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小姐的日誌
-
2 # 570914
這不奇怪,兩代人,理念不一樣!
別說兩代人!就是同齡人,觀念也不都一樣!
唯一的辦法,老人照顧孩子,你負責教育孩子!在帶和教的過程中,對孩子多講道理!
很多老人文化水平不高!道理不一定能講清楚!用你的文化知識和觀念講道理給孩子聽!(當然是正能量的道理)在比較中!老人可能知難而退!
孩子會聽得進去!隨著孩子長大!在比較中孩子有是非觀念!
你的觀念孩子會接受的!
在這裡再說一遍:必須是正能量的教育!
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成果!
是成功的教育!
還不傷和氣!
-
3 # 晴天的雷
1、適當灌輸老人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
時代在進步,幾十年前的育兒經驗方法不可能100%全對,這就需要尋找方法去解決。我曾遇到一對婆媳,懷孕後期婆婆開始到家照顧、陪伴,婆媳倆人都是文化人,相互比較謙讓。
生下孩子以後,婆媳倆人就開始全心全意的嬰兒護理,寶媽是位很有文化底蘊的人,當婆婆開始用一些不科學的傳統護理方法時,寶媽透過電視、書籍之類的科學護理方式給婆婆溝通,讓她明白如何才是正確的護理方法。
此時兩人的溝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平臺上,寶媽透過講解讓婆婆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而婆婆也透過平臺學習到了新的方法,既得到了尊重又學習了新知識的,寶媽不但解決了遇到的問題,也與婆婆的關係增進了很多。
2、對老人在育兒過程中一些好的方法給予肯定
作為父母從小把我們養育長大,他們也一定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老人建議好的方法還是可以採取的,畢竟那些都已經在我們身上曾經實驗過了,現在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應該是比較安全的了。
我們只要把裡面精華的東西挑出來,並且在某些方面給予老人家一下讚揚,這樣就不但能增加老人的成就感、幸福感,還能增加彼此之間的婆媳關係。
透過這樣老人帶孩子也會更細心、更科學,同時也更願意與寶媽多溝通如何科學育兒,畢竟老人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子孫更優秀。
3、多溝通,避免爭執
其實上面說的那麼多,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溝通,無論遇到任何事情,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把內心的想法在恰當的時候委婉的說出來,在對方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耐心的傾聽對方的想法,最後再進行中和,這樣就把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和誤會就消滅在萌芽之中了。
我看過一部電視劇,兒媳是美國人,她的育兒方式和中國婆婆的育兒理念完全是兩種模式,這個時候寶媽們就要去找“協調官老公”,由他來進行雙方講解,最終達成雙方滿意。
解決一切問題的方式,就是有效的溝通,因此不要吝嗇自己的話語,有什麼事情說出來比憋在心裡要好的多。
儘量做好“家庭維穩”工作,尊重老人,給孩子樹立榜樣
當生育完孩子以後,寶媽們也開始升級成了一位母親,或許這個時候對於婆婆的一些行為或者是作為,應該會有所理解。
當與婆婆一樣同為母親的時候,就更能明白身為母親的愛子之心,或許,看在老人這麼愛自己的孩子,這麼關心自己的老公的面子上,寶媽也會對於婆婆的一些不太恰當的作為,故意忽視,並且開始主動學會關心老人。
老公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下,也會過的相對輕鬆和愉悅,孩子也會在和和美美的大家庭中,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樣也對孩子樹立起孝敬父母的好榜樣。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從古至今,都講究孝道,作為子女對父母孝順,將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孩子是最聰明的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相互尊敬,謙卑禮讓,母慈子孝方能家和萬事興。
-
4 # 三月草青青v
首先,要認清和接納一個基本事實,父母才是那個真正要擔起教育責任的人。
老人幫你帶娃不是他的義務,老人天然負責寵愛孫輩,那些寵愛的細節會留在孩子的記憶深處,長大想起的是一種溫暖。
第二,擴大自己作為父母的影響力。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多擔起照顧、陪伴和管教孩子的責任。
也許你是職場女性,上班很辛苦,下了班回到家中又要轉換成妻子、兒媳、媽媽的角色,在不同角色中來回切換,很不容易!但是咱們還是得咬牙把屬於自己責任的事情扛回來。
第三,因為不同,所以要學會溝通。
嘴巴甜一點,肯定老人的付出,感謝老人的幫忙,遇到不同,不要第一反應就否定老人的做法,先聽聽老人的想法,他會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然後再說說自己的考慮。
第四,不要以為自己的都是對的!
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侷限的,遇到不同的時候,問問自己,我認為的就一定正確嗎?
也許你會說,書上是這樣寫的,專家是這樣說的,事實上對於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專家有時候的觀點和做法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以上四點能做得比較好,大機率來說,婆媳關係也不會太差了。
如果實在沒法調和,分開住是最好的,那就自己擔起所有的帶養責任。
如果沒法調和,又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那就承認自己沒辦法改變老人,承認沒辦法了,或許你就放下各種糾結了,關係可能就好了,家庭氛圍就不一樣了。
-
5 # 胖媽讀書育兒匯
您如果是和婆婆一起住,建議有條件還是分開,這樣自己帶娃就會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您無法和婆婆分開住,而且您是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娃的那還比較好辦,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她婆婆和她的觀念也是不一樣的,她後來想了個辦法,就是她自己加了很多育兒群,裡面有很多寶媽,每天都會討論育兒問題,然後她把她婆婆也拉進去了,她婆婆每天耳濡目染人家別的寶媽是如何科學育兒的,而且群裡也有很多寶媽們討論和婆婆觀念不一致的問題,漸漸的,這位朋友的婆婆意識到了她自己的做法確實有些是不對的,聽了群裡的意見,做了不少改變。這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吧,可以借鑑一下。
除此之外,媽媽也需要不斷的給婆婆科普,一次兩次是指定沒效果的,堅持下去,而且媽媽最好能做的事自己做,儘量不讓婆婆插手。在原則性問題上堅決不能讓步,要溫柔而堅定,不要說過激的話。
如果說您平時要上班,無法照顧孩子,只能由婆婆照顧的話,就不太方便了,因為畢竟您看不到婆婆照顧孩子的過程。您可以使用遠端的辦法,影片之類的,家裡也可以安裝監控。這都得看具體情況了。
-
6 # 哈哈育兒
我想說:寶媽跟婆婆的帶娃理念不同,太正常了。
你想啊,有幾個人是完全認同你的理念的?有些夫妻,即使生活一輩子,理念不同的很多。
硬要讓別人認同自己的理念,直接苦了自己,傷了感情。
我們一生,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老公、公婆、孩子、父母,我們都說服不了,他們有自己的成長環境,自己經過生活得到的經驗。
要想改變,很難。
所以,當出現帶娃理念不同的時候,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對的,那就按照自己的辦法來帶。
不要指望婆婆會按照你的想法來帶孩子,即使你在家身邊的時候按照你的要求來,等你不在,她們仍會按照自己的理念來帶孩子。
如果要求婆婆按照自己的理念來帶孩子,一個就是隨時隨地監督婆婆,一個就是說服婆婆接受你的理念。
若是前者,還不如自己做,監督別人太累了,若是後者,可能婆媳間矛盾日益增多,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夫妻感情。
有條件的,就自己帶孩子,爭取教育孩子的話語權。如果各方面不允許自己帶孩子,那就讓老公出面解決婆婆帶娃的問題。
若是老公不出面,那隻能給老公洗腦了,畢竟孩子是你們夫妻的,不可能自己帶孩子,老公不作為,最後還要分享自己帶出孩子的勞動果實吧。
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孩子將來也會對父母負責。
而婆婆,將來享受不到孩子帶來的成果,她沒有必要付出多少心血帶孩子的,現在幫忙帶,或許是出於情誼,或許是給自己找點樂趣。
故不要指望婆婆能按照你的要求來帶孩子,帶孩子的目標都不一樣,做法怎麼會一致呢?
況且婆婆也覺得她的做法是對的啊,當你質疑她的時候,她可以用她兒子來反駁你啊。若你說她帶出的兒子也沒有多好,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她兒子不好,那你嫁給他幹嘛呢?
有些事終究是沒有結果,也爭不出個結果,把握自己能把握的就好,其餘的要求多了,容易患得患失。
-
7 # 誰忘了誰的承諾
現在是講究科學育兒的時代,真的跟上一輩育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可謂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作為新手媽媽,你們是怎麼做的呢,上一輩又有哪些育兒觀讓你哭笑不得?
❓穿的太少了,別人家的小孩都穿…/別人說…
哲寶是農曆八月生的,那時候秋老虎正熱得厲害,剛出產房的時候助產士也只給他穿了一件衣服就包起來了,病房裡有空調也並不覺得冷,但是第二天因為吐奶把衣服吐溼了,我婆婆給他穿了保暖內衣,裹的厚包被,我說會熱,回我說剛出生的寶寶沒有肉,會冷,直到長了類似於痱子一樣的紅疙瘩,才作罷
-
8 # 禾禾媽談育兒
解決寶媽和婆婆帶娃理念不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開住、自己帶。
只要婆婆和寶媽在一個家,一起帶娃,免不了有育兒衝突,勢必會因為一些育兒的問題惹得雙方都不開心。年輕媽媽大多是遵循科學育兒,婆婆那一代人是根據經驗。畢竟時代不同了,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例如:以前一個家五六個小孩,大人還要去地裡幹活。大的孩子在家帶小的寶寶。爸媽回來看你活著就行,看你有一口氣就成。吃飽穿暖都不一定達標,那裡管得了其他呢?而現在一個家大多一個小孩,提倡父母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呼籲媽媽第一時間給寶寶及時的迴應,從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培養健康的母子依戀關係。因此,一家兩個女人,面對一個孩子,育兒衝突在所難免。以下兩個選擇僅供參考:
1.如果你不用公婆出錢出力,那麼你自己帶,自己負責。如果自己各方面能力允許,那麼你選擇自己帶,自己負責。自己辛苦,沒人干涉。你想怎麼帶就怎麼帶,哪怕身體累一點,但是心裡是歡喜的。
2.如果你需要公婆出錢出力,分不了家,那麼大的方面堅持原則,小的方面溝通協商。想著改變老人的觀念幾乎不可能。他們那句“我走過的路比你們走過的橋還多”聽的還不夠多嗎?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是最固執的一類人,所以放棄改變她們。
-
9 # jcy192
如果是一起帶的話,建議你們溝通好,如果實在是都沒有辦法認同對方的帶娃理念,建議就一個人單獨帶,自己帶還更好,想怎麼帶就怎麼帶,如果自己沒有時間,覺得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實在太難,那就全權交給你婆婆帶
-
10 # 睿寶and駿寶
與老人一起帶孩子,育兒觀念不同,生活中很常見
1.和婆婆溝通交流
首先,當然是先嚐試和婆婆溝通交流,對於理念上有衝突的地方,講清利弊,引導她最佳化自己的育兒理念,這樣既可以密切婆媳關係,又可以形成對自己孩子的幫助,一舉兩得。
2.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
作為兒媳,在和婆婆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定不能讓她覺得你在教育她,另外要多在他人面前,特別是外人面前誇獎你的婆婆,尤其是她在育兒方面多麼的在行,一定要誇的她心裡美滋滋的,這樣才能關鍵的解決問題。誰都喜歡聽好話的。多溝通,避免爭執。
3.有些事情搶先動手
在育兒方面,自己要多動手,特別是在你覺得婆婆的育兒理念不科學的時候,在她還沒有做的時候,你就把事情給做了,完成了,儘量不給她留表現的機會,犯錯的機會。同樣也可以避免一些矛盾的發生。
4.改變婆婆的理念
讓婆婆接受你的理念,她經常看你處理這件事是這樣做的,並且效果良好,就會不由自主的改變自己的理念,向你靠攏,這時候你再逐漸放權,給她參與和表現的機會。適當的時候可以多給婆婆灌輸一點科學的育兒知識。
5.不住在一起
如果你們婆媳二人,誰也說不到一塊,那就儘可能分開住吧。這樣井水不犯河水,她的理念不正確也不會影響到你的孩子的成長,不但可以避免你們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矛盾,同時也避免了其他問題的矛盾。雖然這是個很極端的辦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
11 # 果媽帶娃記
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年齡和時代在那邊放著呢,首先寶媽和婆婆沒有親情,不是生活中同一個家庭觀念中的兩個人,再加上年齡差距大,每個人的生活成長背景不一樣,所以會造成為人處事都會不一樣;
其次是帶娃:兩個世界的人去做共同一件事情,雖然都是為孩子好,但是方式和方法理念和習慣都是相差很大,孩子既然是出生在當下的年代,就肯定用當下時期的習慣和方法來帶,如果婆婆還是用以前的舊思想來帶,那就讓他看看他帶出來的孩子有多優秀,童年都有多幸福,都一一列舉出來,如果婆婆對自己的兒子童年和現在都很滿意,那就讓她重新再帶出來一個一模一樣的人來,請問孫子能超越自己的兒子嗎?
還有家庭環境一樣嗎?孫子是寶媽生出來的肯定有些遺傳母親的,那孫子和兒子能一樣的體質一樣的性格,一樣的脾氣嗎?包括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溝通社交能力小時候兒子都教育過嗎?
所以我認為婆婆在家裡和寶媽要分工合作好,寶媽和老公負責帶孩子,婆婆負責做家務
-
12 # 媽媽智庫
如果理念實在磨合不來,在不是特大問題時寶媽可以嘗試學著理解一下,在如果時本質的問題時可以樹立自己立場!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語言過於激烈。
-
13 # 教育路上的感悟
曾記得一個成功的銷售故事:大概意思是想讓人們買船,不是去說你的船有多好,而是向人們描述大海有多廣、有多美麗、有多新奇。同理可證,與其告訴婆婆你的理念,不如帶她看看跟你有相同育兒理念的寶媽帶孩子的情景,注意一定是在此理念下各方面都優秀的孩子。相信如此潛移默化,婆婆自然而然會跟隨你的理念,也不會產生婆媳矛盾。畢竟你們的目標一致都是期望孩子越來越好
-
14 # 鹹魚小姐帶你漲知識
寶媽和婆婆帶娃理念不同是肯定的,因為兩代人所接受的知識面和經歷的環境都不相同。
這個時候,就只能用溝通來解決問題了。
那要怎麼和婆婆溝通呢?
原諒老人的囉嗦老人一般話都會比較多,其實他們沒有什麼惡意,就是習慣多抱怨,而且同樣的事情會說很多次。
這時候不要著急,不要覺得他們囉嗦就吵起來。適當的忽略他們的嘮叨,如果實在是無法接受,可以讓老公去溝通。
耐心科普育兒知識平時可以和婆婆一起學習育兒知識,如一些育兒相關的影片或者音訊,可以一起看或聽。
要經常跟她們說,現在的環境變化、育兒知識的更新等等,要以平常的心態說,避免吵架。
找專業人員幫忙像之前有一個網友說就很好,有一次孩子被熱的生病了,到醫院一問醫生原因,婆婆就再也沒有捂過孩子了。
婆婆也是愛孩子的,只是育兒知識更新不及時而已。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和她說明情況,避免雙方都內疚。
如果實在有不可調節的矛盾,那麼一定要讓你老公去說,因為有的時候婆婆不想在你面前低頭,但是在你老公面前就會承認錯誤。
大家都是心疼孩子,還是需要耐心溝通。你和你婆婆最難調節的矛盾是什麼?
-
15 # 蓮子愛音樂
我是蓮子老師,在我身邊,接觸到很多婆婆,她們也談到,現在的婆婆不好當。在帶娃方面有很多理念與寶媽確實不同。
比如:在穿衣方面,餵奶方面,加輔食方面等等,寶媽都比較講究,要求嚴格按照書上餵養。婆婆們心理抱怨:我兒沒那麼帶還不一樣長大了?
其實吧,這就是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同。以前是憑經驗育兒,現在提倡科學育兒。
既然存在分歧,就需要溝通。寶媽只要真誠與婆婆說明理由,相信婆婆是能理解的,畢竟婆婆是孩子的。大家的目標是相同的,就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實在不好溝通,可讓孩子爸與婆婆溝通,畢竟母子連心,兒子怎麼說,婆婆都不會生氣的。
-
16 # 嘿呦喂哦
轉自網路:
前幾天,同事和我吐槽,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和婆婆的摩擦更多了,孩子吐奶了,她堅持減少每次餵奶的量,然後增加餵奶的次數,但是她的婆婆說這樣孩子會餓,不行,必須要每次餵飽,最後同事沒辦法,只有照做,整天看著孩子吐奶,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相信很多寶媽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從孩子生下來開始,和婆婆產生各種衝突。
因為老一輩人的思想和年輕人的思想不一樣,而且她們已經經歷過帶孩子,覺得自己經驗多,而寶媽也瞭解了各種科學育兒知識,所以,產生衝突是難免的。
那麼,當育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怎麼辦呢?總不可能和婆婆大吵吧,這樣不僅影響家庭和諧,也影響寶寶的成長。
最近看了一本育兒書籍《辣媽育兒手記》,當這位辣媽和她婆婆在育兒過程中產生衝突時,她的很多做法我覺得很贊,分享給大家。
1.不要和婆婆硬碰硬
當“辣媽”生完寶寶後,和婆婆產生分歧的第一件事就是寶寶是用尿不溼還是尿布。
兩者都是各有優缺點,尿布比較透氣,不會對寶寶的面板造成傷害,但是清洗麻煩,而尿不溼使用方便,但是可能會對寶寶的面板造成傷害,比如長尿布疹。
辣媽在生孩子之前就準備好了尿不溼,而婆婆在孫子出生前就準備好了尿布,寶寶出生後,婆婆強行要給寶寶用尿布。
當時辣媽並沒有表示異議,她的策略是等婆婆累到不行,尿布又用完的時候,再現身說法。
結果,婆婆一整天就在產房和盥洗間奔波,到了晚上,帶的尿布用完了,而洗好的尿布還沒幹,寶寶沒有尿布用了,而且還把婆婆忙壞了。
沒有尿布用了總不能讓寶寶光著屁股吧,此時,辣媽再把尿不溼拿出來,再給婆婆講了講尿不溼的優點,而且還說了她挑選的材質較好,比較透氣的尿不溼,還有尿溼顯示,只要勤更換,就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損害。
婆婆被說服了,給寶寶用了尿不溼,而且感受到了尿不溼的好處,後面,婆婆就再也沒有提過給寶寶用尿布的事了。
當和婆婆產生衝突時,儘量不要和她硬碰硬,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知難而退,自然而然的就解決了分歧。
2.自己拗不過,寶爸來幫忙
某天早上起來,看到寶寶在吃手,辣媽和寶爸開始欣賞起來,還拿來攝像機給寶寶拍照,看這小傢伙要吃多久。
結果,婆婆進來了,看到這種情況就趕緊去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出來,並且還說,這樣很不衛生,寶寶會生病的,而且經常吃手會把手咬變形的。
可是辣媽說,這是孩子的成長階段,寶寶的小手不乾淨,可以給他洗乾淨,而且他力氣不大,不會把手咬變形的。
最後婆婆不高興的走開了。
“兩三個月的寶寶處在用嘴巴感知世界的階段,因此,吃手是這一時期的寶寶最喜歡做的事情,嬰兒吸吮手指,表明嬰兒開始進入手指功能分化期,也是他們進入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一大標誌,更是智力發育的一大訊號……”
寶寶的爸爸在寶寶的奶奶面前念起了書本上的內容,並且還調皮的撒嬌。後來,婆婆居然和他們一起欣賞起了寶寶吃手指,這一矛盾就這樣和諧的化解了。
可見,寶爸在中間的作用不可小覷,寶媽們在和婆婆發生衝突時,不妨把寶爸用起來!
3.再不濟,專家的話總是有說服力的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這一行為上,辣媽和婆婆產生了分歧,辣媽堅持給寶寶新增輔食不需要加任何調味品,而婆婆覺得不加調味品味道不好。
而且,有時候婆婆還把飯菜放在嘴裡嚼一嚼餵給寶寶,當寶爸說這樣不衛生的時候,婆婆一句“你小時候還不是我這樣喂大的”,把寶爸懟得啞口無言。
這怎麼辦呢,寶爸出馬也不行,於是就想到了專家,正好,有專家到社群講課,於是辣媽就和婆婆一起去聽專家講課。
聽完後,辣媽特意問了一下專家關於寶寶輔食是否能新增調味品,能不能把大人的飯菜嚼一嚼直接喂寶寶等問題。
而專家的回答終究是有權威性的,一歲前不要放任何調味品,一歲後可適當放點鹽,至於嚼飯菜,那都是上一輩物資緊缺時的做法了,不但不科學,還有可能把口腔的細菌帶給寶寶。
專家一出馬,果然不同凡響,從此以後,婆婆給寶寶做輔食開起了小灶,而且也沒有之前的那些行為了。
如果和婆婆產生分歧,而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又是相對科學的,不妨試試聽專家講課,畢竟,專家還是很有威信的。
4.薑還是老的辣,婆婆的建議也並不是都不可取
畢竟老一輩人是帶過孩子的,很多事情還是有經驗,如果老一輩人的經驗是可行的,這時候,不妨聽聽他們的建議,對自己,對寶寶都有好處。
比如堵奶了的時候,需要用熱水敷,並且按摩等等,這時候,老人的建議和經驗就值得借鑑。
當媽媽要去上班的時候,書上講的都是要和寶寶道別,不能悄悄的消失,讓孩子找不到媽媽,老人的經驗就是帶著孩子在房間玩,不要看著媽媽走。
而如果此時按照書上這樣做,寶寶畢竟是寶寶,此時和他好好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還是得要悄悄的走。
所以,有時候自己從書上學來的育兒知識不一定能夠實用,而此時,不妨聽聽老人的建議。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回覆列表
首先你要和你老公的觀念統一,然後讓你老公和你婆婆談育兒問題。
畢竟兩代人的思想教育觀念不一樣,老一輩如果是一個很現代思想的人那一起育兒也是可以的,媳婦也是可以參考的。但是現社會大部分的老一輩育兒都比較溺愛寶寶,寶媽們如果發現還是及時止損比較好。
因為小的時候教育影響這寶寶後面一生的發展,不要覺得我是小題大做,我身邊就有這個例子。我婆婆小的時候是一直帶著外甥的,一直帶到十歲,當然帶的很健康,但是小的時候外公外婆都很溺愛,想幹嘛就幹嘛,沒有一點節制。爸爸媽媽那個時候都很小都不知道怎麼教育,現在孩子大了,媽媽帶回家上學了。就出現很問題,很多跟外婆身上一樣的習慣。導致媽媽教育起來特別累。雖然媽媽知道自己小的時候沒教育是她的問題,但是現在補救起來特別困難。媽媽三天兩頭被氣哭。雖然說不能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不一定就不好。但是隔代親是真的存在,溺愛也是真的存在。所以為了防範於未然自己理性的教育還是有必要的。
如果跟婆婆教育理念很難融合,不行就分開住吧。孩子的教育才是重點,你選擇做他的父母就要對他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