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乃棟說書畫

    寫字時總在描,或在補筆,是書寫。因為書寫重字形,字形寫得不滿意了,就重描一下,或補一筆。

    而書法重筆法,重筆勢,重筆意。只要筆法對、筆勢暢、筆意濃,字形難看也無妨,不用描補。

    試看蘇軾《黃州寒食詩》,很多字的字形寫得很難看,從未描補,仍然氣勢意韻滿盈,還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

  • 2 # 虞山禪俠王哥

    書法不是寫字,寫字是把字寫得好看,而書法是書寫的方法。總是描和補筆,只能說是在寫字,想把字寫得精益求精,多半是畫畫或者篆刻出身的人,不滿意的地方補一筆,補到滿意為止。而書寫的方法不拘一格,講究氣勢,有的剛勁有力、有的蜿蜒流暢,追求既優美又能自成一派。據說高手把筆往紙上一扔,劃過的筆跡都異與常人。這種說法雖然很誇張,但是書法家追求的是流暢、優美、獨特的筆鋒。所以啟功先生、沙孟海先生總是補筆和描不可取。書法的歷程都是先學習和模仿古人,古代的人往往只用毛筆寫字,不像現代人鋼筆、鉛筆和鍵盤成為常用的工具,所以現代書法家“一直在模仿,從來未超越”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書法愛好者用十年八年去模仿古人的書法,寫到非常像的時候又覺得永遠是別人的寫法,又要花十年八年去忘掉別人的寫法,然後才能開始寫自己的書法。我在想:能不能一開始就寫自己的書法呢?

  • 3 # 多米諾尼加

    其實是某些人把他神化了,誤解了。

    有書法大家在自己出的書中說了書法不能來回勾填,不然會顯得呆滯無生氣,這是對的,同時也說了握筆的基本方法,受此教導的人就以此為金科玉律,見到書家在影片中補了一筆,或執筆不是他學到的執筆方法,就大肆吐槽,以行家裡手自居,實際書法執筆並無定法,大書家偶然添補一筆,也是很正常的事。

  • 4 # 詩魔獨孤求踹

    我的字寫的非常非常差,差到醜書比賽都差加不了,因為醜的沒有特色。所以文化領域關於書法的問題一律迴避不敢回答。

    書法之道,天賦第一,至於後天能練到什麼地步,全看各人努力。對於蒙童而言,無論天賦高低,開蒙第一要義就是自信。意在筆先,落紙無悔。

    舊社會的書法界,對這種描筆的做法,有一個很粗俗的比喻——“寫字不描,拉屎不瞧”。意思是寫完描兩筆和拉完屎回頭看一眼一樣,多此一舉,沒有任何意義。

    我可沒有對啟功先生和沙孟海先生有半點不敬的意思。我個人其實並不贊同古人的這個說法。我認為這不過是每個書法家自身的小習慣,每個人養成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尤其是要求完美的書家,不自覺就會去描。對於書法作品本身並無影響。

  • 5 # A互惠互利

    八、九十歲的老人,年齡大了,筆力、腕力、臂力都已不如以前,眼神也差些,藝術修養未變,所以要對不滿意的地方補一補。

  • 6 # 抱庸詩書

    補筆的原因,如果是筆未潤、墨未勻,完全可以理解。若是補筆描筆過多,只能說明用筆不純熟,是一種缺陷或毛病。

    控筆熟練、線條精準,是用筆最直接的體現,不要拿名人作例子,即便是名人,也是缺點是瑕疵,這一點勿庸置疑。由於筆的原因或紙張洇墨度的原因,在揮筆初始的階段,有一個狀態是調整,描個一兩筆也是很正常的,有的書寫者一幅作品通篇沒幾個字,描來描去,幾乎每字都要描個一兩筆,這肯定是“毛病”了。

    書學者應當將“補筆”“描筆”作為禁忌,併力求少出現這種狀況。一步到位,妥貼精準,能不描則不描,能不補則不補,不僅是真理,而且是書法修養的內在要求。因此,不能把“補筆”“描筆”看成是正常現象,而忽略其作為缺點與瑕疵的本質。啟功先生的描筆,是在他年勢已高,眼力與指腕控筆能力減退的情況下才出現的,而蘇主席的描筆與補筆,已經頻繁到成為“毛病”的地步。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7 # 崇賢服義

    有人把二人的補筆惡習也解釋成偉大的習慣,實在不能苟同。

    補筆的毛病連孩子都知道是彌補書寫不足,難道成人會不知道?

    很討厭對書法家雙重標準,同樣的毛病,有人是毛病,有人就不是毛病,做人不可太勢利。

  • 8 # 文心竹葉

    啟功和沙盁海,書法迫尋的方向不一樣。啟功為美而美,可以不補筆的,所以只算作“描”筆。沙孟海補筆法的不盡如意,反而類似國畫的點苔,增加了視覺效果,應視為“補筆”。

  • 9 # 笑口常開20180826

    吹毛求疵。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者而思改。以後遇到說這些話的人,最好的回答就是讓他們拿出自己的作品給大家欣賞一下。

  • 10 # 向希之書法

    補筆通常和追求完美的習慣有關,與書法水平的高低無關。藝無止境,眼高手低是在走上升通道,水平多低多高的都會有。有的是控筆能力差常補筆,有的是眼光差看不出哪裡沒寫好而不補筆。有的是接近相對完美了,還差一點點,補一下。有的是沒有一處寫得對的,補哪兒都沒用,沒法補。於此種種不能一概而論。

  • 11 # 同甲陌

    對書法和其它藝術品是一樣的,要有一個科學的理解,不要對比不要攀比,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寫出來的風格就有差異,我們看的是作者的功底,而不是他(她)的細節,特別是人的性格,對字的成型有決定性的作用:像啟功這樣的大家,性格穩重,擅長楷書或隸書(當然也偶爾草幾回),所以就要求自己的字盡善盡美,在此心理支配下,就免不了補筆,這是很正常的;有的人性格豪爽,就擅”草”喜”行”,龍飛鳳舞,這樣帶有極大的個性,描字補筆的情況相對就能少一點。

    一孔之見!

  • 12 # 雲之簫

    感謝邀請,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臨帖,在臨帖過程中,剛開始會筆畫不到位,有的人就喜歡補筆 ,或者描筆,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形成一種惡習,對於進一步學習書法是不利的。那麼啟功,沙孟海等一些大書法家在創作中也會描筆,補筆,或多或少可能有一點這種不良習慣,也有可能是一些筆畫沒寫到位,但在公眾場合不好換一張寫而為之,但並不能否定他們書法水平。書法家要創作一幅精品也是不容易的,可能要寫幾張,甚至幾十張,這樣你就容易瞭解補筆,描筆這種情況了。

  • 13 # 秋色正傑

    對於書畫家來說,補筆是一種習慣。你注意看畫家作畫,從來不會一次畫就,總是跳躍式補筆。他們可能覺得那樣更完美。

  • 14 # 書法與藝術

    一、實際所寫書的效果達不到他所謂的理想境界!

    二、對執筆、用筆及毛筆不是太精到。

    三、也許是習慣,習慣是最可怕的敵人!

  • 15 # 何春銀微想

    不能以簡單的以此評價好壞。如果在宣紙上寫,由於氳的很快,補填會被看出,如果在不氳的紙上,輕輕補還是可以。不過,書法重在講究流暢,一種綿長的氣勢。補填,就等於打斷。回筆有好幾種,回筆不等於加粗或加黑,只要回的有風格,有意境,忌諱就會成空談!兩位是泰斗級大師,罔加評論,卻有不敬。

  • 16 # 平淡釋真281

    歲月不饒人呀!年輕時能一揮而成的形與勢,年紀大了可能就做不到了。而且忘詞忘字現象也多起來,草字寫一半忘了下一半都有。當下這樣的大書家太少太少……

  • 17 # 丘山齋

    說這種話的人,其本身要麼是對啟功先生和沙孟海先生不認同,要麼就是用這種話題來遮掩什麼?

    寫楷書的時候。由於行筆動作慢。一點一畫一橫之間。要靜心。沉穩行筆。你稍微的一描。可能會產生墨色不均勻。氣韻不流暢。整個作品可能就會因這一筆,如梗在喉。

    寫行書或草書,因為重點要表達人的情緒。你比忽急忽慢。方圓轉折。點若墜石。墨色濃淡,大小對比等等,在思想整體的框架上,從容下筆。但有時思想已經過了。手卻未跟上,導致產生漏字。寫錯字。筆意未達,等等,等你回過神來。發現問題。可能已經晚了。書法史上的很多這樣的作品,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孫過庭的書譜。等等。

    歷史評價一個書法家的準則是。你在書法史上的影響力,對書法的貢獻,及個人魅力。

  • 18 # 淼喆

    兩位老先生年紀大了,難免有點手抖或手感不好,雖然寫出來的對我們來看挺好的,老先生追求完美,所以就把不如意的地方補一下。

  • 19 # 拾點文心

    啟功先生的描筆,有時是為靜美點畫補筆,多數是在他年勢已高,眼力與指腕控筆能力減退的情況下才出現的。沙孟海先生多數是因書寫速度飛快,筆畫中常現飛白因此補筆。

    啟功先生

    二者當代書法的藝術造詣在那裡,根本不是我們平時見到不入流的寫字補筆描筆過多,因為用筆不純熟造成的缺陷或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一個女孩結過婚還有孩子,但是她把我當成弟弟,怎麼辦?