裡,冠頂後垂紅結綬”,並規定文武官員和庶民服飾。

    最能表現元昊民族意識的是,在他繼位之後即開始創制記錄党項族語言的文字,他命大臣野利仁榮等仿漢字創制党項族語言文字,編纂成12卷,史稱“蕃書”,西夏尊為“國字”,後人稱西夏文字。

    党項社會從唐宋遷居夏州一帶近二百年中,處於漢族封建生產方式的包圍之中,深受漢族先進的生產方式與封建文明的影響。元昊稱帝建國標誌著党項封建制的初步形成,而封建制的形式,最便當不過的是照搬中原王朝的一套。

    從李繼遷時期的”潛設中官,全異羌夷之體;曲延儒士,漸行中國之風”,到李德明時期的“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都足以說明。由於李元昊認識到這一點,故在建國前實行的旨在恢復民族意識的措施與改制中,從根本上說仍然脫不掉中原王朝的窠臼。

    如仿宋朝官制建立的中央官制體系,建國後又仿宋制進行改革;採用宋朝宮廷朝賀儀式。推廣仿漢字創制的西夏文字,並用以翻譯漢文典籍《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等。向宋朝獻馬求取漢文“大藏經”,並譯為西夏文。就連首都興慶府的建設規劃佈局和特點都仿唐都長安、宋都東京,如城門以“光華”、“南薰"等命名,城市內外,街坊道路,麗園精舍,凌雲高塔也莫不如此。今存寧夏銀川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皇陵,始建於李元昊時期,民間稱“昊王墓”,其陵寢制度“仿宋鞏縣宋陵而作”。

    2.稱帝與穩定政權的努力

    元昊大慶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元昊在野利仁榮、楊守素等親信大臣的擁戴下,在興慶府南郊築壇,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國號稱大夏,史稱西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並大封群臣,追諡祖父李繼遷為神武皇帝,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祖母野利氏為順成懿孝皇后;父李德明為光聖皇帝,廟號太宗,墓號嘉陵,母衛慕氏為惠慈敦愛皇后。又封妻野利氏為憲成皇后。立兒子寧明為皇太子。

    次年,正月,元昊以臣子的身分遣使給宋仁宗上表,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同中原王朝的關係與功勞,表明其建國稱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承認他的皇帝稱號。得到的迴應是預料之中的,宋朝不願承認元昊的帝位,並且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宋朝在宋夏邊境張貼榜文,懸賞重金捉拿元昊,或獻其首級。

    元昊也立即斷絕同宋朝的貢使 往來、頻繁派岀細作到邊境刺探軍情,煽誘宋朝境內的党項和漢 人投夏。遣人向宋朝投置“嫚書”:指責宋朝背信棄義,挖苦宋軍 尤能。又借遼朝的勢力威助宋朝。夏宋之間的戰爭終於不可避免 。

    從夏天授禮法延祚三年(1040年)至五年,元昊向宋朝發動了多次進攻。較大規模的戰爭主要有三次:即天授禮法延祚三年,正月延州(今陝兩延安)附近的三川口戰役;四年二月,鎮戎軍東南六盤山地區的好水川戰役;五年秋鎮戎軍西北的定川砦戰役。三大戰役,都以元昊大獲全勝告終。元吳為此躊躇滿志,聲稱:“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而宋朝宰相呂夷簡連連驚呼“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連年戰爭使夏國民窮財盡,人怨沸騰, 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加劇,境內部族人民紛紛起而反抗,或逃奔 宋朝。

    夏國兵力到戰後已處於"死亡創痍者相半,人困於點集” 的境地。特別是由於戰爭爆發,宋朝停止了對夏國大宗銀組、 錢的“歲賜”,關閉了邊境榷場,禁止夏國所產青白鹽入境,使夏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基於夏國內外原因與實力,元昊認識到戰勝地廣人眾的宋朝絕非易事,故試探向宋朝求和。而其時夏、遼關係的惡化是促成夏、宋媾和的重要原因。從夏天授禮法延祚六年(1043年)正月,到次年六月,夏宋雙方使臣經過持續一年多的頻繁往來,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協議。元昊以“夏國主”的名義向宋稱臣,但元昊接待宋使不用臣禮,以維護元昊“帝其國中自若也”的形象。

    至此,一個穩固的西夏王朝才算正是步入正軌,經過三代父子的努力,西夏終於成為可以於宋、遼三足鼎立的大國。

  • 6 # 山中小妖莫成仙

    党項人是古羌人的一支,生活在今天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一帶,主要從事遊牧和原始的農業。崇尚勇武,民風剽悍。唐朝時逐漸發展成八個較大的部落,以姓氏命名分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其中拓跋氏是諸部之首,實力最為強盛。

    公元881年,拓跋思恭率軍參與鎮壓黃巢起義,因軍功被唐僖宗封為夏州節度使,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氏改姓為“李”。

    同時,夏州地區被授予“定難軍”的稱號,統轄夏、綏、銀、宥四州之地,党項人的割據也從此時正式開始。

    後逢五代十國,內亂不休,各政權無暇顧及西北的党項,党項坐擁四州之地出產的糧食,有地斤澤肥美的草原養出的牛羊,有鄂爾多斯的青鹽,部族得到了壯大。

    宋太祖黃袍加身,結束了漢地的內亂。党項拓跋思恭的後代拓拔繼捧向大宋獻出了四州之地和丹書鐵券。而其弟拓拔繼遷強烈反對,率部逃至党項人的祖地——地斤澤。在這裡得到了党項族人支援,發動了對宋的戰爭,奪取四州之地。而宋最大的威脅是北方的契丹人建立的遼。宋對党項的戰爭又敗多勝少,損失慘重。不得不說,遊牧民族的戰鬥力確實強悍。最終李繼遷奪回了祖業。後李繼遷被吐蕃六穀部的潘羅支設詐降計射死。

    其子李德明即位,採取向宋稱臣的策略,宋每年給與黨項金銀糧食和茶葉。李德明全力向西發展,滅掉了殺父仇人潘羅支,得到了盛產良馬的涼州,李德明兒子李元昊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拿下了回鶻人的甘州,甘州的首領葉羅閣西逃,李元昊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華。被立為太子。

    李德明病逝後,透過戰爭李元昊已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涼、瓜、沙、肅十數州之地,即寧夏北部,甘肅小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以及內蒙古部分地區,實力大漲。隨後李元昊開始為脫離大宋做準備,頒佈禿髮令,令丞相野利仁榮仿漢字創造西夏文,定兵制官制法令,造宮室等。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 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1044年,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自此西夏與宋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西夏王元昊波瀾壯闊的一生也載進了史冊。沒藏黑雲,野利都蘭等西夏美女的靚影在歷史的天空綻放。今天丹巴美人谷生活的可能是西夏王室的後裔吧。

  • 7 # 時時樂天天樂

    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党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項羌”的稱謂。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末因平定黃巢農民起義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與宋朝。

    “Tangghut”(党項)這個名字最初是在鄂爾渾突厥魯尼文碑銘中出現的,時間應該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字最初必定是來源於某種阿爾泰語系的形式,此後很可能是透過中亞的媒介——可能是于闐語或粟特語,從吐蕃的自稱衍生出來的。

    宋朝建立初期,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即附宋,並助兵對北漢作戰。宋朝亦對夏州李氏政權羈縻統治。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傳至李繼捧,發生了党項貴族內部爭奪權位的鬥爭。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宋封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留居京城,党項族內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繼捧弟李繼遷採納部下張浦的建策,率領貴族逃入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抗宋自立。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北宋惟恐怕党項人“居城自雄”,下詔毀了“統萬城”,將20萬党項人遷到綏、銀等州,也就是現在的橫山、米脂、綏德一帶。從此,党項族便居於銀、夏、綏、宥、靜五州(一說是四州,沒有靜州)。至此,擁有近600年曆史的“統萬城”漸漸沉寂在毛烏素沙漠之中。

    宋太祖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引起了拓跋李氏的不滿。雖然他們一開始服從宋的命令,但兩者之間的矛盾在不斷加劇。李德明在時,依附於宋朝,轉而開始對回鶻、吐蕃部落展開了大規模的攻掠,極大地加強了党項奴隸主貴族的力量,擴充套件了党項人統治的領域。 党項割據政權經李繼遷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立國的基礎。

    北宋天聖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任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朝。他首先放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仿造漢字創制了西夏文,並彙編字書十二卷,定為“國書”。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

  • 8 # 風光藝境

    党項羌拓跋氏由部落發展為地方勢力,漸成割據一方的諸侯,並進而建立西夏國,自有其自身努力的結果,當然更離不開當時朝廷的“助力”。因緣際會,成就了立國一百九十年的党項西夏國。

    党項,本西羌諸部之一,故又稱党項羌。南北朝時期,党項羌始興於今青海東南部黃河河曲古稱析支的地方,其後逐步擴充套件勢力範圍,到唐朝時其分佈地區:“東至松州(今四川松潘縣北),西接葉護(今新疆境),南雜舂桑、迷桑(今青海省南部)等羌,北連吐谷渾(今青海省北部),處山谷間,亙三千里。”在遼闊的草原上、河曲與松潘以西的山谷地帶中,党項羌按姓氏結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各自分立,不相統一。其著名部落有細封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

    唐王朝建立後,党項羌經常聯結吐谷渾侵擾唐西北諸州,同時派遣使者向唐朝“進貢”。唐太宗即位後,對周邊各民族採取“招撫政策”。629年,党項細封部首領細封步賴率部歸附,唐廷於其地設定軌州(今四川松潘縣境),授細封步賴為刺史。党項其他各部見狀亦紛紛效法,率部請求內屬。唐廷於其地分別設定崌、奉、巖、遠四州,仍各任其首領為刺史。二年間,在唐王朝不斷施加的政治誘逼和軍事壓力下,党項部落大批內附,唐廷派大員開河曲地為十六州、四十七縣。631年,党項羌勢力最為強大的拓跋部在首領拓跋赤辭率領下亦歸附唐朝,唐廷於其地設定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擢封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並賜國姓“李”。自此,約當今青海省黃河河源積石山以東之地盡納入大唐版圖,党項羌成為唐朝屬民。

    七世紀中,吐蕃興盛,軍力強悍,四出攻略,鄰近的党項羌各部受到嚴重威逼,一部分黨項部族不堪其擾開始陸續向北遷徙,遷移至今甘肅東部、寧夏和陝西西北部一帶。至680年前後,吐蕃逐步佔領党項居住地,党項羌內遷達到高潮。內徙的党項部落分別散居於唐朝隴右道北部諸州的洮、秦、臨等州,關內道的慶、靈、夏、銀、勝等州。唐廷復置党項羈縻州府,分別寄治於慶、靈、秦等州,加以管理。內遷的部分黨項人進入漢人地區,入居州城,逐漸接受漢文化,被漢人稱為熟戶。散處山林中者稱生戶。居住夏州(今陝西靖邊縣)一帶的党項羌拓跋部稱平夏部,其勢力在党項羌諸部中最為強大。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党項平夏部首領、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協助唐王朝鎮壓黃巢起義軍,頗立軍功。為嘉獎功臣,唐僖宗賜夏州為定難軍,擢封拓跋思恭為夏州定難軍節度使,統轄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三年後,唐廷又進爵拓跋思恭為夏國公,復賜李姓。夏州地區的党項拓跋氏成為名副其實、稱雄一方的唐朝藩鎮。

    907年,立國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謝幕,歷史進入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時期。党項諸部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夏州党項李氏(拓跋氏)僻居一隅,夾縫中求生存,左右逢源,名義上先後依附梁、唐、晉、漢、周及北漢政權,受其封號,朝貢不絕,實際上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利用一切時機,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參與抗爭。933年,後唐明宗李嗣源企圖以“調防”方式巧妙兼併夏州,受到党項首領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超的堅決抵制,明宗無奈被迫妥協。夏州党項的政治威望日益提高,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夏州党項李氏藩鎮日益加大,為避免新興宋朝的打擊,極力向宋朝討好輸誠;而宋朝初建,割據勢力“十國”尚存未平,一時無力消除長期割據夏州、影響不大的党項貴族勢力,因此對夏州党項實行羈縻優撫政策,為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加官晉爵,故雙方友好關係延續了二十多年。

    982年,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去世,党項貴族內部因承襲問題發生內訌。新任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被迫向宋廷獻出了党項人世居三百年之久的夏、綏(治今陝西綏德縣)、銀(治今陝西榆林市東南)、宥(治今內蒙古鄂托克旗東南城川古城)四州之地,李繼捧及其族人為被遷居京師居住,宋太宗抓住機遇,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党項李氏世代承襲的領土,自是得意欣喜。

    宋太宗自以為得計的成功“削藩”,其實並不成功,而是留下了隱患。朝廷削藩,引起党項貴族集團內部急劇分裂。李繼捧的族弟、時任定難軍管內都知藩落使的李繼遷,聞訊後留居銀州不願入朝,並召集親信商議對策,最後決定逃往夏州東北三百里党項聚居的地斤澤(今內蒙古鄂托克旗東北),圖謀聚族起事反宋,收復故土。

    982年至986年間,是李繼遷領導的獨立反抗宋王朝時期。經過三起三落的艱苦鬥爭,李繼遷以慘敗收場。李繼遷認識到獨力抗擊強大的宋朝,無異於蚍蜉撼樹,必須尋求外援依附強勢,方可成功,於是確立了結遼抗宋的策略。986年,李繼遷遣使赴遼,示意歸附。遼聖宗耶律隆緒授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銀夏綏宥等州觀察處置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軍事。同年臘月,李繼遷向遼求婚,遼聖宗以宗室女義成公主許嫁。990年,遼國又封李繼遷為夏國王。遼國透過結盟、通婚、封官進爵等方式籠絡李繼遷,利用他牽制勁敵宋朝。997年,李繼遷在遼國的支援下,趁宋真宗趙恆新即帝位之機,向宋朝索還夏州。新皇帝鬥不過大梟雄,宋真宗為了收服“復土”之心不死、屢屢騷擾的李繼遷,遂採取妥協的懷柔政策,授其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五州觀察處置押藩落等使,又將老爹費盡心思削藩得來的土地全部拱手奉送給党項人。真是“叫喚的鳥有食吃”啊,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抗爭,李繼遷終於完成收復党項“故土”的夙願,從而奠定了西夏開國的堅實基業。

    得到朝廷恩惠的李繼遷並不領情感恩,反倒變本加厲地侵擾起宋境。自998年至1001年,李繼遷相繼出兵攻擾宋朝的鄜延、石、麟、府、鎮戎、靈、懷遠、保靜、永、清遠等州、軍。1002年三月,李繼遷集結重兵攻陷佔據了西北重鎮靈州(治今寧夏靈武市西南),改靈州為西平府,建造宮室、宗廟,將都城由夏州遷至西平府。1003年五月,李繼遷侵犯西涼府(今甘肅武威市),遭吐蕃大首領潘羅支襲擊而大敗,身帶箭傷逃回西平府。次年初,李繼遷傷重離世,長子李德明嗣位。

    李德明在位近三十年。從政治角度考量,他修復了與宋的關係,與宋修好,同時向遼、宋稱臣。而遼、宋也為了各自利益,爭相拉攏李德明,競相封王進爵。遼封其為夏國王,宋則進李德明為中書令,加太保、太傅,又加賜只有親王和重臣才能賜予的“崇仁”功臣號。隨後,遼更封李德明尚書令,晉大夏國王,並與其子李元昊聯姻。宋朝不甘落後,亦加封李德明為夏王。遼、宋對党項“超標”的優撫政策,刺激助長了李德明割據一方、建國稱帝的慾望,並開始積極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李德明出行的“儀仗鹵簿”,儼然與宋朝皇帝等同。1020年,李德明由西平府遷都懷遠鎮,改名興州(今寧夏銀川市),正式建都。1028年,李德明冊立“氣識英邁,諸蕃讋服”的兒子李元昊為皇太子,立其生母衛慕氏為皇后。建國稱帝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就等著他本人登臨九五加冕稱尊了。

    可能李德明沒有帝王命,他還沒來得及君臨天下,便於1032年十月撒手人寰(一說死於1031年)了,皇太子李元昊嗣位。李元昊首先廢除唐、宋所賜的李、趙姓氏,改姓嵬名氏,自稱兀卒(意為青天子)。並下“禿髮令”,在党項族中推行禿髮,以恢復舊俗。1033年五月,李元昊升首都興州為興慶府,大興土木,擴建宮城,營造殿宇;同時建官制,定兵制,積極加強機構與軍隊建設。經過六年的精心運作,李元昊建國稱帝的條件已然成熟了。

    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興慶府南郊築臺受冊,隆重登上皇位,成為西夏開國之君。李元昊定國號“大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元年,西夏國正式建立,躋身華夏曆史大舞臺。

    西夏國又稱白上國、大白高國、白高大夏國,其初期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極蕭關,北控大漠”;盛時,統領二十二州,“方二萬餘里”,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陝西北部、青海東北部,以及新疆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因其地處宋朝之西,故宋人習稱之為西夏,後世沿襲了此稱。西夏先與北宋、遼鼎峙,後與南宋、金並存。

    1227年春,成吉思汗親率蒙古大軍圍攻西夏都城興慶府,西夏末帝李睍拼命死守。硬撐了小半年,六月,城中糧盡援絕,再加遭遇強烈地震,房倒屋塌,瘟疫流行,實在無力支撐,末帝李睍只好獻城出降,旋被殺,西夏國亡。

    西夏共歷十帝、凡一百九十年。如果上溯至唐末拓跋思恭因助唐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僖宗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建立夏州地方政權的881年,則立國時長為347年。如若將其同遼、兩宋、金的立國時間相比較,遼立國為210年(916—1125),宋立國為320年(960—1179),金立國為120年(1115—1234),即党項羌拓跋氏要比遼長137年,比兩宋長27年,比金長227年,其生命力之長久,令人驚歎!

    冒昧作答,不知“畫眉深淺入時無”。

  • 9 # 猴格大人

    題主問党項怎麼佔有四州之地,以及如何建立西夏的,看了其他答主,好像都有點言不對題,猴格來簡單粗暴一下。

    党項羌最早見諸史書是在北周天和元年(566),他自稱彌或者彌藥,分為八個部落,元昊家族拓跋氏就是八部之一。

    這八個部落在北周隋朝時期都是各自發展的,有的是依附吐谷渾當小弟,有的投靠中原朝廷接受羈縻的。等到吐谷渾被中原王朝修理的削弱了,党項羌倒逐漸強大起來,經常的騷擾中原西部邊境。

    等唐太宗收拾邊患問題時,党項羌不少部落開始投誠,元昊家的始祖拓拔赤辭就在貞觀六年(632)率眾內附,被封為西戎州都督,賜姓李。

    這些歸附的党項人就開始幫著朝廷打擊吐谷渾,等吐谷渾滅亡後,吐蕃又崛起,一直侵蝕党項羌的羈縻州,党項羌被逼無奈開始向隴右東北、關內道北部遷徙,元昊家族所屬的拓跋氏就是從這個時候遷徙到慶州一代的。

    到了李治在位時,這部分黨項人又遷徙到銀州,唐朝設定靜邊州都督府安置他們,以拓拔赤辭的後裔拓拔後那為都督。

    安史之亂後,吐蕃乘虛而入,党項人再次跟著吐蕃做小弟侵襲朝廷,在慶州、靈州、夏州的党項人遷徙到銀州、綏州,在隴右的党項又遷徙到慶州、靈州、夏州。為了減輕邊患,把吐蕃和党項隔開,朝廷給党項豐厚的待遇,各種安撫政策,唐貞元三年(787)七月,朝廷從振武分割出綏州、銀州,設立夏綏節度使,一來可以招撫安置党項人,二來還是防範党項人,所以,節度使都是朝廷指派的官員擔任。

    也就是說,党項人在夏綏盤踞生活,但他們不擁有夏綏諸州,拓拔家能夠佔有四州之地要感謝黃巢。

    帶領拓拔家走進新時代的拓跋思恭,當時是夏州的小小偏將,趁著黃巢之亂,撈了個宥州刺史做。注意,拓拔家先入手的是宥州。接下來,拓跋思恭參與其他軍頭入京勤王,被唐僖宗封為權知夏綏節度使,四個月後就成正式的,當時是中和元年(881),在這一年,拓拔思恭出任第28任夏綏節度使,開始擁有夏綏銀宥四州之地。

    元昊祖父李繼遷的高祖父拓拔思忠就是思恭的弟弟,死在當年九月的東渭橋之戰,被朱溫擊殺。

    兩年後,思恭被朝廷封夏國公,賜姓李,其家族就在中原軍閥混戰中默默積蓄力量,並在後漢乾祐二年(949)趁著三鎮之亂時,向後漢朝廷勒索靜州,漢隱帝沒辦法只好把靜州給拓拔家,這就是元昊家族起家時擁有的五州之地。

    至於元昊建國西夏,一是在老祖宗的五州之地基礎上,二是其父祖李繼遷、李德明披荊斬棘擴大版圖,為党項人的生存擴張空間,李元昊站在父祖的肩膀上鞏固消化吸收發展,當然也有趙宋朝廷的無能與慫,才從割據走向獨立,建立西夏國。

    就是這樣。

  • 10 # 鄜延路節度使李

    關於党項人的歷史,在《西夏書事》和《西夏紀事本末》等資料上就有記載,其實是這樣的:

    党項乃古代西北羌族之一支,稱党項羌,分為八部,各自獨立,不相統一,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盛。唐時隨著吐蕃人的強盛,党項羌族為避其威逼,逐漸將活動區域自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地區遷徙到隴東、陝北一帶,其居住於慶州(今甘肅慶陽)一帶的稱“東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陝西靖邊)一帶的稱“平夏部落”,而皆依附於唐朝。唐末,党項平夏拓跋思恭部參與鎮壓黃巢農民起義軍,因作戰有功,其首領拓跋思恭被唐朝授與夏州定難軍節度使,封爵夏國公,又賜國姓李氏。

    自此党項拓跋氏統轄著夏、銀(今陝西榆林南)、綏(今陝西綏德)、宥(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鎮)、靜(今陝西米脂)五州之地,成為稱雄一方的藩鎮割據勢力。五代時,夏州党項李氏僻居一隅,名義上依附於中原王朝,受其封號,朝貢不絕,但實際上已相對獨立,並利用一切時機增強實力。後唐時期,明宗李嗣源打算用改任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超為其他州鎮節度使的辦法,來終結黨項對定難五州的割據,但在李彝超的堅決抵制下,後唐被迫妥協。

    後周顯德年間,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入宋以後,為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名諱,改稱李彝興)遣使人貢,封為西平王。至宋太祖建國當年,李彝興又遣使入貢,加官太尉。因李彝興助宋朝防禦北漢有功,故死後被宋廷追封為夏王。979年(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統大軍攻滅北漢,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李彝興之孫)也出兵助戰,以張軍勢。當年七月,李繼筠死,其弟李繼捧繼立,次年十一月,宋朝授李繼捧為定難軍留後。至此,事情的程序似乎一切都顯得那樣平穩而有序,這夏州党項李氏發展至此,也與古今豪門大族一樣,族大勢盛,卻難禁家族內各房子孫爭權鬥強,內訌頻繁。

    果然,李繼捧繼李繼筠執掌夏州政權,卻引起了家族內部的不滿,李繼捧無力控御。李繼捧從父、綏州刺史李克文甚至上奏宋廷,聲稱李繼捧不當“承襲”,而請宋廷遣使“至夏州諭李繼捧,令其人朝”。自唐末以來,夏州党項首領雖尊奉中原王朝,卻割據自雄,中央王朝也僅是加以羈縻、籠絡而已。

    隨著南唐、北漢等割據政權相繼被消滅以後,宋朝便開始著手清除夏州党項李氏之類割據勢力。現在李氏內部分裂,給宋廷提供了一個難得易失之良機,宋太宗當然不肯錯失,即於982年(太平興國七年)五月任命李克文知夏州,並任命尹憲同知州事。迫於內外壓力,併為求得自身安全,李繼捧索性人朝覲見天子,獻出.党項李氏世據的銀、夏、綏、宥四州之地(此前靜州已歸宋朝控制) ,並表示願居住在京師開封(今屬河南)。宋太宗對李繼捧歸朝之舉喜出望外,當即賜予李繼捧大量財寶,授任他為彰德軍節度使,其兄弟十二人也各授官有差,並命將李繼捧的親族都接來開封居住。

    李繼捧獻出定難軍諸州,使宋朝兵不血刃取得了党項李氏世代盤踞經營的根據地,這似乎又是一個藩鎮歸附中央王朝的完美事例。但李繼捧族人又怎肯輕易放棄這祖宗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遷去全無根基的開封城居住?於是李氏族人有以武力抗拒宋廷調遣者,但駐屯夏州的宋軍對此早有防備,隨即出兵擊破反抗。為安撫民心,宋廷還是決定讓已調任灃州刺史的李克文暫時權知夏州,隨後又任命曹光實為諸州都巡檢使,控御其地。不甘雌伏的李氏族人遂另闢蹊徑加以抗拒。

    定難軍管內都知蕃落使李繼遷為李繼捧之族弟,時居銀州,按宋廷詔令,也需遷居開封,但他不願歸宋,遂召集其弟李繼衝等商議對策,決定藉口為乳母舉行葬禮,將兵器藏於棺木中,混出城外,與其黨徒數十人逃人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在今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境內),聚眾抗宋自立。雖然李繼遷聲稱要“復興祖業”,但其力量過於弱小,不得不於次年初遣部屬奉表至麟州貢進馬匹、駱駝,以緩解宋軍的壓力。

    雖然此後李繼遷給宋廷帶來極大煩惱,不過宋朝起初對李繼遷並不太在意,所以只是令地方官持詔敕“招諭之”,李繼遷雖未出降,但宋廷還是認為這只是芥癬之疾而已,並未多加重視。如宋太宗曾宣稱的:“如蕃部中有狡惡為害者,必以威武臨之。”果然,984年(雍熙元年)九月,知夏州尹憲偵知李繼遷營帳所在,會同都巡檢使曹光實,發精騎數千夜襲地斤澤,斬首五百級,燒四百餘帳,擒獲李繼遷的母親、妻子以及牛羊、器械無數,李繼遷“僅以身免”。

    地斤澤之戰對李繼遷打擊甚大,但李繼遷“轉遷無常”,避免宋軍追擊;同時又連連與當地“豪族”聯姻,加上當地“部落蕃人”因李氏家族在夏州“世著恩德”,故多來歸附,使李繼遷的勢力漸得恢復。李繼遷拿出遠祖拓跋思忠的畫像向眾人號召道:“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日絕之,爾等不忘李氏,能從我興復乎?”眾人允諾。李繼遷遂又謀劃起事。985 年(雍熙二年)二月,李繼遷與其弟李繼衝等赴夏州詐降,宋都巡檢使曹光實輕信其言,率眾來到葭蘆川(今陝西佳縣),中伏被擒。

    李繼遷遂襲據銀州,自稱定難軍留後;又攻陷會州(今甘肅靖遠),焚燬城郭而去。宋廷遣知秦州田仁朗將兵討伐,李繼遷卻改道東去進攻三族砦(在今陝西米脂境內)。三族砦守將折遇乜殺死宋朝監軍使,與李繼遷合兵。李繼遷遂乘勝進攻撫寧砦(今陝西米脂西)。宋太宗聞聽三族砦陷落,而田仁朗軍停留綏州不進,便急以王選代替田仁朗,統軍進擊。

    五月,王侁等率宋軍進至銀州北,攻下悉利等寨,斬守將折羅遇等人。於是麟州諸蕃族皆請出兵征討李繼遷,王侁便率諸蕃族兵進人濁輪川(今陝西神木北) ,殺敵五千,李繼遷與折遇乜等人遁去。銀州復歸宋有。宋將武州團練使郭守文又與尹憲等將合兵攻擊夏州鹽城諸蕃十四族,焚千餘帳,由是銀、麟、夏三州蕃人計一百二十五族、一萬六千餘戶悉數“內附”。

    形勢的發展,似乎一切皆按宋太宗所預料的那樣進行:利用夏州李氏內訌之機,宋廷透過和平方式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盤踞定難軍諸州達百餘年之久的夏州党項李氏割據勢力,而與當時統一天下 、削奪藩鎮的大趨勢相一致。同時,宋太宗又在移除夏州党項李氏勢力之初,任用李繼捧從父李克文與尹憲同知夏州以穩定局勢的做法,也不失穩妥。於是李氏餘部的零散反抗,在強大的宋朝軍事力量面前,就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但是李繼遷就如打不死的小強一樣,越打越大,同時又勾結遼國,最終使得宋朝本來收復的州郡得而復失。李繼遷不久被潘羅支給幹掉,其兒子李德明繼位之後,在宋遼兩國左右逢源,不斷向西部發展打擊原來歸義軍的後代以及高昌回鶻政權,最終為西夏打下了西部地區很大一片江山。為西夏王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李德明死後,李元昊繼位,最終在公元1038年建國稱帝,建立大白高國,史稱西夏。

  • 11 # 旅行者說文史

    党項人是西部牧羊人羌的後裔。治水的大禹從舜的手中接過部落首領以後,就把舜的小兒子封到西戎擔任羌人的酋長。(見《晉書·姚戈仲》:“禹封舜少子於西戎,世為羌酋。”)因為舜帝姓姚,這也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後秦開國皇帝姚萇之所以姓姚的原因。就在姚氏家族蓬勃發展的時候,從遙遠的中國東北遷來了一支令人生畏的遊牧部落,這就是東胡人的後裔鮮卑慕容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慕容復的先祖們。他們就在首領吐谷渾的率領下,他們征服了青海一帶的羌人,佔據了這塊水草豐美的牧場,並與當地的羌人通婚,最終形成了党項人。

    到了隋文帝的時候,党項部落在首領拓跋寧叢的帶領下歸順了隋朝,被安置在旭州(今甘肅臨潭縣境),並先後湧現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個部落,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李元昊就是屬於拓跋氏

    由於吐蕃的軍事壓力,党項人開始了長達180多年的持續內遷,大多數遷到了銀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北)、夏州(今陝西橫山縣西),這一部分被稱為夏州部;還有一部分遷到了慶州(今甘肅慶陽縣),因慶州位於六盤山以東,所以被稱為東山部;還有一小部分遷到了綏州(今陝西綏德縣)一帶。

    唐朝末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大起義。党項人應唐朝統治者之邀,党項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與唐將李克用聯軍將黃巢逐出了長安。拓跋思恭因平叛有功,被唐朝封為夏州節度使,並賜姓“李”。

    至此,党項拓跋氏擁有了夏州(今陝西橫山縣西)、銀州(今陝西榆林東南)、綏州(今陝西綏德縣)、宥州(今陝西靖邊縣東)、靜州(今陝西米脂縣東)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

    縱觀中國歷史,但凡中原王朝陷入混亂之際,正是活動於中國邊境的遊牧民族崛起之際,不管是秦漢之際的匈奴,還是兩晉之時的五胡、五代十國混戰時候的契丹。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党項首領李繼捧率氏族投奔宋朝,並將夏、綏、銀、宥、靜五州獻給了宋朝。趙光義因此封李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賜姓趙,允許他們留居開封城,党項族內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

    於是,電視劇中經常上演的一幕出現了:李繼捧的弟弟李繼遷以乳母病故為由,換上孝服,抬著裝有大量武器的棺槨順利離開了開封城,然後直奔夏州東北150公里以外的地斤澤(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東北),在這塊水草豐美的牧場上糾集了2萬多人的武裝,抗宋自立。

    隨後,李繼遷以降宋為名,擊退了歸順宋朝的長兄李繼捧,奪走了被李繼捧獻給宋朝的銀、綏二州。北宋被迫無奈只好承認李繼遷的政權,封其為銀州觀察使,並賜姓趙。李繼遷採取詐降之計,從兄長手中奪取了銀、綏二州,得意忘形的他在接受吐蕃六穀部首領潘羅支投降時,又被潘羅支用暗箭射死。

    李繼遷死後,兒子李德明被宋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李德明就是西夏第一任皇帝李元昊的父親。李元昊在李德明死後,廢除了唐朝賜的李姓和宋朝賜的趙姓,改用党項姓“嵬名”;廢除了宋朝加封的西平王和遼國加封的平西王封號,改用党項語稱”吾祖“,吾祖就是皇帝、單于、可汗的意思;廢除了在境內使用的宋朝年號,自立年號為顯道。雖然李元昊在六年以後,即公元1038年才稱帝,建國號為大夏,但是,早在這個時候,李元昊領導下的党項部落已經具備了一個國家的雛形。

    李元昊稱帝后,派遣使臣前去宋朝,請求宋朝像承認契丹一樣,承認大夏的合法性。宋仁宗無法接受原來稱臣的党項人與自己並駕齊驅,下詔削去李元昊的賜姓和官爵,關閉邊市,並懸賞捉拿李元昊。李元昊此時羽翼已滿,早就看不上宋朝給自己的封賜,連續對宋朝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宋朝對契丹大軍無可奈何,想不到在國力、兵力都不如自己的西夏面前也節節敗退,只好接受西夏的停戰協議:宋夏兩國約定,西夏取消帝號,由宋朝冊封為夏國王,夏在名義上仍向宋朝稱臣,宋朝反過來還要給西夏每年白銀7萬兩,絹15萬匹,茶3萬斤。對於宋朝來說,等於是花錢買和平,並在名義上是西夏的宗主;對於西夏來說,皇帝的傳承仍然取決西夏,跟宋朝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還能坐享歲幣和賞賜。

    隨後,洋洋得意的李元昊不僅錯殺了野利皇后的兩位叔叔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還將野利遇乞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妻嬸納入後宮;不僅如此,李元昊還將太子寧令哥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兒媳婦也納入後宮,立為皇帝,上演了西夏版的“新臺故事”。

    忍無可忍的寧令哥在元宵之夜,趁著李元昊酩酊大醉,闖入了皇宮行刺,將李元昊的鼻子削了下來,就這樣,一代梟雄李元昊於1048年正月十六離開了人世,年僅46歲。

  • 12 # 逆流的魚L

    党項族一向被視為羌族的一支,生活在青海一代,後來內遷到原來十六國時代的夏國也就是夏州一代繁衍生息。

    唐僖宗時,黃巢起義,天下大亂。一直居住在夏州的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帶兵攻打黃巢,因此立下大功,被唐僖宗封為夏州節度使,賜國姓李,封夏國公,其軍隊被稱作定難軍。

    拓跋思恭及其後代從此在夏州這次開始征戰並且逐漸佔有了附近的綏、宥、銀三個州,以後這片廣大領域四個州一直是李氏家族的領地,外人無法插手,李氏家族對中原王朝一直俯首稱臣,雙方維持一種表面的君臣關係。

    宋朝建立後,李氏家族陸續俯首稱臣,以換取中原皇帝的賞賜。宋太祖有心收回這四州之地,但是鑑於自身情況和定難軍李氏家族實力放棄了收復計劃,暫時接受了李氏家族的稱臣。

    宋太宗繼位後,意圖統一天下,在滅亡北漢,攻打遼國受阻後,決定對西北動手挽回臉面。

    他最初設想透過和平手段給李氏家族來個一鍋端。

    而定難軍首領李繼捧此刻也是內憂外患,為了生存他響應宋太宗的建議,舉族內遷表示放棄定難軍。

    宋太宗不戰而受回定難軍四州心中自然高興,沒想到一個人破壞了他的計劃,最後開始了宋朝幾十年的西北之亂,使得宋朝完全喪失了西北,這個人就是李繼遷。

    李繼遷不願意就此放棄祖宗百年基業,因此公開造反,佔據了定難軍,與宋朝鬧翻,並且利用宋遼矛盾成功的將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大,宋朝不但沒有收回定難軍四州反而又搭進去不少地方,而宋太宗的征討大軍全部敗北,壓根就拿李繼遷沒有辦法。

    宋真宗繼位後,迫於無奈,主動將定難軍四州再加上靜州交給李繼遷只希望李繼遷就此打住不要再西北再惹出事端。

    不過李繼遷並不就此息事寧人,他陸續攻打宋朝,最後攻下宋朝的靈州和涼州,至此宋朝徹底斷了和西域的聯絡。

    至此宋朝不但失去了名義上的夏、綏、宥、銀四個州,還喪失了靜、靈、涼三州。

    李德明繼承李繼遷的地位後,宋朝西北壓力減輕不少,李德明的主攻方向不再是宋朝,因此宋朝避免了再喪師丟地的困境。

    李元昊繼位後,不願意再稱臣,他要取得和宋遼一樣的地位,因此他在1038年稱帝,國號夏,史稱西夏。

  • 13 # 伯虎42

    關於中華歷史上的西北王朝——党項人所建立的“西夏”之起源、發展、壯大、衰落和滅亡,我曾經在去年寫過一篇連載文章——“党項風雲”加以詳細敘述。而本題是詢問党項族如何起家,佔據了河套四州之地,最後建立起西夏王朝的(當然,“西夏”是遼、宋、金各朝對西北党項政權的稱呼,党項人稱呼自己的國號是很高大上的“邦泥定國”,即漢文“大白高國”)。接下來,依照題目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党項人究竟是怎樣從一個西羌小部落篳路藍縷、逐漸發展壯大,一步一步走上了內附、定居、割據,最後自立建國的全過程。

    党項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後裔(古羌人也是中華民族直系祖先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是古羌人首領,後來和黃帝所統領的諸夏民族融合,這才有了我們屹立世界五千年之久的中華民族),自古生活在現今的青海東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等地。

    古羌人在四千年前開始分散、各自發展,除了炎帝部落向東與黃帝的諸夏融合並形成漢族的前身華夏族之外,另一部分向青海、甘肅西北等地遷徙,遊牧於當地,形成古羌人的分支後裔:西羌人,和當地漢族混居,並且通婚(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馬超,其母族就是西羌族人)。自東漢初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西羌各部在遊牧中發展擴張,逐漸分化,先後形成了:白蘭羌、宕昌羌、党項羌、吐谷渾羌等獨立部落。

    根據歷代史書史料記載:党項羌——“每姓別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犛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牆”,是還處在原始氏族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早期的生活狀態。

    隋開皇五年(585年),党項羌拓跋部首領拓跋寧叢率本部向隋旭州(今甘肅臨潭縣)刺史請求歸順內附,隋文帝聞報後,下詔命旭州刺史接受拓跋部的歸順,並授予其首領拓跋寧叢諸衛大將軍官職。這是党項羌人第一次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有未歸化的党項羌部落進攻隋會州(今甘肅靖遠縣),劫掠搶奪財物,隋西北駐軍聞訊出動,將入寇的党項羌諸部擊敗。党項羌人兵敗後四散潰逃,其中有不願被裹挾者則趁機投降隋軍。隋文帝頒詔免除他們的罪過,並讓這些党項羌人遣子弟入朝陛見,並接受了他們的納貢稱臣之舉。

    同一時期,同屬於古羌人支系的吐蕃人逐漸崛起於青藏高原之上,他們在統一高原後不斷向東部平原地帶拓展,原本遊牧於甘隴、川西北、青海等地的党項羌人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吐蕃人的壓力下,尚未歸附隋朝的党項人也開始向東方的中原內地邊緣地區遷徙。

    唐朝建立後,党項羌於武德、貞觀年間大部分遷徙到岷江中上游、隴東、河套、陝北等地,內附於大唐。另外沒有遷徙的一小部分則留在青海、隴西原地,處於吐蕃統治之下。而歸附唐朝的党項羌諸部分為了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大姓部族,其中以拓跋部最為強大。

    唐貞觀九年(635年),唐太宗為了控制安撫內附的党項羌諸部,將河曲之地(即黃河源頭及附近各處)劃分為十六州,用於安置党項諸部內附的三十四萬民眾。其中党項拓跋部酋長拓跋赤辭被授予西戎州都督一職,賜姓為李氏,封平西郡公,以松州都督府節制其日常軍政庶務。拓跋赤辭所部遊牧之地則分設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以党項羌諸部首領為刺史,党項羌至此被完全吸納到大唐的羈縻統治中來。

    唐廣德二年(764年),唐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舉兵反唐。起兵後,僕固懷恩一邊糾集叛軍,一邊向西北党項、吐谷渾等內附各部致書,煽動他們一起叛唐。唐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被唐代宗授命為平叛主帥,率各鎮援軍一起討伐僕固懷恩亂軍。郭子儀為了防止遊牧河曲的党項諸部受叛軍煽動而被裹挾著叛亂,於是上奏唐代宗,建議朝廷把党項各部從河曲內遷到河套的銀州(今陝西米脂縣)以北、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一帶,避免與叛軍接觸,消除其叛亂的隱患。

    唐代宗得到郭子儀的奏報後,將他的意見付諸廷議,結果是朝臣們都贊同郭子儀的意見。於是唐代宗召党項諸部首領:左羽林大將軍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人入朝參見,並授官、賜宴,親自接見他們加以撫慰,再厚賞財帛牛馬,命他們率領各自部眾向東遷徙,党項首領們都表示完全聽從皇帝陛下的詔令。

    於是,在陛辭了唐代宗、返回河曲後,拓跋乞梅率部遷居慶州(甘肅慶陽),這一部分黨項人就稱為東山部;拓跋朝光則率部遷居夏州,因為夏州是當年南匈奴首領赫連勃勃建立“大夏”政權的舊地,唐朝稱其地為平夏,所以拓跋朝光所部黨項羌也被稱為平夏部,這就是日後建立西夏政權的李氏(拓跋氏)党項的祖先。

    唐中和元年(881年),黃巢起義爆發,長安被義軍攻克,唐僖宗倉惶出逃,遠遁蜀中。赴蜀途中,唐僖宗下詔命天下諸鎮勤王,討伐黃巢,收復長安。已經在夏州定居了上百年的党項平夏部首領、拓跋朝光的曾孫拓跋思恭也接受了皇帝的詔令,率平夏部數萬軍隊馳援朝廷,進攻長安,和黃巢義軍展開了激烈戰鬥。

    唐僖宗得知拓跋思恭主動接受勤王令、率部參與討伐黃巢的作戰後欣喜異常,下詔加封其為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留後(權知夏綏節度使)。拓跋思恭受封后更加賣力為朝廷效力,率部進軍武功(陝西武功),聯合鳳翔節度使鄭畋、義存節度使王處存、涇原節度使程宗楚、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等勤王軍隊,合兵一處準備攻克長安。

    但諸鎮節度使都是多年自立的藩鎮武將,各自心中都有小心思,彼此間還有權力爭奪的矛盾,所以不能同心協力、擊敗黃巢。拓跋思恭率平夏部多次單獨或者與其他藩鎮合兵與黃巢義軍作戰,都不能取勝,在遭遇了接連失敗後不得不被迫退軍,沒有能夠收復長安。但遠在蜀中的唐僖宗出於勉勵諸鎮勤王、克定禍亂的目的,還是晉封拓跋思恭為節度使,賜平夏部軍額,名號為“定難軍”,拓跋思恭就此出任定難軍第一任節度使。而“定難軍節度使”這一官職也被党項拓跋氏家族世代沿襲了一百五十年,直到宋初,他們的後人更進一步,在定難軍的基礎之上建立夏國(邦泥定國、大白高國),成為受遼、宋、金各朝冊封的夏國王(在國內則稱兀卒,即青天子,也即漢名:皇帝)。

    唐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新晉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再次出兵討伐黃巢,這一次兵強馬壯的定難軍在和義軍對戰中三戰三捷,逼迫黃巢焚燒宮殿後放棄長安東遁。七月間,寡不敵眾的黃巢在山東陣亡,起義被平定。接到報捷後的唐僖宗欣喜不已,大封立功的諸鎮,其中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在平定黃巢的作戰中一馬當先、奮勇作戰,功勳卓著,為平定起義出了大力,所以被唐僖宗加封為太子太傅,晉爵夏國公,賜姓為李,並加授夏州節度使,將党項羌諸部所居住的銀(陝西米脂)、夏(陝西橫山)二州正式劃歸定難節度使管轄。

    李思恭(拓跋思恭)為唐朝立下平定起義的汗馬功勞後,獲得了夏州定難軍節度使的軍額和銀(陝西米脂)、夏(陝西橫山)、綏(陝西綏德)、宥(陝西靖邊)四州之地,並取得了靜州(寧夏永寧)的實際統治權,形成唐末典型的藩鎮割據勢力,這就是日後西夏政權的開端起源。

    党項李氏在佔據定難五州之地後,於風雲變幻的唐末五代混亂局面中小心翼翼、左右逢源,李思恭和其弟李思敬的後代殫精竭慮、絞盡腦汁,終於使得夏州定難軍節度使之職和定難五州之地始終被李氏家族所掌握,祖宗櫛風沐雨才得以獲得的土地被繼續領有。

    在歷時一百年的時間裡,党項李氏家族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世襲保有銀夏五州之地,雖然沒有公開建號自立為王,而是對歷代中原王朝“俯首稱臣、入朝納貢”,以藩屬自居,但是對內則一直緊握軍政大權,牢牢把持著河套五州,如同南方吳、楚、南唐、南漢等割據政權一樣,成為事實上的獨立政權。

    但定難軍政權處在西北偏僻之地,實力弱小,地方貧瘠,党項李氏家族前後數代首領不得不在上百年間小心周旋於中原五代王朝、統一中原的宋朝、北方新興的契丹之間,謹慎而低調地處理錯綜複雜的內外關係,以維護這來之不易的祖業。

    自李思恭獲封定難軍節度使、建立藩鎮之後,夏州定難軍歷經了李思恭、李思諫(李思恭弟)、李彝昌(李思恭孫)、李仁福(李思恭弟李思敬子)、李彝超(李仁福次子)、李彝殷(李仁福三子)、李光睿(李彝殷子)、李繼筠(李光睿長子)、李繼捧(李光睿次子)五代九位定難軍節度使。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第八任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病逝,其弟李繼捧繼任。因為李繼捧年幼威望不足,所以不敢稱節度使、夏國公,只自稱為定難軍留後。但宋太宗得知李繼捧繼位後,依舊按照舊制授予他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等職。

    即使有宋朝的支援和背書,但是時年不到二十的李繼捧性格軟弱,為人庸懦,不能服眾。李氏家族近支中就有人起了覬覦大位之心,意欲趁機奪取銀夏統治大權。因此李繼捧即位後定難軍內部紛爭不斷,上下人心開始不穩。

    李繼捧雖然懦弱庸碌,但是絕對不傻,感覺到自己即將有當年堂祖李彝昌之禍(李彝昌也是因為年幼,導致部眾不服,所以在政變中被殺),而此時的宋朝已將五代以來割據各地的政權全部消滅,統一了中原天下,只有自家的定難軍還獨立存在於西北邊境(南方還有一個靜海軍節度使,就是安南),而區區銀夏彈丸之地想必抵擋不住宋軍的進攻,與其被宋軍出兵消滅,不如主動向宋朝獻土,這樣好歹還能如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一樣,保有富貴,平安善終。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做出了向宋朝納土歸附、保全富貴、並打消李氏家族其餘族人覬覦定難軍節度使野心的最終決定,主動到宋都城東京(開封)朝覲宋太宗,並向宋太宗提出放棄世襲銀夏領地、獻出銀、夏、綏、宥四州八縣之地(靜州已被廢棄)、取消割據自立的納土歸順之心。宋太宗聞奏後大喜,晉授李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賜予府邸財帛等重賞,把李繼捧留在東京居住。

    安撫厚賞了主動歸順的李繼捧之後,宋太宗派出使者拿著李繼捧的親筆書信前往定難軍招撫宣慰當地的党項李氏族人,準備將李繼捧五服以內的宗族子弟全部遷往東京,和李繼捧一起厚加恩養,然後接收銀夏四州,兵不血刃統一河套之地。

    當宋朝使者來到夏州、向定難軍李氏家族諸人出示李繼捧書信,請他們按照李繼捧的要求遷往東京(開封)、同時向宋朝獻出銀夏之地後,李繼捧的族弟、定難軍管內都知蕃落使李繼遷(李思恭、李思敬之弟李思忠的玄孫)卻堅決反對李繼捧獻土之舉,並對自己的部屬們說:“銀夏之地是祖宗們櫛當年風沐雨、出生入死才得來的,怎麼能輕易就讓給別人呢?”,決心以武力來反抗宋朝對定難軍四州的接收。

    李繼遷和李繼捧已經出了五服(李繼遷之父李光儼和李繼捧之父李光睿是同一個高祖父,將將在五服之內,而李繼遷和李繼捧已經不在五服之內),所以依照宋太宗“五服以內李氏宗族遷往東京居住”的詔令,李繼遷可以不用遷往東京,但前來接收的宋朝官員還是讓二十歲的李繼遷在銀州(今陝西米脂)居住,以便就近監管。

    李繼遷與弟弟李繼衝、親信張浦等在銀州積極籌備,藉著給乳母辦喪事的機會,帶著藏在棺木中的兵器出城,出奔三百里外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巴彥淖爾),並立即聯絡其他不肯接受宋朝統治的党項部族,公開宣佈自立,絕不歸附宋朝。

    李繼遷剛剛逃到地斤澤、聯絡其他党項部族起兵反宋的時候,其他部族首領因李繼遷勢單力薄、屬眾寥寥、不像能成事的樣子,所以不怎麼願意聽從他的號令、一同作戰。李繼遷便採用張浦的計策,在諸首領前來商議軍務時把定難軍開基之祖拓跋思恭(李思恭)、以及李思諫、李思敬和自己的高祖父李思忠等定難軍先代肇基元勳的畫像懸掛出來,讓眾人參拜。大家看見祖宗們當年的英武畫像,不由得想起定難軍建立時的興盛往事,於是紛紛泣涕跪拜,並主動歸附了李氏家族目前敢於舉兵反抗宋朝的唯一一人——李繼遷。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十二月,收伏了党項諸部、實力大漲的李繼遷從地斤澤出兵,攻打駐守夏州(陝西靖邊)的宋軍,從此開始了和宋朝分庭抗禮的自立之路。

    從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開始,李繼遷和宋朝西北駐軍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拉鋸戰,雖然有過慘敗,連妻子母親也被宋軍俘獲過,但是李繼遷始終不為所動,一心侵擾宋河西、河套諸州府,銀夏諸地從此陷入持久的動亂中,再不復往日寧靜之時。

    宋雍熙三年、契丹統和四年(986年),宋軍在雍煕北伐中再次敗給契丹,損失士卒糧秣無數,不再掌握對契丹的戰爭主動權。遠在西北、被宋軍多次打擊的李繼遷於是抓住機會向契丹表達了願在河西為契丹牽制宋朝,使得宋軍兩面受敵,不能集中全力應對契丹的意願,契丹欣然同意,至此李繼遷有了外力的援助。

    宋端拱二年、契丹統和七年(989年),李繼遷因為疲於應對宋軍的圍堵,向契丹派出使者、表達了願意向契丹稱臣、永為藩屬的意思。執掌契丹朝政的承天皇太后蕭綽經過慎重考慮,覺得李繼遷為己所用、牽制宋軍的作用明顯,於是以遼聖宗耶律隆緒的名義冊封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再把宗室之女封為義成公主,嫁給了李繼遷。次年(宋淳化元年、契丹統和八年、990年),契丹正式封李繼遷為夏國王。李繼遷從此擺脫了被宋軍圍追征伐、朝不保夕的艱難境地,第一次擁有了國號和名號,從宋朝的叛臣轉為契丹的藩屬,擁有了繼續對抗宋朝的底氣和資本,這也是“西夏”國名的起源。

    宋淳化二年(991年)七月,李繼遷出兵攻佔銀、綏二州,隨即向宋朝入貢,請求歸為屬臣。宋太宗被李繼遷多年的騷擾搞得頭疼不已,為了息事寧人,勉強將李繼遷授為銀州觀察使,賜其名趙保吉,李繼遷名義上臣服於宋,宋夏之間暫時休兵。之後李繼遷把擴張目標轉向西北,對青唐蕃部、回鶻、沙州等地大舉進攻,並奪取了大片土地。

    宋鹹平五年(1002年),在取得西北方向的大勝後,李繼遷再次轉向對宋朝開戰,並攻破宋西北重鎮靈州(寧夏靈武),改名為西平府,次年,李繼遷正式遷都於西平府。此時,宋朝正面臨契丹大舉南下進攻的前夕,面對北方巨大的軍事壓力,宋真宗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只得遣使與李繼遷議和,歸還夏、銀、綏、宥、靜五州給李繼遷,封其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經過二十年的戰爭,李繼遷終於奪回了祖宗們的基業。

    宋鹹平六年(1003年),不甘心被藩屬冒犯、被迫議和、“歸還五州”的宋朝為了打擊李繼遷的氣焰,暗中聯絡了青唐六穀部首領潘羅支,加封其為朔方軍節度、靈州西面都巡檢使,約定夾擊咄咄逼人的李繼遷。於是得到宋朝暗中支援的潘羅支在六月間向李繼遷致信,詐稱會盟修好,並歸附李繼遷。十一月,李繼遷經過考慮同意了潘羅支的會盟請求、並親自前往西涼府(甘肅武威)和潘羅支會盟。

    在會盟時、李繼遷尚能保持警惕、高度防備,所以潘羅支無處下手,只能暫時遞上了降表和會盟書,和李繼遷假意結盟。得到滿意結果的李繼遷放鬆了警惕,率軍隊返回西平府時疏於戒備,被潘羅支預先設下的伏兵偷襲,萬箭齊發之下死傷慘重。李繼遷本人也在伏擊中被射中十多箭,幾乎當場喪命,在侍衛親軍的拼死保衛下才勉強突圍,狼狽返回西平府。

    宋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初二,拖延了兩個月後,回到西平府的李繼遷還是由於傷重不治而在西平府薨逝。臨去世時,他將長子李德明招至榻前,當著諸臣的面把定難軍節度使(宋所封)、夏國王(契丹所封)的封號傳給他,囑咐他在自己死後停止和宋朝的戰爭,主動請降,但絕不可同李繼捧一樣納土歸附。李德明流淚叩首,一一應允。

    李繼遷去世、李德明繼位後,立即分別向契丹、宋朝遣使奉表,說明臣服歸順的意願,遼聖宗額外加封李德明為西平王(暫時沒有授予夏國王封號),宋朝也遣使向定難軍弔唁。

    宋景德三年(1006年),李德明向宋朝獻歸附誓表,說明這是李繼遷生前遺願,主動要求將誓表奉入盟府,以達成父親生前心願。宋真宗對李德明大加讚賞,加封其為特進、檢校太師、侍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藩落等使、西平王,賜食邑六千戶,食實封一千戶,另賜“推忠保順亮節翊戴功臣”號,這幾乎是宋朝人臣官、職、爵的頂峰。同時,宋真宗額外賜李德明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兩萬貫、茶兩萬斤,允許在邊境上設立榷場,舉行貿易。李德明以恭順謙卑的姿態,從宋朝獲取了大量的實際利益。

    宋大中祥符元年、契丹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為了避免宋朝進一步將李德明拉攏入己方陣營,契丹搶先遣使,冊封李德明為夏國王。宋朝聞訊後也不甘落後,加封李德明為守正功臣、中書令,增加食邑一千戶,加食實封四百戶。在宋朝和契丹兩國的爭奪拉攏中,西夏國家的雛形初步建立。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已經羽翼豐滿的李德明在定難軍內私自追尊父親李繼遷為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光孝皇帝,上廟號武宗,但這件事李德明對外嚴加封鎖,不許透露任何訊息給契丹和宋朝。

    李德明在位的三十年裡,嚴格執行“依遼和宋”政策,使得定難軍和契丹、宋朝得以和平相處,而且契丹和宋朝為了拉攏李德明、對付對方,都不斷升遷李德明的官職及封爵,李德明左右逢源,得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對西陲之地的開拓和發展上。這個時期,定難軍先後五次對河西用兵,與青唐諸部、回鶻各國作戰,戰爭曠日持久,而定難軍的優勢越來越大。宋天聖六年(1028年),李德明長子李元昊率軍出征,滅甘州回鶻。宋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再次出兵西涼府(武威),滅青唐六穀部,三十年前李繼遷被潘羅支偷襲傷重而死之仇,終於得報。

    至此,隴右各鎮:西涼府(甘肅武威)、甘州(甘肅張掖)、瓜州(甘肅安西)、沙州(甘肅敦煌)等地都落入定難軍之手(或臣服定難軍),李德明的統治範圍向西拓展千里,擴至玉門關一帶,河西走廊盡歸党項李氏,定難軍自立建國的基礎已經牢固。

    早在宋天禧四年(1020年)的時候,李德明就認為西平府(寧夏靈武)位於四塞之地,沒有天險,不利於防守,於是在當年派出大批工匠北渡黃河,在懷遠鎮築城,建造宮殿宗社、百官衙署,作為新都。工程完工後,李德明即遷往此處居住,並改城名為興州(今寧夏銀川)。

    宋天聖六年(1028年),李德明長子李元昊出征消滅甘州回鶻、立下大功後,李德明按照中原王朝的制度冊立其為夏國太子,立其生母衛慕氏為夏王后(用的契丹夏國王封爵,並不是宋朝西平王封爵),開始顯露出其即將稱帝建國的用意。

    宋明道元年(1032年)五月,宋仁宗下詔,表彰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德明三十年來對大宋恭敬謙順、嚴守臣節,特晉封李德明為夏國王(和契丹一樣的封爵),其車服旌旗規制下天子一等,加食邑一千戶。當年九月,夏太子李元昊率大軍攻克涼州,滅青唐六穀部,徹底為祖父李繼遷報仇雪恨。此時的定難軍(夏國)統治範圍更擴大到銀、夏、綏、宥、靈、鹽、甘、涼八州之地,雄踞於隴右河西之地。李德明三十年的殫精竭慮、步步為營,堅持不懈執行“附遼和宋”政策,終於為後世子孫積攢下強大的國力軍力,建立起相對強盛的立國家基礎。

    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已經萬事俱備、即將稱帝建國。可就在這時,李德明卻突患重病,並迅速病危。十一月,第二代夏國王李德明在興州去世,年五十一。宋仁宗聞報李德明去世後輟朝三日,並在東京(開封)為夏國王致奠,追贈李德明為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夏太子李元昊在向契丹、宋朝派出使者告哀、並得到契丹和宋朝的批准後,奉李德明遺詔繼承夏國王王爵。

    宋明道二年(1033年),李元昊以宋朝“明道”年號中含有其父名字中的“明”字為由,自作主張把“明道”年號改為“顯道”,不久後更是拋棄宋朝年號,自建年號“廣運”,在夏國內下達了“禿髮令”,恢復之前的党項舊俗。李元昊本人則廢棄了家族使用上百年之久的唐朝賜姓“李”,改姓党項姓氏“嵬名”,自稱嵬名元昊,並升興州為興慶府,從各方面做好了自立建國的準備。

    同時,為了鞏固後方、懲處歸附宋朝的青唐諸蕃部,宋景祐二年(元昊廣運元年,1035年),元昊出兵進攻青唐城,大破青唐諸部,安定了後方。次年十二月,元昊出兵河西,滅瓜州回鶻,又攻克沙州,消滅沙州歸義軍政權,並回軍佔領肅州(今甘肅酒泉)。至此,夏國定難軍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各地。

    宋寶元元年(1038年)十月十一,嵬名元昊徹底棄用了象徵中原王朝藩屬的“定難軍節度使”稱號,在大臣野利仁榮、楊守素等人擁戴下,於興慶府南郊築壇登基,自稱兀卒(青天子、漢語:皇帝),建國號為大白高國(契丹、宋朝稱為西夏),改當年為天授禮法延祚元年,大封群臣,追諡祖父李繼遷為太祖神武皇帝、父親李德明為太宗光聖皇帝,封王后野利氏為皇后,立長子寧明為皇太子。西夏王朝就此自立建國,元昊就是西夏實際上的開國皇帝——夏景宗。

    而此後綿延上百年的宋夏戰爭、西夏一百二十年的跌宕起伏歷史,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14 # 瑯琊浪子

    党項人,也就是古羌族裡的一族,從魏、晉、隋、唐就活動在陝、山、甘、寧一帶,在拓跋氏的領導下打出了一片天地,唐朝皇帝在陝甘一帶劃了五個州,歸他們管理,當時叫藩鎮,到了宋朝,他們反宋自立為西夏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喬丹,卡爾馬龍會成為第一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