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年齡增長,以前能真誠待人的性格有所改變,越不喜歡社交,也越不會感動。這正常嗎
12
回覆列表
  • 1 # 上岸重生

    大家小的時候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沒心沒肺。如果沒有大人管教著,可能一輩子都會像一隻動物一樣,就那麼活著而已。但我們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我們能在經歷中成長,而不僅僅靠本能活著。

    小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當然無憂無慮,對於國家大事,家庭變故等等事情基本都是免疫的。那時候最大的事情就是做了什麼錯事被家長教訓。打屁股或者罰站的滋味,想必很多人都體會過,但也正是這樣,我們學會了守規矩,學會了心中有他人。

    慢慢的,我們發現父母不再打我們,而是用說服教育或者商量的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三觀。此時的父母還能幫我們成長,但也只能以引導的方式進行了。

    好了,我們終於讀完了高中,可以試著走向社會了,此時的我們,三觀初成,不管是正是邪,都已經可以自己判斷和選擇自己走的路了。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三體》,面壁者計劃中的“思想鋼印”計劃,其實就是我們成人思想的影射。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成年人是不可說服的。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我們成年之後,如果不想當巨嬰,就都必須為自己行為負責,而為自己負責的另一面,就是堅持自己的三觀,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剛開始堅持個性,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的那幾年,一路順風順水,還沒有經歷過什麼重大挫折,所以就會覺得前方一片坦途,未來光芒萬丈,自己站在世界的巔峰可以俯視芸芸眾生。

    但漸漸地,我們和世界接觸的越來越多,就會發現很多事情自己的做法是有問題的,但我們一開始很可能會把自己的三觀障礙視為人生路上的不如意而已,而且這樣想還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豁達很佛系。

    雖然我們可以盡情的假裝,但結果不會陪你演戲,最終我們遇到了第一次人生重大打擊,可能是失戀失業,也有可能是其他問題,總之對我們來說,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足以顛覆三觀。在三觀盡碎的歲月裡,我們就像被蓋上了思想鋼印的人一樣,既痛苦又迷茫,不知如何是好,未來突然變得那麼不切實際。

    這段歲月,並不是誰都能挺過去的,有些人三觀碎了就是碎了,以後就會以一種人渣的狀態存活於世,而有些人,會認真的拾起滿地碎片,回爐再造一個更堅強更包容的三觀!看著是不是有些眼熟?對,就是中學時期那個雄鷹蛻掉爪子和鷹喙,再次重生的故事。那個寓言故事中的雄鷹雖然在自然界中不存在,但影射的人,卻對我們所有人都適用。

    所以在我們痛過,成長過之後,如果哪一天走在路上,每個讓我們想起那段痛苦歲月的事情,即便它再微不足道,也足以讓我們淚目,因為,那是我們的靈魂,在祭奠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啊!

  • 2 # 陪伴在花開的世界

    見過的事情多了,不容易感情用事,遇事習慣理性思考,這跟我們流動思維降低,固態思維上升有很大關係。但這並不是一定的,只要凡事不先想得失利弊,而先是走心,就會喚醒自己感性的一面。人活著,有時候吃虧是福,不用那麼累。

  • 3 # 隔壁老房1983

    上了年紀的人,越是容易被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小事所觸動,膽子也越發變得怯懦。年紀越大的人是極度矛盾與極端的,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的給自己戴上不同的偽面,好像這樣內心的柔軟就不可輕易被他人所觸碰,但卻又極力渴望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與認同。總覺得就算身披鎧甲也希望陌人在四目相對的剎那間被彼此所觸動,哪怕是一絲淡淡的問好跟淺笑。

  • 4 # 颶風的瘋

    不是年齡大了不容易感動,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越來越多,感悟越來越透徹,所以,在看透了世態炎涼後,那份感動被放在了內心最深處!感動無處不在,只是做到了收放自如!每個人的心都是柔軟的,不感動只是不想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被世人所見!從襁褓中的嬰兒到牙牙學語,再到入學工作,戀愛生子,人生中最好的歲月都充滿了感動,而這一系列的階段,是因為有人在身後為他默默奉獻,這些時候,他滿懷深情的感動著!而之後呢,要去經營自己的家庭,要去拼搏自己的事業,要去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要去努力的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而這些,全都是自己一個人!當初那個在身後的人已經老了,而自己卻成為了他們的依靠!這當中,還不包括他在每個方面所受的打擊,家庭裡的矛盾,事業上的打擊,社交中的各種各樣的背叛,欺騙等等!這一切,早已把那顆習慣,喜歡感動的心,變得堅硬,圓滑!所以,人,年齡大了,不是不容易感動,而是沒什麼可以讓他的心柔軟,溫暖到想去感動!除了他自己!

  • 5 # Now523

    我是這樣理解的。

    年少時,我們未經多少世事,會因父母的寵愛而倍加感動,會因朋友的關心而感動,甚至會因陌生人的一些善意舉動而感動。

    年長了一些,我們經歷了社會的磨礪,關心自己的人不在身邊,自己身上的擔子也重了許多。

    儘管如此,其實我們還是會被感動,我們仍然會為父母對我們的關心而感動,會因朋友對我們的幫助而感激,會因陌生人對自己一些善意的舉動而感動。

    只是我們感動的方式不再像年少時那麼明顯而已,那份感動只是藏的更深,更不易被人察覺了而已。

    願我們都被溫柔對待。

  • 6 # 紛繁世界,醉夢人生

    年紀越大越不容易被感動,這是正常化的生理狀態…每個人的基因裡都有適應性的種子,生活中剛從燈光處走到黑夜中的一片漆黑到逐步適應看清物體基本輪廓…水溫適應,食物適應,美味多了變得平常…感覺器官就是如此,我們年紀越大,經歷閱歷越多,看的過了體驗的多了,年輕時候特別感動的事,如今也會稀鬆平常,因為你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不珍貴了呀[摳鼻]

  • 7 # 南雁雁

    對我來說這比較正常,經歷多了性格就會有所改變。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很單純,感覺總有一堆掏心窩子的話要和朋友講。那時候情商也低,你講出去一堆話,對別人來說都是廢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自己越來越慢熱,遇到了待我真誠的朋友。她是屬於那種熟得很快的人,我是很慢熱的。有一次她抱著我哭,說很感謝我陪她各種,我沒有感動,更多的是震驚。震驚她在那麼短的時間就把我視為最好的朋友,而我已經回不到當初那種對別人掏心掏肺的交流的時候了。我想原因就是以前熱情的時候沒有迴應吧。

    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並找出原因,能將它解決是最好的。不要讓一些心理問題常駐在心底,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大問題。

  • 8 # 知足者常樂ing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慢慢的變得沉默,不是無話可說,是不想說,懂你的人,不說。也能心領神會,不懂你的人,說在多,也是廢話。

    走著走著,剩下了沉默,沉默了自己的內心。

    走著走著,剩下了沉默,沉默了自己的愛情。

    走著走著,剩下了沉默,沉默了自己的生活。

    走著走著,就變得沉默寡言

    從今往後,不在依靠誰,不在討好誰,不在看誰的臉色辦事。朋友不在乎多少,有幾個真心的就好了,愛情不能隨隨便便去改變,但願還有人可以陪伴到老,即便默默相守,也是幸福!

    當你越來越沉默的時候,心如止水,冷暖自知。

    年齡越大,看的越多,也看的太透。年齡越大,見過的太多,也體會的太多。所以當遇到一些事情,也會一笑而過。

    不過這也是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誌!

  • 9 # 杜鵑7216

    年齡大了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受到的傷害都經歷了,所以就不容易激動了,只有平常心對待事情了。年齡越大,性格越簡單,也越喜歡安靜

    縱有千古你我終究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石子

    墜入大海無一點波瀾

    每個人在迷惘追求自己的生活

    卻忘了需要些什麼

    放棄了我最喜歡的快樂

    去迎接我最討厭的苦澀

    有時候經歷越多,就越不想說話,因為環境不同,想說的話別人未必能懂,痛而不言,笑而不語。

  • 10 # 楊楊楊的書程小驛

    同一個人,不同年齡階段,面對同一件事,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隨著我們年齡越來越大,我們所經歷的事情也會一點一點的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也許有的人經歷多了會活的透徹,內心變得越來越柔軟,他就會很容易被感動。但他也可能會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給自己裹上堅硬的外殼,讓自己變得堅不可摧。

    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合理且存在的。所以,感不感動大多是經歷和自己意願決定的,沒有肯定答案。

  • 11 # 不冬梅

    年齡越大,經歷越多,看透了人間的冷暖,就再也沒有什麼大喜大悲,那些感動,彷彿是昨天的事情,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 12 # 70後男孩老張

    其實是一個過程:

    1、很小的時候,對任何事情的判斷都是感性的,對一切人或者物與事就容易感動或者說動感情,容易情緒化。

    2、中年的時候,經歷了很多很多的人與事後,就發現要理性的去工作,理性的去面對一切的酸甜苦辣,不能喜怒於色。

    3、晚年的時候,與世無爭了,大徹大悟了,心境變了,會去回憶滿滿,回憶點點滴滴,反而容易感動。

  • 13 # 激情飛揚9605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年齡越大越不容易感動。我非常非常贊同你的觀點。因為已經過了遇事衝動的年紀。凡事都能夠看開看淡,世界上除了生死,沒有什麼事值得你去大喜大悲。年輕時已經經歷過算甜苦辣鹹。而且慾望特別多 ,什麼豪宅 ,豪車,帥哥美女。銀行存款想存很多很多錢

  • 14 # 學生會

    不一定,有時候年齡越大反倒越容易被感動。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情緒會有相關兩點變化:

    一:社交類感動變少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會越來越不喜歡社交,甚至都有社交恐懼症。在這個缺乏社交的年代,社交感動自然就隨之減少。

    換言之,也就是與他人接觸時的感動會變少,情緒淡然。

    二:感知類感動變多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感知也更有歲月的痕跡,沉澱了很多回憶與過往,我們在看待事物時更容易被感動。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就像這句話說的,年齡越大對待事物的感觸就越多。

    比如:我們看的某個電影,聽得某首歌,遇見的某個背影,看見的某處風景,都有可能牽動我們的思緒,觸發我們的情緒。

  • 15 # 歐也6

    我自己一直是個容易被感動的人,特別是年紀大了,更容易,看新聞,刷抖音,都能被感動哭,電視裡有壞人的,也接受不了,不能看,除非壞人受懲罰了,不知道這是不是病,是病得治!

  • 16 # 渝妹妹的煉丹爐

    感動是指人在受到外界事物影響後,對印象深刻的事或物產生共鳴。這是一種情緒共振,通常表現為哭泣。

    人是一種複雜的感情動物,只要是情到深處,觸及心絃,男女老少均會感動,不分年齡階段。只是每個年齡段感動的表現形式不一樣。

    01 青少年的感動——單純、直接、熱烈

    這裡的青少年指14歲到3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想單純,對情感的追求很執著,容不得半點瑕疵。他們性格奔放,無拘無束,常做出很多讓人感動的舉動,也常常被別人感動得哭得稀里嘩啦!

    02 中年的感動——深沉,有迴響

    有人說"人到中年不如狗",上有老下有小,連短暫地放空自己,盡情流淚都是奢侈。其實不然,中年階段的男人女人們只是在經過世事的磨礪後,不願意隨便流淚了。但是感動依然是常有的,只要觸及了那根敏感的神經,眼圈照樣是紅紅的,甚至眼淚亦會無聲地漱漱落下。這就是中年的情感表達,深沉的,厚重的。同時,哭完後,不忘執行,讓這個情感宣洩在現實中仍有迴響。

    03 老年的感動——釋然、慈善

    老年人歷經世事滄桑,很多時候已心如止水。然而他們的閱歷最多,能引起情感同頻共振的瞬間或許更多。一個小孩受傷了,鄰居家的閨女出嫁了,親戚家的長輩離世了,都會讓老人家們感同身受;同時自我反思自己活著的意義,對逝去的年華表示釋然,進而回歸本心的良善。

    大多數老年人在面對情感釋放的時候,都會靜靜的,很淡然,亦很坦然。

    綜上,每個年齡段對感情的表現形式都有著各自的階段特徵。不論多少歲,只要我們保持那顆赤誠的心,就會為世界所有的美好而感動。

  • 17 # 夏蟲會說話

    不是不容易被感動,只是年齡大了會隱藏自己的感動。

    年齡越大,走的路就越多,經歷的事就越多,反而更容易被感動。

    但同樣的,年齡大了,社會給你的標籤就越多,你不能輕易表現情緒,不能隨便的表達情感。

    社會像個玻璃瓶把我們罩住了,但是我們內心還是火熱的,只是不那麼容易被看到。

  • 18 # 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珠珠

    是的,見過太多了,正所謂見多不怪……然後有好多東西,心裡都很明瞭,然後,你懂得……就好比小時候能吃到一顆糖果都很開心,得到一個玩具很開心,被表揚了很開心,而現在呢,你覺得呢?

  • 19 # BZLL

    年齡越大越分得清哪些事情值得自己感動,哪些不值得。看人待物也越來越清醒明白,值得感動的會越來越容易感動,而不值得的也越來越淡漠…

  • 20 # A大雄就是我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如此吧。決不是觸影生情,與一個人的經歷有關。從一個少年(少女)到一個有經歷、有經驗的中年人士。其中的甜酸苦辣,有多少人可以與他分享。又有多少可以與他人言。這一切不都是自已慢慢地承受,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說嗎?有人會說父母也不能嗎?父母當然是可以分享自己的"苦與樂"。可是卻不能夠。其中奧妙大家都懂,恐怕也是如此作的了。報喜不報憂成了"約定",現如今再碰到"似曾相識"。自覺不自覺會感動,會流淚。會…至少說明"成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晨跑要戴口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